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课程群课程体系的构建及优化

2015-03-02李文立,林英庭,姜建阳

家畜生态学报 2015年11期
关键词:课程群



教学园地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课程群课程体系的构建及优化

李文立,林英庭,姜建阳,朱风华,孔繁臻

(青岛农业大学 动物科技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9)

[摘要]课程体系建设是课程群建设的关键环节。本文从课程体系优化的必要性入手,论述了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课程群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与目标、建设思路、主要措施以及教学安排计划等内容,旨在为课程建设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依据。

[关键词]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课程群;体系构建及优化

为了配合青岛农业大学应用型特色名校工程建设,启动了“动物营养学与饲料科学”课程群建设,旨在进一步深化动物科学专业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研究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课程群主要包括动物营养学、饲料学、饲草生产学、饲料加工工艺学、饲料分析及质量检测技术和饲料卫生与安全学等6门课程,均为动物科学专业的必修课程和专业基础课,也是该专业的骨干核心课程。为了更好地给学生提供一个学习交流平台,发挥课程群的整体综合效应,根据动物科学专业的特点和教学要求,有必要对课程群内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整合和融合,优化课程内容体系,建设成一套特色鲜明、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同进化的系列课程,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1课程群课程体系优化的必要性

本课程群包含6门课程,其中动物营养学为山东省精品课程,饲料学为学校精品课程,饲草生产学为校级优秀课程。就目前群内课程教学体系而言,主要存在以下突出问题:①课程间缺乏交叉融合,只注重自身完整性。目前的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多是以单一课程的形式呈现的,多强调各门课程本身的独立性、系统性和完整性,而忽略了课程间的横向联系和交叉融合,未将课程间的教学内容和体系进行优化与整合。②课程间教学安排不合理,未能发挥整体优势。群内课程之间的教学关系及先后顺序安排不尽合理,致使课程间教学内容的重复重叠,缺乏逻辑性的衔接,从而导致课程间的教学合力不足,整体培养优势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③课程间试验相对独立,不利于培养学生知识的系统性和创新性。课程群实验内容和项目相对单一和独立,设计性、综合性实验较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不能得到有效锻炼,创造性不能得到有效发挥;实验课程之间关联度较小,实验内容没有考虑到相关课程的前后衔接,没有用系统的观点来设计整个课程群的实践环节。④注重理论教学,学生实践能力不足。教学模式更偏向于理论,实践教学不足,理论联系实际不够,影响了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因此,根据专业培养目标,有必要进一步整合群内课程教学内容,在原有课程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有效划分各课程的体系结构,打破课程之间的壁垒,更新教学大纲,真正实现群内课程教学体系的系统性、完整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课程群构建的原则与目标

课程群建设的基本思想是把内容联系紧密、内在逻辑性强、同属于一个培养技能范畴的课程作为一个课程群进行建设,打破课程内容的归属性,弱化课程的独立性,强化课程之问的亲和性,强调课程知识的集成和综合,体现课程群内课程间的知识逻辑关系和能力支撑,从而达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果[1]。同时,应以掌握课程群技能及应用能力为主线构建课程群体系,突出应用性、实践性原则,做到融知识传授、应用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课内、课外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2]。

因此,根据动物科学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课程群课程体系的建设目标为:通过课程群建设,优化整合群内课程教学内容,构建新的课程教学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创新实验和实践教学模式;以本课程群前置课程(主要包括化学类课程、动物生物化学、动物生理学等)为基础,以动物营养学精品课程建设为核心,整合群内课程教学资源,各课程优势互补、协同进化、资源共享,促进群内课程建设协调发展。

3课程群课程体系构建思路

3.1 明确课程群的教学目标

根据动物科学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本课程群的教学目标为:学生掌握动物营养基本理论和方法,学会动物营养状况和水平鉴定方法,熟悉各类饲料的营养特性及营养价值评价方法,了解饲料配制、质量控制及检测技术,熟悉各类饲料的加工工艺与设备,初步具备饲料配方设计、饲料厂设计、化验室设计等方面的技能,在教师指导下能够独立完成科研项目。

