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优秀男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主要关节肌力特征研究

2015-03-07董德朋徐玄冲

中国体育科技 2015年5期
关键词:肘关节肌群肌力

刘 巍,董德朋,孙 卓,徐玄冲



我国优秀男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主要关节肌力特征研究

刘 巍1,董德朋1,孙 卓1,徐玄冲2

目的:探讨我国优秀男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主要关节(肩、肘、腰背、膝)肌力特征。方法:运用ISOMED 2000肌力测试系统完成国家队男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27名)主要关节不同速度下(0°/s、180°/s)的屈、伸肌群测试。结果:1)不同级别运动员对比中,各关节肌群的PT/BW0°/s、AP180°/s、WF180°/s等指标差异情况并不相同;2)运动员级别变化的两个阶段中,均存在各自变化幅度较大的肌力指标(如腰背部,NFC→SM:EPT/BW0°/s变化16.41%;SM→ISM:EPT/BW180°/s变化16.03%); 3)屈伸力矩比在不同级别运动员关节中的表现不一,且存在不稳定情况(膝关节F/E0°/s在40.59±6.79~50.90±5.10)。结论:1)男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随着运动水平的提高,各关节肌群力量水平均有所提高,但两者并非是线性关系;2)肩、肘关节肌群侧重动态条件下的稳定性力量训练,腰背部肌群应在最大力量基础上发展快速力量,膝关节需提高快速力量和静态稳定力量。

自由式摔跤运动员;最大力量;关节;肌力

自由式摔跤项目是一种两人直接接触,相互搂抱或抓握,把对方摔倒的对抗性运动[7]。伴随着自由式摔跤运动规则的不断变化,运动员对体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对力量训练的认识是重要的一个方面。以往对自由式摔跤运动员进行肌力测试的关节主要集中于肩关节[15]、肘关节[3]、腰背部[5]以及膝关节[20]。Eckenrode等人的研究表明,肩部力量对该项目运动员的稳定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15];何强的研究则描述了摔跤运动员腰背部的肌力特征,并提出了相对最大峰力矩、相对峰力矩比值等可以作为腰背部肌力评价指标[5]等。这些研究为认识该项目运动员的肌力特征,加强针对性力量训练提供了很好的前期基础。但是,目前仍然存在2个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1)随运动级别的提升,男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主要关节的肌力水平变化特征如何,是否依存线性变化关系;2)在认识该项目运动员主要关节肌力特征及不同级别之间肌力变化特征的基础上,力量训练有待于深入探讨。

本研究以我国优秀男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的肩关节、腰背部、膝关节以及肘关节为测试关节,采用ISOMED 2000肌力测试系统对该项目优秀运动员各关节的屈、伸进行了肌力测试,测试采用0°/s、180°/s 2种速度进行,选择这2种测试速度的主要原因:1)以往研究多集中在0°/s、60°/s、120°/s、180°/s、240°/s等不同速度的测试,主要目的是比较运动员不同速度状态下的肌力特征;2)自由式摔跤运动员对力量素质的要求非常全面,既需要最大力量,也需要快速力量,0°/s能够更为准确的反映该项目运动员不同关节静态条件下的最大力量和稳定支撑能力,180°/s能够反映该项目运动员动态快速状态下的各种力量能力。同时,研究者在接受测试人员指导意见的基础上确立了这2种测试速度进行对比分析,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完成对该项目不同级别运动员主要关节肌群的最大力量、力量耐力、快速力量等肌力分析。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27名中国国家男子自由式摔跤队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国际健将3人,运动健将10人以及一级运动员14人,测试前3周内均无急性伤病。本研究选取的指标均为相对指标,排除了运动员体重的影响(表1)。

表 1 本研究男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基本情况一览表Table 1 The List of Basic Situation of Elite Male Freestyle Wrestlers

1.2 研究方法

1.2.1 测试

1.测试仪器及指标

由专职人员采用ISOMED 2000对研究对象进行测试(图1),其中,等速测试速度包括0°/s和180°/s,等速测试参数及选取指标见表2。

表 2 本研究测试肌群及测试参数一览表Table 2 The List of Test Muscle Group and the Test Parameters

注: PT/BW0°/s代表相对峰力矩,APT/BW0°/s代表相对平均峰力矩,为最大力量肌力指标[8,20];PT/BW180°/s代表相对峰力矩,AP180°/s代表相对平均功率,为快速力量肌力指标[8];WF180°/s代表功疲劳指数,为力量耐力肌力指标[6,19];F/E代表屈伸力矩比,为稳定性力量肌力指标[13],下同)

