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殊类型脊髓损伤的临床治疗

2015-05-05杨福兵陈明生包长顺

重庆医学 2015年17期
关键词:神经外科肌力脊髓

唐 毅,杨福兵,余 辉,陈明生,刘 亮,包长顺,王 斌

(四川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四川泸州 646000)

特殊类型脊髓损伤的临床治疗

唐 毅,杨福兵△,余 辉,陈明生,刘 亮,包长顺,王 斌

(四川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四川泸州 646000)

目的 探讨特殊类型脊髓损伤(SCI)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 对2例特殊类型SCI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文献复习。结果 本组2例患者,均通过早期手术治疗,积极康复,不完全性SCI患者恢复良好,完全性SCI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稍差,但无明显并发症,无心理障碍。结论 应重视脊柱SCI的急救处理,及时正确地进行手术治疗;重视处理合并伤,多学科联合,积极预防脊髓继发性损伤,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早期积极康复指导是改善预后的重要环节。

脊髓损伤;治疗结果;手术;康复

脊髓损伤(spinalcordinjury,SCI)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脊髓结构、功能的损害,造成损伤水平以下不同程度的运动、感觉、括约肌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由于SCI后神经再生极其困难,往往给个人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同时也增加社会负担[1]。SCI大多源于交通伤、坠落伤、暴力或运动伤。随着社会发展,SCI患者逐渐增多,全球发展中国家每年发生SCI约2 550万例[2],脊柱创伤占全身创伤的0.3%~1.5%,其中约20%患者伴有SCI,而颈椎的创伤中合并SCI可高达40%[3-4]。到目前为止,SCI的治疗与康复仍属于世界性医学难题。本文通过回顾分析2例特殊类型SCI病例的诊治经过,并文献复习,现就特殊类型SCI的诊治进行分析和讨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例1 患者,男,31岁,因螺纹钢穿入椎管致双下肢感觉、活动丧失1h余来院。查体:体温 37 ℃,脉搏 106次/min,心率 22次/min,血压 88/65mmHg;神志清楚,见一螺纹钢从肛门左侧旁穿入,体外残留30cm钢筋。腹肌紧张,下腹部压痛,双下肢完全性瘫痪,脐平面以下深浅感觉均丧失,大小便失禁。Frankle脊髓评分A级。CT示:直肠损伤破裂,骶骨骨折,体内钢筋长约40cm,经骶1椎体进入椎管至胸12椎体上缘水平,T12椎及以下脊髓毁损(图1A)。例2患者,男,37岁,因颈部被钢筋穿透致四肢感觉丧失、运动障碍4h来院。查体:体温 36.5 ℃,脉搏84次/min,心率20次/min,血压102~121/59~86mmHg,血氧饱和度(SpO2)98%。神志清楚,呼吸相对平稳。见7根直径约0.8mm钢筋穿通左侧颈、口及左上胸部,2根穿入左下颌,3根穿入左颈部,2根穿入左锁骨上窝,均穿透至颈项后方。颈部明显肿胀,局部扪及皮下气肿,左侧胸部呼吸音减低。左侧桡动脉可扪及,右上肢活动正常,双手伸屈指肌力尚可,抬肩、伸肘、屈肘肌力差,C6平面以下感觉丧失,双下肢感觉、运动完全消失,左侧鞍区有疼痛觉。Frankle脊髓评分B级。CT示:颈部多枚钢筋贯通伤;左侧气管受压变形;2枚钢筋分别于颈6椎体和颈7/胸1椎间盘从前向后贯穿脊髓、椎板及后方软组织;下颌骨骨折;左侧胸腔少量积液(图1D)。

1.2 方法

1.2.1 手术前期处理 两例患者术前均予以大剂量甲基氢他泼尼松龙冲击治疗:30mg/kg,静脉滴注15min,45min后维持5.4mg·kg-1·h-1静脉滴注23h。术前0.5h给予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手术时间超过3h术中追加1次。

1.2.2 例1患者处理方法 患者入院后立即术前准备,输血输液,纠正休克,多专科会诊联合手术,术前联系本市消防支队液压钳备用。全身麻醉下,胃肠外科及血管外科立即进行盆腔探查发现直肠破裂,未见腹腔内大血管损伤。术中证实钢筋在椎管内卡压较紧,徒手拔出困难,使用液压钳后顺利拔出,测量螺纹钢没入体内达40cm(图1B)。于胸11~12、腰4~5平面蛛网膜下腔穿刺置管备用。拔出钢筋后,行清创修补直肠,乙状结肠造瘘。神经外科及脊柱外科探查见骶骨骨折,余椎体未见骨折及滑脱,行胸11~12冲洗、腰4~5平面持续置管引流3d。

