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陈汤加味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38例临床效果观察

2015-03-07谢木友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3期
关键词:二陈汤酒精性脂肪肝

谢木友

二陈汤加味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38例临床效果观察

谢木友

目的观察二陈汤加味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效果。方法76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二陈汤加味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脂及肝功能指标,对临床总体疗效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脂及肝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陈汤加味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确切,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非酒精性脂肪肝;二陈汤加味;临床疗效

非酒精性脂肪肝是指非酒精因素所致的一种脂肪肝类型,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是该病的主要临床特征[1],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发生肝硬化和肝癌,严重威胁到了患者的生命。常规饮食干预、运动干预结合药物治疗的效果不理想,作者近年来采用二陈汤加味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间收治的76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会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诊断标准[2],排除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妊娠及哺乳期患者。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男20例,女18例,平均年龄(42.9±2.3)岁,平均病程(6.1±1.3)年;观察组男23例,女15例,平均年龄(43.4±2.8)岁,平均病程(5.5±1.5)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病程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护肝片,4片/次,3次/d,同时口服维生素E,100 mg/次,2次/d。观察组患者给予二陈汤加味治疗,药方组成包括:荷叶、山楂各30 g,陈皮、丹参、茯苓、生姜、大贝母,各15 g,炙甘草3 g,中药温水煎服,每日1剂。两组患者疗程均为6周,治疗期间嘱患者戒烟戒酒,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运动习惯。

1.3 观察指标 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血脂指标,包括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肝功能指标包括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

1.4 疗效评价标准[3]显效: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或有显著改善,复查B超示肝脂肪变性减退,血脂、肝功能水平恢复正常;有效: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有所改善,复查B超示肝脂肪变性好转,血脂、肝功能水平中有1项未恢复正常;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总有效率为显效率和有效率之和。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脂和肝功能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脂及肝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脂及肝功能指标比较(±s)

组别 例数 TC(mmol/L) TG(mmol/L) ALT(U/L) AST(U/L)观察组 38 5.34±0.41 1.92±0.34 55.14±18.22 42.9±10.24对照组 38 6.29±0.33 2.62±0.61 76.47±21.68 73.12±15.46 P<0.05 <0.05 <0.05 <0.05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3 讨论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临床认为可能与肥胖、 营养失调、糖尿病、药物中毒、遗传等因素有关[4]。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非酒精性脂肪肝逐渐成为全球化趋势的慢性肝病之一,患者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将会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

目前非酒精性脂肪肝并无特效治疗方式,主要以护肝、降脂对症治疗为主,但效果不甚理想。中医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研究较多,并在临床治疗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非酒精性脂肪肝属中医“胁痛”、“积聚”、“痰证”、“湿阻”、“痞满”等范畴,脾虚痰瘀为本病主要病机,应以调理脾虚为本,肃清痰瘀为标,予以健脾益胃、化痰祛湿、 升清泌浊之药[5]。本研究采用二陈汤加味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不仅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还改善了患者的血脂及肝功能水平,这与文献[6]报道一致。二陈汤加味方具有燥湿化痰、 理气燥湿、健脾渗湿、行气消痰、化食积的作用[7]。方中山楂排腻防积,健胃消食;荷叶、乌梅、甘草、丹参清热化痰,开郁散结;陈皮理气燥湿,通气消痰;半夏燥湿化痰,和胃消痞,降逆止呕;茯苓健脾渗湿,燥湿祛痰[8]。诸药合用共奏疏肝健脾、祛痰利湿、消积化瘀之功效。

综上所述,二陈汤加味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确切,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1]许雪荷,贺松其,段慧,等.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辨治规律探析.新中医,2009,41(3):8-9.

[2]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会.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中华肝脏病杂志,2006,14(3):161-163.

[3]曹维,范晓利,胡晓燕,等.弹性酶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探讨.中国实用医药,2014,9(5):187-188.

[4]赵方方,张由兰,李跃青.甘草酸二胺联合运动饮食疗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24 例疗效观察.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2,15(12):1914-1915 .

[5]魏华凤,季光.中药口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27(5):1309-1311.

[6]张鹏.二陈汤加味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137例临床研究.江苏中医药,2013,45(2):33-34.

[7]冯红英.二陈汤加味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126例临床疗效观察.亚太传统医药,2013,9(9):170-171.

[8]李文生.二陈汤加味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29例临床观察.湖南中医杂志,2014,30(1):44-45.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3.102

2014-10-24]

256111 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三岔卫生院

猜你喜欢

二陈汤酒精性脂肪肝
瘦人也会得脂肪肝
脂肪肝 不简单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治疗
王迎春:非肥胖脂肪肝
天麻素有望成为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潜在药物
GW7647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治疗作用
脂肪肝治疗误区须谨防
应用中药“二陈汤”合“止嗽散”加麻黄、杏仁、黄芪、党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52例的临床疗效观察
One Case of Professor ZHAO Jun's Effective Intervention in Children's Height After Menstrual Onsets
浅论二陈汤的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