图 1 本研究运动员等速肌力测试示意图Figure 1. The Diagram of Isokinetic Muscle Strength Test

2.测试方案

1)咨询运动员的基本情况,包括身高、体重以及伤病等问题;2)带领自由式摔跤运动员进行10~15min的准备活动,在准备活动之前,告知运动员重点对测试相关关节进行针对性的准备活动,防止测试拉伤,提高适应;3)带领运动员到实验室,调试机器,设置参数,同时按照仪器操作手册要求对运动员进行固定,讲解注意事项;4)采用0°/s和180°/s的速度进行测试,为了掌握发力要领,每名运动员在各速度下进行3次亚极量的练习[16],在0°/s下测试所获得指标结果为持续5 s所得(时间间隔30 s),180°/s下的测试则运动20次,PT/BW180°/s用前4次最大力矩与体重计算所得,APT/BW180°/s由前4次均值与体重所得,而WF180°/s指标由公式计算所得(本研究采用前5次力矩均值减后5次力矩均值之差与前5次力矩均值之比,再乘以100计算所得),运动过程中测试人员给以鼓励;5)测试完立即将数据存盘,记录每名运动员的测试数值;6)解绑、打印测试报告。

1.2.2 数理统计

运用SPSS 16.0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测试指标进行描述性统计,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数据采用“平均数±标准差”来表示。

2 结果

2.1 优秀男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肩关节肌力测试结果

2.1.1 不同级别男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肩关节肌力比较

表3显示,不同级别男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肩关节存在显著性差异的肌力指标主要是AP180°/s、WF180°/s。表现为高级别运动员肩关节的AP180°/s显著大于低级别运动员,而WF180°/s显著小于低级别运动员,但WF为低优指标,即指标数值越小,代表力量耐力水平越高,这说明,高级别运动员的快速力量、力量耐力均更优。本测试结果的F/E主要范围在71.04±11.28~76.79±9.98之间,基本符合以往研究所界定的运动员肩关节屈伸力矩比的标准(标准:F/E=2∶3[10]),仅国家一级运动员在180°/s速度下的F/E比超出了标准的10%之外,稳定性力量水平较差。

表 3 本研究不同级别男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肩关节肌力测试一览表Table 3 The List of Shoulder Joint Strength Test of Different Category Male Freestyle Wrestlers

注:*代表国际健将与运动健将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代表国际健将与国家一级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代表运动健将与国家一级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下同。

2.1.2 不同级别男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肩关节肌力水平幅度变化

对不同级别运动员存在显著性差异的肌力指标变化幅度统计(国家一级到运动健将、运动健将到国际健将)显示(图2),从国家一级到运动健将这一阶段,FAP180°/s、EAP180°/s、FWF180°/s、EWF180°/s均具有较高的变化幅度,其中,FAP180°/s变化幅度最大(16.8%)。从运动健将到国际健将这一阶段,变化主要体现在了WF180°/s肌力指标上,其中,肩关节屈的WF180°/s下降12.83%,伸的WF180°/s下降6.03%。

图 2 本研究不同级别男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肩关节存在差距的肌力指标幅度变化示意图Figure 2. The Amplitude Variation Diagram for the Shoulder Joint’s Muscle Strength Indexes of Different Category Male Freestyle Wrestlers

注: FPT/BW、EPT/BW:测试关节的屈、伸肌相对峰力矩;FAPT/BW、EAPT/BW:测试关节的屈、伸相对平均峰力矩;FAP、EAP:测试关节的屈、伸肌相对平均功率;FWF、EWF:测试关节的屈、伸肌功疲劳指数;国际健将:ISM;运动健将:SM;国家一级:NFG,下同。

