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北地区农民工外出务工空间行为与定居意愿研究

2015-03-08李武斌刘艳丽吴国裕

西部经济管理论坛 2015年1期
关键词:西北地区意愿农民工

李武斌 刘艳丽 吴国裕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陕西西安 710062)

西北地区农民工外出务工空间行为与定居意愿研究

李武斌 刘艳丽 吴国裕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陕西西安 710062)

为了了解西北地区农民工外出务工空间行为与定居意愿,项目组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访谈方式对西北五省不同地域典型农村地区外出务工人员的个人特征、家庭特征以及其他特征等进行抽样调查,并运用SPSS20.0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西北地区农民工了解外界信息的渠道狭窄,个人因素、家庭因素以及其他因素综合影响其外出务工决策行为,务工主要集中在本省一些劳动密集型行业,超过90%的人员有改善生活质量和迁居城市意愿。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农民工;务工空间;定居意愿;西北地区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转型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其不仅仅是农村劳动职业的重要构成,更是城市劳动职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1]。对大量农民工外出务工所致的“民工潮”,社会给予其广泛关注,地理学、经济学和历史学等各方学者对其都有研究,中央和各级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以解决农民工问题。检索研究文献可以看出,学界对于农村居民外出务工空间行为与定居地意愿有较多研究,有基于中部河南[2,3]和湖北[4]等地的,也有基于江苏等东部沿海省市[5,6]的,但西北地区相关问题的研究尚还缺乏。本项目基于地理视角对西北五省多个乡村典型农村务工人员进行了调查,以弥补该区域农民外出务工空间行为与定居地意愿研究的空白。

一、调查区域与研究方法

(一)调查区域概况

西北地区,即陕西、甘肃、青海三省以及宁夏、新疆两自治区,简称“西北五省区”。本区面积广大,约占全国面积的30%,人口约占全国的4%,地广人稀,隶属于三大经济地带中的西部地区。该区域主要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温度日较差及年较差皆较大,地形以高原、盆地和山地为主,自然景观从东至西依次为森林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荒漠。其自然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经济面貌。从各省统计年鉴不难看出西北五省近几年GDP、城镇化率在国内排名偏后(表1)。落后的经济面貌、求变的思想观念促使相当数量的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

表1 2012年西北五省GDP和城镇化率数值及排名

(二)调查区域选择

考虑到西北五省区域自然条件与人口经济状况的差异性,选择调查区域时主要遵循区域全面性与重点性、信息易得性与真实性原则。依据这些原则,再考虑到我院地理专业西北地区籍地理科学学生的地理分布,最终选择了西北五省区不同乡村类型共计40个,调查外出务工人员800人(见表2和图1),基本能够真实反映该地区农民外出务工情况与定居地意愿状况。

表2 问卷调查样本村

图1 样本村地理分布

(三)调查方法

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西北地区农民工外出务工空间行为与定居地意愿,2013年10-12月,项目组设计了“中国西北地区农民工外出务工空间行为与定居意愿”调查问卷和访谈大纲,同时对小组成员就调查的目的意义、访问技巧及注意事项等进行了培训,2014年春节,调查人员对样本村回家过年的外出农民工就相关问题展开了调查。由于本文涉及变量较多,计量分析要求研究涉及的每个变量都没有缺失值的个案才能被纳入计量模型中,所以经严格筛选核查,此次问卷有效回收共计773份。项目组通过问卷调查获得第一手资料,在EXCEL系统中建立规格为773×57的数据库,以此作为项目研究的依据,最后在SPSS20.0软件中进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

二、调查者基本情况

关于调查者基本情况,我们主要涉及人口社会特征变量[5],即性别、婚姻状况、年龄以及受教育程度等各个方面,统计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被调查者基本情况统计表

(一)男性居多

参与本次调查的西北地区外出务工农村居民,男性比例相对较高,主要原因在于外出务工农民主要集中于男性,这样可以使本课题的研究更加具有真实性和参考性。

(二)已婚为主

从调查数据可看出,已婚农民工占多数。这意味着农民工既向往多彩的城市生活,也必须承担家庭生活重担,还必须解决子女教育问题。已婚人员多是夫妻二人在同一地区不同单位务工,距离较近,照顾起来方便。