1.2.3 例2患者处理方法 入院后于床旁用大力剪将颈部前后方各枚钢筋尽量剪短。完善术前准备,协同多科室医生急诊手术。麻醉科和耳鼻喉科会诊后决定经鼻支气管纤维镜插管。胸外科常规行左胸腔闭式引流,血管外科于左侧颈部行广泛切口,充分显露左颈总动脉、颈静脉及伴行的交感链等神经,取出5枚钢筋;神经外科和脊柱外科探查钢筋穿入椎体的部位,以及脊髓、椎动脉损伤情况,并取出钢筋1枚;耳鼻喉科探查,未见气管损伤;胸外科检查,未见食管损伤;颌面外科探查、处理下颌骨、腮腺、舌根等组织损伤,并取出钢筋1枚;神经外科和脊柱外科再次在颈椎前方安放冲洗引流装置,清创包扎。

1.2.4 术后处理 患者术后平卧硬板床,轴向翻身,继续给予氢化甲基泼尼松维持治疗,抗感染、脱水,营养神经药物治疗等。颈椎术后患者禁屈颈,颈托保护,预防喉头水肿,气管切开包备床旁。术后早期床上开始功能锻炼,早期开始高压氧及康复治疗。

2 结 果

2例患者术后经多科室转科治疗后病情逐渐稳定,积极康复治疗后出院。例1术后复查MRI提示T11锥体水平以下脊髓完全性损伤(图1C)。患者因脊髓毁损严重,出院时双下肢截瘫,肌力0级,大小便失禁,但感觉平面有所下降,双侧腹股沟平面以下感觉丧失。Frankle脊髓评分A级。例2患者术后复查CT及MRI示C6、T1椎体骨折,C7/T1椎间盘伴相应节段脊髓不完全性损伤(图E、F)。出院时右下肢肌力Ⅳ级,左下肢肌力Ⅲ级,肌张力不高。左前臂感觉障碍,肌力Ⅳ级,右上肢感觉运动正常。左侧腹股沟平面以下深、浅感觉减退,大小便自解。Frankle脊髓评分D级。

A~C:例1患者;D~F:例2患者。

图1 2例患者入院及出院时CT图

3 讨 论

目前认为SCI主要分原发性损伤和继发性损伤,原发性SCI主要发生在损伤后的短时间内,一般4h内,为受外力快速作用后脊髓的组织结构遭到破坏,损伤后常常很难逆转。SCI的治疗就是提供有利受损神经再生的微环境,促进轴突再生,从而使神经功能恢复[5-6]。

3.1 手术治疗、多科协作 文献报道SCI后脊髓中心在6~8h内尚未出现坏死,而血管介质释放导致的代谢紊乱在伤后6~8h最明显,故认为治疗的黄金期为伤后8h内[7]。研究发现急性SCI后8h内行手术减压,能明显减少患者重症监护时间,缩短住院时间,获得更好的神经功能恢复,且仅有很少的并发症[8]。所以尽早手术治疗有利于减轻脊髓继发性损伤,从而尽可能挽救已损伤的脊髓功能,利于脊髓功能的恢复。当合并其他脏器的SCI时,更需要专科协作,甚至医学与非医学的合作,力争一次手术解决问题。本组例1就需消防武警协助得以拔出螺纹钢。对于完全性、毁损性SCI,早期手术减压仍有待斟酌,因为完全性、毁损性SCI患者脊髓功能恢复无望,过度地强调手术减压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脊柱的稳定性,不利于患者恢复。

3.2 药物治疗 治疗SCI的另一个重点是尽可能避免或减轻脊髓的继发性损伤,目前许多治疗SCI药物的药理作用就是围绕减轻继发性损害而研制。大剂量甲基氢他泼尼松冲击治疗是目前经美国FDA批准的惟一用于治疗SCI的药物。国内亦有不少临床研究证明[9]大剂量甲基氢他泼尼松冲击治疗对急性SCI患者安全且疗效显著。研究表明GS联合MP治疗SCI可获得更好的神经功能恢复[10-11]。在很多与SCI相关的药物动物实验中证明,钙通道阻滞剂、自由基清除剂、阿片受体拮抗,对于急性SCI的治疗有效,但尚缺乏大量临床试验的结果支持。此外,基因治疗、细胞移植、神经生长因子等治疗亦有报道,但全面推广应用仍有一定困难。

