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区脑卒中高危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2015-03-04徐雅菲徐慧兰王洪波刘永泉
徐雅菲,徐慧兰△,王洪波,刘永泉
(1.中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长沙410078;2.北京市海淀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00093;3.北京市海淀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100037)
近年来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脑卒中在全球死因排行榜上已经名列第二,而我国现有卒中患者600~700万人,每年至少有200万新发患者,每年死于卒中的患者高达160万人[1]。有研究表明,脑卒中的发病率与颈动脉斑块的性质及斑块的狭窄程度密切相关[2],因此早期发现并评估斑块的性质,对于脑卒中的预防与治疗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颈动脉粥样硬化(carotid atherosclerosis,CAS)是指双侧颈总动脉、颈总动脉分叉处及颈内动脉颅外段的管壁发生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斑块形成及管腔狭窄等病理变化过程,与血管疾病密切相关。由于颈动脉解剖位置表浅、较为固定和相对容易探查,因此将其作为CAS超声检查的主要血管。目前应用高频超声显像技术已可从体表、试管内和血管内直接观察动脉壁的结构、粥样斑块的分布、大小和质地及管腔的面积,从而可对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做出定性、定位和定量的诊断。由于超声无有创伤,操作容易且费用相对低等特点,因此颈部血管超声检查成为检测CAS的主要手段[3]。本研究通过对卒中高危人群进行颈部血管超声检查,收集患者IMT 增厚及斑块情况,测定了相关危险因素,从而分析CAS与危险因素的关系,为脑卒中的早期筛查与干预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从海淀区31个街道乡镇中随机抽取2 个街道,再从抽取的街道中随机抽取5 个社区,对社区内所有11 224例年龄大于或等于40岁的常住居民(过去12个月在该社区累计居住大于或等于6个月者),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检查进行初筛。应初筛11 224例,实际筛查10 321例,应答率为91.95%。对初筛结果为高危的人群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共检查筛查出高危人群1 959例。
1.2 方法 (1)问卷调查:采用卫生部制定的调查问卷,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进行一对一询问的方式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职业、文化程度等一般人口学特征;吸烟、体育锻炼等生活方式;高血压、心脏病、脑卒中、糖尿病等患病情况及脑卒中和冠心病家族史。主要危险因素:高血压,房颤和瓣膜性心脏病,吸烟(指平均每天吸烟大于或等于1支,并持续3个月以上[4]),血脂异常,糖尿病,很少进行体育锻炼(每周锻炼不少于3次,且每次时间不低于30min,持续时间1年以上),明显超重或肥胖(BMI 24.0~27.9为明显超重,BMI≥28.0为肥胖[4]),脑卒中家族史。(2)体格检查:由所在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进行身高、体质量、血压的测量和颈动脉听诊,并计算体质量指数=体质量(kg)/身高(m2)。(3)颈动脉超声检查:按照卫生部《缺血性脑卒中筛查和防控指导规范(试行)》进行,同时具有3项及以上主要危险因素的人,或既往有脑卒中史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病史的患者,则判为脑卒中高危人群,这部分人群再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颈动脉超声由脑卒中防治基地医院的超声检查专家负责对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彩超医生的培训,均经考核合格。颈动脉超声检查采用荷兰飞利浦公司CX-50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常规采用5~10 MHz线阵探头,部分患者颈动脉分叉位置高、血管位置较深、体形肥胖或颈部短促,必要时可用2~5 MHz凸阵探头或5~8MHz小凸阵探头或2~3.5MHz扇形(相控阵)探头。颈动脉粥样硬化:根据目前国际采用的标准,即2003年美国放射年会超声会议公布的标准。IMT 增厚:IMT 是指管腔内缘或内膜与中层外膜界面之间的距离,正常IMT<1.0 mm,IMT增厚时为1.0~1.5 mm。斑块:探查到局部的血管壁隆起增厚,向管腔内突出,IMT>1.5mm[5]。IMT 的增厚被认为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阶段,而斑块形成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明显特征[5]。
1.3 统计学处理 将全部资料录入数据库。采用SPSS17.0软件对所有数据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计数资料使用率表示,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基本情况 本次共调查北京市海淀区10 321例年龄大于或等于40岁的常住居民,其中有1 959例高危人群进入颈动脉超声筛查。见表1。
2.2 CAS患病情况 接受颈动脉超声检查的1 959例高危人群中,颈动脉IMT 增厚的有1 153例(58.9%)。其中,CAS患者1 081例,占高危人群总数的55.2%。不同特征居民CAS患病情况比较显示,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职业的居民CAS的患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高危人群CAS患者特征
续表1 高危人群CAS患者特征
2.3 CAS与各疾病之间的关系 颈动脉IMT 及其斑块形成与高血压、心脏病、血脂异常及糖尿病相关(P<0.05);但疾病之间CAS 的 发 生 率 差 异 无 统 计 学 意 义(χ2=5.192,P=0.158)。见表2。
表2 CAS与疾病的关系
2.4 CAS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将是否患有CAS作为因变量(患CAS=1,未患CAS=0),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职业、高血压、心脏病、血脂异常、体育锻炼少和冠心病家族史等10个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高血压、心脏病、血脂异常和冠心病家族史是CAS的主要危险因素。相对于离退休人员,职员等4个职业为CAS的保护因素,工人为危险因素。见表3。
