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群空间研究述评与展望

2015-03-03戴维丽潘竟虎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空间结构城市群区域

戴维丽,潘竟虎

(西北师范大学 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城市群空间研究述评与展望

戴维丽,潘竟虎*

(西北师范大学 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城市群是城市化的主体形态,也是中国区域发展空间战略的重心,发挥着区域经济增长极的作用.本研究对城市群相关概念、空间结构特征、空间范围界定、空间演化阶段、模式、动力机制以及城市群空间规划与空间发展战略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与总结,并对城市群空间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未来应立足于城市群空间基础理论和基本实践,开展跨学科研究,建立起中国城市群空间研究范式.

城市群;空间结构;空间界定;研究进展

城市空间是城市地理学和城市规划学共同研究的主题,也是地域空间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区域化和区域城市化是当代城市发展的基本趋势,这使城市空间关系从单一的城市内部及其周边空间关系走向城市群体空间关系,因而开拓了一个新的城市空间的研究领域——城市群空间研究.城市群(urban agglomeration或urban cluster)和城市密集区的涵义相近,都是指一定空间范围内相近的城市群体空间形态,但城市群更强调城市之间的联系,而城市密集区则强调城市分布的密度和形态.城市群是城市化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一种地域空间组织形式,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体.当前中国城市发展区域化、区域发展城镇化而带来的种种新的空间现象与问题,使城市群成为城市地理学研究和城市规划工作新的重点.在城市影响地域扩大化、城市间互动联系密切化、城市区域主体多元化、城市区域空间系统复杂化的背景下,中国城市群作为对内——区域空间演变与联系深化的有机整体与对外——接轨全球经济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单元的双重角色而深受人们关注.梳理我国城市群空间研究,有助于人们在更广阔的视野中把握城市的发展,形成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1].本文对我国城市群空间研究的主要成果进行回顾与总结,从城市群概念、国内外研究流派、空间结构、空间范围界定、空间演变以及空间规划等方面对城市群空间研究进行回顾与综述,并对城市群空间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以期为推动我国城市群理论研究及城市群规划实践的深入开展提供参考.

1 城市群的相关概念

早在1898年,英国城市学家E·霍华德就提出了城镇群体(town cluster)的概念.1910年美国人口普查局首次采用“大都市区”这一概念进行人口统计,其主要研究对象是城市及与其紧密联系的腹地;1949 年定义为标准大都市区(SMA),随后又不断更改为标准大都市统计区 SMSA(1959年)、大都市统计区 MSA(1980年)和大都市区MA(1990年)[2].日本也将都市圈纳入政府统计单元,其重点是在估测城市的某一力量所能涉及的范围,根据功能不同,先后出现了商业圈、生活圈、通勤圈等概念[3].1930年代,英国学者C. B. Fawcett认为“城市群”是一个为城市功能用地占据的连续区域,将城市群限定在城市建成区的范围[4].与此同时,英国统计部门将“城市群”定义为“地方行政区域结合体”(aggregates of local authority area),从人口密度、城镇职能及空间景观等方面提出限制条件以界定城市群.前苏联学者于1910-1920年代提出类似城市群的概念,如“城市经济区”、“经济城”等,博格拉得等人对乌克兰的城市进行了研究,从中心城市最低人口、外围地带最低城镇居民点数、中心城市到集聚区边缘的距离等指标,提出城市群的界定方法.但大多数学者认为,不能仅从空间景观、人口密度的角度定义城市群,而应从城市和区域的功能联系和可达性角度认识城市群[5].20世纪中期,城镇高密度发展首先成为欧美发达国家城市化的一种空间现象.针对这一现象,法国地理学者戈特曼(J·Gottmann)于1957年首次提出大都市带(Megalopolis)这一崭新的城镇密集区概念.戈特曼认为城市群是范围广大,由多个发育成熟、各具特色的都市区镶嵌形成的,自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有机联系、分工合作的组合体[6].1987年,加拿大地理学家T. G. McGee在对东南亚地区发生的一种城乡劳动力流动频繁的空间类型进行实证研究基础上,提出城乡混合区(Desakota)概念,在此基础上他提出大都会区(mega-urban region)的概念,认为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核心城市由高效的交通路线联接起来,范围包括核心城市(major-cities)、城市外缘区(peri-urbanzones)以及Desakota区[7].由于城市群的城市密度与一般地域相比较大,因此有学者称之为城市连绵区(Metropolitan Interlocking Region,MIR),如果沿一条线或者多条线近乎平行的交通走廊发展,则城市群在空间上将呈现出带状的分布,因此也有学者将其称之为城市带或大城市带.与城市群概念比较相近的还有城镇密集区、都市区、都市圈、都市连绵区、城市经济区等.

