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滇西旅游产业发展的经验、困境及对策

2015-03-08董培海施江义李庆雷

西部经济管理论坛 2015年1期
关键词:滇西丽江民族

董培海 施江义 李庆雷

(1.保山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云南保山 678000;2.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云南昆明 650500)

滇西旅游产业发展的经验、困境及对策

董培海1施江义1李庆雷2

(1.保山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云南保山 678000;2.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云南昆明 650500)

文章在系统回顾滇西6州市旅游产业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总结了该区各旅游地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经验,同时对其旅游产业发展中所面临的困境予以了剖析。文章认为滇西旅游产业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在于优化区域民族文化与旅游开发之间的关系,以及协调好区域间旅游竞争替代关系。

滇西;旅游产业;经验;困境

民族旅游(Ethnic Tourism)在国外被称为Aboriginal Tourism或Indigenous Tourism(土著/原著民旅游),在我国台湾地区又被称作异族观光,它是一种根据当地人口和社会文化特征来命名的旅游形式[1]。以色列著名的旅游人类学家柯恩(Cohen)将“民族旅游”定义为:“针对在政治上、社会上不完全属于该国主体民族的人群,由于他们的生态环境或文化特征或独特性的旅游价值,而进行的一系列观光旅游。”并认为“民族旅游是第三世界及东南亚最普遍的一种旅游形式,也是东南亚旅游的社会学和人类学研究中被频繁涉及的一个专题。”[2]民族旅游不仅可以满足旅游者自然生态观光、历史文化、乡村风情体验等一般旅游活动和项目的需求,也能为旅游者提供异文化和异民族的风俗人情体验。作为一种综合性极强的旅游形式,以民族文化为载体的相关旅游产品和项目也一直备受旅游市场青睐。云南是我国民族成份最多的省份,在全国56种民族中,云南就有52种。其中,人口超过5000人的少数民族有25种。纵观云南旅游产业发展的历程可以发现,其始终贯穿着“自然生态”和“民族文化”两大基调和特色。云南省内当前的旅游热点区域,从西双版纳到大理、丽江、迪庆莫不是以民族文化为卖点。正如云南知名的旅游人类学专家杨慧所说:“云南旅游实质上就是除自身所拥有的自然生态优势而外,少数民族多元文化独特资源对国内外游客产生极大诱惑力的旅游。”[3]

“滇西”作为一个空间范围概念,囊括了云南省六大旅游区中的火山热海边境旅游区和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①是云南省内少数民族最多且分布最为集中,民族旅游发展最具代表性的区域。其具有边疆、民族、高寒山区为一体的特征,曾一度是云南省内经济、社会发展最为落后的地区(大理州除外)。1988年,云南省政府在七届人大一次会议的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要把旅游业作为一大产业,进入90年代后又相继提出了民族文化大省、绿色经济强省建设目标。随之兴起的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为本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选择。通过对本土民族文化的识别、包装与再造以建立与地方旅游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关系,该区迅速成长为云南旅游经济发展的热点和支撑,先后形成了“大理模式”、“丽江模式”、“腾冲现象”等一系列在省内乃至国内具有较大影响的成功经验。回顾滇西旅游产业发展的历程,可以说滇西旅游本身即是云南当前旅游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同时也是未来我国西部广大多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的模板和写照。该区旅游产业发展中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在云南和中西部多民族聚居区均广泛存在。因此,系统总结该区民族旅游开发中所取得的各种经验,并剖析、归纳其当前所面临的困境,这对于影响和推动云南包括西部地区民族旅游的发展无疑是极为有益的一种尝试。

一、滇西旅游产业发展概况

“滇西”在地域上辖云南省16个州市中的大理、丽江、迪庆、怒江、德宏和保山6个州市,该区位于我国横断山区腹地,复杂多样的地质和生态环境条件孕育了雄奇险秀的自然奇观。与此同时,其地处中原文化、印度文化和西藏文化三大文化板块的交汇和碰撞地带。加之,在历史上藏彝走廊和南方丝绸之路的影响下,共同造就了本区多元而浓郁的民族文化风情。其拥有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高黎贡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丽江古城世界文化遗产以及大理古城、和顺古镇、松赞林寺等一大批优质的自然文化旅游资源。在高品质的旅游资源优势助推下,本区也迅速成长为云南旅游产业发展中的一朵奇葩。2012年该区共接待旅游者6699.23万人次,旅游社会收入671.34亿元,分别占据整个云南旅游市场规模和旅游社会收入的33.36%和39.4% 。②该区不仅在整个云南旅游产业发展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目前云南旅游经济发展最具活力和增长潜力的区域。对于本区旅游产业发展概况,我们可以通过综合比较,梳理如下(见表1):

