APP下载

湖北省五峰县居民慢性病危险因素调查

2015-03-09李光军陈义峰王芳陈颖

医学与社会 2015年10期
关键词:吸烟率慢性病患病率

李光军 陈义峰   王芳 陈颖,2

1 湖北省五峰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宜昌,443413; 2 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武汉,430079

湖北省五峰县居民慢性病危险因素调查

李光军1陈义峰1王芳1陈颖1,2

1湖北省五峰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宜昌,443413;2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武汉,430079

摘要目的:调查湖北省五峰县居民慢性病危险因素情况,为制定合适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湖北省五峰县4个乡镇8个行政村956名居民,调查慢性病危险因素情况。结果:五峰县居民吸烟率32.01%,现在吸烟率28.56%,现在每日吸烟率27.82%;饮酒率男性33.18%,女性3.20%;职业性身体活动率65.79%,交通性身体活动率65.27%,休闲性身体活动率9.52%;平均静态生活时间男性3.95小时,女性3.80小时;超重率男性38.35%,女性43.69%;肥胖率男性8.94%,女性12.99%;高血压患病率男性15.33%,女性26.55%;糖尿病患病率男性3.06%,女性5.65%。结论:应采取科学有效的健康教育和干预措施,提高居民健康水平。

关键词慢性病;危险因素

Investigation on the Risk Factors of Chronic Diseases among the Residents in Wufeng County of Hubei

Li Guangjun et al

WufengCountyCenterforDiseaseControlandPrevention,Yichang, 443413

AbstractObjective:To understand the condition of risk factors related to chronic diseases among residents in Wufeng Country for the provision of a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ventions. Methods: Stratified random sampling method was used and 956residents were surveyed to investigate the risk factors of chronic diseases. Results: Smoking rate in Wufeng Country was 32.01%. Current smoking rate was 28.56% and current daily smoking rate was 27.82%.33.18% of men and 3.2% of women were reported drinking in the past 12 months. The rate of physical activity in work-related was 65.79%. The rate of physical activity in traffic-related was 65.27%.The rate of physical activity in recreational-related was 9.52%. For men ,the average time of sedentary behavior during leisure time was 3.95 hours and women was 3.80 hours.The rate of overweight in men was 38.35% and women was 43.69% . The rate of obesity in men was 8.94% and women was 12.99%. Male prevalence of hypertension was 15.53%, and 26.55% was for females. Male diabetes prevalence rate was 3.06%, and 5.65% was for females. Conclusion: The risk factors of chronic disease were widespread. It is of significance to set up scientific education and proactive interventions in the future.

Key WordsChronic Disease; Risk Factor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高血压、糖尿病为主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性病”)已成为我国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慢性病的发生和发展与吸烟、饮酒、不合理膳食、缺乏身体锻炼等不良行为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1]。为掌握五峰县居民慢性病危险因素现况,2014年1月-12月,抽取五峰县18岁及以上常住居民956名进行慢性病危险因素调查,为制定合理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年龄18岁及以上并在五峰县居住满6个月以上的居民。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五峰县随机抽取4个乡镇(街道),每个乡镇随机抽取2个村(居委会),每个村(居委会)随机抽取2个居民小组,每个居民小组随机抽取50-60户,每户根据KISH 表法确定一名18岁及以上居民开展调查。

1.2 研究方法

1.2.1 调查方法。使用问卷调查、身体测量和实验室检测3种方式进行调查,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现场采取集中面对面调查的方式,由经过统一培训的专业人员负责完成。

1.2.2 危险因素。吸烟率是指现在吸烟者及戒烟者在总人群中的百分比。现在吸烟率是指现在吸烟者在总人群中所占的百分比(现在吸烟是指过去30天吸过完整一只烟的行为)。现在每日吸烟率是指现在吸烟并且每天都吸的人在总人群中的百分比。饮酒率、职业性身体活动率、交通性身体活动率、休闲性身体活动率、超重BMI(Body Mass Index 身体质量指数)和肥胖。

1.2.3 质量控制。为确保数据的真实准确,由五峰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专家对调查人员进行统一培训并考察,抽样阶段认真核实户数和人口数,避免空户和无人户;按 10%的比例进行电话或入户复核,二次符合率为100%;数据录入按10%比例随机抽取进行双录入核查,符合率为 100%;对于问题及时反馈,及时修正。

1.3 统计学方法

用Epidata数据库进行双录入,采用SPSS17.0进行数据分析,应用χ2检验,方差分析和t检验等统计方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本次调查居民人数共956人,其中男性425名(44.46%),女性531名(55.54%);18岁-组共60名(6.28%),30岁-组89名(9.31%),40岁-组220名(23.01%),50岁-组258名(26.99%),60岁-组179名(18.72%),70岁-组150名(15.69%)。

