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RRM1、β-tubulinⅢ mRNA在非小细胞肺癌者组织和外周血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2015-03-09郭建波高鹏白自刚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16期
关键词:微管核苷酸外周血

郭建波 高鹏 白自刚

RRM1、β-tubulinⅢ mRNA在非小细胞肺癌者组织和外周血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郭建波 高鹏 白自刚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组织、外周血和正常肺组织中核糖核苷酸还原酶M1肽(RRM1)和Ⅲ型β微管蛋白(β-tubulinⅢ)mRNA的表达差异及其相关性。方法收集42例NSCLC患者手术切除肿瘤组织及10例良性肺病患者组织, 同时术前留取外周血4 ml,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RRM1、β-tubulinⅢ mRNA在不同来源标本中的表达水平, 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RRM1、β-tubulinⅢ mRNA在肿瘤组织、外周血中的表达与在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外周血中的表达与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不具有相关性。结论RRM1、β-tubulinⅢ mRNA在肺癌组织和外周血中的检测可以为晚期NSCLC个体化化疗提供参考依据;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在外周血中的检测还不能替代肺癌组织标本的检测。

非小细胞肺癌;核糖核苷酸还原酶M1肽;Ⅲ型β微管蛋白;外周血;肿瘤组织;实时荧光定量PCR

肺癌已成为人类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 中晚期肺癌经验性化疗疗效停滞于平台期, 因此化疗分子标志物的研究为NSCLC的个体化化疗提供了方向。目前组织标本是获取分子标志物的主要来源, 但是对于发病即为晚期, 标本往往难以取得。因此找到组织标本的替代者进行检测成为研究热点。核糖核苷酸还原酶是DNA合成通路中的限速酶, RRM1亚单位是核苷酸结合位点, 控制底物的特异性和整个酶的活性, 同时也是吉西他滨等核苷酸类似物的化疗药物结合位点[1]。Ⅲ型β微管蛋白是微管蛋白的一种, 表达与作用于微管类的药物化疗敏感性密切相关[2]。本研究通过实时定量PCR法检测RRM1、β-tubulinⅢmRNA在NSCLC患者肿瘤组织和外周血中的表达情况, 明确能否用外周血中的表达水平来预测肿瘤组织中的表达, 为晚期NSCLC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提供一种简便的检测方法。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0~2014年胸外科行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完整的NSCLC患者42例(分期为Ⅱ~Ⅲ期)及良性肺病患者10例为对照, 术前同时留取外周血4 ml。

1.2 检测方法 应用ABI公司ABI7500型荧光PCR仪及TOYOBO公司试剂, 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法检测。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同一患者肺癌组织及外周血基因表达水平相关性。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RRM1、β-tubulinⅢ mRNA在不同来源标本中的表达水平 RRM1 mRNA在外周血中的表达与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64, P=0.360>0.05), 肺癌组织、外周血中的表达与在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16, P=0.022<0.05;t=2.258, P=0.015<0.05)。β-tubulinⅢ mRNA在外周血中的表达与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81, P=0.429>0.05), 肺癌组织、外周血中的表达与在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52, P=0.009<0.05;t=3.463, P=0.003<0.05)。见表1。

表1 RRM1、β-tubulinⅢ mRNA在不同来源标本中的表达水平比较(±s)

表1 RRM1、β-tubulinⅢ mRNA在不同来源标本中的表达水平比较(±s)

注:与肺癌组织比较,aP>0.05;与正常肺组织比较,bP<0.05

标本来源 例数 RRM1 mRNA表达水平 β-tubulinⅢ mRNA表达水平肺癌组织 42 31.76±0.62b 4.31±2.26b外周血 42 32.03±0.49ab 5.17±1.12ab正常肺组织 10 15.62±0.34 2.65±3.21

2.2 RRM1、β-tubulinⅢ mRNA在外周血与肺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 运用Pearson等级相关分析提示, 同一患者, 外周血RRM1 mRNA表达水平与肺癌组织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r=0.252, P=0.234>0.05);β-tubulinⅢ mRNA在肺癌组织与外周血中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r=0.161, P=0.197>0.05)。

3 讨论

肺癌已成为我国恶性肿瘤首位死亡原因。非小细胞肺癌约占肺癌的80%, 多数患者发现时即为晚期, 已失去手术机会, 需采取以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部分患者尽管组织类型、临床分期相同、采用同样治疗方法, 却出现不同的结果。因此对不同分子标志物的检测作为有针对性的个体化治疗的基础成为研究热点。

RRM1是核苷酸结合位点之一, 它与RRM2共同构成核糖核苷酸还原酶, 该酶是DNA合成的限速酶, 也是吉西他滨的分子靶点。因此检测RRM1的表达有助于指导化疗。本实验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不同组织中RRM1 mRNA的表达, 结果显示, RRM1 mRNA在肺癌组织的表达与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提示RRM1 mRNA在肺癌组织检测可以作为肺癌化疗的分子标志物, 这与Bepler等[3]的研究结果相近。

微管蛋白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Ⅲ型β-tubulin是微管蛋白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糖基化和磷酸化可形成抗药表型并破坏细胞骨架, 使细胞在低氧水平和微营养素的环境中仍能存活[4]。研究发现, β-tubulinⅢ与NSCLC抗微管类化疗药物疗效相关, 亦与肺癌进展有关。本实验显示, β-tubulinⅢ mRNA在肺癌组织中表达高于正常肺组织, 提示β-tubulinⅢ可能在肺癌细胞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促进作用。

目前肺癌分子标志物的检测都采用肺癌组织作为检测样本, 而晚期肺癌难以取得或没有足量组织用于检测。因此本研究希望通过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RRM1、β-tubulinⅢmRNA在肺癌组织与外周血中表达的相关性, 用外周血的检测替代病理组织标本, 为临床治疗提供简单易行的途径。本实验显示, RRM1、β-tubulinⅢ mRNA在肺癌组织与外周血中的表达不具有相关性, 提示外周血的检测还不能替代肺癌组织作为检测标本, 下一步有待于寻求其他的检测方法或者新的分子标志物做进一步研究。

[1] Jaffe ES, Harris NL, Stein H, et al.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classification of tumors pathology and genetics of tumors of haematopoietic and lymphoid tissue. Lyon: IARC Press,2001:119-230.

[2] Seve P, Isaac S, Tredan O, et al. Expression of classⅢβ-tubulin is predictive of patient outcome in patients with 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 receiving vinorelbine-based chemotherapy. Clin Cancer Res,2005,11(15):5481-5486.

[3] Bepler G, Sharma S, Cantor A, et al. RRM1 and PTEN as prognostic parameters for overall and disease-free survival in patients with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J Clin Oncol,2004,22(5):1878-1885.

[4] Cicchillitti L, Penci R, Di Michele M, et al. Proteomic characterization of eytoskeletal and mitochondrial class Ⅲ beta-tubulin. Mol Cancer Ther,2008,7(7):2070-2079.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6.022

2015-04-24]

116001 辽宁省大连市友谊医院介入科

猜你喜欢

微管核苷酸外周血
微管调控成骨细胞功能的研究进展
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进展
胡萝卜微管蚜
——水芹主要害虫识别与为害症状
徐长风:核苷酸类似物的副作用
外周血B细胞耗竭治疗在狼疮性肾炎中的应用进展
豆科植物微管参与胁迫响应的研究进展
Acknowledgment to reviewers—November 2018 to September 2019
日粮核苷酸对动物肠道健康和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
微管及其靶向制剂在骨肉瘤细胞凋亡中的研究进展
冠心病患者外周血SIRT1 mRNA的表达及氨氯地平对其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