2.2 优秀男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肘关节肌力测试结果

2.2.1 不同级别男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肘关节肌力比较

测试结果显示(表4),不同级别的男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肘关节存在差异的肌力指标为PT/BW、AP以及WF上,且级别高者更优。ISM与NFG、SM的对比中,差异主要体现在屈肌的PT/BW180°/s、AP180°/s、WF180°/s上,而SM与NFG对比中,差异主要体现在伸肌的PT/BW0°/s、WF180°/s上。从该项目男子运动员肘关节F/E来看,范围主要在89.29±7.38~103.23±10.01之间,大部分肌力指标符合标准(F/E=1[9,21]),仅SM运动员在180°/s速度测试下的测试结果离标准值相差10%以上,稳定性力量较差。

表 4 本研究不同级别男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肘关节肌力测试一览表Table 4 The List of Elbow Joint Strength Test of Different Category Male Freestyle Wrestlers

2.2.2 不同级别男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肘关节肌力水平幅度变化

图3显示,从NFG到SM这一阶段,提升幅度较大的为EPT/BW0°/s、WF180°/s,但EPT/BW0°/s(9.68%)提升幅度更大。从SM到ISM的变化来看,主要体现在FPT/BW180°/s(10.67%)、FAP180°/s(9.91%)以及FWF180°/s(12.01%)肌力指标上。由于FPT/BW180°/s、FAP180°/s均代表快速力量肌力指标,而WF180°/s代表力量耐力肌力指标,因此,在这一阶段的变化中主要为快速力量和力量耐力占据主导地位。

2.3 优秀男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腰背部肌力测试结果

2.3.1 不同级别男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腰背部肌力比较

测试显示(表5),各级别运动员腰背部肌力指标比较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显著性差异(P<0.05,P<0.01),且级别高者更优。ISM与SM运动员的差异指标主要体现在屈肌的APT/BW0°/s、伸肌的AP180°/s、 WF180°/s上,与NFG运动员的差异指标主要体现在屈、伸的PT/BW0°/s、APT/BW0°/s、以及伸肌的PT/BW180°/s、AP180°/s、WF180°/s上。SM与NFG则主要体现在屈、伸的PT/BW、屈的APT/BW0°/s以及伸的WF180°/s指标上。就F/E而言,一些针对男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腰背部这一指标的研究均呈现出大于60%的特征[3,11],本研究的测试结果在59.15±8.77~68.44±10.13之间,基本与以往研究相一致。

图 3 本研究不同级别男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肘关节存在差距的肌力指标幅度变化示意图Figure 3. The Amplitude Variation Diagram for the Elbow Joint’s Muscle Strength Indexes of Different Category Male Freestyle Wrestlers

动作ISMSMNFGPT/BW0°/s屈2.91±0.22#2.88±0.32△2.52±0.23伸4.92±0.31#4.61±0.67△3.96±0.34APT/BW0°/s屈2.46±0.20∗#2.18±0.41△1.90±0.36伸3.82±0.28#3.67±0.693.45±0.56PT/BW180°/s屈2.89±0.182.95±0.29△2.74±0.16伸4.52±0.29#4.31±0.895△4.17±0.36AP180°/s屈1.47±0.231.29±0.161.25±0.26伸2.49±0.25∗#2.32±0.442.28±0.46WF180°/s屈10.81±2.0911.09±2.2311.23±2.38伸8.42±1.26∗#9.47±1.26△10.51±1.32F/E0°/s屈/伸62.47±9.0159.15±8.7763.64±9.35F/E180°/s屈/伸63.94±9.9668.44±10.1365.71±10.28

2.3.2 不同级别男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腰背部肌力水平幅度变化

图4显示,从NFG到SM,变化幅度较大的指标主要是FPT/BW0°/s、EPT/BW0°/s、FAPT/BW0°/s以及EWF180°/s,这些指标主要代表了运动员的最大力量及力量耐力水平,其中,代表最大力量的肌力指标EPT/BW0°/s提升幅度最高(16.41%)。因此,在这一阶段运动员腰背部的最大力量占据主要地位。从SM到ISM,提升幅度较大的肌力指标主要集中于EAPT/BW0°/s、EPT/BW180°/s、FAP180°/s、EAP180°/s以及EWF180°/s等指标上,这些指标主要代表了该项目运动员的快速力量和力量耐力,这一阶段运动员的快速力量逐渐有所凸显,同时,力量耐力贯穿始终。