在国内,以姚士谋和方创琳等提出的城市群概念引用最为广泛[8,9],即: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具有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包括小集镇),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人口密度较大,生产高度技术化,土地利用集约化,以一个或两个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作为地区经济发展的核心,借助于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和综合运输网的通达性以及高度发达的信息网络,发生与发展着城市个体之间的内外联系,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此外,孙一飞[10]提出城镇密集区的概念,即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以多个大中城市为核心,城镇之间及城镇与区域之间发生着密切联系,城镇化水平较高,城镇密集分布的连续地域.胡序威[11]等认为都市区即以一个大中城市为中心,由外围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县、市共同组成的区域.杨涛[12]等认为,都市圈是由强大的中心城市及其周边邻近城镇和地域共同组成的高强度密切联系的一体化区域.史育龙[13]等认为都市连绵区是以若干个数十万以至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为中心,大小城镇连续分布,形成城市化最发达的地区.顾朝林[14]则认为城市经济区是以中心城市或城市密集区为依托,在城市与其腹地之间经济关系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对内、对外经济联系同向性特征的枢纽区.王兴平[15]认为在都市区的区域空间序列上,存在这样的演化发展过程:一般城市—都市区—城镇密集区—城市群—大都市区—都市连绵区—都市带.

综合来看,目前学界对城市群的概念尚无统一的意见,但学者们对城市群的认识在逐渐趋向一致,即城市群由诸多不同等级规模的城市组成,各城市依靠彼此间越来越紧密的联系,共同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影响.而单个(大)城市与腹地的一体化发展,演化成为城市经济圈(城市经济区、都市区、都市圈).具体来说都市区是构成城市群和大都市区的基本地域单位,城市(城镇)密集区和城市群概念相近,只是前者着重强调区域内城乡关系,后者则比较重视区域内城市(城镇)之间的联系;都市连绵区是城市群和城市密集区发展的高级阶段.

2 城市群空间研究进展

2.1 国外城市群空间的相关研究

国外对于城市群空间的研究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萌芽阶段,初步发展阶段和快速发展阶段.

2.1.1 萌芽阶段(1915~1945年)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西方一些学者就已经有了城市群空间形态思想的观点.最早可以追溯到1989年,当时英国学者埃比尼泽.霍华德(E. Howard)在《明天的田园城市》中提出了“田园城市”的理论[16],他指出将城市和乡村相融合,取长补短,形成一种具有新的特点的生活方式,从而避免各自的缺点.1915年苏格兰学者格迪斯(P. Geddes)在他的《进化的城市》(Cities in Evolution)一书中提出了城市演化的几种形态,即城市地区(City Region)、集合城市(Conurbation)以及世界城市(World City)[17].1918年芬兰规划师沙里宁(E.Sarinen)[18]提出城市是有机的生命体,城市群体的发展应当从无序的集中变为有机的疏散;在这种理论指导下,他拟定了著名的大赫尔辛基规划方案,这一时期西方许多大城市如伦敦、巴黎、莫斯科等城市规划都体现了基于这种城市群体发展的思想.1922年,加拿大学者恩文(R. Unwin)提出了适应于伦敦建设的“花园城市”(他称之为“卫星城”)[19].1933年,德国地理学者克里斯泰勒(W. Christaller)在其《德国南部的中心地》一书中提出了“中心地理论”[20].1939年,美国学者杰弗逊(M.Jefferson)对城市群体的规模进行了理论探讨[21].1942年俄罗斯学者哲夫(G. K. Zipf)首次将万有引力定律引入城市群的空间分析[22].

2.1.2 初步发展阶段(1945~1970年)

二战以后,国外对城市群的研究发展迅猛,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有突破性的进展.1950年,邓肯(O. Duncan)在《大都市与区域》中第一次引进“城市体系”(Urban System)的观点[23];1955年,法国学者佩鲁(F. Perroux)提出了“增长极理论”[24],是城市群研究领域的一大重要贡献,稍后,法国地理学者布德维尔(J.Boudevill)又将佩鲁的抽象经济空间的增长转化成了空间上的“增长中心”[25];1957年,美国学者乌尔曼(E. L. Ullman)提出了“空间相互作用理论”[26],这对城市群空间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具有深远的不可忽视的影响.现代意义上的城市群研究的开拓者当属于法国的戈特曼,1957年,在他的《大都市带: 东北海岸的城市化》一文中,首次提出了“大都市带”的概念[6],并且探讨了它的空间生长模式,他指出了大都市带不是单一的城市或者大都市,而是一个面积广大,有几个大都市相连接的城市化区域.到1961年,戈特曼又进一步研究了当时世界上的几个大都市带,并且认为它是未来城市发展的方向[27].戈德曼的观点得到广大地理学者的赞同和接受,进而得到了广泛推崇.1964年,美国学者弗里德曼(Friedmann)提出了“核心—边缘理论”模式[28],反映了城市群的发展阶段与过程.1968年,瑞典学者哈格斯特朗(T.Hagerstrand)提出了现代空间扩散理论,理论揭示了城市群空间扩散的形式和相关过程,这进一步加深了对城市群空间演化的研究[29].

