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肺运动试验在频发室性早搏患儿心脏储备功能检查中的应用分析*

2015-03-05吴克义

重庆医学 2015年17期
关键词:心肺受试者心肌

吴克义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人民医院儿科 325400)

室性早搏(VPC)是小儿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症状之一,可发生于健康小儿或各类先天性、后天性心脏病小儿,临床症状轻重不等[1]。而频发性VPC(FVPC)则严重影响患儿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也是各类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需要进行干预治疗[2]。目前,临床中主要依据平板运动试验评价运动耐量,该试验对FVPC诊断有一定价值,但由于平板运动试验不能对运动中气体代谢和运动耐力进行测定,不能反映受试者心脏储备功能,使其临床应用受到了限制[3]。心肺运动试验可以对运动中心肺功能指标进行监测,从整体水平反映机体能量代谢和气体代谢情况,已经成为临床上评价心脏储备功能的重要方法[4]。为探讨心肺运动试验在FVPC 患儿心脏储备功能检查中的应用效果,作者进行了相关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5月本院收治的FVPC学龄前期、学龄期患儿74例作为研究组,纳入标准[5]:(1)所有患儿均存在胸闷、心悸及不明原因的反复叹气样呼吸等临床症状;(2)经常规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诊断为FVPC;经超声心动图检查、胸部X 线片检查未发现心脏形态学异常,患儿无器质性心脏病。其中男42 例,女32 例;年龄3~6 岁,平均(4.2±1.3)岁;平均病史(2.4±1.3)年。选择同期门诊体检的健康儿童6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3~6岁,平均(4.4±1.1)岁,所有受试儿童家属均自愿参加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两组儿童年龄、身高、体质量、体表面积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心肺运动试验 应用德国康讯公司生产的POWERCUBE心肺运动测试系统,试验步骤参考美国心脏病协会制定的儿童心肺运动试验指南进行操作。所有受试儿童试验前先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排除平板运动试验绝对禁忌证,准备好急救用品,并向家属做好解释工作。测定标准容积的定标筒和标准定标气体,进行容量定标和气体定标,保证室内温度在21~23 ℃,连接12导联心电图,佩戴好面罩,并与传感器相连,然后按照改良Bruce方案进行亚极量运动试验,应用线性递增法。观察患儿心率和心律变化,并记录耐力参数和气体代谢参数。

1.2.2 运动试验终止标准[6](1)受试者心率达到(220-年龄)×85%;(2)受试者不能坚持试验,经鼓励后放弃跑动;(3)出现成对的VPC、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颤动、Ront现象、眩晕、共济失调等;(3)受试者ST 段水平型或下斜型压低大于或等于0.1mV,持续时间大于或等于2min;(4)运动10min以上,患儿心率虽未达标但心率和耗氧量已不再增加。

1.2.3 VPC阳性指征[7](1)试验中出现VPC 增多 或运 动前无VPC运动中出现VPC≥5次/min;(2)运动前存在VPC<5次/min,运动中增加100%以上;(3)运动前存在VPC≥5次/min,运动中增加50%以上;(4)出现成对的VPC、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颤动、Ront现象、受试者ST 段水平型或下斜型压低大于或等于0.1mV,持续时间大于或等于2min,出现晕厥。

1.2.4 心肌酶谱检查 研究组患儿于治疗前、后分别抽取肘静脉血5 mL,对照组患儿抽取1次肘静脉血5 mL,3 500r/min离心10min,分离血清,-80 ℃低温保存,集中检测,应用美国Encore公司生产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两组儿童血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

1.2.5 效果评价 研究组患儿根据临床情况给予磷酸肌酸药物、美托洛尔治疗,每周门诊随访1次,记录治疗效果,疗程8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心肺运动试验和血清心肌酶谱检查,对照组进行一次心肺运动试验和血清心肌酶谱检查,比较两组结果差异。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数据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FVPC患儿治疗前、后与对照组儿童心肌酶检查结果 74例VPC 患 儿 治 疗 前24h 发 生VPC 次 数 为(4 872.87±982.75)次,治疗后24h发生VPC次数为(2 877.91±872.21)次,治疗前、后VPC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CK、CKMB、α-HBDH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未列出。

