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拿来主义』,而是『去拿主义』
——《拿来主义》写作逻辑反思
2015-03-02◎徐江
◎ 徐 江
不是『拿来主义』,而是『去拿主义』
——《拿来主义》写作逻辑反思
◎ 徐 江
《拿来主义》写作逻辑需要反思。在这里我们既不能怀有以质疑名家抬高自己之苟且目的,也不要为尊者讳,而是抱着“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之态度来研读,其目的是把《拿来主义》当作一个例子,以培养学生严密的写作逻辑思维能力。经典的缺陷也是经典的!我们从“不应这样写”而认识“应怎样写”,这同样是宝贵的教学资源。
一、与文章开头背景相对应的是“去拿主义”
先生文章一开始这样写道:
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
接着叙述了“先送”古董,还有的是把古画和新画挂过去,还要送的是梅兰芳。
这样,根据“礼尚往来”的“仪节”,先生感叹没人说“拿来”。
由此,鲁迅先生针对上述背景提出“拿来主义”。
我以为,顺着先生文章开头提出问题的思路,特别是根据“礼尚往来”的仪节,应该说“去拿”,而不是“拿来”!由此提出的应是“去拿主义”,而不是“拿来主义”。也就是说“送到哪里去”,还要“去到哪里拿”!这才是典型的“礼尚往来”。当然,不“送去”,也可以“去拿”。
“去拿主义”与“拿来主义”是有一定区别的。
因为先生之前已经提出了“送去主义”,与此相对应“去拿主义”应该是更准确地表述了作为一种对外交流意识的另一半。“去拿”在思想、决策乃至行动上显得更坚决、更主动,且有明确的趋向,与向外“送”相呼应“去拿”,因为“去”字规定了拿的方向。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吹笛》“一为迁客去长沙”,就是“前往”的意思。很显然,“去拿主义”是对外开放交流“送去”甚至包括“售去”的另一半,是比较准确的,它有“定向”意义,即与外国互动。
而“拿来主义”之“拿来”对“主义”就不具有“去”的“定向”的规定性。也正因如此,才导致后文“拿来主义”论述的混乱,以及人们解读的混乱。再明确一下,鲁迅先生由背景引发的思考是讲构建一种正确的对外开放的文化意识,而不是如何对待文化遗产乃至外国文化。
二、鲁迅先生应如何诠释“去拿主义”
什么是“去拿主义”?
我想鲁迅先生应该这样去阐释:
大抵说,人的欲望是存在的欠缺。显然,“去拿”的念头直接建立在它所欠缺的存在基础上。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去拿。即洞悉自己的存在所缺是什么,想好以什么方式去拿,明确拿来之后做什么用。倘若面对自己存在的欠缺,不敢去拿,是孱头;不管三七二十一地拿来,然后再挑选,是糊涂;拿来之后不充分使用,是废物。
这才是鲁迅先生本来应阐释的对外交流的一种“主义”,是一种文化意识,并非是徐中玉等人所狭隘理解的为什么“对文化遗产的批判继承问题”。尽管他在《创新必须择旧——读〈拿来主义〉札记》(见《高中语文课文分析集》)一文中“知人论世”讲了许多,但却忽略了先生在文中说的一句话——“别的且不说罢”——很明显,所强调只是拿“学艺”做个例子而已,绝不是限于“学艺”!不是吗?文章在谈及“送来”的时候,是“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有法国的香水,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由此看出,先生本来内心要说的并不是“文化遗产”问题。准确地说这是“对外交流的文化”,而不是“对待外来文化”。它涉及多方面的事情,仅文本中提供的信息就有经济的、军事的、文化的等等,都要考虑“去拿”的问题。
三、“大宅子”的比喻与开头背景不相干
正是“拿来主义”本身缺乏明确的“定向”意识,所以,鲁迅先生文章后半部分的阐述就完全迷失了方向。问题多多,错误也经典,可堪为后人借鉴,从教学角度讲它是宝贵的资产。
文章说:“譬如罢,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姑且让我这么说说罢),得了一所大宅子。”这就是一个极其明显的错误。
在这里,文章已经脱离了开头所针对的背景——把古董“送一批”到巴黎,把“古画和新画”向欧州各国“一路的挂过去”,还要送梅兰芳到苏联去,是谓“送去主义”。因此,“礼尚往来”就应该“去拿”,去到外国拿!而“大宅子”是中国传统民居,是地地道道的国产货。电视剧《大宅门》就明确打出了这样的牌子。对待“大宅子”的态度与向国外去送没有关联,先生犯了逻辑上的“不相干”错误,前后事情风马牛不相及,也可以说是前后不“同一”。由此比喻,前后文发生扭曲异变。人们大谈如何对待文化遗产就是这个比喻造成的。
因为“大宅子”比喻是就地取材,无关“送去”。
四、“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与“运用脑髓,放出眼光”相矛盾
在文中,鲁迅先生刚刚说明本文背景,即“送去”的现实,甚至为配合批判单纯“送去”的消极做法,还讲到了外国的“送来”,以此强调去外国“拿”的必要。紧接着解释“拿来主义——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这句话还未落地,声犹在耳,转过身来以“大宅子”做比喻,说道——“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
这就矛盾了!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否定的思想不能同真,必有一假。“运用脑髓,放出眼光”与“不管三七二十一”两种态度是尖锐对立的,“不管三七二十一”是贬义的。
徐中玉在《创新必须择旧》中解释这句话说:“这是流行在我们江南地区的口头语……意思是如果经过考虑决定了要做某件事,认为非做不可,那就不要再犹豫不决,计议末节,三七是二十一也好,不是二十一也好,反正是做定了,别人的七嘴八舌,亦都由他去。”
这是不顾词的本身内涵为尊者做颂扬文章的典型表现。
这句话在多地流行,自古已有之。远的且不说,明人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一卷便有故事人物的行动叙述——“贾婆不管三七二十一,和张婆两个,你一推,我一搡,搡他出了大门”。此语本意是不问事情究竟,不问青红皂白,只管做来,并非“经过考虑”决定之后不怕他人“七嘴八舌”。
先生在文章中自己已经清楚地说了这意思——“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姑爷换来的”。很显然,徐中玉为了从正面诠释鲁迅先生的思想,竟然不顾上下文之关系,不顾词语本义,这就很难理解了。
我不这样教学生。鲁迅不是神,他这里错了,就要指出他这里的解释是错的。
先生解释“拿来主义”刚刚说的是“运用脑髓,放出眼光”与“不管三七二十一”,他自己前后是矛盾的。前边我解释“去拿主义”时已说过,欲望是存在的欠缺。“拿”是一种欲望,它是建立在人自身存在的欠缺基础上的。这是符合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人产生某种欲望是认识自己的欠缺,而且越准确,行动才越明确,怎么会不管三七二十一呢?恰恰相反,是认准了“三七”就是“二十一”的。
总之,缺了定向的“去”外国“拿”的“去”字,文章就像航海的船没有了指向仪。
(天津南开大学文学院;30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