2.1.3 快速发展阶段(1970~)

1970 年代,日本地理学者小林博氏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东京大都市圈进行了研究,并且强化了城市群发展过程中的3个空间,分别是:大都市地区(Metropolitan Region)、大城市区(Metropolitan Area)、城市化地带(Urbanized Area).1970年,希腊地理学者杜克西亚斯(C.A. Doxiadis)预测世界城市的发展将形成连片巨型大都市区(Ecumunopolis)[30].1985年,麦克尔劳林(J.B. Mcloughlin)强调,城市群应当通过理性的规划和约束从而达到空间持续平衡的发展[31];1986年,弗里德曼(J . Friedmann)对城市体系的等级网络进行了研究,并且划分出了城市等级[32];1991年,范吉提斯(Y. N. Pyrgiotis)[33]、昆曼(K. R. Kunzmann)和魏格纳(M. Wegener)[34]三位学者都对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跨国网络化城市体系进行了研究,认为大都市带作为一种新的城市,将占据全球经济的核心位置.1995年,日本地理学者富田和晓[35]在其《大都市圈的结构演变》一书中以都市空间为经,结构演变为纬,从人口、居住、消费、通勤、第三产业等对日本的3大都市空间结构的演变过程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1996年,帕佩约阿鲁(J. G. Papaioannou)[36]则展示了全球城市系统网络化的发展模式,并且对城市群以后的发展有较高的期望.

最近国际城市体系发展动向是以大都市为中心,形成多中心的城市区域(Polycentric Metropolis).2006年Peter Hall与其助手Kathy Pain出版了《The Polycentric Metropolis:Learning From Mega-City Regions in Europe》,书中Hall对Polycentric Metropolis给出了原则性的界定,并指出正在发生着从大都市带(Metropolis)向多中心都市带(Polyopolis)的发展趋势,并采用定量分析与图形化的表达对西北欧8个大都市区进行了研究[37].与此同时,1980年代以来,伴随着生产技术与组织的急剧变化,信息经济与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快速推进,后福特主义(Post-Fordism)[38]、后工业社会(Post industrial society)[39]、后现代(Postmodern)[40]等成为当代城市群研究的外部语境,国外城市群研究也由实体地域结构关系研究为主转向空间动力机制研究为主的阶段,对城市群形成与发展动力机制的研究越来越趋向于微观因子作用方式的探讨,逐渐由传统的产业、交通、人等要素向信息、技术、管理、新型资本、制度和文化等方向转变.

综上所述,国外学者对城市群空间的研究是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城市问题而不断深入的,是一个认知空间不断扩展的过程,经历了由静态研究向动态研究转变,由结构研究为主向空间机制研究转变,由传统的区域内空间机制研究向新经济因素影响下的全球范围空间机制的研究转变.

2.2 国内城市群空间的相关研究

中国城市群空间研究始于1980 年代末期,到 1990 年代中后期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相比国外的研究进度我国城市群研究起步明显滞后,但经过诸多学者的共同努力,其研究内容丰富,研究范围广泛,而且成果也较显著.中国城市群空间的研究有两个明显的阶段:①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始到90年代,为国外理论和经验引介为主的阶段.戈特曼的大都市带理论被丁洪俊等引入我国[41],引发了国内学术界借鉴国外城市群空间研究成果来对国内城市群发展进行研究的热潮.②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为城市群实证研究蓬勃开展的阶段.国内学者研究兴趣集中于城市群空间结构、空间形态演化、空间范围界定等方面,尤其是针对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中原、辽中南、武汉、长株潭、关中、山东半岛等城市群区域的实证研究成果层出不穷,研究方法也更加多样.

2.2.1 城市群空间结构研究

城市群空间结构的研究也就是对城市结构、相互作用和形成机制三者相结合的研究,城市群空间结构是各城市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规模结构、职能结构等组合结构在地域空间上的投影[42].我国首次提出空间结构的理论可以追溯到1984年陆大道先生提出的“点—轴系统”理论模式[43],“点—轴系统”的理论反映了社会经济空间组织和所形成空间结构的客观规律,在此理论基础上陆大道又提出了“T”字型的结构战略,科学地指出了我国经济发展潜力的空间分布框架.1992年,姚士谋按照城市组合区域布局的形式,第一次把城市群划分为组团式城市群、带状城市群、分散式放射状或者环状布局的城市群,这是我国对城市群空间布局模式的首次划分[42].1998年,陆玉麒提出了一种广泛存在于我国沿海地区和沿江地区的新型的空间结构模式—双核结构模式[44].1998年,姚士谋和陈爽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着重研究了经济发达地区城市空间演化的基本特征、动力机制和功能变化以及城市空间演化的趋势[45].1999年,吴启焰研究了从城市群到大都市带城市密集区的空间结构特征及其演变机制[46].2000年,张京祥和崔功豪从结构增长、空间组织和增长过程三个方面,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增长进行了全面且深入地分析与研究,指出了城市空间结构演化是建构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空间过程这一基本原理,这是对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丰富和完善[47].2003年,薛东前和孙建平从城市群体结构的概念入手,概括了四圈层空间结构模式,并且归纳出了城市群体结构和城市群形态类型演化的相关模式[48].2004年,张志斌和靳美娟以深圳和香港两个城市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都两制”的双城空间结构[49].