表1 滇西各州市旅游产业发展比较

注:本表根据各州市相关旅游规划绘制,其中旅游收入统计数据来源为各州市2012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总体来看,滇西6州市旅游产业发展在起步时间、发展现状及旅游开发重心选择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但在其旅游开发实践中也表现出了诸多的共性特征。表现在:从区域旅游开发条件看,除大理州由于历史的原因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外,其余5个州市都具有典型的集“边疆”、“少数民族聚居”、“经济欠发达”和“高寒山区”为一体的特征。因此,对于各州市而言均普遍面临着旅游开发中的资金不足、人才短缺、旅游投资建设难度大、风险高等一系列问题;从旅游资源特征来看,保存完好的自然生态景观和多元浓郁的民族文化风情构成了该区旅游资源特质最具代表性和普遍性的元素;从客源市场的地域构成来看,各州市均主要集中于东部沿海的广东、福建、浙江等一带。在云南旅游产业发展的大背景之下,滇西各旅游地立足于自身的资源优势、克服瓶颈,不断探索相互借鉴。在过去的近20年时间里,旅游业发展取得了惊人的业绩,其中并不乏可以借鉴的成功经验。与此同时,在滇西貌似繁荣的旅游市场局势下也掩盖着诸多制约地方旅游经济持续高效增长的因素。

二、滇西旅游产业发展的经验

(一)大理: 立足资源,抢占市场

大理州是云南省内优质旅游资源最为富集的区域,同时也是省内民族旅游开发起步最早的地区之一。从历史上的南诏古国到金庸笔下的《天龙八部》再到影视作品《五朵金花》,其所带来的历史及文化影响使得大理这一边陲之地很早就为国人所熟知、向往。大理集“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最佳中国魅力城市”等桂冠于一体,是国务院首批命名的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历史文化名城”。目前已拥有130多个大小旅游景点,共有A级景区22个,其中:5A级景区1个,4A级景区6个,3A级景区6个,2A级景区9个。大理州旅游业的飞速发展除了旅游资源本身的优势外,还得益于其旅游开发早期敏锐的市场把握能力。改革开放后,国内经济经历了10余年的高速增长时期,进入九十年代后,经济增长过热所引发的通货膨胀问题日益显著。为了促进经济的发展,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鼓励国内旅游,1994年实行双休日制度以刺激居民的旅游消费,使国内旅游初见端倪。以假日制度的改革为突破口,国内大众旅游市场在90年代中后期迅速壮大。然而,同一时期国内旅游产品的供给却主要集中于历史文化名城及部分现代城市景观建筑。旅游产品的内容和形式极为单调。面对日益壮大的国内旅游市场需求,大理州率先展开行动。1993年大理州建立了“大理古城省级旅游度假区”,推出了当时在滇西最早意义上的度假旅游产品。与此同时,开始着手对旅游地产品项目的开发进行统筹规划。1991年经国务院批准《大理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开始实施。以大理古城、苍山洱海的旅游开发为契机,大理州开始系统深入整理挖掘白族的服饰、建筑、节庆、饮食、婚俗等文化元素,整合开发出了一系列民俗旅游产品和项目。诸多的举措正好迎合了国内大众旅游市场的需求,以及人们对于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奇风异俗”的想象和好奇心理。整个九五期间全州实现接待国内外游客2196.6万人次,同比增长155%;其中海外游客36.6万人次,同比增长137%;旅游社会总收入77.6亿元,同比增长356%。全州旅游社会总收入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和第三产业的比例从1995年的7%和22%分别上升到2000年的16.5%和44%。1999年大理州旅游接待量首次突破500万人次大关(资料来源:云南省旅游局)。当同一时期内滇西各旅游地开发才初显端倪,大理州早已“一枝独秀”,成为了与昆明和西双版纳齐名的云南三大旅游圣地之一。敏锐的需求识别能力和领先的市场定位策略成为了大理州旅游高速发展的重要保障因素。