2.4 优秀男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膝关节肌力测试结果

2.4.1 不同级别男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膝关节肌力比较

(一)语文教学科学化。所谓语文教学科学化,即是指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进行适合儿童思维发展、技能培养的教学。小学语文教学当中,教师不应该仅仅注重对学生按照教材予以教学内容的传授,更要重视采用科学的方法,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基于儿童视野的情况下,制定恰当的教学方法与思路。在此过程中,教师必须对教学内容具有深刻的认识,以便从儿童的领悟与思考角度,对教学内容所蕴含的知识、情感等进行提炼。此外,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素养,对基于儿童视野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

测试显示(表6),该关节与其他关节相似,存在显著性差异的肌力指标均表现为随运动级别的提升而升高。ISM与SM、NFG比较主要体现在膝关节屈肌的PT/BW0°/s、WF180°/s,伸肌的PT/BW180°/s、AP180°/s上,因此,ISM运动员该部位屈肌的最大力量、力量耐力,伸肌的快速力量更优。SM与NFG的差异性指标主要体现在膝关节屈、伸肌的APT/BW0°/s、伸肌的PT/BW180°/s和WF180°/s上,表现为SM膝关节的最大力量、伸肌的快速力量以及力量耐力更优。就该部位的F/E来看,范围主要在40.59±6.79~64.29±10.16之间。

图 4 本研究不同级别男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腰背部存在差距的肌力指标幅度变化示意图Figure 4. The Amplitude Variation Diagram of the Lower Back’s Muscle Strength Indexes of Different Category Male Freestyle Wrestlers

动作ISMSMNFGPT/BW0°/s屈1.76±0.06∗#1.61±0.181.51±0.29伸3.75±0.093.77±0.313.72±0.41APT/BW0°/s屈1.61±0.27#1.50±0.15△1.38±0.22伸3.64±0.303.73±0.27△3.42±0.36PT/BW180°/s屈1.37±0.091.36±0.161.35±0.19伸2.58±0.16∗#2.34±0.21△2.10±0.23AP180°/s屈2.17±0.102.10±0.282.14±0.17伸4.15±0.21∗##3.77±0.313.32±0.28WF180°/s屈10.14±1.77∗#11.16±2.9711.59±3.02伸8.82±1.26#9.04±1.85△10.17±2.62F/E0°/s屈/伸50.90±5.1042.71±7.3540.59±6.79F/E180°/s屈/伸53.11±5.4858.12±9.1764.29±10.16

2.4.2 不同级别男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膝关节肌力水平幅度变化

图5显示,无论是从NFG到SM,还是SM到ISM,该部位的EPT/BW180°/s、EAP180°/s肌力指标均具有较高的提升幅度。NFG到SM:EPT/BW180°/s提升11.43%,EAP180°/s提升13.55%;SM到ISM:EPT/BW180°/s提升10.26%,EAP180°/s提升10.08%。代表最大力量、力量耐力的相关肌力指标也均存在一定程度的显著性变化,提升幅度在6%~10%之间。由此看来,该项目男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膝关节对各力量素质均具有一定的要求,但是快速力量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图 5 本研究不同级别男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膝关节存在差距的肌力指标幅度变化示意图Figure 5. The Amplitude Variation Diagram of the Knee Joint’s Muscle Strength Indexes of Different Category Male Freestyle Wrestlers

3 讨论与分析

3.1 优秀男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主要关节肌力特征

3.1.1 不同级别男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肩关节肌力特征

不同级别男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该部位的肌力差异主要集中于快速力量和力量耐力的肌力指标(AP180°/s、WF180°/s)上,均表现为随着运动级别的提高而更优。从图2中发现,从NFG到SM阶段,代表快速力量、力量耐力等肌力指标提升百分比均具有较大程度的变化(均大于8.9%),尤其是快速力量提升更为显著。SM到ISM阶段,这种变化则更集中于力量耐力肌力指标上。由此看来,这种变化并不存在线性关系,但无论如何,该部位在力量训练过程中,快速力量训练和力量耐力训练是两项重要的内容。