学者们的研究表明,中国城市群之间的经济联系促使其空间结构呈现出空间分布不均衡性、空间增长指向性、空间拓展广域化和空间联系网络化的发展特征.研究发现,受我国经济社会结构发展地域性差异的影响,城市群空间分布也存在着极度不均衡性,同时又进一步扩大了我国城镇地域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城市群空间趋向于沿城镇发展轴延伸拓展,城市用地结构调整、城市新区、开发区和各种园区的建设,往往促使城市群空间生长的轴线发生方向性转移,并推动城市群空间结构转变.随着城市群内部区域基础设施一体化的建设和发展,城市群内部的网络化联系愈加紧密;同时,城市区域连绵化的趋势不同程度的出现,跨区域的网络联系相应的日趋紧密.

2.2.2 城市群空间界定研究

城市群由于其边界的模糊性、城市辐射范围的阶段性和模糊性等,城市群的界定识别研究是城市群空间研究较为薄弱的环节.国内学者针对单一或是若干城市群的案例研究虽多见报道,但评价标准不一,划分的范围也模糊不清.在城市群空间范围确定和边界划分方面,大致存在两种识别和区划方法,可分别称为理论法和模型法.

理论法为传统研究方法,一般依据经济社会统计年鉴资料来确定城市群的范围,首先提出判定城市群的若干准则,而后主要依据统计年鉴数据进行以行政区(一般为县)为基本单元的城市群划分;常见的准则包括城市群内的城市数量、总人口及城镇人口规模、人均GDP、二三产业比重、经济密度、交通密度、非农业劳动力比重、城市化率、中心城市GDP比重等.由于视角、时间、空间等的不同,对于城市群的界定和识别的理论方法种类颇多.其中,影响较大、较为成熟的城市群界定和识别标准见表1所列.理论法直接使用行政区的经济社会统计年鉴数据,其技术路线成熟,识别方法简单,界定成果明确、可视化效果好;但对空间信息利用不足,无法准确反映城市群内部的空间联系;边界虽然可能跨越多级(甚至多省区)和多个行政单元,但只能依托于行政单元为边界.此外,实证研究的某些具体数据(城市通勤、货物运输量等)不易获取,导致理论方法下,城市群的研究具有范围局限性和难以复制性,极大地限制了城市群研究范围的广度和深度.

表1 国内与城市群相关的主要界定标准Tab. 1 Main definition standards about urban agglomeration

续表1

模型法则是依据一些比较复杂的空间测算模型、几何图、数学算法和比较抽象的经济社会统计衍生指标定量地进行城市群区划,常用的指标有:中心城市到周围地区的通勤率和通勤时间、公路铁路客货流、外贸货流、资金流、人口迁移流、邮电流等流量;常见的模型包括:城市群发育程度指数模型、城市综合实力的R型因子模型、重力模型、引力模型、摩擦系数模型等.1992年,顾朝林利用几何点的平面统计方法,对城市之间的集聚程度进行了度量,并由此识别出了全国城市群的分布[54].2001年,邢怀滨等从城市间作用强度的实际表征入手, 通过将城市间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等流通量作为指标,定量分析了城市间作用强度的大小,并进一步确定城市群的规模边界[55].2006年,李震等运用城市空间分布的引力模型对中国城镇体系的地域空间结构类型进行了定量研究,得出了目前中国共形成了6个块状组团式城市聚集区、10个条状组团式城市聚集区和8个以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区[56].2011年,张倩等[57]在GIS平台上以空间可达性数据和人口经济社会属性为基础,提出了一套城市群识别的技术流程.2013年,王丽等[58]从区域作用视角,利用场模型和引力模型,提出了一种全空间范围内城市群的快速划分技术.模型法使用了较为专业的模型和指标,强调了空间联系和相互作用,能够相对容易而统一地识别出城市群范围,大大避免了理论法下的范围局限性和难以复制性.但由于一些专业指标过于冷门,数据可获取性差;另一方面,目前各种城市群范围测度模型仍处于初级阶段,过于强调技术手段的运用,而对于城市群的识别标准、内部的理论机制和模型的合理性等问题则较为弱化,致使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性不足.此外,部分模型过于复杂,实际中难以方便地操作.