(三)中生代农民工数量较多

调查数据显示:农民工年龄分布相对分散,其中,中生代农民工(现今三四十岁,即80后及70后农民工)占到65.33%,绝大多数就业于劳动密集型行业。中生代农民工从事该业时间较长且遇事稳重,动作娴熟,较有优势。因此, 诸多企业在招聘用工人员时,优先考虑三四十岁的农民工,使得农村居民外出务工人员中中生代农民工数量较多。

(四)以初中及以下文化为主

在受教育方面,西北地区农民工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所占比例大,高达66.88%,这反映出中国西北地区外出务工人员受教育水平整体较低,以初中及以下为主。这影响到他们务工所能从事的职业以及工资待遇等。

三、西北地区农民工务工空间行为分析

徐波等认为农村劳动力就业行为可分为感知、决策、行为、体验四个过程[7]。如图2所示,农村劳动力通过各种途径形成就业感知环境,考虑诸多因素后做出就业决策,具体实施形成就业行为,就业过程中的经历形成就业体验。探究西北地区农民工在务工空间行为四个过程中的具体表现是本项目研究的重点之一。

图2 农民工务工空间行为组成及相互关系

(一)就业感知行为

图3 (a)被调查者外出方式 (b)被调查者获取信息渠道

从图3(a)不难看出,依靠内部消息外出就业方式,即自己独闯和亲友带领占比较高,达到80.47%,而通过外部消息,即企业招工和政府、中介介绍所占比例则较低。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与图3(b)结果不谋而合。图3(b)显示:45.41%的农民工通过他人介绍及个人见闻来了解外界,54.59%的农民工则是借助一些媒介来获取信息。

从外出务工方式来分析,自己独闯风险最高,而后三者安全系数相对较高,所以政府服务与企业招工等相关工作需加强。政府必须切实做好就业信息服务等工作,尤其是处在企业和政府之间的职业指导部门,一方面要完善现有市场信息体系,拓展服务领域,做好信息服务工作,逐步形成包括信息发布、就业咨询、职业介绍、跟踪服务在内的社会化就业信息服务网,建立体系完备、功能齐全的劳务服务系统;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搭建就业信息平台,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及时掌握用工地区对劳动力的需求情况,及时反馈劳动力的储备情况,通过网络发布待聘岗位,提供高效、方便、快捷的就业服务。

(二)就业决策行为

1.构建模型。Logistic回归模型是对因变量是二分变量进行的多元回归分析。设P为被调查者在本省域内务工,则1-P即为在本省域以外地区务工,对P作logitP变换,记为logitP,以logitP为因变量建立回归方程:

logitP=α+β1X1+β2X2+…+βnXn

可以得到:

模型中参数α是常数项,表示自变量取值全部为0时,比数(Y=1与Y=0的比率之比)的自然对数值,参数βi是Logistic回归系数,表示当其他自变量的取值不变时,该自变量取值增加一个单位引起比数OR(Odd Ratio)自然对数值的变化量。

2.变量选取。根据调查,影响西北地区农民外出就业决策行为的主要因素包括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和其他因素,本文按其影响程度选取前9个变量,如表4所示。

表4 变量设计

续表4

3.结果分析(见表5)。个人因素结果分析。年龄和婚姻系数为负,相关性较显著,这表明年龄越小、未婚的农民工越趋向于在本市域以外就业,反之亦然。其中,年龄Sig.值较低,相关性较强,这表明年龄越小的人员急切想要摆脱父母多年的束缚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加之对外面世界有极大的好奇与向往,因此就越容易远距离就业。而未婚者主要是受到家庭的牵绊较小,极有可能在务工期间完成恋爱、结婚、生子等事项。学历则成显著正相关,农民工受教育程度越高越容易选择近距离本市域内就业。这主要集中于两类高学历人群:一类是年龄较大的务工回流人员,其通过之前的外出务工获得经验再回老家自主创业或者担任村干部,从而拥有较高的收入;另一类则是年轻知识分子,其凭借技术在近距离就业,同样能够获得很高的经济报酬。