根据对不同级别男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肩关节的屈伸力矩比统计发现,不同速度下的屈伸力矩比均在70%以上,大多数没有超出10%的合理范围,仅NFG运动员在180°/s时的F/E偏离了标准比值的10%以上。这可能说明该项目NFG运动员肩关节在静力下的稳定能力较好,但是,这种稳定能力在动态条件下较易被打破,应该在今后的训练中引起足够的重视。

通过测试显示,SM与NFG运动员相比,肘关节伸肌的最大力量肌力指标PT/BW0°/s存在较大差异,说明最大力量对该部位具有重要作用。在ISM与SM的对比中,却表现出肌力水平的区别并不在最大力量,而在快速力量和力量耐力上,这在图3中均可得到证实,因此,该关节的肌群力量水平与运动水平之间也不符合线性关系。由此推测,随着运动水平的提高,快速力量训练应该逐渐得到加强,而各级别运动员对该部位力量耐力的训练也应贯穿始终。相关研究显示[9,12,21],肘关节F/E在1左右较为合适,不能偏离标准数值超出10%,否则易导致伤病的发生。本研究结果发现,我国男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肘关节的F/E较好。仅SM运动员在快速测试下的F/E为89.29%,偏离标准值10%以上,尽管偏离程度不大,但是仍然需要引起重视,加强巩固。综合来看,我国男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上肢带作用肌的动态稳定性力量有待加强。

3.1.3 不同级别男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腰背部肌力特征

腰背部对支撑人体的各种运动,维持人体的平衡以及对动力的传递均占据了主动作用,尤其是该部位的背阔肌、斜方肌、竖脊肌等相关肌肉对自由式摔跤运动员的跪撑接跪撑、滚桥以及翻转等技术均具有重要的作用。已有研究表示,腰背部可以作为自由式摔跤运动员的关键关节来进行研究[18]。

本研究显示,不同级别运动员腰背部最大力量的各肌力指标均表现出了显著性,说明该部位需体现出最大力量这一专项特征,这从图4中也得以验证。从SM到ISM这一阶段而言,最大力量各肌力指标逐渐趋于缓和,而快速力量变化幅度逐渐凸显,这进一步说明了力量水平与运动水平并不存在线性关系。

我国男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在腰背部力量训练中,较低水平的运动员仍然需要体现最大力量的训练特性,而随着运动级别的提高,力量训练中应该逐渐凸显快速力量。从该部位的屈伸力矩比来看,基本都在60%以上,由于目前关于这一比值的合理范围还没有一致性的结论,只是已有对男子自由式摔跤腰背部这一指标的研究呈现出大于60%的特征[3,11],由此推测,该部位的稳定性能力尚可。

3.1.4 不同级别男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膝关节肌力特征

膝关节是肢体的重要关节,由于男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许多进攻、防守的技术动作均是围绕下肢展开,例如,抱腿摔技术、腿功腿技术、抱腿技术以及一些转移技术等。由此,在训练和比赛中,该项目运动员膝关节是一个重点部位。

研究发现,各级别运动员比较中,膝关节肌群的最大力量、快速力量、力量耐力均存在显著性差异的肌力指标,表现出随运动级别的提高,各力量水平提升,其中,膝关节的屈肌差异主要体现在最大力量、力量耐力上,而伸肌主要体现在快速力量、力量耐力上。这是因为,该项目男子运动员在与对手对抗时进行屈膝动作的过程中,必然体现出强力的制动与支撑,而在长时间的保持这一屈膝状态后,发现对方破绽,做出爆发式伸膝,从而完成相关技术动作。从差异性指标的变化幅度来看,重点验证了膝关节的一个突出特征,即相对于其他力量来说,该部位更应该体现快速力量这一专项特征。究其原因,在于该项目运动员需要具备良好的各种快速转移技术,在对抗时便于占据主动位置,形成进攻优势,进而提高进攻、防守及反攻的成功率。

从该项目运动员膝关节的F/E来看(40%~65%),由于有研究支持该部位的F/E在50%~80%[1,14]。本研究的结果与之存在一定的差距,而这种差距主要体现在膝关节静力下测试的F/E上(40.59±6.79~50.90±5.10),这表明该项目运动员膝关节静力下的稳定性力量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3.2 优秀男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力量训练的启示