2.2.3 城市群空间演变研究

我国学者对于城市群的演进的研究也尤为关注,而且研究内容丰富,研究方法多样,由先前的只是介绍国外城市群的实际进展和相关的理论到后来的借鉴国外城市群的研究方法来研究国内城市群的演进,并就某一方面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在城市群空间演变阶段研究方面,学者们分别从城市群历史演化、空间扩展方式、形态特征等角度展开研究.1990年,陈皓峰认为区域城镇体系的演进一般要经历4个阶段,即低级均衡阶段、差异倾斜阶段、平衡倾斜阶段和高级均衡阶段[59].2000年,薛东前将城市系统的形成和演进归纳为三个阶段:萌芽与形成阶段、低级均衡阶段和合理不均衡阶段,并指出我国城市系统的演进应当采取“组织与自组织”的开放战略[60].2007年,李红锦[61]以珠三角城市群的空间结构演变的主要动力为主,把珠三角城市群的空间结构演变分为了三大阶段,认为其大致经历了由单中心—双中心—多中心网络化的演变,而且预测了21世纪珠三角城市群正在向城市主导区域(Citistate)—这一新的城市群结构形态演化.

在城市群空间演变特征与规律研究方面,学者们普遍认为中国城市群的发展与城市经济区内最大最活跃的城市发展有紧密联系,且城市群的发展具有开放性和边界模糊的区域特征.薛东前[62]以城市群的演化为基点对城市群体的形态结构、类型和演化规律进行了阐述,并且归纳总结出了城市群体的结构和城市群的形态类型演化的相关模式.2009年,王珺等[63]运用多核空间结构指数量化分析模型,且以人口密度和GDP为因变量,对武汉城市圈区域单元的结构特征和演变进行了研究.2012年,王娟[64]就中国城市群的演进又做了一详细的总结,提出了中国城市群演进的三维理论透视的观点,研究中运用了GIS、演绎分析方法、归纳分析方法和对比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

在城市群空间演变模式研究方面,认为我国城市群的形成机制和发育环境相比国外更为复杂,造成其空间发展模式也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姚士谋[65]将城市群分为组团式集聚城市群、沿交通走廊发展的带状城市群、地区分散式的放射状城市群和集群式的城市群组.吕韬[66]将城市群发展模式划分为高度集中型、双核心型、多中心分散型、交通走廊轴线型和混合型复杂发展模式.吴启焰[46]认为城市群的空间扩张形式可以分为点—环状扩张及走廊—串珠状梯度扩张两种模式.倪鹏飞[66]根据城市组合的区域空间形态的不同,将城市群划分为单中心、双核心和多中心城市群.

在城市群空间演化动力机制研究方面,学者们分别从城市形态、社会经济学以及综合角度进行研究.张京祥[68]将城市群的空间演化当作是空间自组织,社会、经济演化和空间被构组织的复合过程,他从这3个方面揭示了中国城市群空间演化的总体机制.薛东前和王传胜从城市群的结构、城市群的空间和城市的土地利用3个方面分析了城市群演化的空间过程和演化的动力机制,详细描述了城市群的基本特征和规律,并且揭示了城市群演化和土地利用优化配置趋势[69].叶玉瑶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研究认为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空间演化经历了从“单中心”向“多极化”转变的一般规律,将城市群空间演化的动力归纳为三大类:自然生长力、市场驱动力和政府的调控力,并且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城市群空间演化的动力模型[70].

2.2.4 城市群空间规划与空间发展战略研究

城市群复杂的地域空间结构和区域要素流联系,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规划理念和规划方法.早在国家“十五”计划纲要中,即提出“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引导城镇密集区有序发展”;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要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则明确提出“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以大带小的原则,遵循城市发展客观规律,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2014年发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进一步提出要“优化提升东部地区城市群,培育发展中西部地区城市群,建立城市群发展协调机制,”形成“两横三纵”的城镇化战略格局.自2008年以来,国务院和国家发改委等先后密集颁布、推出了一系列区域发展规划,其中多数是以城市群空间为主体的,包括:长株潭城市群(2008年)、海峡西岸城市群(2008年)、北部湾经济区(2008年)、珠三角(2009年)、辽宁沿海经济带(2009年)、关中-天水经济区(2009年)、江苏沿海经济带(2009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2009年)、长三角(2010年)、皖江城市带(2010年)、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2010年)、成渝经济区(2011年)、山东蓝色半岛经济区(2011年)、呼包银榆经济区(2012年)、天山北坡经济带(2012年)、中原经济区(2012)、黔中经济区(2012)、武汉城市圈(2013年)、洞庭湖生态经济区(2014年)和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2014年)等区域规划,均提出了城市群发展的方向、战略,分阶段、分步骤地指导城市群发展.城市群区域规划的重要性,也引起学者普遍的关注,从规划的理念和原则、规划的内容和范围、规划的实施和保障措施等方面提出了建议和设想.

我国现阶段的城市群空间规划主要是从空间结构调整和加强空间联系两个层面来加强城市群的管理,加速城市群空间整合和协调发展.学者们针对城市群区域经济一体化、基础设施的联合建设以及环境与生态、优化城市群空间结构、实施城市群区管治等角度开展了研究.以城市群为基础的经济区域规划来逐渐取代行政区规划,在更大的功能范围内进行空间规划和布局已经成为城市和区域之间的共识.在城市群空间发展策略研究上,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城市群空间一体化、城市群经济的空间整合以及城市群空间行政管理体制等领域.