2.2 吸烟情况

五峰县居民的吸烟率为32.01%,男性吸烟率为66.35%,女性吸烟率为4.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4.7,P<0.05);现在吸烟率28.56%,男性现在吸烟率为59.53%,女性现在吸烟率为3.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9.7,P<0.05);人群现在每日吸烟率27.82%,其中男性现在每日吸烟率为58.12%,女性现在每日吸烟率为3.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349.6,P<0.05),见表1。

表1 不同性别年龄居民吸烟情况 %

4个乡镇居民吸烟率分别为37.45%、35.74%、34.38%、18.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8 ,P<0.05);4个乡镇居民现在吸烟率分别为34.66%、32.13%、29.30%、1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9,P<0.05)。

2.3 饮酒情况

男性饮酒率33.18%,女性饮酒率3.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160.7,P<0.05)。各年龄组之间饮酒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4.6,P=0.458),见表2。

表2 不同性别年龄居民饮酒情况 %

4个乡镇居民饮酒率分别为58.06%、50.74%、64.94%、34.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7,P<0.05)。

2.4 身体活动情况

2.4.1 身体活动率。五峰县居民职业性身体活动率为65.79%,各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5,P<0.05);交通性身体活动率为65.27%,各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4,P<0.05);休闲性身体活动率为9.52%,各年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2,P=0.386),见表3。

表3 不同年龄段居民身体活动情况 %

2.4.2 静态生活时间。五峰县居民男性平均静态生活时间为3.95小时,女性为3.80小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0,P=1.00)。18岁-组静态生活时间为4.73小时,30岁-组为4.18小时,40岁-组为3.89小时,50岁-组为3.57小时,60岁-组为3.68小时,70岁-组为4.03小时,各年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6,P<0.05 )。

2.5 超重与肥胖

五峰县居民男性超重率为38.35%,女性为43.6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2.7,P=0.096);男性肥胖率为8.94%,女性为12.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 ,P<0.05)。

4个乡镇超重率分别为48.99%、66.60%、66.64%、61.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5,P<0.05);4个乡镇肥胖率分别为18.45%、22.40%、30.84%、9.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4,P<0.05)。

2.6 高血压患病率

五峰县男性高血压患病率为15.53%,女性为26.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9,P<0.05 );18岁-组高血压患病率为1.67%,30岁-组为1.12%,40岁-组为9.55%,50岁-组为18.99%,60岁-组为36.31%,70岁-组为4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134.3,P<0.05)。4个乡镇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35.28%、45.67%、53.06%、31.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1,P<0.05)

2.7 糖尿病患病率

五峰县居民中男性糖尿病患病率为3.06%,女性为5.6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6,P= 0.055);18岁-组糖尿病患病率为0.00%,30岁-组为0.00%,40岁-组为1.82%,50岁-组为8.14%,60岁-组为6.70%,70岁-组为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20.7 ,P<0.05)。4个乡镇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10.41%、13.55%、6.83%、4.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5,P<0.05)。

3 讨论

五峰县居民现在吸烟率为28.56%,略高于2010年全国28.3%的平均水平[1]。该县男性吸烟率远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与国内相关文献报道一致,提示五峰县需要完善控烟政策与措施,推动控烟立法,营造无烟环境[2,3]。应加强男性控烟宣教,强化烟草危害意识,维护自身和周围人群的健康。该县地处山区,素有饮酒习惯,尤其是男性,五峰县男性饮酒率为33.18%,女性饮酒率为3.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部分男性认为饮酒、 吸烟是一种社交手段且广泛应用于社交场合,吸烟与饮酒两者相互强化,吸烟者的饮酒率明显高于非吸烟者,饮酒者的吸烟率明显高于非饮酒者,提示应加强健康宣教,提倡戒烟和适量饮酒[4]。

五峰县居民休闲性身体活动率较职业性和交通性身体活动率低,说明群众对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其中40岁-年龄组休闲性身体活动率较高,表明此年龄阶段人群较认同体育锻炼身体的重要性,对自身健康关注度较高。应在其他年龄组人群中大力宣传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提升该县居民整体健康水平[5-8]。