3.2.1 肩、肘关节肌群侧重动态条件的稳定性力量训练

肩关节是一个多轴关节,可绕冠状轴做屈、伸运动,绕垂直轴做外旋、内旋运动以及绕矢状轴做外展内收运动。由于肩关节自身的解剖学特点,既是全身最灵活的关节,又是稳固性最差的关节[17]。因此,肩关节是受伤频率较高的关节之一,习惯性脱臼、韧带撕裂等受伤也时有发生。肘关节为复合关节,其周围独立的肌肉并不多,主要与肩关节、腕关节等关节周围的肌肉有较多关联,在它们的相互配合下,才产生了最后肘部屈、伸运动。肩、肘关节为运动员上肢的主要关节,由于它们的稳固性较差,也是该项目运动员运动损伤的重点部位[4]。目前,我国男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不同部位的稳定性力量训练已经得到了充分的重视,这也说明,我国男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对稳定性力量进行的针对性训练效果明显。

通过本研究显示,虽然各关节在静力下的稳定性水平得到巩固,而肩、肘关节部位在动态条件下稳定性能力还相对不足。尽管本研究主要从肩、肘关节的屈、伸动作进行测试与分析,但静、动态条件下肌群F/E的测试结果仍然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这一问题。由此来看,我国男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在训练阶段重视了各关节部位在静力状态下的稳定性力量训练,而肩、肘关节肌群动力链在动态下的稳定性力量训练不够。其实,肩、肘关节周围肌群的链接是自由式摔跤运动员的一个重要肌肉群组合,这些肌群既存在相同起点的肌肉,也存在相同终点的肌肉,更存在不同肌肉的部分相互重叠,这是动态肌肉链形成的物质基础。有现象表明,即使腰背部、腿部等静力下稳定力量被打破,在运动员动态角逐的瞬间,肩、肘部肌肉群动力链在保持动态稳定情况下的瞬间用力,完全可以导致对方运动员失分。就目前的调研结果来看,针对这两个关节肌群动力链的稳定性力量训练方法还较为欠缺,今后要在方法上得以突破,提高肩、肘关节肌群在动态条件下的稳定力量水平。

3.2.2 腰背部肌群力量训练应在最大力量基础上发展快速力量

研究显示,我国男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腰背部体现出最大力量的专项特性,同时,也有研究表示[2],该项目运动员的最大力量与运动水平具有直接的对应关系,因此,自由式摔跤运动员腰背部最大力量训练需要重点实施。本研究的结果进一步发现(图4),随着运动等级的提升,运动员快速力量逐渐凸显,尤其表现在爆发力上。基于此,本研究选择ISM运动员和NFG运动员腰背部肌力测试图进行了比较(图6),图6-a、6-b为我国某ISM运动员腰背部屈、伸肌力测试图、6-c、6-d为我国某NFG运动员腰背部屈、伸肌力测试图,从肌力测试图的对比中可以发现,他们腰背部肌群的最大力值相似,但不同的是ISM运动员提升到最大力量的斜率较高(即坡度较大),而NFG运动员则较低。如此明显的差异使他们在对抗时,NFG运动员处于一种显著的劣势状态,在他并没有完全用力的情况下,对方便已发力得分。

图 6 本研究男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腰背部力矩测试示意图Figure 6. The Torque Test Diagram of the Lower Back of Male Freestyle Wrestlers in China

由此看来,在我国男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腰背部在力量训练中,不可否认最大力量对运动成绩提升的重要性,但是,在腰背部最大力量提升到一定幅度后,这种优势并不占主导地位,而是应该提高以此为基础的快速力量,尤其是爆发力。我国男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在今后的力量训练中应该注重如下3点问题:1)对该项目运动员腰背部肌群力量特征进行充分的认识,从而进一步提高力量训练科学水平;2)在运动员腰背部肌群的最大力量水平达到一定水平后,要侧重于在最大力量基础上发展快速力量,尤其是爆发力的训练;3)在训练的实施阶段,应该严格控制力量训练的强度和时间,确保力量训练的针对性。