3 城市群空间研究的总结与展望

3.1 总结

进入21世纪,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学界对于我国城市群的研究也颇有建树,与城市群空间研究的起步和渐进阶段相比,在城市群理论探讨和实证分析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具体表现在:①研究内容上,从只是简单地引进、介绍国外相关理论和城市群空间概念的辨析,转变为关注城市群空间划分、空间特征、空间结构、空间相互作用、空间规划与管制、空间演化动力机制等多方面、多层次的综合研究.更加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为区域经济发展和空间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参考.②研究手段上,从简单的文献综述和定性描述,转变为定性和定量相结合,计量地理、GIS、遥感、计算机模拟等大量现代分析技术被广泛引入到城市群空间研究中.③研究视角上,从只强调城市群地域空间,转变为经济空间、地域空间、社会空间、生态空间等多角度的全面研究.④研究尺度上,从只关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3个城市密集区,转变为既有全国层面的城市群空间格局识别、界定研究,也有东、中、西部不同发育程度城市群的具体案例研究,还有全球区域的城市群比较研究.

尽管国内城市群空间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与国际前沿研究相比,尚有很大的差距,理论研究大都是引用国外,方法上也多为借鉴国外成熟技术,案例研究则都比较零散和破碎,研究的深度和详细程度欠佳.总体来说,突出表现在以下几点:①虽然对于城市群概念的研究较持久且较深入,但目前对于城市群的概念尚无统一的阐述和定义.②对城市群空间范围界定的标准上也尚无统一的判断,在城市群边界性质以及城市群识别方法方面存在简单化和较大的随意性;为地方政府施政的便宜性,多以行政区界线简单置换城市群的自然边界;在城市群识别方面,多由地方官员和研究人员从政治和宏观角度定性确定,鲜见基于区域人口、城市化率、经济总量、空间相互联系程度等指标开展深入和定量的研究;由现代地理信息技术支撑的城市群识别和区划技术体系和方法远未成熟.③城市群空间作为复杂而独特的地域空间单元,需要多维的视角和多学科的综合研究,但已有研究在学科间缺乏充分融合,尚未形成理论的整体性和系统性.④对城市群内外空间效应的研究尚显薄弱,如在城市群内部尺度上,对核心城市与低级别城市人口与产业等层面的互动研究;在城市群外部尺度上,对城市群和外围区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动力机制的研究,对城市群的集聚与扩散趋势分析等都显得不足.

3.2 展望

城市群是城市化空间组织的重要形态,伴随着加速城市化发展的现实与不断变化的区域外部环境影响,中国城市群空间的演化也是必然的.未来应立足于城市群空间基础理论和基本实践,开展跨学科研究,深入分析不同空间尺度城市群集聚与扩散模式,建立起中国城市群研究范式.

(1)强化对城市群空间范围界定的研究.目前尚无官方对城市群空间范围的界定,严重影响了城市群空间发展战略的可操作性.国家层面的城市群研究着眼于城市群空间格局及其演化,城市群的空间识别则是研究的基础问题和重点之一,对城市群进行空间划分与识别,有助于明确国家开发格局和促进区域的一体化发展.

(2)强化经济、社会和空间转型对城市群空间布局影响的研究.经济增长和社会转型是推动城市化进程的核心力量,随着我国由短缺经济向过剩经济转型、由国家经济向全球经济的转型、区域经济的投资主体向多样化转变,经济重心从制造业转向现代服务业,去工业化对中国城市群空间布局的影响将成为重要研究内容,尤其需关注后工业化对中国城市群地域空间结构变化的影响.

(3)强化跨学科交叉研究.城市群本质上是生产网络在大尺度空间范围内集聚与扩散形成的城市化现象,生产网络是城市空间演变的重要动力.开展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社会学、空间信息学等的交叉研究,突破传统宏观分析工具,利用社会网络分析等国际上流行的方法,构建出基于生产网络的城市群空间研究体系,将是未来研究重要的研究方向[71].

(4)强化对城市群生态空间问题的研究.中国的地域经济空间一方面以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占据区域优势区位,功能不断聚集与辐射,成为区域发展引擎;另一方面,其“内生化、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也面临严峻的资源、环境和生态考验[72].在主体功能区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城市群生态空间管制也将是统筹区域发展及协调区域关系必然无法回避的问题.

[1] 吴建楠,程绍铂,姚士谋. 中国城市群空间结构研究进展[J].现代城市研究,2013(12):97-101.

[2] Li Lianshui, Stough R R. Development of Metropolitan Areas: Theoretical Developments,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s and Chinese Perspectives[M]. Beijing: Science Press, 2006.

[3] Zhang Wei. The basic concept, characteristics and planning of metropolitan regions in Jiangsu[J]. City Planning Review, 2003, 27(6): 47-49.