3.2 优化整合课程群教学内容

群内各课程内容存在部分交叉和重叠。例如,动物营养需要和饲料营养价值评定方法,既可以在动物营养学中讲授,也可以在饲料学中讲授,如果不进行优化整合,容易重复讲授;同时,两门课的实践教学也需要重新进行策划。部分植物性饲料的加工调制方法,尤其是青绿饲料、青贮饲料部分,在饲料学和饲草生产学中均有涉及,也容易导致重复讲授。此外,随着饲料工业的不断发展,饲料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饲料学、饲料卫生与安全学、饲料加工工艺学、饲料分析及质量检测技术等课程的教学内容也需要根据行业需求和生产实践的需要不断更新。

3.3 理顺课程间的递进关系

从课程间的逻辑关系和先后顺序看,动物营养学为饲料学的先行课程,饲料学则为饲料生产学、饲料加工工艺学和饲料分析及质量检测技术的先行课程,上述课程又为饲料卫生与安全学的学习奠定基础。在掌握了动物营养学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再学习饲料学和饲草生产学比较合理,然后是饲料加工工艺学、饲料分析及质量检测技术和饲料卫生与安全学。这样层次清晰,知识递进并不断扩展,可以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4课程群课程体系构建的主要措施

4.1 更新教育观念,明确指导思想

为更好地构建课程群课程教学体系,首先组织相关教师对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和安徽农业大学等5所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设置及改革情况进行了调研,同时对山东亚太中慧集团、康地恩药业、信德科技集团、奥克斯生物技术公司、山东和康源集团等企业的学生就业情况及需求等进行了调研,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在此基础上,学院和教研室专门召开教学研讨会,根据高校、企业和学生的调研反馈信息,对专业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计划等进行充分论证,更新了教育理念,制定了课程群教学体系的改革目标和方法。

4.2 课程群课程体系的优化整合

4.2.1理论教学体系的优化整合理论教学的重点在引导学生把握课程群所属学科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讲授最核心的知识点,讲授内容应精而新。课堂讲授要重点突出,对重点、难点讲深讲透,引导学生多角度、深层次地理解基本原理,而对学生易于通过自学掌握的知识点,则可少讲或不讲。以学科发展为大背景,使学生了解课程在本学科中的定位,了解课程基本原理与学科最新发展的联系[3]。

在课程组织上,对整个课群进行整体规划,突出每门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强调课程间的关联性,避免课程之间内容的重复,使群内课程教学内容先理论后实践,先基础后应用,做到课程间层层递进,逻辑关系鲜明,形成崭新的课程群教学体系。

具体措施如下:

(1)动物营养学课程应突出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重点讲授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及代谢规律,营养需要及研究方法等内容。应以建设精品课程为核心,进一步完善教学大纲,规范教学课件和相关教学资料,完善课程网站。

(2)饲料学课程应以饲料营养特性及饲料配方设计为主线,突出学生对饲料原料的认知和饲料配方设计的基本技能。

(3)饲草生产学应以牧草栽培及利用为重点,突出饲草的加工调制及利用技术。

(4)饲料加工工艺学应以饲料加工设备、各类配合饲料的加工工艺流程为重点,掌握各类加工设备性能特点、工序质量要求等内容。

(5)饲料分析及质量检测技术应以饲料感官鉴定、常规营养成分分析、配合饲料产品质量检测为重点,突出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6)饲料卫生与安全学应以影响饲料卫生和安全质量的各种因素为主线,重点掌握影响饲料卫生质量的各种生物性和非生物性因素。

4.2.2实验及实践教学体系的优化整合课程群内课程一般均有实验实践环节,且都有相对成熟稳定的实验教学体系,但各实验课程之间的关联度不大,实验内容的安排没有考虑到相关课程的前后衔接等,实验内容和项目相对单一,设计性、综合性实验较少[4-5]。因此,实验实践教学改革要站在课程群的高度,开展基于课程群的实验或课程设计,实施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课程群综合实践环节。根据本课程群的实验和实践教学目标,设计不同模块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1)基础模块。该模块以饲料样本的采集与制备,饲料概略养分、钙磷含量测定,饲料原料及产品的感官鉴定,显微镜检测等为主要实验教学内容,采用的分析方法均为国标和经典方法,是整个课程群实验实践的技能培养的基础,所占学时最多,要求学生掌握饲料养分测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步骤,重点强调操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2)应用基础模块。主要以饲料配方的设计为基础,包括猪、禽、反刍动物的全价配合饲料、浓缩饲料和添加剂预混料配方的设计方法,要求学生重点掌握饲料配方的手工设计方法,了解电脑配方软件使用方法,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及毕业后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基础。(3)应用模块。该模块主要为综合性、设计性和研究性试验,可借助教师的科研项目和大学生创新项目,在老师指导下由学生独立完成。以动物试验设计及应用为基础,主要内容包括消化试验、代谢试验、饲养试验和屠宰试验,重点掌握试验方案设计、实施方案、数据收集及处理方法等,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学生的进一步深造和学历提升奠定基础。此外,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安排学生参观、实习, 使学生了解不同类型饲料厂的设计要求、工艺流程特点、产品类型、经营管理、饲料销售及市场情况等,强化学生的就业能力也属于本模块的基本教学内容。