超重和肥胖是慢性病的重要危险因素,2010年全国超重率30.6%,肥胖率12.0%,湖北省超重率30.3%,肥胖率9.5%[9]。五峰县男性超重率为38.35%,女性为43.69%,均超过全国及湖北省平均水平;男性肥胖率为8.94%,女性为12.99%,该县女性肥胖率高于全国及湖北省平均水平。合理饮食,适当锻炼,保持最佳身体比列是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途径。超重和肥胖是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某些肿瘤疾病患病率增加的危险因素之一。食物提供人体能量,运动消耗能量,控制进食量和提高运动量是保持健康体重的2个主要因素。如果进食量过大而运动量不足,多余的能量就会在体内以脂肪的形式积存下来,增加体重,造成超重或肥胖;相反若进食量不足,会因能量不足引起体重过低或消瘦。体重过高和过低都是不健康的表现,易患疾病或缩短寿命。应保持进食量和运动量的平衡,使摄入的各种食物所提供的能量能满足机体需要,而又不造成体内能量过剩,使体重维持在适宜范围。

高血压、高血糖与慢性病发病密切关联,五峰县的男性高血压患病率为15.53%,女性为26.55%,低于全国和湖北省的平均水平;该县男性糖尿病患病率为3.06%,女性为5.65%,低于全国湖北省平均水平[3,4]。在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众多,且患病时间长,并发症严重,对眼睛和肾的危害较大,需要患者进行药物、运动和心理方面的综合治疗。虽然该县高血压和糖尿病患病率低于全国和湖北省的患病率,但该县居民超重率和肥胖率较高,需要卫生部门加强相关健康宣传,注重早期预防和干预。

本调查显示,五峰县居民超重和肥胖处于较高流行水平。建议在慢性病预防与控制中采用县乡村三级管理模式,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包括课堂讲座、媒体宣传等。卫生行政部门应结合我国国情,加强健康教育、科学干预,从行为习惯、饮食、用药方法及运动等方面综合引导,帮助居民远离不良健康行为,预防慢性病的发生,降低慢性病发病率[10-14]。

参考文献

[1]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报告(2010)[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12.

[2]冯伟,曹云生.奉化市居民慢性病主要危险因素调查[J].浙江预防医学,2011,23(12):27-29.

[3]王敏,胡如英,俞敏,等.浙江省居民吸烟状况及烟草费用调查[J].疾病监测,2007,22(9):633-635.

[4]郭亚丽,段中虎,周丽娜.山西省新绛县居民慢性病危险因素调查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5,19(3):367-369。

[5]Lee I, Shiroma EJ, Lobelo F,et al. Effect of physical inactivity on major non-communicable diseases worldwide: An analysis of burden of disease and life expectancy[J]. The Lancet, 2012,380(9838), 219 229.

[6]Britton KA, Lee IM, Wang L,et al. Physical activity and the risk of becoming overweight or obese in middle-aged and older women[J]. Obesity (Silver Spring),2012, 20(5), 1096-1103.

[7]Hamer M, Ingle L, Carroll S,et al. Physical activity and cardiovascular mortality risk: Possible protective mechanisms[J]. Medicine and Science in Sports and Exercise, 2012 ,44(1), 84-88.

[8]Sattelmair J, Pertman J,Ding EL,et al .Dose response between physical activity and risk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 meta-analysis[J]. Circulation, 2011,124(7),789-795.

[9]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北省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报告(2010)[M]. 武汉:湖北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

[10]宋毅,程茅伟,李骏,等.湖北省居民常见慢性病患病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9,25(3):366-367.

[11]黄峥,娄小平,乔娟.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用药困惑的质性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5,30(1):91-93.

[12]杨皓.襄阳市某医院健康教育在慢性病患者干预中的效果分析[J].医学与社会,2011,24(5):41-57.

[13]丁政,史文川,匡梅,等.南京市江宁区居民常见慢性病与生活方式相关性研究[J]医学与社会,2012,25(6)5-7.

[14]张为,王志忠,张翔,等.北京市某社区知识分子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研究[J].医学与社会,2012,25(9)15-17.

(收稿日期2015-06-03;编辑易莉萍)

通讯作者:陈颖,cy_cdc@sina.com。

基金项目:环境保护部项目,编号为201309044;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青年拔尖人才项目。

中图分类号R195.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723/j.yxysh.2015.10.021

猜你喜欢

吸烟率慢性病患病率
肥胖是种慢性病,得治!
2020年安图县学生龋齿患病率分析
昆明市3~5岁儿童乳牙列错畸形患病率及相关因素
神数据
韩国吸烟率大降,多亏烟涨价
癌症只是慢性病
HIV感染者吸烟率高
居民慢性病患病率十年增一倍
逆转慢性病每个人都可能是潜在的慢性病候选人!
428例门诊早泄就诊者中抑郁焦虑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