表3 CAS危险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 论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进展性,并且影响多处血管的系统性疾病,作为一种全身性疾病,可导致多重要器官如心、脑等结构和功能的改变。颈动脉是CAS的好发部位,而在CAS的形成过程中,动脉内膜是最早累积的部位,IMT 是评价早期CAS的重要指标[3],也是目前公认最可靠的指标。由于血管超声检查对早期的CAS病变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另外它是一种无创性的检查,不仅能够准确的判断内膜厚度和狭窄程度,且操作简便和经济实用,可以用来重复测定颈动脉IMT。所以很多研究选择颈动脉超声来测定各种危险因素对CAS病变的作用[6]。有研究表明,颈动脉IMT 增厚者脑梗死的风险增加3倍,它是发生脑卒中的有力预测值[7-8]。因此,本文通过研究CAS的危险因素,可以为CAS性病变的治疗方法提供客观依据,也可以为脑卒中的防控提供可靠依据。
在本研究中,重点针对脑卒中高危人群进行筛查,提高脑卒中筛查效率的同时,也为CAS 患者的防治提供依据。对CAS的多因素分析表明,年龄、性别、高血压、心脏病、血脂异常和冠心病家族史与CAS密切相关。年龄是CAS的重要危险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每增加一个单位,患病风险增加1.597倍,二者密切相关。由于随着年龄的增加,血管的生理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脂质更易于沉积进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研究显示性别与CAS的发生也有密切关系,男性CAS的发病风险是女性的1.394倍,提示男性是重要危险因素。一方面可能和雄性激素的作用有关,另一方面和男性的生活方式有关,如饮酒、吸烟、饮食等。多因素分析显示高血压、心脏病和血脂异常与CAS的发生密切相关。高血压是CAS的危险因素之一,OR值为1.464。长期的高血压刺激可引起血管壁的切应力与张力发生改变,导致血管的内皮细胞受损、管壁结构重构,进而血小板黏附、聚集,最终动脉硬化形成[9]。研究显示心脏病在多因素分析中,OR值为1.594,也是CAS的危险因素。近年来,应用颈动脉超声检查所作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CAS的发病率不仅与冠心病发病率有关,二者还具有共同的病理基础和危险因素[10]。CAS的病变程度与冠心病病变状况密切相关,CAS 能够间接反映冠状动脉病变的范围和程度,CAS对冠心病也有较高的预测价值[11]。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血脂异常患者的CAS风险显著增加,OR值为1.843。脂质代谢紊乱也是CAS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12],三酰甘油、血清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的增多及高密度脂蛋白的减少,能促使胆固醇在动脉壁沉积,从而导致CAS形成[13]。
本研究应用的是颈动脉超声无创筛查脑卒中高危人群颈动脉IMT 增厚及斑块,是目前公认最有效的方法,由于调查限制,没有对常规人群进行筛查是本次研究的一个局限性。总之,CAS与年龄密切相关,随着年龄的增加,CAS的发生率明显增加。性别、高血压、心脏病和冠心病家族史是CAS的重要危险因素。超声检测具有无创、可重复性等优点,能够直接观察动脉粥样硬化早期,观察到无明显症状的动脉硬化患者。对高龄、高血压等高危人群进行定期超声检查,早期筛查出CAS高危患者,对卒中患者早期发现、早治疗和防控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1] 饶明俐.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2] 续雪红,朱家起,高磊.颈部血管超声在脑卒中筛查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3,30(6):764.
[3] Pavlopoulos H,Nihoyannopoulos P.Strain and strain rate deformation parameters:from tissue Doppler to 2Dspeckle tracking[J].Int J Cardiovase Imaging,2008,24(5):479-491.
[4] 王洪波,李玉莲,贾静源,等.北京海淀区≥40岁居民脑卒中患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公共卫生,2014,21(5):583-585.
[5] Yang W,Wang M.High 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 is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risk of carotid artery atherosclerosis in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J].Exp Clin Cardiol,2010,15(3):37-40.
[6] 杨惠霞,韩长城,赵岩.老年人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6,13(4):406.
[7] Kitamura A,Iso H,Imamo H,et al.Carotidintina-media thickness and plaque characteristics as a risk factor for stroke in Japanese elderly men[J].Stroke,2004,35(12):1231-1256.
[8] Matthias WL,Stefan VK,Helmuth S,et al.Carotidintimamedia thickening indicates a high ervascular risk across a wide age range:prospective data from the carotid atheroscleros is progression study(CAPS)[J].Stroke,2006,37(1):87-92.
[9] 阮力,曲淑珍,李卫平,等.颈动脉硬化与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8,20(10):917-919.
[10] 杨浣宜.国人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7,19(1):30-32.
[11] 范晓红,王春.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与相关分析[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6,23(2):174-175.
[12] 白抚生,尤林,谢欣,等.老年卒中患者颈动脉狭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4,21(6):851-852.
[13] 孟昭远,李平.脑卒中危险因素研究进展[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8,24(5):549-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