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现《〈论语〉选读》文化意蕴的教学策略
2015-03-01杜勇
□杜勇
教学策略是指“教学的策划与谋略,即为实现某个教学目标而制定实施的综合性设计方案,它通过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得以体现”[1](p149)
《〈论语〉选读》是高中教材中承载传统文化比较集中的一类文本,努力让自己的论语教学呈现出较为浓郁的文化气息,是我们高中论语教学的一种必然追求。作为文化气息浓厚的文学文本,如何在教学中逐步释放出文本的文化味,以此来熏染学生,达到教书化人的效果,是很值得探讨和深思的。在教学中,笔者觉得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和步骤去逐步呈现文本的文化意蕴。
一、情境体验
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一文中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这个“情”既是感情,也可以说是情绪。而调动这情绪的正是语言的魅力,声音的打动,意义的震撼。《〈论语〉选读》教学应营造一种良好的教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教育情境是由我们的信念、态度、期望和行为折射而成的;它蕴含着教师的价值追求、意愿、旨趣和个体特有的方式。”[2]是让学生进入文本深入文本感受文本的一种基本方式。我们在教学中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创设情境。形象性、情意性是语文的典型特点,而这两大特点正是情境教学的重要条件。根据这些特点我们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创设多种途径进入文本学习情境。例如在《为政以德》的教学中为了强调在中国德政的传统核心理念,我投出了四幅图片:古埃及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古罗马的元老院,刻在黑色玄武岩上的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中国朝廷里的正大光明殿。这些意味着在古代埃及是神王治国的传统,古罗马是贵族民主治国,古巴比伦是以法治国的传统,古中国是德政的传统。四幅图片很形象生动,让学生走进文明世界中的传统治国理念。在《知其不可而为之》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我选用了鲍鹏山的诗歌 《孔仲尼》[3],并以Yanni的《One man’s Dream》为背景音乐进行了诗歌朗诵。让学生进入一种孔子人生执着追求的意境中。在 《克己复礼》的教学中,为了强化学生对“礼”作用的认识,我给出了历史上的一连串的王朝寿命的数据:其中最短的是15年的秦朝,最长的是崇礼最盛的时期—周代,750年,是秦朝的50倍,而秦朝是一个高度重视严刑峻法的国度,也是一个抛弃礼的时代。在《仁者爱人》的教学中,我通过一幅世界地图展现出了人类轴心时代“终极关怀的觉醒”,其中能体现人类的终极关怀的理念很多,释加牟尼的“普度众生”、犹太先知的“爱人如己”、琐罗亚斯德的“善行厚生”、古希腊的先贤们提出的“神是至善的”,而中国先哲提出了对世人的终极关怀是“仁者爱人”。用这种方式让学生进入到文本中,会让学生对文中的核心理念有一种深度的认同。我感觉《论语》作为内涵深厚影响深远的文本,当让学生进入情境时,虽然可能方法有很多种。如“言语情境、实物情境、活动情境、多媒体情境”[4](p69)。但是让学生从一开始就感受到文本的深厚意蕴确是共通的。
二、梳理整合
“《论语》20篇,每篇都围绕一个主题;各篇章节的排列都有一定的次序;各篇的命名与内容相当一致;全书是按一定思路、一定框架精心编纂的。”[5]而《〈论语〉选读》中的每篇文本却是从论语中的不同章节中选入的,不仔细梳理,其文本中的内在脉络是不太容易被发现的,更重要的是文本的内在文化意蕴就不能很好地被学生理解和掌握。王荣生教授认为文言文教学“应该有三个层面的教学内容:文字、文章(也有人加进文学的),文化。”“作为古代文化经典,我们应该传承的还是其中的文化精髓”[6]鉴于此,我们更应该通过文本中的文章来把握 《论语》中的文化意蕴。那这些散乱不成系统的语句是怎样的“文章”呢?(这里姑且把“文章”理解为“有章法的文字”)
如果我们细细梳理会发现《为政以德》是很有内在脉理的。
第一则,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是说做到为政以德,就会形成百川归海、众星拱月,犹如“大河向东流,天上的星星参北斗”一样势不可当,民心所向。这是在说明为政以德的政治效果:德政为政之大道,天下顺服。道德对政治生活的决定作用。其实从全篇的文本来看,这是总纲,后面的数则都是进一步阐述德政的。在课堂上我给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在天文观察中可通过先寻找北斗七星,再通过北斗七星来找到北极星。所以我们要探究德政也要找到环绕德政的“北斗七星”。那么围绕“德政”的北斗七星是什么呢?通过仔细梳理我们可以发现文中有这样的“北斗七星”:第一星是德政的总纲,第二星德政的基础,第三星德政的最重要因素,第四星为政者对待百姓的德的态度,第五星为政者如何对待百姓最关心的问题,第六星是为政者如何让自己成为一个有德者,第七星是为政者如何让百姓也成为一个有德者。第二星对应的是文本的第三则,第三星对应的是文本的第四则,第四星对应的是文本的第五则,第五星对应的是文本的第六、七、八则,第六星对应的是第九则,第七星对应的是文本的第十、十一则。最后一则是从反方面照应第一则和第二则,不为政以德的后果是国破人亡。由此看来,虽然每一则看起来是零散无序的,但为何编者将分散在《论语》中的不同章节的语句拿来重新编排,并且是这样的一种顺序,通过这篇文本的分析梳理,我们可以发现编者在编辑文本中的匠心。更为重要的是我们通过这样的梳理能够深刻全面地理解新编的教材文本的文化意蕴。