(二)丽江:文化搭台,经济唱戏

相较于大理和德宏,丽江旅游业起步要晚。1996年经过“2·3地震”后的重建,丽江旅游年接待国内外游客量突破了百万人次大关,达110.46万人次,旅游社会总收入2.99亿元。1997年丽江古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自此声名鹊起。同年接待游客量达173.32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17.45亿元,比上一年增长近6倍(数据来源:云南省旅游局)。从此以后,丽江由一个被“遗忘的王国”日益成长为云南旅游的王牌产品,先后赢得了“中国最美丽的地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十大魅力城市”、“全球最值得去的100个市”等多项殊荣。丽江旅游除了得益于丽江古城世界文化遗产的声誉以及该区优越的自然旅游景观优势外,纳西族民俗文化的旅游开发也为该区的旅游发展注入了巨大的动力[4]。事实上,正如著名的旅游人类学家彭兆荣所说:“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是中国民族民俗旅游发展的基本主题。”[5]丽江成功地实践了“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真谛所在,并将其总结为一种模式。③对于所有的民族旅游地而言,其都面临着一个基本问题,即民族文化的包装及商品化。旅游开发对于民族文化的影响是一把双刃剑,其既可以带来民族传统文化的复兴与再造,也有可能会对地方民族文化带来毁灭性的打击。丽江的高明之处在于,有效的建立起了民族文化与旅游开发间的良性互动关系。在此过程中,纳西民族精英分子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与其他少数民族不同,纳西族是云南25个少数民族中整体受教育和文化程度最高的民族之一。纳西族文化本身也具有极强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以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为例,其就同时融合了纳西、白、汉等民族的建筑风格。一直以来都有一大批的纳西民族精英分子活跃于云南的文化界、社会科学界和政界,他们在纳西族的民族旅游开发场域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应对旅游业发展,早在1998年纳西族的有识之士就成立了“纳西族饮食文化研究会”,改进开发了“三叠水”、“丽江粑粑”等一系列特色美食,以提高纳西族的饮食档次和文化内涵。20世纪中期,在国内对世界遗产的认识都还十分模糊时,地方民族精英就已经意识到了“世界遗产”对旅游业发展的意义所在,通过多方呼吁和努力,先后为丽江争取到了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东巴古籍文献)”的桂冠。从纳西古乐的成功运作到影响巨大的第一届“中国丽江国际东巴文化艺术节”的举办,再到纳西民族服饰、节庆习俗的旅游包装,正是在地方民族精英分子的旅游参与和文化动员之下,纳西族的民族文化才得以真正实现与旅游业发展的良性互动共生发展。④

(三)腾冲:政策创新,克服瓶颈

腾冲是保山市旅游产业发展的龙头及重心所在。⑤其地处云南省西部与缅甸接壤,有“极边第一城”之称,权限国土面积仅5845KM2。然而,正是这样一个边陲小县却创造了云南省县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奇迹。旅游起步于九五期间的腾冲,在短短近10年的时间内发展成为与大理、丽江等地齐名的云南省旅游热点城市。先后获得了“中国翡翠第一城”、“中国旅游名县”、“中国最具潜力的十大风景名胜区”、“一生要去的66个中国文化旅游大县”等多项荣誉。腾冲旅游产业成功的关键在于旅游产业政策的改革,作为一个系统的工程,其涉及产业政策、土地政策和利用方式、管理体制改革、对外贸易和涉外旅游、旅游大通道建设、旅游精品建设、打造文化品牌、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统筹城乡发展和财税体制改革10个方面的内容以及相关的制度政策配套。⑥通过旅游产业政策改革,腾冲有效的解决了在西部县域旅游经济发展中普遍存在的资金短缺问题。具体表现在:首先,强化地方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引导职能。将全县翡翠业、餐饮业、旅游交通(出租车)、旅行社、景区景点及乡村旅游等统一纳入旅游局日常管理工作中,通过旅游行业标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提升地方旅游产业服务质量水平,创造了一个安定有序的旅游产业发展业态环境。其次,通过“联席会议制度”整合地方行政资源,搭建一个高效的旅游行政办公平台为区域旅游发展塑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广泛吸引了省内外大型企业的投资。在此基础上,积极尝试景区景点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通过景区租赁大力促成优质资源与优质企业对接,实现景区景点开发建设传统的政府投资为主向政府引导与国有、国有控股、合资、民营等多元化投融资体制转变。一系列的政策改革先后引进了机场集团、官方集团、柏联集团、香港雅居乐、世纪金源集团等30多家大企业、大集团到腾冲投资旅游开发项目。自2008年腾冲施行旅游综合试点改革以来,至2012年4年内先后实际吸引外来资金200多亿元,其中,仅2011年就实际引用外来资金52亿元,同比增长112%。(数据来源:腾冲县旅游局)高效的投融资机制为腾冲旅游建立了强大的资金保障体系,在此基础上,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尤其是旅游交通建设)、旅游目的地营销等一系列问题亦得以顺利解决,使腾冲旅游产品和项目的开发在短期内迅速实现升级、再造。2012年总人口不及百万的腾冲县共接待游客501.1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4.09亿元。全县有五星级酒店3家、四星级酒店3家,旅行社27家。(数据来源:腾冲县旅游局)无论是旅游经济收入还是旅游硬件设施建设均达到了省内和国内西部县域旅游经济发展的一流水平。

