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发达地区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学校质量建设探讨

2015-03-01蔡华健曹慧英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15年7期
关键词:子弟学校务工人员生源

蔡华健 曹慧英

(1.南京晓庄学院教务处,江苏 南京211171;2.南京晓庄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江苏 南京211171)

随着基础教育的发展和人口流动的加速,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特别是那些已经形成地方特色产业的外来务工人员聚集区域,近年来本地基础教育生源和优秀师资队伍大量涌向城区优质学校,农村学校则演化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学校。外来生源的大量涌入彻底扭转了区域生源持续萎缩的格局,使得以“撤点并校”为核心的基础教育资源整合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问题交织在一起,给当地基础教育发展带来全新课题。如何提升区域内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学校教育质量,使城乡基础教育从机会均衡转向质量均衡,成为影响城乡教育一体化和教育公平目标实现的关键。

一、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学校教育现状与问题归因

基础教育作为一项公共产品,其质量直接影响着国民的基本素质。在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破除城乡制度隔离,统筹协调、共同发展”为基本要旨的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中,农村基础教育由普及性的外延式发展走向质量提升的内涵式发展,是实现区域教育一体化的必然要求。[1]分析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学校教育现状,不难发现这类学校面临着一些普遍困境。

1.区域教育资源配置不均,“家校社”教育联动体系匮乏

长期以来,城区学校、农村学校虽同为基础教育重要载体,但在获取教育资源的“量”和“质”上往往存在着天壤之别。农村学校无论在配置性资源还是权威性资源上都不如城区学校,成为区域教育资源配置的末端、规则的遵循者和人才的流出地。[2]在经济发达地区,以本地生源为主体的城区学校和外来生源占主流的农村学校,两者在教育资源的占有和使用上差异显著。硬件方面,近几年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学校虽经修整翻新,在基础设施和教学设备配套上有了很大改善,但一些先进教学设备特别是学生进行素质拓展的教学设施仍处于短缺状态。随着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学校在校生数量逐渐增加,生均拥有教学设备(如电脑、运动器材、图书、实验仪器等)远低于城区优质学校。软件方面,与城区优质学校能吸引和获取由生源带来的丰厚社会资源不同,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学校的教育资源几乎完全依赖地方政府的行政指令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政策帮扶。

同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家庭教育薄弱也是个普遍现象。由于外来务工人员特殊的经济地位、家居条件及自身文化素质的限制,家长在子女教育上通常陷入“无心无力”的尴尬处境,既没有显著和迫切的对子女学业成绩和发展前途的期待,在时间和精力上也无法确保给予子女足够多的关注。从农村学校所在社区条件看,随着地区特色经济和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张,教育功能模块退居边缘化、附属性地位。除学校外,图书阅览室、书店以及适合学生开展体育、文艺活动的场所稀缺。由于远离城区,学校周边也没有青少年活动中心、博物馆、纪念馆、科技馆等适合社区教育的社会公共机构。整体而言,外来生源在流入地的基础教育仍以学校教育为主,家庭教育环节薄弱,社区教育则严重缺位,远远没有形成有机互补、协调配合的“家庭-学校-社区”一体化的教育联动体系。

2.师资结构不合理,教师从教热情低落

21世纪初农村基础教育布局调整后,农村学校教师在数量相对饱和的同时,也越发暴露出师资队伍学历结构、专业结构、学缘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不合理的软肋。除少量专业师资外,学校中由师范院校全日制本科毕业的教师数量远低于城区学校;科学、体育、音乐、舞蹈、美术等科目教学中的专业教师尤为稀缺;不少学校缺乏从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或接受过相关正规、系统培训并取得资格证书的专业师资。在撤点并校过程中,部分青年骨干教师流向城区学校,地处农村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学校现有师资力量不足。

