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早期干预和康复治疗临床观察

2015-03-07崔文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3期
关键词:脑病缺血性发育

崔文娟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早期干预和康复治疗临床观察

崔文娟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早期干预和康复治疗临床疗效。方法98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以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行早期干预和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儿采用不同治疗方式治疗后6、12、18、24个月的发育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早期干预和康复治疗方式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进行治疗可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儿发育商,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早期干预;康复治疗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新生儿常见病,其严重影响着患儿的生命安全及正常发育,因此,临床上必须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疗[1]。本院为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早期干预和康复治疗临床疗效,采用两种不同的治疗方式对接收的98例患儿进行治疗,且效果显著,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自2011年6月~2012年6月期间接收的98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以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中男25例,女24例,其中早产儿19例,足月儿30例;观察组中男26例,女23例,其中早产儿18例,足月儿31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即给予患儿抗感染、营养脑细胞等药物治疗;观察组患儿则在此基础上进行早期干预及康复治疗,其治疗措施主要包含婴儿运动发育、语言发育、认知能力、交往能力培训等,其干预措施主要分为新生儿期及婴儿期两个阶段,其中新生儿期干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①抚触:医护人员应指导患儿家长正确抚触患儿前额、下颌、头部、胸部、腹部、背部、上下肢等,5~10 min/次,3~5次/d;②视觉刺激:医护人员可指导患者家长利用颜色鲜艳的彩球、小红球等在患儿眼前晃动,且患儿家长应多与患儿进行交流,加强与患儿目光及情感交流的重视,以增强对患儿的视觉刺激。③听觉刺激:护理人员应每天给患儿播放轻松、柔美的音乐、铃声等,以增强对患儿的听觉刺激,每天可播放3~5次,播放时间应控制在15~30 min/次。④运动刺激:护理人员应嘱咐患儿家长每天适当的晃动患儿肢体,并协助患儿进行肢体被动伸展运动,以增强对患儿的运动刺激。婴儿期时医护人员应以每个月龄的发育标准为依据对患儿进行针对性的认知、运动、语言及社会功能训练,同时还应针对性的指导患儿进行触觉、视觉、听觉训练,对于运动发育较差、伴有异常运动及肌张力、反射异常现象的患儿还应给予其物理康复治疗,并对两组患儿治疗后6、12、18、24个月的发育商进行比较。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儿采用不同治疗方式治疗后6、12、18、24个月的发育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治疗后6、12、18、24个月发育商比较(±s)

表1 两组患儿治疗后6、12、18、24个月发育商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组别 例数不同月份发育商比较6个月 12个月 18个月 24个月观察组 49 93.5±10.9a 98.9±10.4a 99.8±10.5a 103.5±10.6a对照组 49 83.4±10.2 88.5±10.4 89.7±10.5 92.5±10.5

3 讨论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新生儿脑损伤疾病,是导致新生儿窒息现象发生的一项常见因素,也是导致儿童神经系统伤残的主要因素[2]。且临床研究表明症状较为严重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还可能发生视力障碍、脑性瘫痪、癫痫、耳聋、智力低下等严重后遗症,甚至会导致患儿死亡,不仅会患儿自身的成长发育造成严重的影响,同时还会给患儿家庭及社会造成较大的负担。因此,临床上必须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疗,以有效地的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促进其健康成长。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的脑损伤形式主要为脑细胞凋亡,而凋亡则是属于一种持续时间较长、进展较慢,且具有一定可逆性的过程[3]。因而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阻断新生儿细胞凋亡则可有效的避免神经细胞迟发性死亡现象发生,有助于减少及避免神经系统后遗症等现象发生。以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病情程度为依据可将其患儿分为轻、中及重度三种不同的类型,患儿发病后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往往会造成患儿病情加重,从而严重威胁患儿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因此,临床上必须要及时探寻更加高效的治疗方式。随着临床上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研究的不断深入,临床上逐渐将早期干预及康复治疗应用于该病的治疗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临床研究表明2岁以内的儿童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的重要时期,其发育最为迅速,且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及代偿能力。而早期干预及康复治疗就是以此为依据所制定的一种具有明确目标的教育治疗方式,其主要是以新生儿的发育特点为依据,为患儿制定个性化、针对性的早期干预措施,给予患者有效的运动、语言、视觉刺激,从而可有效的促进患儿脑细胞恢复、建立新的神经信息传递通路,同时还可促进患儿脑功能改善,进而可达到促进患儿神经功能恢复的目的。同时以患儿脑发育特点为依据给予其针对性的环境刺激及治疗,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纠正,可更好的促进患儿受损大脑康复,有助于患儿大脑充分发育。因此,将早期干预和康复治疗应用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治疗中必将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儿采用不同治疗方式治疗后6、12、18、24个月的发育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采用早期干预和康复治疗方式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进行治疗可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儿发育商,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陆镇奇.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早期振幅整合脑电图背景活动的特点及意义.实用医学杂志,2014,30(2):279.

[2]洪金玲.彩色多普勒用手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静脉系统检查.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13,47(3):272.

[3]伍彩云.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常规MRI和DWI表现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实用放射学杂志,2014,30(1):103.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3.183

2014-11-05]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

猜你喜欢

脑病缺血性发育
高清大脑皮层发育新图谱绘成
发育性癫痫性脑病75型家系的遗传学分析
基于“乙癸同源”理论辨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MRI,CT检查诊断酒依赖致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的效果对比
丁苯酞软胶囊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临床观察及配合
CT检查与磁共振影像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诊断价值
青春期乳房发育困惑咨询——做决定
杜蛭丸对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仙鹿活骨丸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