(四)迪庆:品牌营造,产品支撑

迪庆是滇西继大理和丽江之后新兴的旅游旺地。与滇西其余各州市相比迪庆州旅游业起步要晚得多。历史统计资料显示1994年该区实际接待的游客量仅4000多人次。从1995年至2004年的10年间,全州接待海内外游客总人数由3.56万人次增至194.7万人次,年均增长78.9%以上。(数据来源:迪庆州旅游局)回顾迪庆州旅游产业发展的历程,该区能迅速发展为与大理、丽江齐名的旅游地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香格里拉”所带来的品牌效应。“香格里拉”是一个在世界范围内具有极强号召力的品牌。从1933年,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在《消失的地平线》一书中所描绘的人间仙境到1937年,《消失的地平线》被搬上了荧幕,从此香格里拉成为全世界追求的家园。1971年,马来西亚的郭鹤年把自己的五星连锁酒店命名为“香格里拉”进一步助长了“香格里拉”品牌的影响力[6]。伴随着20世纪90年代全球经济的发展及城市化过程所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香格里拉”更是成为了全人类回归大自然梦寐以求的理想境地。“香格里拉探秘游”也被列为1999 年中国生态旅游年推出的全国十大生态旅游精品线之一,同时也是中国20 世纪末重点推出的三大旅游精品线之一。鉴于“香格里拉”品牌本身所具有的的影响力和价值,早在1996年云南省政府就组织专家、学者力量成立“开发迪庆香格里拉研究课题组”,对有关香格里拉的一系列问题进行调查研究。从民族学、文学、宗教学、语言学、历史学、地理学、藏学等学科力证“香格里拉就在云南”。在云南省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及迪庆州的多方努力下,2001年12月17日,国务院批准迪庆藏族自治州中甸县更名为香格里拉县。在这场关于“香格里拉”品牌的争夺战中,迪庆州获得了制高点,并最终赢得了胜利。⑦随着香格里拉神秘面纱的掀开,云南迪庆藏区也成为人们寻梦的热点。在“香格里拉”品牌的号召力下,迪庆州大刀阔斧的开始建设一批以雪山冰川(梅里雪山、白马雪山)、江河峡谷(虎跳峡)、湖泊草甸(纳帕海、碧塔海)、宗教文化(松赞林寺)、民族文化(藏族风情)等元素为品牌支撑的精品旅游景区和线路。“香格里拉”的品牌效应为迪庆州旅游业的发展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该区旅游发展也步入了“井喷式”发展阶段。自2001年12月更名后,经历了2002年的发展,迪庆州旅游人数由2001年的120.41万人次增至2003年的167.079万人次,旅游社会收入更是从9.13亿元猛增至15.541亿元。(数据来源:云南省旅游局)

反观其周边的德宏州旅游发展则明显不同。拥有着优越旅游资源优势的德宏州,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异军突起并呈现繁荣的景象,但由于忽略了旅游品牌形象及相关支撑产品的建设,到了90年代至今,该区旅游业仍一直处于低谷状态,2010年云南十大旅游地排行榜、十大旅游景点排行榜,德宏州均榜上无名[7]。1954年杨非到德宏采风创作的歌曲《有一个美丽的地方》曾一度响遍祖国的大江南北,却被大多为游客误认为歌曲描绘的是西双版纳[8]。德宏州对外旅游形象宣传称“孔雀之乡”,游客到了德宏却难觅孔雀的踪影。旅游品牌现象与旅游产品体系建设严重脱节。德宏州目前着力打造的“边”(边境文化)、“情”(民族风情)、“绿”(热带生态景观)、“宝”(珠宝玉石)四大旅游产品形象特色均不同程度的被腾冲、西双版纳等成熟旅游地所屏蔽。在整个云南省旅游产业发展格局中,其扮演着“为他人做嫁衣”的角色,从旅游产品的塑造到旅游形象宣传都极为被动。旅游开发明显落后于周边的保山、迪庆、丽江等州市。