3.2.3 单向型向双向型的跤架力量特征发展

摔跤的架势又叫跤架,是自由式摔跤运动员在上身各种动作的较劲中,维持自我重心,保持身体平衡的前提。跤架中的左架和右架是自由式摔跤项目中的两种主要架势,但无论哪种架势,均需要运动员体现出刚柔相济、稳如泰山、自然有力的专项技术特点。不同运动员可能采用跤架的习惯并不相同,也有部分运动员对两种跤架方式可以灵活运用。这种技术特点进一步启示我们,发展双向型的跤架用力应该是优秀运动员力量训练需要侧重的一个方面。图7-a、图7-b表现了1名健将运动员左、右膝关节屈、伸运动的峰力矩变化示意图,从中可以看出,无论是膝关节的屈动作、还是伸动作,均表现出左、右侧较为一致的肌力水准。这不仅代表了这名自由式摔跤运动员在力量训练中重视了力量均衡性的发展,更说明了他的左架和右架的肌力水平几乎一致,这使他在与其他单向型的运动员对抗时,占据有利技术优势。图7-c、图7-d是1名单向性跤架(左架)的NFG运动员膝关节屈、伸肌力测试图,图7-c代表了该运动员左、右膝关节屈的肌力变化,图7-d代表了该运动员左、右膝关节伸的肌力变化,均表现出了起架侧具有较高的肌力水平。

图 7 本研究左架、右架、双向型男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键将级,1名)力矩测试示意图Figure 7. The Torque Test Diagram for “Left”,“Right”,“Two-way” Type Male Freestyle Wrestlers

我国男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根据自身的起架方式不同,会导致关节异侧同名肌群的肌力水平不同,单向型起架的自由式摔跤运动员起架侧肌力水平高于非起架侧肌力水平;双向型起架的运动员表现为两侧肌力对称的特征。这说明,该项目运动员应该在今后的训练中重视双向型起架的培养与训练,尤其是针对各跤架形式的力量训练。

4 结论

1.男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随着运动级别的提高,各关节肌群力量水平均表现为提高的特点,但并非是单线性关系;肩、肘关节肌群需重视动态稳定性力量,腰背部、膝关节肌群需重视静态稳定性力量。腰背部肌群还应体现出最大力量特征,膝关节肌群应体现快速力量特征。

2.对于NFG运动员,肩关节肌群需侧重于快速力量训练,肘关节、腰背部侧重于最大力量训练,力量耐力贯穿整个训练过程。对于健将级运动员,肩关节更应向力量耐力倾斜,而肘关节、腰背部侧重于快速力量,尤其是爆发力。膝关节肌群对各力量素质均具有一定的要求,但是快速力量更为凸显。

3.本研究主要有如下3点训练启示:1)肩、肘关节肌群侧重动态条件下的稳定性力量训练;2)腰背部肌群力量训练应在最大力量基础上发展快速力量;3)单向型向双向型的跤架力量发展是一种趋势。

[1]成鹏,毕霞.用等速测试指标评定膝关节的运动功能[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2,8(3):191-192.

[2]董德龙.我国男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体能训练取得突破的关键点研究[J].体育科学,2012,32(4):84-封三.

[3]方方,李顶.男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主要关节的肌力特征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1,47(6):70-76.

[4]冯尚君,周存生.摔跤项目力量素质的训练方法及其重要性[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4):547-549.

[5]何强.我国优秀女子摔跤运动员腰背肌力特征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3,30(6):731-736.

[6]华立君.等速测试系统在体育科研中的应用[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7(4):33-35.

[7]刘卫军.摔跤[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0:1-261.

[8]王清.我国优秀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诊断和检测系统的研究与建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1-600.

[9]王向东,董生辉,王晓岐.中国优秀古典式摔跤运动员上肢关节肌力特征研究[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13,32(12):1056-1060.

[10]王向东,任景萍,王晓岐.优秀男子古典式摔跤运动员主要关节肌力特征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2,48(5):69-74.

[11]殷翔.我国优秀男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腰背部等速肌力测试分析[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4,36(6):76-80.

[12]周小敏,张孟雁.我国优秀划艇运动员肩、肘关节肌力特征的比较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2,28(2):59-62.

[13]BALDON R M,LOBATO D F,CARVALHO L P,etal.Relationships between eccentric hip isokinetic torque and functional performance[J].J Sport Rehabil,2012,21(1):26-33.