2.2 FVPC患儿治疗前、后与对照组儿童心肺运动试验气体代谢参数结果比较 治疗前研究组最大摄氧量(VO2max/kg)、每搏摄氧量(VO2max/HR)、无氧阀时每搏摄氧量(VO2/HR AT)、达到无氧阀时摄氧量(VO2AT)、无氧阀占预计最大摄氧量百分比(AT/VO2max pre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以上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见表1。

表1 FVPC患儿治疗前、后与对照组儿童心肺运动试验气体代谢参数结果比较(±s)

表1 FVPC患儿治疗前、后与对照组儿童心肺运动试验气体代谢参数结果比较(±s)

t1,P1:研究组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t2,P2:研究组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t3,P3:研究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

组别 n VO2 max/kg[mL/(kg·min)]VO2 max/HR(mL)VO2 AT[mL/(kg·min)]VO2/HR AT(mL)AT/VO2 max pred(%)研究组 治疗前 74 22.6±7.1 9.2±1.4 15.2±3.1 6.2±1.4 51.2±7.8 治疗后 74 27.2±6.1 11.3±2.8 17.7±3.2 8.5±1.3 68.7±13.4对照组 60 28.9±6.1 12.5±3.1 19.4±3.8 8.8±1.4 78.5±18.2 t1,P1 2.875,0.017 2.596,0.041 2.674,0.035 2.789,0.028 3.230,0.004 t2,P2 2.957,0.011 2.653,0.037 2.732,0.032 2.873,0.017 3.562,0.000 t3,P3 0.338,0.627 1.004,0.073 2.587,0.043 0.452,0.563 2.893,0.015

表2 FVPC患儿治疗前、后与对照组儿童心肺运动试验运动耐力结果比较(±s)

表2 FVPC患儿治疗前、后与对照组儿童心肺运动试验运动耐力结果比较(±s)

t1,P1:研究组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t2,P2:研究组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t3,P3:研究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

组别 n TET(min) HR rest(次/min) HR AT(次/min) HR max(次/min) Load max(W) Load AT(W)研究组 治疗前 74 5.9±1.8 88±24 136±28 168±27 128±22 109±26 治疗后 74 7.5±1.5 86±21 145±26 184±26 145±45 122±41对照组 60 8.5±2.4 88±18 160±37 194±32 158±48 140±51 t1,P1 2.773,0.019 0.332,0.823 2.691,0.031 2.734,0.032 2.693,0.031 2.632,0.033 t2,P2 3.215,0.005 0.012,0.956 2.956,0.008 3.214,0.003 2.863,0.015 3.122,0.006 t3,P3 2.632,0.033 0.342,0.837 2.743,0.031 2.586,0.045 2.552,0.043 2.813,0.017

2.3 FVPC患儿治疗前、后与对照组儿童心肺运动试验运动耐力结果比较 治疗前研究组总运动时间(TET)、无氧阀时心率(HR AT)、最大心率(HR max)、最大运动量(AT/VO2max pred)和无氧阀时功量(Load AT)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以上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研究组治疗前后静息心率(HR rest)无显著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 论

FVPC是儿科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也是各类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严重影响患儿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上对于FVPC的发病机制仍未完全明确,一般认为FVPC的发生可能与患儿心脏活动增强、自主神经紊乱、感染、情绪变化以及心室传导功能异常等有关[8]。由于FVPC 患儿每搏输出量降低,通常只有窦性心律的20%左右,心室充盈减少,排血量降低,患儿血流动力学和气体代谢受到严重影响。目前,临床上通常依据心电图运动试验对疑似FVPC 患儿进行诊断,通过患儿运动耐量来判断是否存在耐量问题,并根据心电图监测结果判断是否存在FVPC。该种方法虽然可以对FVPC进行诊断,但无法真实反映受试者心脏储备功能,使其临床应用受到了限制。心肺运动试验可以对运动中心肺功能指标进行监测,从整体水平反映机体能量代谢和气体代谢情况,已经成为临床上评价心脏储备功能的重要方法[9]。