三、滇西旅游产业发展的困境

(一)民族旅游产品同质化,替代性竞争激烈

滇西民族旅游产品开发的同质化现象与该区的旅游资源特征不无关系。虽然滇西民族成分构成复杂,但大多为氐羌支系民族,且呈现为“大分散,小聚居”的分布态势。在藏彝走廊及南方丝绸之路的作用下,历史上该区各民族间一直有密切的经济贸易往来关系,不同的民族文化相互借鉴、彼此吸收具有极强的共融性。各族人民聚居于不同地域,但从坝区文化到山间文化却具有高度的相似性。例如,坝区民族具有典型的“水文化”特征,而山间民族则具有典型的“火文化”特征。因此“泼水节”和“火把节”也就成为了两个极为“盛行”的节日。傣族、阿昌族、德昂族、布朗族、佤族等都有过泼水节的传统,而彝族、白族、傈僳族、佤族、布朗族、纳西族、拉祜族、 普米族等都有过火把节的传统。文化生境的相似性造就了文化事项的相似性,其综合表现于各民族的服饰、歌舞、饮食、节庆等各个方面。从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方式来看,各个民族也主要集中于婚姻、节庆、饮食、服饰以及手工艺品等容易包装和舞台化呈现的文化元素,在民俗文化旅游开发路径的选择上具有高度依赖性。大理以古城、苍山洱海、鸡足山等为依托,突出其白族风情;丽江以玉龙雪山、泸沽湖、虎跳峡等资源为依托,凸现其纳西族文化;迪庆以碧塔海、梅里雪山、高山草甸风光等为依托,强调其藏族风情;德宏以其热带景观和边境风情为依托开发傣族、德昂族民俗旅游产品时,整个滇西民族旅游产品间的替代性竞争关系就不言而喻了[9]。当怒江州再一次强调其神秘的东方大峡谷及独特的独龙族、傈僳族和怒族文化时,其市场吸引力和号召力早已大打折扣了。也正因如此,拥有“世界物种基因库” 、“天然地质博物馆” 、“一部活的社会发展史”和“民族歌舞的海洋”等多项美誉的怒江大峡谷旅游开发始终步履维艰。具有良好的旅游资源优势的怒江州,目前仍然是云南旅游产业发展的温冷区域[10]。

(二)旅游开发中的“文化失语”现象日趋严重

民族文化特色是维系民族旅游地旅游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灵魂。在区域旅游开发场域中,民族文化商品化的同时也是一个文化的筛选过程。其间本土的民族文化要经历各种不同形式的离析与重构。在此过程中,一方面民俗文化中具有较强外在视觉、听觉审美特征且旅游者参与体验特征明显的显性文化,如“歌舞、节庆、饮食、民居建筑、民族服饰、手工艺品等总是最先被开发成为旅游产品。与此同时,作为民俗文化信仰内核的隐性文化,如:价值观念、宗教信仰、审美情趣和神话传说等却被淡化。在旅游开发所带来的文化变迁中民族文化日益简单化和标准化。另一方面,为了迎合旅游者的消费需求,本土的民族文化事项通过搜集、整理并集中于特定的地域、时间和特定的人群中进行展示。民族文化的生境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在近年来的旅游开发中,纳西族放河灯祭鬼的习俗演变为游客许愿、祈福的方式;东巴文字的书写变得无所不能,直至连本土的纳西人也无从知晓;摩梭人的“走婚”习俗沦为旅游促销宣传及游客眼中的“野合”,落水村在重大节日期间庆祝胜利表达感情的锅庄舞变成了每年都要表演的供游客观赏的娱乐性表演节目。滇西民族旅游开发所带来的文化的变迁,使本土文化符号的传统意义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当作为本土民族所共享的一种“生活方式”的文化演变为向游客展演的“生产”方式时,已经只有越来越少的本土民族愿意或者能够参与到地方民族文化的叙事中来。土著民族对于地方文化的执行力和掌控力逐渐减弱。本土文化传承与变迁的话语权越来越多的掌握在了游客、旅游开发商以及部分文化边缘人的手中。这也是近年来大理、丽江包括迪庆旅游开发由于商业化气氛过浓而饱受诟病的根源所在。2012年11月7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下发通知,对包括云南省大理市在内的全国8个县市,因保护工作不力致使名城历史文化遗产遭到过度开发、受到严重破坏的情况进行通报批评。滇西民族旅游开发中的“文化失语”现象已经成为了一个亟待正视和解决的问题,其直接影响和决定着滇西旅游发展的生命力和潜力。