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学校教师与城区优质学校教师在从教热情上存在明显反差。具体表现为前者的从教成就感低下,普遍反映缺乏成功的体验;教育教学动力不足,认为生源流动性强,提高教学质量难度大;进修、培训机会偏少,较少将提升教育教学水平视为职业发展的目标追求,多以完成工作量为主要目标;教师在业务学习特别是教育教学研究上投入的精力也明显少于城区学校教师。造成反差的原因主要有[3]:第一,区域内本地优质生源的流失和外来生源的涌入,彻底打破了过去“农村教师桃李遍农村”的教育生态格局,教师在当地居民中的影响力和社会地位实质上有明显下滑。同时,外来生源流动性大,生源质量参差不齐,教师专业发展困难,造成教师职业认知产生偏差,职业情感归属出现断层和空白。第二,部分地区经济条件优越,产业特色明显,居民经商意识浓厚。与从事商业活动的家庭成员相比,教师对家庭经济的贡献份额明显偏小,教师收入并不能完全支撑当地较高的物质消费,一些教师在业余时间忙于协助家庭成员从事商业活动。第三,撤点并校后教师集中于现存的几所学校中,人员编制饱和,加之近年来农村学校获得新教师招聘的名额极少,缺少“鲶鱼效应”,导致师资队伍流通不畅、人员进取意识不足。

3.外来生源复杂多样,学校管理难度加大

作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沿,经济发达地区一直是劳动力流动的重要目的地。这些区域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学校生源具有“来源广泛,民族多样,流动性强”的基本共性,其学校规模呈现出“班级数量多,生师比失衡,生均资源少”等特点。多元化的生源渠道和极强的流动性,加上师生、生生之间在地域、籍贯、民族、语言、文化、习俗、观念等方面的巨大差异,使得不少教师无法充分了解各个学生的身心特点、学习基础和兴趣爱好,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无法对施教对象进行科学全面的学情分析,进而导致教学目标模糊,教学重难点难以掌控,加大了教师教研备课、课堂教学的难度。庞大的班级规模和失衡的生师比又大大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教师要花大量精力用于日常教学秩序、校纪校风的管理和维护,很难落实素质教育,实现因材施教。而学校生源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又使得师生关系趋于虚化,教师对外来生源的情感投入不足,外来生源对学校的情感归属意识不强,从而给学校开展德育和人文化、规范化管理带来困扰,加大了学校管理难度。

4.校园文化建设薄弱,办学特色凝练不足

校园文化是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精神环境和文化积淀,也是学校办学思想和教育教学理念的综合体现,具有其他学科教育无法替代的特殊作用。一般而言,校园文化建设既包括以建筑设计、园林绿化、标语横幅、名言警句、走廊画报和教室板报等外显的“硬件”,也包括学校校风校纪、师生道德规范、行为准则、校园舆论、心理趋向、价值观念及人际关系等更为内隐的“软件”。从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学校的实际看,随着近年来学校基础建设的推进,目前“硬件”层面的校园文化建设已得到很大改观。但在“软件”层面尤其在学生的心理趋向、价值观等领域,由于生源渠道复杂多变,加之缺乏系统、全面、客观、科学的观测渠道以及可量化的评判体系,因此这一层面的建设仍处于起步甚至空白阶段。

办学定位模糊、学校特色凝练不足,也是当前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学校的普遍问题。主要表现在学校教育教学理念缺乏前瞻性,学校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与其他学校“同质化”倾向严重。此外,外来生源极强的流动性和不同群体间文化传统交融的长期性,使得学校教育的价值取向容易走向消极,学校管理者和普通教师甚至社会舆论普遍存在着诸如“先天条件差,没有发展潜力,投入再多精力也不会有好效果”等主观评判。这些主观意识投射在学校教育教学中,表现为将办学宗旨局限于基础教育阶段的文化知识传播,在学校管理上趋于保守和求稳,疏于开拓和创新。

二、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学校教育质量提升路径

1.优质均衡教育资源,引入社会力量办学

在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下,我国形成了忽视城乡差别的“城市中心”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体现在基础教育资源配置上,则表现为“先城市后农村,先重点后普通,先市民后农民;以城市和市民为中心,以农村和农民为外围”的资源配置路径。[4]对经济发达地区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学校而言,优质均衡教育资源,积极引入社会力量,才能真正推动基础教育的良性发展,才能让流动人口子女在生源流入地享受到同等优质的教育。

