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药结合分期综合防治方案对痛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探讨

2015-03-07余长春陆少雁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3期
关键词:痛风西药关节炎

余长春 陆少雁

中西医药结合分期综合防治方案对痛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探讨

余长春 陆少雁

目的探讨中西医药结合分期综合防治方案对痛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痛风患者128例,随机分为西药组和联合组,各64例,西药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联合组则使用中西医分期综合防治方案。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联合组患者防治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治疗有着标本兼治的优点,中西医结合综合防治,能够显著改善痛风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生活质量。

中西医结合;综合防治;痛风;生活质量

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所诱发的疾病,中医认为本病属于“痹证”的范畴,是临床中老年多发病和常见病,严重影响到患者的日常生活[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收治的痛风患者128例,随机分

为西药组和联合组,各64例,西药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联合组则使用中西医分期综合防治方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通过分析总结痛风的病理特征及其治疗经验,总结制定中西医分期综合防治的方案。

1.2.1 西医治疗方法:在西医治疗方面,急性期患者要口服双氯芬酸钠胶囊,50 mg/次,2次/d。间歇期患者要口服苯溴马隆片,50 mg/次,1次/d。以12周为1个疗程,观察期间如果患者有急性发作,则采用急性期的治疗药物;症状控制后则使用间歇期的治疗药物,在治疗过程中患者要多饮水≥2000 ml/d,同时避免服用其他药物。

1.2.2 中医治疗方法:在中医治疗方面,急性期患者要口服虎杖痛风颗粒,主要成分为南虎杖、当归、羌活、黄柏、芮陈、茯苓、苍术、川牛膝以及猪苓等,每克颗粒剂量为7.45 g,12 g/包,1包/次,2次/d,患处关节要外敷金黄膏,主要成分为姜黄、黄柏、大黄、白芷、白及、生南星、生半夏、木香、天花粉以及苍术等中药成分,20 g/盒,敷药面积要大于患者肿胀的范围,厚度为2 mm左右,每天换药1次。间歇期的患者要口服茵连痛风颗粒,主要成分为茵陈、金钱草以及玉米须等中药,每克颗粒药含量为4.85 g,10 g/包,1包/次,2次/d。

1.3 观察指标 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可以了解痛风患者的生活质量。在制定调查问卷的过程中,可以参考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生活质量表,并结合痛风特点加以改编,应当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基本情况,即患者的人口学资料,例如姓名、性别、身高、年龄、以及体重等方面的情况;其次是病史,即收集患者痛风的病程、关节情况以及伴发疾病等;再次是量表部分,主要包括心理功能、生理功能、社会功能以及健康自我认识等方面的条目。调查表使用评分1~5级评分制,其总分为150分,各条目分数表示患者的主观满意程度,得分越高代表患者的生活质量越高。在患者初诊以及治疗结束后分别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在填表前要同患者面谈,让患者了解填表的用意,在取得患者的同意之后,使用统一的指导语,由患者根据自身情况加以填写,如果患者无法自行填写,可以由护理人员根据调查表的内容逐项询问患者并认真做好记录。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s,分)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s,分)

注:与西药组比较,aP<0.05

组别 例数 时间 心理功能 生理功能 社会功能 健康自我认识 总评分西药组 64 治疗前 11.72±3.60 23.26±5.65 21.26±7.14 14.34±2.49 70.27±14.62治疗后 15.29±3.73 38.13±3.51 32.15±6.52 22.51±3.42 106.54±13.97联合组 64 治疗前 11.65±3.34 23.28±3.48 20.98±7.09 13.92±2.83 70.59±13.68治疗后 18.27±3.68a 43.85±2.35a 41.73±7.35a 25.67±4.02a 128.55±13.59a

3 讨论

痛风性关节炎是因为患者机体的嘌呤代谢紊乱,从而引发血尿酸水平上升并在关节中沉积而诱发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关节的红热肿痛以及关节的活动功能受限,有着病程反复性的特点,如果医治不够及时有可能发展成慢性关节炎乃至于带来内脏损伤[2-4]。痛风关节炎的急性发作期治疗需要及时地消除关节疼痛以及肿胀症状,因此急性发作期的西医治疗常用非甾体类药物例如双氯芬酸等抗炎止痛药物从而缓解症状,不过该类药物对患者胃肠道、肝肾功能以及骨髓的造血系统损害比较大,其作用的机制主要是抑制黄嘌呤氧化酶,降低尿酸生成而实现调节血尿酸并且缓解症状的目的。痛风关节炎的复发较率高,往往需要反复用药,尤其是老年患者或者患有其它基础疾病的患者。在中医上痛风关节炎属于痹证范畴,由于患者气血不足、素体虚弱、腠理空虚以及肝肾亏虚而引发,外加风挟湿热而导致湿热留注关节[5]。痛风病位在关节而本在脾,治疗的原则是清热解毒凉血、活血化瘀、利湿排毒以及消肿止痛。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分期防治痛风既保留西药的治标效速优点,又突出中医治病求本以及力求根除的长处,从而实现标本兼治目的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应当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吴少祯.吴敏.常见疾病的诊断与疗效判断(标准).北京:中国中药出版社,2009:281-284.

[2]段化端,赵殿法,赵己未.中西医结台治疗痛风120例疗效观察.中国中西医结台杂志,2013,25(9):849-852.

[3]陈组红.丹溪痛风加减方治疗痛风性关节炎55例.陕西中医,2012,25(12):1094-1095.

[4]盂丽杰.四妙散加昧治疗痛风32例.实用中医药杂志,2012,73(2):122-1125.

[5]吴志财.中医辨证分期治疗痛风性关节炎36例.中医研究,2013,12(2):235-238.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3.097

2014-11-03]

527300 云浮市中医院

猜你喜欢

痛风西药关节炎
被痛风症“缠上”,如何科学进食
Red panda Roshani visits Melbourne Zoo vet
关节炎的“养护手册”
痛风的治疗
西药和中成药的配伍使用致不良反应分析
痛风:改善生活方式防复发
痛风患者怎么吃才健康
X线、CT、MRI在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对比
寒痹方对佐剂型关节炎大鼠的治疗作用
星蒌醒脑汤联合西药治疗急性脑梗死3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