(三)旅游业态脆弱,抗风险能力差

滇西旅游地一度曾经是集边疆、民族、高寒山区和经济欠发达为一体的区域。其旅游产业的发展立足于地方经济和社会文化基础,目前该区旅游经济发展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总体来看业态环境仍较为脆弱。表现在:首先,旅游产品开发此次低。早在2005年云南省就提出了旅游二次创业的口号,滇西各旅游地也进行了积极的响应。但整体而言目前滇西旅游产品的开发仍集中于观光类旅游产品。腾冲的康体旅游,丽江的休闲旅游、德宏的边境旅游和大理的旅游地产开发虽然初显成效,但层次还比较低,市场影响力有限,各州市旅游发展的季节性特征仍然比较显著。其次,高度依赖外部市场。从客源市场的地域构成特征来看,目前滇西乃至整个云南旅游客源都主要集中于广东、福建和浙江等沿海省区。一方面受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影响,另一方面从滇西旅游项目和产品设计来看,目前也存在着明显的忽略内部市场的倾向。由此导致了滇西旅游地具有对外部市场的高度依赖性,地方旅游经济发展的抗风险能力较弱。最后,景区门票经济特征显著。滇西各旅游地的开发目前仍停留于“门票经济”。以5A级景区为例,截止2013年滇西共拥有5A级景区4个(全省6个)景区门票平均价格为141元,其中香格里拉普达措国家公园的门票价格高达258元。⑧远远高于全国109元的平均水平,同时也高于西部地区123元的平均水平。⑨高额的景区门票本身也对散客市场构成了巨大的门槛障碍,也正因如此,滇西各个旅游地的客源目前也主要以旅游团队为主,散客市场开发明显不足。

四、关于滇西旅游产业发展的两点认识

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多元的民族文化风情是滇西旅游产业发展的两大基础和优势。然而,偏远的区位、复杂的地形以及滞后的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也严重制约着该区的旅游发展。其制约作用综合表现于区域间旅游开发的横向协调性差,对外部客源市场的高度依赖性以及旅游开发环境脆弱等方面。其中最显而易见且关键的制约来自于旅游开发建设资金的不足。从大理的市场领先策略、丽江的文化引领策略、迪庆的品牌支撑策略到腾冲的政策创新策略,在解决相关问题的过程中,滇西各民族旅游地摸索出了一系列的成功经验。与此同时,该区旅游产业发展现状中也普遍呈现出了产品替代性竞争激烈、旅游业态环境脆弱以及旅游开发中的文化失语现象日趋严重等诸多问题。作为整个云南旅游产业高效发展的重要支撑,从长远来看滇西旅游的持续发展还有待于从以下两个方面寻求突破。