优质均衡的前提是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体现在财政拨款向农村学校倾斜、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基础教育、教学仪器设备和图书等优先满足农村学校需求、完善基础教育经费转移支付制度等一系列政策导向和决策中。优质均衡的本质是内涵式的均衡发展,是在教育资源配置均衡的基础上实现质量的均衡发展,要求学校通过内部机制改革、精细化管理和潜力挖掘,形成学校自主创新发展机制,打造学校“软实力”,其“优质”指向的是教育质量这一教育发展的内核,而非局限于教育资源本身。[5]因而,提升经济发达地区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学校教育质量,着力点应从传统的外部资源扩张延伸到内部改革与发展,通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激发办学活力来更好地建构学校特色与发展战略。

对经济发达地区而言,引入社会力量办学主要是将以民营、私营经济为代表的社会资本引入和补充到基础教育办学资源体系中,逐步建立区域教育资本市场,探索构建学校与企业合作发展、共生共荣之路,打造区域支柱产业品牌和基础教育品牌联动机制。这将既能缓解经济发达地区企业招工难问题,留住外来劳动力资源和行业技术人才,又能缓解区域内教育经费相对紧张的窘境。同时,积极以区域内支柱行业为依托,在基础教育校本课程建设中,突出区域特色和校本特色,融入行业产品的设计、研发、包装、销售等知识,邀请企业老总、企业技术研发人员、产业工人参与到学校第二课堂中来,丰富学校素质教育范畴,拓展学生视野。

2.组建区域教育集团,实现家校社联动

经济发达地区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学校与城区优质学校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以教学质量为表征的软实力上。要缩小这一差距,光靠学校自身努力远远不够,还需要区域内各类学校通力合作。通过组建区域教育集团,制定并落实区域教育协调发展战略规划,发挥集团优势。包括丰富区域内基础教育课程资源,制定校际联合课程计划,开展形式多样的校际间交流活动;在存量师资队伍建设上,打通区域内基础教育师资流动渠道,推行校长交流制度,通过城区优质学校分批选派骨干教师到农村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学校进行一到两学年的“支教帮扶”,子弟学校挑选青年教师到城区优质学校进行相应期限的交流培养这一“资源共享,师资互换”的定期交流轮岗模式[3],推动师资校际间流动,加快推进子弟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充分利用区域内拥有完备的高等教育和师范教育智力资源优势,鼓励高校特别是师范院校与农村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学校“联姻”,建立长期稳定的实践实训基地,落实好以“顶岗实习,置换培训”为基本架构的师资队伍职前职后一体化培养机制;仿照高校设置教师发展中心帮助教师提升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能力这一有效方式[6],以教师进修学校为基地,组建区域农村教师发展中心。在增量师资队伍的建设上优先考虑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学校,建立此类学校新教师补充机制,从入口关上保障教师质量,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逐步解决教师在学段、学历、职称、年龄等方面的结构失衡问题。

“以学校教育为主,家庭教育环节薄弱,社区教育严重缺位,家校社一体化教育联动体系匮乏”,是经济发达地区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学校面临的普遍境遇。建构家校社联动体系首先要搭建社区管理动态网络,拓展和完善社区管理服务职能,将流动人口的教育问题纳入其中并建立起相应的保障机制。其次,通过建立“社区—学校—企业—家庭”联动机制,以社区为媒介、学校为基地、企业为支撑、家庭为基础,举办流动人口家长学校,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包括面向外来务工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学龄儿童素质拓展,以及外来务工人员家庭亲子教育在内的系列活动。第三,配合学校教育,积极创造条件开展面向区域内户籍学生和流动人口子女的团体活动,如各类文体活动、助学团队等,着力营造沟通、包容、互助、共进的社会氛围,逐步实现外来人口与户籍居民的群体融合。

3.深化师资队伍建设,推动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主导,是学生学业成长、人生成长的重要引领者,也是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要想提升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学校教育质量,实现区域内基础教育质量均衡发展,建设一支专业精湛、结构合理、稳定高效的师资队伍是根本。而农村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又是一个系统的长期过程,“质”的提升是其根本诉求,“内涵式”发展是根本发展模式。[7]