表5 Logistic二元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

注:B值的正负表示与变量的取值成正相关或负相关;Sig.值越小,则说明该变量的相关性越显著。

家庭因素结果分析。家庭人数与其成显著正相关,这表明家庭总人数越多,越容易选择近距离就业,这与家庭感情纽带有关。大家庭长大的孩子习惯于跟家人一起生活,一旦遇到困难可以随时回家,有亲人陪伴不会感到孤单。而几代人、劳力数目和上学数量系数均为负,这说明代数越多、劳力越多和上学人员越多的家庭,越容易选择较远距离就业,这主要源于经济方面的考虑。代数多、上学人员多导致经济负担较重,外地就业尤其是广东、上海等地能够获得较高的报酬,因此远距离就业成了最优选择。另外劳力数量方面,被访人员反映家庭劳力多的话,自己外出务工对于家庭的担忧不致于过高,无需经常为家庭留守人员分心。

其他因素结果分析。人均耕地与其成正相关。人均耕地越多,在近距离本市域就业的可能性越大,这主要是因为近距离就业人员可以在农业紧缺人手的时候停止务工,灵活性较强。除此之外,耕地用途对于农民工就业地点的选择也有影响。

(三)就业行为

在上述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参与本次调查的人员外出务工地点差异很大,如图4所示。其主要集中于本省务工,省外约有四分之一。在实地调研过程中,被访人员反映:选择省内就业,一则离家较近,照顾起来方面;二则风俗习惯相差无几,容易适应当地生活。

图4 调查对象现在务工地

此外,我们还发现,即便在省内就业,差距也值得一提。其中,本市、省内他市和省会的比值依次为12:3:10。一般而言,本市数量最高,省会城市次之,最后是省内他市。而在省内他市分布状况来看,主要集中在一些资源型城市和工业较发达城市。以陕西为例,不论是陕北、关中还是陕南地区,就业于省内他市的外出务工农民工作地点选在榆林、延安的比例较高,且主要集中于神木、府谷和大柳塔等煤炭重要基地以及延长、志丹等石油丰富的地方,这些人员一致反映上述地区工资高。

(四)就业体验行为

1.务工收获。调查结果显示,西北地区农民工外出务工都有自己的收获。61.58%的人可以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17.08%的人可以学习和深化专业技能,9.96%的人能够改变自己的定居地,4.01%的人则在积累足够经验后自主创业。另外,3.75%的人员对外出务工感觉不适应,事后专访人员了解到其不适应原因主要集中在务工压力大、受人排挤和歧视以及饮食不习惯等方面。还有3.62%的人员表示自己的收获不在上述选项,如收获感情、见识世面或者没有收获等。

2.首次外出年龄偏低。参与本次调查的人员首次外出务工年龄参差不齐,具体如图5所示。整体来看,首次外出年龄偏低,主要集中在16-21岁这一阶段,并且未成年人(即首次外出年龄在18岁之下者)所占比例高达40.62%。正值上学年龄的他们却已经开始外出打工,这点使人们对西北地区农民工的学历以初中及以下为主更易理解。可见,整个西北地区的素质教育还需加强。

图5 调查对象首次外出年龄

另外,我们还可将眼光放至西北地区五大省级行政单位内部,其农村居民首次外出务工年龄的差距甚大,如图6所示。其中,从首次外出年龄低于18岁所占比例来看,青海较其他四省而言更高一些,达到了59.22%,这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青海地区对于未成年人的教育、就业情况的监督管理等工作尚不到位,亟待进一步加强和改善,以提高青海省整体文化素质水平。

图6 西北五省的调查对象首次外出年龄对比

3.务工地总数偏少。参与本次调查的人员务工地总数目如表6所示。不难看出,西北地区农民工务工地总数目相对较少。我们通过加权平均法,求得其平均总数目为2.5个。许多外出务工人员更换务工地点的频率并不高,这引起调查组人员极大的好奇。务工人员告诉我们,一方面,他们在工作的地方待久了,对工作伙伴了解更多,彼此有了感情,都极不愿意离开;另一方面,他们自身技能较低,除了当时所从事的职业外,对其他行业相对陌生,所以想要继续从事原职业而不愿离开。