(一)关于民族文化的旅游开发

文化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又是重要的旅游动机,因此被誉为“旅游的灵魂”,在旅游区位中,文化因其环境依托的独特、长年累月的积淀而具有不可复制性,成为塑造和创新旅游区位优势的关键因子[11]。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民族文化就已经融入到了云南旅游发展的内生机理之中,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的好坏将直接决定着云南旅游产业发展的活力。民族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资源具有极强的共享性,是各族人民在日常生产生活中所形成的一种集体创造和财富,是一种共享的生活方式。为了迎合旅游者的需求,在短期内实现旅游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目前盛行的对民族文化通过娱乐项目、文艺展演乃至主题园区的形式在特定的时间、地点和人群中间进行“集中展示”,使得民族文化本身的吸引力和生命力也大打折扣。殊不知正是因为难以“企及”,民族文化才倍显真实、神圣和珍贵。民族旅游急功近利的开发方式背后所孕育的是一个个的民族“文化孤岛”和对民族文化生境的毁灭性的破坏,以及由此而滋生的民族旅游开发中的利益再分配失衡等问题,进而动摇民族旅游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这也是为什么西双版纳、大理和丽江等主要民族旅游地在经历了短短不到20年的发展后就先后步入衰退、停滞的根源所在。从长远来看,滇西(包括云南)的民族旅游开发不妨“热旅游,冷思考”。一方面,应尽快组织专业队伍展开对辖区内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系统普查、调研及分类工作,对于市场吸引力相对较高的民族文化事项进行重点包装、推广。对于目前暂时不宜或不能大肆开发的民族旅游资源进行分时、分区保护,通过地方旅游发展专项资金予以扶持、保护。另一方面,在民族旅游资源的开发中应体现出有计划、有组织、有控制的方针,优化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时序和空间布局,以市场为导向,强化旅游产品的参与性、娱乐性、文化性和体验性。

(二)关于旅游产品的替代竞争

由于自然、人文旅游资源本身存在的相似性,旅游客源市场的同质性以及区域内部旅游产业发展的不平衡性等因素的存在。滇西各旅游地间的替代性竞争关系在短期内不可能改变。早在1994年云南省政府就召开了滇西北旅游规划现场办公会,将该区旅游业发展纳入统一规划的轨道。2006年2月,云南省政府再次在丽江召开滇西北旅游现场办公会,提出“做精大理,做大丽江,做优迪庆,开发怒江”的口号;2007年首届滇西北“4+2”旅游发展论坛在六库举行,六州市共同签署合作协议,打造世界级旅游精品和生态旅游目的地;同年大理、丽江、迪庆三地推出旅游公允价格,费用统一进入云南一卡通旅游网;滇西各旅游地间虽然多方努力促成区域间的旅游合作,但总体来看,目前滇西区域内部旅游产业发展的替代性竞争关系仍未打破。影响滇西区域旅游合作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就在于,当前各旅游地的产业空间布局以及项目的投资建设都是以行政区划为蓝本,以地域单元为依据来进行的,其直接导致了区域旅游产业发展要素的条块分割问题,以区域旅游开发中最核心的要素旅游资源为例,高黎贡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位于保山市的腾冲县、隆阳区及怒江州的泸水县辖区内,怒江大峡谷从怒江州境内一直延伸至保山市。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涵盖范围甚至高达170万公顷,囊括了云南省丽江市、迪庆藏族自治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9个自然保护区和10个风景名胜区。以地域为单元的旅游开发方式在破坏了旅游资源完整性的同时在无形中也助长了区域间的替代性竞争关系。因此,要真正实现滇西旅游产业的和谐共生发展就必然要在旅游产业要素的空间规划布局上寻求突破。一方面,在区域旅游开发方面,应以旅游产业要素的空间分布态势为依据,综合协调不同地域、层级的行政地域单位及部门间的关系,统筹优化区域旅游产业发展要素的分配,实现区域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以大丽铁路的修建为例,2009年大理至丽江的铁路线顺利开通,此前包括地方政府部门和学者都认为,大丽铁路的开通必将进一步加剧两地间的竞争关系。然而,相关历史统计资料显示的事实则不然,2009年大丽铁路修通后的十一黄金周期间,大理州的旅游流量不仅没有下滑,而且还呈现出大幅度的膨胀现象,旅游人数由2008年的18.39万人次剧增至50.68万人次,增长近3倍,旅游收入由8408.05万元增至29768.49万元,增长3倍多。丽江市旅游流量由22.13万人次增至25.58万人次,涨幅并不是十分明显。但旅游收入却从14243.4万元增至25496.63万元,与上一年相比增长了近一倍。(数据来源:云南省旅游局)另一方面是强化各级旅游政府部门在统筹、协调区域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功能。旅游产业本身具有极强的综合性和关联性,伴随着区域旅游开发条件的不断成熟和完善,区域旅游产业链条进一步延伸,旅游经济在区域产业发展中的地位亦日显重要,在此背景下,传统的地方旅游行政管理功能在维护和助推区域旅游产业发展活力中的功能亦日益淡化,这一现象在滇西各个旅游热点城市中均有体现。因此,如何通过配套行政政策改革以进一步优化和提升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在引导和推动区域旅游产业发展中的作用无疑是当前滇西旅游产业发展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可喜的是自2008年腾冲旅游综合试点产业改革建立旅游产业管理委员会以协调全县旅游产业要素分配机制以来,大理、丽江等州市也已开始探索组建具有综合协调职能的旅游行政管理机构,促进旅游工作由单一部门推动向综合联动转变。对于促进区域旅游合作,优化区域旅游产业发展格局而言这无疑是一种积极的尝试。