本研究选择本院收治的74例FVPC 患儿和60例健康儿童进行对照研究。研究组患儿给予磷酸肌酸药物、美托洛尔治疗,治疗后患儿VPC次数显著降低,治疗有效。从两组治疗前后心肌酶谱检测结果比较来看,研究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CK、CKMB、α-HBDH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原因主要因为心肌酶谱主要是反映心肌损伤的重要指标[11],而本组FVPC 患儿并未出现器质性疾病,因此心肌酶与对照组并无明显差异。这一结果也表明对于FVPC患儿应用心肌酶谱检查具有一定局限性,应根据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判断。而通过对两组心肺运动试验的分析来看,心肺运动试验不仅可以反映受试者气体代谢情况,还可以反映运动耐力情况,对FVPC 患儿的诊断和治疗具有一定价值。本研究中治疗前研究组VO2max/kg、VO2max/HR、VO2/HR AT、VO2AT、AT/VO2max pred 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VO2max代表人体最大负荷时摄氧能力,是衡量受试者运动能力的重要客观指标,而VO2/HR 则可以反映心功能状态,AT 则是反映机体氧利用能力[10-12]。本研究结果表明FVPC 患儿虽然心肌酶谱没有异常,但患儿运动能力明显降低,运动状态下心功能和机体氧利用能力明显降低。而治疗后,研究组VO2max/kg、VO2max/HR、VO2/HR AT、VO2AT、AT/VO2max pred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表明经过治疗后患儿氧利用能力有效提高,运动耐力也得到提高。同时也提示,临床上仅通过心肌酶谱检查可能不能完全反映小儿心脏储备能力,可能会出现漏诊的现象。除此之外,心肺运动试验还可以通过患儿心率、做功和运动时间对患儿运动耐力进行评估。本研究中,治疗前研究组TET、HR AT、HR max、AT/VO2max pred和Load AT 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研究组以上指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表明治疗后FVPC患儿运动耐力得到有效提高,这对提高FVPC 患儿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对于3~6岁学龄前、学龄期小儿进行心脏储备功能测试操作简单,同时可以反映小儿心脏储备能力,对FVPC诊断有一定价值。

但本研究也存在一定限制,如没有对心肺运动试验和心功能试验进行比较,没有对心肺运动试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进行分析等,作者将在下一步研究工作中进一步研究,以期完善。

综上所述,心肺运动试验可以反映FVPC 患儿心脏储备功能,对FVPC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1] 张忆雪,陈漠水.室性早搏与心功能不全关系的研究进展[J].广东医学,2014,35(5):791-793.

[2] 张莹,谭洪勇.频发室性早搏患者生活质量调查及射频导管消融治疗的影响[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3,22(11):1004-1006.

[3] Mccabe C,Preston SD,Gopalan D,et al.Cardiopulmonary exercise testing suggests a beneficial response to pulmonary endarterectomy in a patient with chronic thromboembolic obstruction and normal preoperative pulmonary hemodynamics[J].Pulm Circ,2014,4(1):137-141.

[4] Bhatt DV,Kocheril AG.Submaximal cardiopulmonary exercise testing for the evaluation of unexplained dyspnea[J].South Med J,2014,107(3):144-149.

[5] Priromprintr B,Rhodes J,Silka MJ,et al.Prevalence of arrhythmias during exercise stress testing in patients with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and severe right ventricular conduit dysfunction[J].Am J Cardiol,2014,114(3):468-472.

[6] West MA,Parry MG,Lythgoe D,et al.Cardiopulmonary exercise testing for the prediction of morbidity risk after rectal cancer surgery[J].British Journal of Surgery,2014,101(9):1166-1172.

[7] 包玉玲,严文华,钱为国.小儿室性期前收缩77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7,22(6):467.

[8] 米沅,王虹,邢艳琳,等.普萘洛尔后运动试验:儿童频发室性早搏鉴别诊断的补充检查方法[J/CD].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23:11054-11057.

[9] 任辉,张芸.稳心颗粒治疗慢性肺心病合并频发室性期前收缩[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22):303-305.

[10] Dunlay SM,Allison TG,Pereira NL.Changes in cardiopulmonary exercise testing parameters following continuous flow left ventricular assist device implantation and heart transplantation[J].J Card Fail,2014,20(8):548-554.

[11] Van Empel VP,Kaye DM,Borlaug B.Effects of healthy aging on the cardiopulmonary hemodynamic response to exercise[J].Am J Cardiol,2014,114(1):131-135.

[12] 孙兴国,李子煦.心房颤动伴严重快速心室率患者可以安全行心肺运动试验[J].中国循环杂志,2014(z1):183-183.

猜你喜欢

心肺受试者心肌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心肺康复“试金石”——心肺运动试验
中医急诊医学对心肺复苏术的贡献
《心肺血管病杂志》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高盐肥胖心肌重构防治有新策略
伴有心肌MRI延迟强化的应激性心肌病1例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心肺之患”标本兼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