表6 调查对象务工地总数

4.外出务工时间较长。调查数据如图7所示。西北地区农民工外出务工时间较长——以半年以上为主,其很大程度受到务工地点和外出所从事职业的影响。一般而言,务工地点越远,外出时间越长,来回一趟路上需要的时间和费用较多。另外,几乎所有的行业都期望员工所待时间越久越好,薪酬也会随着工作时间加长而有所增加,而外出务工人员也深知此点,双方各取所需,故而大部分务工人员外出时间都较长。

图7 调查对象外出务工时间

四、务工目标与定居意愿调查

(一)务工目标

参与本次调查的农民工,其务工目标有着极大的区别,如图8所示。27.30%的人想通过外出务工积累经验或增强经济实力来进行自主创业,51.23%的人则希望满足自己想要的迁居条件,改变先前的生活住所。另外,21.47%的人员务工目标相对分散,比如为了娶妻生子、孩子上学、在家享乐等,还有很大一部分人员目标很模糊,并无任何打算,只是迫于生活的压力选择“外出务工”这种生活方式而已。

图8 调查对象外出务工的未来目标

(二)定居地选择意愿

图8显示,约占一半的人员想要通过外出务工实现迁居,这吸引了项目小组的注意力。项目小组接着重点了解了其理想的定居地意愿,并对结果进行详细统计和分析。

1.“定居地意愿”概念。这是本文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其意思是指假设您有一次迁居机会,您想要在某地永久性居住的愿望和准备,不论是否具有相对应的户籍。比如说“西安市定居意愿”即指不论您拥有西安户口与否,您拥有在此地永久性居住的愿望和准备。归根到底,这是人口迁移的一个表现。

2.定居地意愿调查结果。参与本次调查的外出务工人员,其定居地意愿如图9所示。8.54%的人想在原来所在乡镇定居,32.99%的人想在自身的县城有套住所,45.80%的人员则强烈地想在自己的省城定居。另外,还有2.68%的人想去距家较远的地区定居生活,这些地点主要集中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如北京、上海、深圳等地。还有一点,几乎全部人员都会选择在城市定居,选择乡村及原本定居地的人微乎其微。

经实地考察得知,大部分人会选择距原定居地较近、条件相对较好之地定居,一般会高于自己原本定居地的行政等级且基本都在城市。乡村的想在乡镇、县城或城市定居,乡镇的想在县城和城市定居,县上的则选择在城市定居。对于想在外地定居的,说明他们对于外界的期望很高,这些地区对其有很大的吸引力,同时,他们对于这些地区的感知程度相对其他地区而言更高一些。

图9 调查对象定居地意愿

3.定居地意愿影响因素。Burge于1969年提出人口迁移的推拉模型。1983年,赫伯尔系统总结了“推拉”理论概念,他认为人口迁移是由一系列“力”引起的,一部分为推力,另一部分为拉力。该理论认为,人口迁移是由于迁出地的推力或排斥力和迁入地的拉力或吸引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沿用该理论,分别从“推力”和“拉力”两个方面来解释西北地区农民工的定居地意愿[8]。

想要前往他处的农民工表示,原居住地的诸多问题使自己想要逃离这里,即所谓的“推力”。首先是经济因素。农村以第一产业收入为主,相对大城市二产、三产经济收入而言,农民工在原居住地收入极低,满足不了其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因此,迫切需要改变自己的生活住所。其次是精神文化因素。农村生活圈子小,见识少,在大城市打拼之后,农村简单的生活方式让其越来越感到乏味。再次是公共设施因素,包括交通、医疗以及教育等。农村公共设施相对落后,苦了自己岂能再耽误下一代?最后,还因为一些人员的虚荣心。其觉得迁居外地会高人一等,还可以体验新鲜感。

当然,仅有农村地区的“推力”是不够的,城市对于农民工的“拉力”也甚大。城市除了能够从某种程度上弥补农村经济、精神文化、公共设施等方面的不足之外,在其他方面也有着独特的优势。一方面,城市的就业机会多,大部分农民工集中在城市工作,若是迁居城市,务工就会离家更近,方便照顾家庭;另一方面,城市政策较好,比如现在许多地区的学校和医保等都有一定的户籍优惠,许多人迁居之后也会想方设法将户口迁至此地。