[4] Fawceet C B. Distribution of the urban population in Britain in 1931[J]. Geographical Journal, 1932,(1):101-106.

[5] 刘荣增. 城镇密集区及其相关概念研究的回顾与再思考[J].人文地理,2003,18(3):13-17.

[6] Gottmann J.Megalopolis or the urbanization of the northeastern Seaboard[J].Economic Geography,1957,33(3):189-220.

[7] Mcgee T G. The Emergence of Desakota Regions in Asia: Expanding a Hypothesis[M].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1991.

[8] 姚士谋,陈爽,陈振光.关于城市群基本概念的新认识[J].现代城市研究,1998(6)15-18.

[9] 方创琳. 城市群空间范围识别标准的研究进展与基本判断[J].城市规划学刊,2009(4):1-6.

[10] 孙一飞.城镇密集群的界定[J].经济地理,1995,15(3):36-40.

[11] 胡序威,周一星,顾朝林,等.中国沿海城镇密集地区空间集聚与扩散研究[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12] 杨涛,杨绍峰. 强化南京的交通中心地位,促进南京都市圈生长发育[J]. 现代城市研究,2002(1):28-33.

[13] 史育龙,周一星.关于大都市带(都市连绵区)研究的论争及近今进展述评[J].国际城市规划,2009(2):160-166.

[14] 顾朝林.中国城市经济区划分的初步研究[J].地理学报,1991,46(2):129-141.

[15] 王兴平.都市区化:中国城市化的新阶段[J]. 城市规划汇刊,2002(4):56-59.

[16] 埃比尼泽·霍华德.明日的田园城市[M].金经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17] Geddes P. Cities in Evolution: An introduction to the town planning movement and to the study of civics[M].London: Williams&Norgate,1915.

[18] 沙里宁(E.Sarinen).城市:它的发展、衰败和未来[M].顾启源,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19] 林先扬,陈忠暖,蔡国田.国内外城市群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热带地理,2003,23(1):44-49.

[20] Christaller W(1933).德国南部中心地理论原理[M].常正文,王兴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21] Jefferson M. The law of the primate city[J].Geographica Review, 1939, 29:226-232.

[22] 孟德友,陆玉麒.基于引力模型的江苏区域经济联系强度与方向[J].地理科学进展,2009,28(5):697-704.

[23] Duncan. Mlelropolis and Region[M]. Baltimore:Johns Hopkins Press,1960.

[24] Perroux F. Economic Space: Theory and Applications[J].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50, 64(1): 89-104.

[25] Boudvile J R. Problem of Regional Economic Plan[M]. 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1966.

[26] Ullman E L. American Commodity Flow[M].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1957.60-73.

[27] Gottman J. Megalopolis: the Urbanization of the Northeastern Seaboard of the United States[M]. Cambridge: The M.I.T Press, 1961.

[28] Friedman,J, Alolso. Regional Development Planning: a Reader[M].Cambridge, Mass:M.I.TPress,1964.

[29] Hagerstrand T. The Propagation of Innovation Waves[M]. Lund Studies in Geography, B., 1952.

[30] Doxiadis C A. Man’s movement and his settlements[J].Ekistrics,1970, 29(1):173-175.

[31] Colin Maclauri J B, Wang Fenglin (trans.). The Application of Systemic Method in Cities and Regions Planning[M]. Beijing: China Architecture Building Press, 1988. 145-149.

[32] Frideman J R. The world city hypothesis: Development & Change[J].UrbanStudies,1986, 23(2): 59-137.

[33] Pyrgiotis Y N. Urban networking in Europe[J]. Ekistics,1991,50(2): 350-351.

[34] Kunzmann K R, Wegener M. The attern of urbanization in western Europe[J].Ekisties,1991, 50(2):156-178.

[35] Futianhexiao.Structural Evolution of Metropolitan Area[M].Tokyo:Antiquity and Contemporaneity College,1995.14-79.

[36] 方创琳,宋吉涛,张蔷,等. 中国城市群结构体系的组成与空间分异格局[J].地理学报,2005,6(5):827-840.

[37] Hall P, Pain K. The Polycentric metropolis: learning from mega-city regions in Europe[M]. London: Earth scan Publication, 2006.

[38] Ash Amin. Post-fordism:A Reader[M]. Oxford:Blackwell, 1994.

[39] Manuel Castells,Peter Hall. Technopoles of the World:The making of 21st Century Industrial Complexes[M]. London and NewYork:Routledge Press, 1994.

[40] Edward W Soja. Post metropolis:Critical Studies of Cities and Regions[M]. Oxford:Blackwell, 2000.

[41] 于洪俊,宁越敏. 城市地理概论 [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

[42] Yao Shimou, Chen Zhenguang, Zhu Yingying,et al. China’s Urban Agglomeration[M].Hefe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43] 陆大道.论区域的最佳结构与最佳发展—提出“点—轴系统”和“T”型结构以来的回顾与再分析[J].地理学报,2001,56(2):127-135.