三、创设问题,文本探究
“思维从发现问题开始,但要不断深入进行,却有赖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逐步展开。”[7](p127页)要想深入理解把握《〈论语〉选读》中的意蕴还需要教师创设疑问,透过文字的表面去探究出文化的蕴涵。例如在学习《知其不可而为之》这篇课文时可以围绕课题设立这样的问题:1、其是什么?2、为什么行不通?3、为什么知其不可还要为?这几个疑问是我们几乎每个人看到这句话会产生的疑问,顺着这样的逻辑去探究还会有新的疑问:文中的人物面对行不通的现实是怎样做的?这样就深入到了儒家人物的纠结的核心以及纠结的根本原因了:时代不容,世人不解,然而责任使然,必须坚持“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原则,艰难地行走却不能放弃。而在《克己复礼》中围绕着“礼是什么?怎样才能做到克己复礼呢?”的问题展开探究,通过“一个注解”“两个概念”“三则对话”的深入分析。在这样的探究基础上我们又针对学生在预习时候的一些问题对文本进行了质疑探究:探究1、孝本来是家庭伦理和基本礼节,为什么却可以和天下乱与不乱有密切的关系?探究2:宋儒说克己复礼就是“存天理,灭人欲”。“君君、臣臣”就是“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这和孔子的原意相同吗?在这样的深入探究中,学生一方面明白了孔子的主张与古时特殊的社会形态有关,国是家的延伸,家庭的伦理礼节推而广之就是社会的伦理礼节。中国人的家国逻辑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是由家到国。另一方面明白了孔子提倡要各安其分,不但对臣子提出了制约,而且对君主也有制约。在孔子看来,“克己复礼”就是要克制自己,复归于礼,一切照礼的规定办事,不但对臣民人子求,对君王和父辈也有制约。这样就能很好地理解《论语》中许多理念与古代中国独特的国情有关,也更好地把握了儒家原典著作的“原汁原味”。有了这样的过程,学生就能够更好地走进《论语》里饱含的文化的蕴涵。
四、民主对话,合作交流
“民主教学、平等对话是目前教学中最为流行的概念。”[8](p100)“沟通与合作是对话教学的生态条件”[9]在以学生为主的教学课堂中,一定要融入更多的沟通与对话,而传统方式就是采用分讨论小组,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活动多样,可以先征集学生问题,然后课堂上讲有针对性和代表性的问题投出来大家一起探讨,或者进行分角色朗读。在《仁者爱人》的教学中,涉及到师生三人谈论志向的一段话,各道自己的志向。颜渊讲得谦虚低调,子路讲得豪爽慷慨,孔丘讲得悠然从容,通过分角色朗读可以很好地感悟这三位贤士的政治志向。在涉及到忠与恕的问题上有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忠与恕不该是盲目的,那应该怎样把握尺度呢?我觉得非常有代表性,就在课堂上一同与学生探讨。在理解救人与救马的问题上是一个很纠结的问题,我就请学生分组讨论,让这个问题在辩论中呈现出多元的解读,这也很有利于学生扩大思维,从而更辩证地把握《论语》中的文化蕴涵。“教学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交往与合作,教学中只有实现真正的对话,才堪言人的发展。”[10]
通过以上的教学策略,我们能够比较好地逐步呈现和探讨出《论语》中的文化意蕴,为实现教学目标的达成做好准备。
教学策略的恰当使用使得《论语》文化意蕴能得到学生比较充分的认识,也就能实现“文化过程观下的语文教育”,从而实现学生的文化发展。
海德格尔说:“语言是存在的家,在其家中住着人。”而《论语》中的语言就让我们能体会古人的精神世界和文化追求,从而更好地延续我们中国文化的传承,实现与古人精神层次地高水平对话。
[1]曹明海:《语文教育智慧论》,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1年。
[2]肖川:《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教学参考》2000(5)。
[3]鲍鹏山:《致命的倾诉》,中国青年出版社2010年。
[4]曹明海、陈秀春:《语文教育文化学》,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
[5]刘华民:《试论〈论语〉篇章结构的逻辑性》,《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1(5)。
[6]王荣生:《语文教学内容重构》,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
[7]于漪:《语文教学谈艺录》,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年。
[8]蔡伟:《你也能成为特级教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9]刘庆昌:《对话教学初论》,《教育研究》2001(11)。
[10]曹明海、陈秀春:《语文教育文化学》,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