那些不想迁居的农民工大都集中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生,其不想迁居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则,封建迷信所致,他们认为一直生活在这里,一旦迁居有违祖辈意愿会遭报应的;二则,他们受制于自己的经济水平,因为改变住所有可能成为“房奴”,没有必要去自讨烦恼,况且农村环境还不错。

五、总结与建议

本文通过分析研究西北地区农民工外出务工情况与定居意愿,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第一,西北地区农民工了解外界信息渠道相对狭窄,多为道听途说以及自己切身经历体会,外出方式多是跟着亲友或者独自外出务工,安全缺乏保障。

第二,西北地区农民工外出务工决策行为是个人因素、家庭因素以及其他因素综合影响下的产物,各个因素对其影响力大小不一。

第三,西北地区农民工外出主要集中在本省,出省几率很小,且省外务工主要局限于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以及京津唐等经济高速发展地区,外出务工时间较长,以半年以上为主。

第四,外出务工人员文化程度较低,首次外出年龄偏低,掌握技能较少,只能加入劳动密集型行业,从事一些较简单的重复性工作,工资偏低,且务工地总数少、更换务工单位频率较低。

第五,西北地区农民工大部分人有迁居意愿,且基本选择城市定居,想要定居的地方一般会高于原定居地一两个等级,他们期望以此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和改善生活环境。

在解决农民工外出务工就业问题上,政府、市场和劳动者所起的作用和应尽的义务是不同的,政府的作用占主导地位并具有特殊的意义[9]。这需要政府有关部门以及农民工自身做好以下工作:一方面,政府需要切实做好有关宣传及劳力保障工作。首先,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为农民工提供更多公共服务,注重第三产业的发展,奖励优秀农民工和帮助无劳力农民工等。其次,增加对西北地区的基础教育投入,解决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且对农民工进行技能培训,条件允许之下通过信贷支持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最后,做好信息宣传工作、完善市场体制和健全保障制度,对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为扩大就业开办一些农村小型工厂等。另一方面,农民工也需要提高自身素质,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和号召,工作之余自觉学习一些操作技能和文化知识,为进一步深造打下坚实基础。另外,农民工流动与迁居带来的乡村治理困境也应引起学界、政府和社会的高度关注[10]。只有在各方共同努力之下,我国西北地区农民工外出务工状况才会有所改观。

[1] 钟涨宝,狄金华.社会转型与农村社会管理机制创新[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7-13.

[2] 高更和,李小建,乔家君.中部农区农户打工区位选择影响因素——以河南三个样本村为例[J].地理研究,2009,28(6):1484-1493.

[3] 高更和,李小建.中部农区农户打工距离研究——以河南三个样本村为例[J].人文地理,2008(6):66-70.

[4] 李伯华,刘传明,曾菊新.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户居住空间选择偏好研究—以武汉新洲区为例[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42(2):291-294.

[5] 黄乾.农民工定居城市意愿的影响因素——基于五城市调查的实证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30(4):21-27.

[6] 夏怡然.农民工定居地选择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温州的调查[J].中国农村经济,2010(3):35-44.

[7] 徐波,赵春雨,范树平,等.中国农村劳动力就业空间行为研究[J].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2010,5(2):19-24.

[8] 李伯华,曾菊新.基于农户空间行为变迁的乡村人居环境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9,25(5):84-87.

[9] 董洁.浅论促进就业中的政府职能[J].西华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26(6):72-74.

[10] 钟海,陈晓莉.农村人口流动视阈下的乡村治理困境及对策[J].西华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26(6):66-69.

[责任编辑 杨 瑜]

2014-08-25

陕西师范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GK201401006和GK201304010)。

李武斌(1974—),男,博士生,讲师,研究方向为城乡规划与经济地理。

C924.2;C915

A

2095-1124(2015)01-0006-08

猜你喜欢

西北地区意愿农民工
健全机制增强农产品合格证开证意愿
西北地区支护桩施工技术应用概述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近60年西北地区森林资源变化分析与思考
三集一体机在西北地区适用性分析
充分尊重农民意愿 支持基层创新创造
对农民工不想留城不必大惊小怪
一群农民工的除夕夜
An Analysis on Deep—structure Language Problems in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