[44] 陆玉麒.中国区域空间结构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02,21(4):468-478.

[45] 姚士谋,陈爽.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空间演化趋势[J].地理学报,1998,53:1-10.

[46] 吴启焰.城市密集区空间结构特征及演变机制一从城市群到大都市带[J].人文地理,1999,14(l):11-16.

[47] 张京祥,崔功豪.城市空间结构增长原理[J].人文地理,2000,15 (2):15-18.

[48] 薛东前,孙建平.城市群体结构及其演进[J].人文地理,2003,18(4):64-68.

[49] 张志斌,靳美娟.21世纪深港城市发展及其空间整合[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23(2):17-20.

[50] 周一星.关于明确我国城镇概念和城镇人口统计口径的建议[J].城市规划,1986(3):10-15.

[51] 代合治.中国城市群的界定及其分布研究[J]. 地域研究与开发,1998,17(2):40-43.

[52] 董青,李玉江,刘海珍.中国城市群划分与空间分布研究[J].区域与城市,2008(6):70-75.

[53] 宁越敏,张凡.关于城市群研究的几个问题[J].城市规划学刊,2012(1):48-53.

[54] 顾朝林.中国城镇化体系——历史·现状·展望[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55] 邢怀滨,陈凡,刘玉劲.城市群的演进及其特征分析[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1,3(4):83-87.

[56] 李震,顾朝林,姚士媒.当代中国城镇体系地域空间结构类型定量研究[J].地理科学,2006,26(5):544-550.

[57] Zhang Qian, Hu Yunfeng, Liu Jiyuan,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urban clusters in China based on assessment of transportation accessibility and socio-economic indicators[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1, 66(6): 761-770.

[58] 王丽,邓羽,牛文元. 城市群的界定与识别研究[J].地理学报,2013,68(8):1059-1070.

[59] 陈皓峰,刘志红.区域城镇体系发展阶段及其应用初探[J].经济地理,1990(01):66-70.

[60] 薛东前,姚士谋.我国城市系统的形成和演进机制[J].人文地理,2000,15(1):35-38.

[61] 李红锦.珠三角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7(04):351-352.

[62] 薛东前,孙建平.城市群体结构及其演进[J].人文地理,2003,18(4):64-68.

[63] 王珺,周均清.基于多核模型的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研究—以武汉城市圈为例[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2009,26(1):85-88.

[64] 王娟.中国城市群演进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2.

[65] 姚士谋,陈振光 . 对我国城市群区空间规划的新认识 [J]. 现代城市,2006(1):17-20.

[66] 吕韬,姚士谋,曹有挥,等 . 中国城市群区域城际轨道交通布局模式 [J]. 地理科学,2010,29(2):249-256.

[67] 倪鹏飞 .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 [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68] 张京祥. 城镇群体空间组合[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33-37.

[69] 薛东前,王传胜. 城市群演化的空间过程及土地利用优化配置[J].地理科学进展,2002,21(2):95-102.

[70] 叶玉瑶.城市群空间演化动力机制初探—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J].城市规划,2006(01):61-66.

[71] 李仙德,宁越敏. 城市群研究述评与展望[J].地理科学,2012,32(3):282-288.

[72] 顾朝林. 城市群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理研究,2011,30(5):771-784.

【责任编辑:徐明忠】

Review and prospect on the research of urban agglomeration space

DAI Weili,PAN Jinghu*

(College of Geographic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Lanzhou 730070,China)

Urban agglomerations are emerging as engines of Chinese economy as a result of expedited urbanization. The government of China has also issued a series of important plans to take the urban agglomerations as national and regional growth poles. This article reviews and concludes the most important domestic and foreign literature on urban agglomeration concept, spatial structure features, spatial definition and identification, spatial evolution pattern, dynamic mechanism, as well as the spatial planning of urban agglomeration. Then, the deficiency of current research is analyzed based on the retrospection. Finally, the prospects of urban agglomerations research are speculated in the aspects of strengthening the research of spatial delimitation, spatial transformation and ecology. It is also required to carry out an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from different spatial scale, establishing the research paradigm of Chinese urban agglomeration.

Urban agglomeations;spatial structure;spatial definition;research progress

2014-06-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361040);西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计划项目(SKQNYB12021)

戴维丽(1988-),女,甘肃靖远人,西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GIS空间分析的研究.

潘竟虎(1974-),男,甘肃嘉峪关人,西北师范大学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空间经济分析的研究.

K901.8

A

1672-3600(2015)03-0070-08

猜你喜欢

空间结构城市群区域
分割区域
格绒追美小说叙事的空间结构
长三角城市群今年将有很多大动作
我国第7个城市群建立
把省会城市群打造成强增长极
徐州安美固建筑空间结构有限公司
基于社会空间结构流变的统战工作组织策略研究
从国外经验看我国城市群一体化组织与管理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自由曲面空间结构形态创建的若干关键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