3.3 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是SCI患者治疗极其重要的环节。其中高压氧是SCI整体康复治疗中不可或缺的一步。高压氧可以逆转SCI后的继发性病理改变[12],抑制自由基介导的脂质过氧化过程,提高细胞膜的抗氧张力,减少细胞外钙离子内流。此外,还需要重视SCI患者的心理问题。有研究表明,心理治疗可以减轻SCI患者的抑郁情绪,改善生存质量,促进康复[13]。

SCI的治疗是一个复杂的课题,当前SCI的治疗仍面临巨大挑战。针对SCI临床治疗的北美临床试验网络(NorthAmericanClinicalTrialsNetwork,NACTN)已经得出了一些重要的发现,所以多中心、大样本、联合研究,也将是今后SCI临床治疗研究的重要途径[14],有望得出更多有意义的研究成果。

[1]FehlingsMG,WilsonJR,O′HigginsM.Introduction:Spinalcordinjuryatthecuttingedgeofclinicaltranslation:afocusissuecollaborationbetweenNACTNandAOSpineNorthAmerica[J].JNeurosurgSpine,2012,(1Suppl):1-3.

[2]Rahimi-MovagharV,SayyahMK,AkbariHA,etal.Epidemiologyoftraumaticspinalcordinjuryindevelopingcountries:asystematicreview[J].Neuroepidemiology,2013,41(2):65-85.

[3]周晓峰,司红苗.226例脊柱外伤院前急救存在问题及对策[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7,6(3):99.

[4]张军卫.脊柱创伤合并脊髓损伤的治疗与康复[J/CD].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2(17):5019-5021.

[5]FournierAE,StrittmatterSM.RepulsivefactorsandaxonregenerationintheCNS[J].CurrOpinNeurobiol,2001,11(1):89-94.

[6]LambCM,MacgoeyP,NavarroAP,etal.Damagecontrolsurgeryintheeraofdamagecontrolresuscitation[J].BrJAnaesth,2014,113(2):242-249.

[7]郑永宏,郝定均,吴起宁,等.1 352例急性脊柱脊髓损伤早期救治分析[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5,11(2):105-107.

[8]LiYP,ChandlerLW,YiPZ,etal.Surgicaldecompressioninacutespinalcordinjury:Areviewofclinicalevidence,animalmodelstudies,andpotentialfuturedirectionsofinvestigation[J].FrontBiol(Beijing),2014,9(2):127-136.

[9]陆政峰,董启榕,沈忆新,等.大剂量甲基氢他泼尼松对急性脊髓损伤的疗效及预后判断[J].实用骨科杂志,2009,15(12):881-883.

[10]CarvalhoMOP,BarrosFilhoTEPD,TebetMA.EffectsofmethylprednisoloneandgangliosideGM-1onaspinallesion:Afunctionalanalysis[J].Clinics,2008,63(3):375-380.

[11]CashaS,ChristieS.Asystematicreviewofintensivecardiopulmonarymanagementafterspinalcordinjury[J].JNeurotrauma,2011,28(8):1479-1495.

[12]苑克红,罗清平.高压氧综合治疗颈脊髓损伤的疗效观察与护理[J].中国医学工程,2014(5):117.

[13]苏义基,危静,李敏.心理干预治疗颈段脊髓损伤患者抑郁状态的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1,21(32):4028-4031.

[14]FehlingsMG,WilsonJR.Multicenterclinicalresearchnetworksfortraumaticspinalcordinjury:acriticalpathwaytodiscovery[J].JNeurosurgSpine,2012,17(S):4-5.

唐毅(1987-),硕士,主要从事神经外科研究。△

,Tel:18909086777;E-mail:fubingyang@hotmail.com。

验交流·

10.3969/j.issn.1671-8348.2015.17.044

R

B

1671-8348(2015)17-2425-03

2014-10-18

2015-03-07)

猜你喜欢

神经外科肌力脊髓
人工3D脊髓能帮助瘫痪者重新行走?
等速肌力测试技术在踝关节中的应用进展
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应用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散打训练对大学生肌力与肌耐力的影响
造就美肌力 一日之际在于晨
姜黄素对脊髓损伤修复的研究进展
CBL联合PBL教学法在神经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张波:行走在神经外科前沿
神经外科昏迷患者两种置胃管方法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