现阶段,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自身需要进一步依托地方财政和区域教育配套政策,着力强化对存量师资队伍的培育、建设和管理,在教师的继续教育、评先评优等方面实现与城区优质学校一体化;创设条件将区域内教育教学研讨活动引进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学校,让这类学校的专任教师都能参与全市各项教育教学研讨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同时,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教育部“卓越教师人才培养计划”,以及各级“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农村骨干教师培训”、“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在政策上适当向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学校倾斜,增加这类学校教师名额,为教师开阔视野、更新教育理念、提升职业技能、挖掘职业潜力创设条件。还可以探索和试点出台一些辅助政策,如对在农村学校特别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学校完成一定期限支教帮扶工作的城区优质学校教师,在其晋升高一级职称时,同等条件下予以优先晋级。又如,可以参考高等院校外聘教授模式,聘请优质学校骨干教师到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学校担任外聘专家,充实到学校管理和教学工作中,逐步推动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学校师资队伍专业发展。

4.转变教育价值取向,强化校本特色凝练

经过十多年以撤点并校为核心的基础教育布局调整和资源整合,目前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基础教育的办学条件有了长足进展。在农村基础教育布局调整完成后,基础教育的发展重心应从物质资源的建设转向学生素质的提升,从关注“物”转向关注“人”。对于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学校而言,还要在关注“人”的基础上,实现从关注学生“身份”向关注学生“内在动力”转变。学校教育的价值取向应在尊重生源背后的文化多样性和个体差异性的前提下着力挖掘学生发展潜质,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使每个学生作为一个独特的个体实现充分、自由的发展。

厘清办学方向和办学思路,探索和创新适合校情的基础教育培养方式,凝练学校校本特色,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学校今后生存和发展的战略关键。对于经济发达地区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学校来说,其生源主要建立在庞大的流动人口基础上,因而为流动人口子女提供正规、系统、公平、便利的受教育机会,让流动人口子女在他乡异地同样能享受到当地高质量的教育,在教育机会公平的基础上逐步走向教育质量公平,应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学校的主要办学目标和发展方向。其次,应充分认识到学校特色发展与教育质量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学校因其生源特殊性,天然具有其他学校所不具备的素质教育资源,如生源所带来的多民族色彩、文化民俗多元性等,这些都可以通过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教师的深入挖掘,培育为校本特色项目,并融入学校校本课程建设、课堂教学创新、校本研训、学生素质拓展体系中,凝练为办学特色和素质教育创新点。最后,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学校所在区域通常有着醇厚而独特的商业文明和特色产业文化精髓。占据地利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学校充分利用好这一资源,对充实和丰富校本特色内涵、打造品牌教育,都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柳海民.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拐点:由普及外延转向提升内涵[J].教育研究,2008(3):33-34.

[2]刘耀明.我国城乡基础教育发展方式差异的结构性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4(5):37-40.

[3]蔡华健,曹慧英.经济发达地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5(1):13-17.

[4]王华,魏凤.公平视角下农村教育资源配置的路径选择[J].湖北社会科学,2011(1):176-179.

[5]冯建军.优质均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目标[J].教育发展研究,2011(6):1-5.

[6]钟昆明.新建本科院校设置教师发展中心的策略[J].重庆高教研究,2013(4):58-62.

[7]陆道坤.教师教育发展模式的转变与师范院校的转型[J].重庆高教研究,2013(3):63-68.

猜你喜欢

子弟学校务工人员生源
云南:800多名务工人员乘“务工专列”外出就业
新形势下提升传统本科专业生源质量的思考和认识
农村生源不是“摇钱树”
三线建设时期的子弟教育需求与师资供给
诗歌专列送务工人员返乡过年
我国进城务工人员总量增至 28171万人
图表
陕北红色学校与国民党在西安的生源争夺战
农民工子弟学校教师学习存在问题与自我导向学习策略
像关心职工一样关爱务工人员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