[14]CROCE R V,PITETTI K H,HORVAT M,etal.Peak torque,average power,and hamstring/quadriceps ratios in nondisabled adults and adults with mental retardation[J].Arch Phys Med Rehabil,1996,77(4):369-372.

[15]ECKENRODE B J,LOGERSTEDT D S,SENNELT B J.Rehabilitation and functional outcomes in collegiate wrestlers following a posterior shoulder stabilization procedure[J].J Orthop Sports Phys Ther,2009,39(7):550-559.

[16]GAUTREY C N,WATSON T,MITCHELL A.The effect of isokinetic testing speed on the reliability of muscle fatigue indicators during a hip abductor-adductor fatigue protocol[J].Int J Sports Med,2013,34(7):646-653.

[17]JANCOSKO J J,KAZANJIAN J E.Shoulder injuries in the throwing athlete[J].Phys Sports Med,2012,40(1):84-90.

[18]KUBO J,OHTA A,TAKAHASHI H,etal.The development of trunk muscles in male wrestles accessed by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J].J Strength Cond Res,2007,21(4):1251-1254.

[19]LUMEX I.Cygex II Testing Protocol[M].New York:Cybex Division of Lumex,1975.

[20]RYSER D K,ERICKSON RP,CAHALAN T.Isometric and isokinetic hip abductor strength in persons with above-knee amputations[J].Arch Phys Med Rehabil,1988,69(10):840-845.

[21]THOMAS R,ROGER E.Kin Anthropometry and Exercise Physiology Laboratory Manual:Tests,Procedures and Data[M].London:Routledge,2001.

Study on Characteristics of Major Joint Muscle Strength for Elite Male Freestyle Wrestlers in China

LIU Wei1,DONG De-peng1,SUN Zhuo1,XU Xuan-chong2

Objective: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muscle strength characteristics of major joints (shoulder,elbow,back,knee) on elite freestyle wrestlers in China.Methods:The flexion and extension of the major joints were texted by the ISOMED 2000 testing system for 27 national team athletes.Results:1) some indexes of joints,such as PT/BW0°/s,AP180°/s,WF180°/swere different on different levels athletes;2) In the two stages of athletes category change,there were larger muscle strength indexes which is respective change range (such as the lower back,NFC→SM:EPT/BW0°/sis 16.41%;SM→ISM:EPT/BW180°/sis 16.03%);3) The performance of the F/E is different in different level athletes’ major joints,and there were unstable conditions (knee joint:40.59±6.79~50.90±5.10).Conclusion:1) muscle strength level of major joints is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ing of competitive levels for male freestyle wrestlers,but this is not a line relationship;2) Shoulder and elbow muscles should focus on the dynamic stability strength training,the lower back muscles should develop rapid strength on the basis of maximum strength,and knee joint muscles should improve rapid strength and static stability strength.

freestylewrestlers;maximumstrength;joint;musclestrength

2015-03-16;

2015-06-24

国家体育总局奥运攻关项目(2013A019)。

刘巍(1973-),男,吉林长春人,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与训练,E-mail:JLUWEI_L@126.com;董德朋(1988-),男,山东潍坊人,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专项竞技运动理论与方法,E-mail:depeng_d@126.com;孙卓(1989-),女,吉林吉林人,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徐玄冲(1976-),男,上海人,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作者单位:1.吉林大学 体育学院,吉林 长春130012;2.北京体育大学 竞技体校,北京 100084 1.Jilin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12,China;2.Beijing Sport University,Beijing 100084,China.

1002-9826(2015)05-0052-08

10.16470/j.csst.201505009

G886.2

A

猜你喜欢

肘关节肌群肌力
等速肌力测试技术在踝关节中的应用进展
胳膊肘僵硬是咋回事
肩袖肌群训练联合电针对肩袖损伤的疗效
创伤后肘关节僵硬治疗研究进展
锻炼核心肌群 这四种方式可以事半功倍
上海市小学男生上手投掷动作发展中肘关节运动特征的比较分析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散打训练对大学生肌力与肌耐力的影响
三级跳远亚洲纪录保持者李延熙小肌群力量训练的负荷变化特征
造就美肌力 一日之际在于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