注释:

① 云南省六大旅游区分别为滇西北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滇中大昆明国际旅游区、滇西南大湄公河国际旅游区、滇东南喀斯特山水文化旅游区、滇西火山热海边境旅游区和滇东北红土高原旅游区。

② 据2012年云南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统计显示,2012年全省共接待海外旅游者457.8万人次,接待国内旅游者1.963亿人次,旅游总收入1702亿元。

③ 即丽江模式,2001年10月在丽江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管理第五届年会上,丽江遗产旅游发展成功的经验被正式命名为“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亚太地区可持续性文化旅游发展丽江合作模式”,简称“丽江模式”。

④ 关于纳西族民族精英分子在地方旅游开发中的具体参与情况可参见宗晓莲的《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变迁—以云南省丽江县纳西族文化为例》,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6。

⑤ 2012年腾冲县和保山市的旅游人数统计分别为501.16万人次和805.4万人次,腾冲占据了整个保山市旅游市场规模的62%其余四县区仅占38% 。

⑥ 关于腾冲旅游产业政策改革的具体内容可参见罗明义、许南垣、朱晓辉等著的《沿边区域旅游发展新模式——保山腾冲旅游改革发展战略与规划研究》,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0。

⑦ 关于“香格里拉”具体位置一直有争议,云南省原丽江地区的丽江县、迪庆州的原中甸县、怒江州贡山县,四川省甘孜州的稻城县以及西藏的昌都地区都曾对“香格里拉”的归属展开争夺。

⑧ 滇西共4个5A级景区及其门票价格分别为:云南省香格里拉普达措国家公园:258元;玉龙雪山:进山费105元/人+古城维护费80元=185;丽江古城(古城维护费);大理崇圣寺三塔:121元。

⑨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 《2013年中国4A、5A级旅游景区门票价格分析报告》显示,2012年全国所有5A级景区的平均门票价格为109元。从四大区域来看,东部地区的5A景区门票平均价格最低,为94元,西部最高,为123元,东北和中部分别为106元和122元。参见: http://naes.org.cn/article/248142013.5.

[1] 杨昇,王晓云,冯学钢.近十年国内外民族旅游研究综述[J]. 广西民族研究,2008(3):194-202.

[2] [美]Eric cohen.东南亚的民族旅游(Ethnic Tourism in south—east Asia)[M]//杨慧,陈志明,张展鸿.旅游、人类学与中国社会.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

[3] 杨慧.民族旅游与族群认同、传统文化复兴及重建[J].思想战线,2003(1):41-46.

[4] 税海模. 云南世界遗产地的旅游审美价值及旅游入境人数分析[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56-58.

[5] 彭兆荣.旅游人类学[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262.

[6] 杨小明.大香格里拉旅游业发展竞合关系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3013(3):72-76.

[7] 岳小艾.边境地区民族文化旅游业发展探析—以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为例[J].华东经济管理,2011(10):50-54.

[8] 段春勇.德宏州旅游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考[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增刊),2003:403-406.

[9] 骆华松,杨世瑜.试论滇西北旅游开发中的几个问题[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3):109-112.

[10] 李益敏,蒋睿.怒江大峡谷旅游扶贫研究[J].人文地理,2010(6):131-134.

[11] 李庆雷,唐跃军,杨春和.旅游区位创新论[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0(4):110-114.

[责任编辑 谭金蓉]

2014-06-27

本研究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3XJY027)、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13FD055)和保山学院校级重点课题项目基金(13BZ014)资助。

董培海(1986—),男,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旅游开发和旅游基础理论。

F590

A

2095-1124(2015)01-0024-08

猜你喜欢

滇西丽江民族
我们的民族
走进大美滇西·探寻红色印迹
丽江三朵节
腾冲 打造大滇西旅游环线上的璀璨明珠
大滇西旅游一线6 有一个美丽的地方 德宏
丽江的荒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叫一声丽江
多元民族
绽放的丽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