4.3 课程群网络教学平台建设

在学校网络教学平台上开发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课程群网站,制作课程群信息、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大纲、电子教案、教学课件、教学录像、教材与参考书、相关专业网络资源、习题与试卷、学习资料、各类饲料加工厂、加工设备、饲料原料、营养缺乏症、配方设计等视频和图片发布于课程群网站,开发网上提交作业、答疑等网上教学互动功能。课程群内相关课程的学习可以共享这些资源。

5课程群课程体系教学计划

针对青岛农业大学应用型名校建设过程的要求,动物科学专业采用“3+1”培养模式,即3年的在校学习,1年的生产实践。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在课程群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方面强化了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每门课程均设置一定的教学实习或实践教学环节,采用循序渐进原则,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各课程的教学安排详见表1。

表1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课程群教学计划

6小结

课程群建设能有效克服单一课程建设的弊端,发挥课程群的综合优势,同时也可使群内课程优势互补、协同进化,是培养应用型、综合型、创新性人才,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而课程群课程体系的构建与优化又是课程群建设的关键,直接影响课程群建设的效果和质量。但在课程群建设中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例如在动物科学专业建设过程中,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课程群与动物繁育课程群、动物生产课程群之间的关系和衔接问题,群内课程之间如何有效运作,如何既能有效整合群内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又能突出各课程的特点,使之更有利于面向特定的方向和领域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培养和启发学生的创新能力等,都是下一步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的课题。

参考文献:

[1]肖海蓉.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数据库类课程群体系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1(18):65-69.

[2]肖芬,曾宝成,刘浩源.大学课程体系优化刍议[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5):8-9.

[3]李静,郭汝静,秦长海.基于研究型教学模式构建“信号信息处理”课程群教学体系[J].电脑与电信,2012(1):60-62.

[4]兰云贤,林鹏,苏军,等.动物营养学科本科实验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1):83-87.

[5]易中华,彭莉,欧阳克蕙,等. 刍议以产学研结合为主导的动物营养学课程群建设[J]. 山东农业教育,2011(3):44-45.

Construction and Optimization ofAnimalNutritionandFeedScienceCurriculum Group

LI Wen-li, LIN Ying-ting, JIANG Jian-yang, ZHU Feng-hua, KONG Fan-zhen

(CollegeofAnimalScienceandTechnology,QingdaoAgriculturalUniversity,Qingdao,Shandong266109,China)

Abstract:Curriculum system development is the key process for establishing curriculum group. The necessity of curriculum system optimization was deliberated, and curriculum system construction principles and objectives, construction idea, main measures and the teaching plan of Animal Nutrition and Feed Science curriculum group were discussed and put forward to set up the basi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courses and the cultivation of applied talents.

Key words:animal nutrition; feed science; curriculum group; curriculum system

[中图分类号]S81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228(2015)11-0090-04

[作者简介]李文立(1965-),男,山东金乡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E-mail:wLLi@qau.edu.cn

[基金项目]青岛农业大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建设工程教学研究项目(XJG2013064)

*[收稿日期]2014-10-22修回日期:2014-11-06

猜你喜欢

课程群
基于工匠型人才培养的课程群知识体系研究
面向复杂工程问题的计算机人才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研究
面向高精尖信息化产业背景下的本科计算机网络课程与课程群建设的研究
网络工程专业围绕教学关键点的网络软件课程群构建
应用型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大数据课程群建设研究
基础医学显微形态学实验课程群的构建及意义张雪莉
基于课程群的软件工程专业三位一体教学模式探索
“卓越医师”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实践教学分析及医学方法学课程群构建
软件工程专业编程语言课程群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初探
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射频课程群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