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化视域下的乡村学校文化建构
2015-03-01李晓红
李 晓 红
(陇东学院教育学院,甘肃 庆阳 745000)
教改论坛
生态文化视域下的乡村学校文化建构
李 晓 红
(陇东学院教育学院,甘肃 庆阳 745000)
生态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发展的发展论和哲学观,其核心价值强调和谐性、共生性与生命性。当今乡村学校文化面临着传统乡村文化生态价值伦理失落、学校文化定位缺乏对教育价值的多重理解以及学校文化资本重“资本形”的建构而缺乏对文化资本内在价值挖掘的多重困境。乡村学校文化的建构需要:理性整合开发乡村文化,树立文化自觉意识;准确定位乡村学校文化目标,培养合格公民;深度挖掘学校文化资本的内在价值,建构健康的校园文化生态。
乡村学校;生态文化;学校文化;文化建构
学校文化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关注的重要话题,也是学校教育对当前民族文化发展与社会文化建设的主动回应。当传统的乡村文化遭遇以现代性为标志的城市文化时,城市文化的外在气质消解了乡村文化自身的质朴内涵与乡情文化基因,建构于此的乡村学校文化发展方向亦悄然选择了逐渐偏离人文关怀、追逐功利性的文化发展路径。面对人类文化发展的整体失衡状态以及传统乡村文化的失守困局,乡村学校需树立文化自觉意识,回归乡村文化本源,培植文化进化意识,坚守以精神文化为核心的文化定位,围绕学校文化的教育属性,以生态文化发展为基本导向,建构和谐共生的、充满生命活力的校园文化生态。
一、生态文化与学校文化
1.生态文化及核心价值
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克伯罗和克拉克洪对文化做了系统而全面的定义:文化是由外显和内隐的行为模式构成;这种行为模式通过象征符号而获得和传递;文化代表了人类群体的显著成就,包括它们在人造器物中的体现;文化的核心部分是传统(即历史获得的和选择的)观念,尤其是他们所蕴含的价值;文化一方面可以看做活动的产物,另一方面则是进一步活动的决定因素。这种人类学视角下的文化观,已将人生活的总体纳入人类文化的范畴,并将文化进一步发展到动态的理解中。由此,人类的文化外显的表现形式是物质的、制度的;内隐的表现形式则是精神的,正如钱穆先生所强调的,文化的核心要义是“精神共业和心性修养”,文化的核心是精神文化。
人类的发展历史是在不断了解自然、社会的发展规律基础上的文化演变史,文化的演变展示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的不断调节与适应;反过来,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的不同形式展示了人对自然、人对社会的认知结果,只有物质的文化、精神的文化与制度的文化处于平衡、和谐的发展态势下,人类的文化发展才能走上健康的发展之路。生态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发展的发展论和哲学观,是在社会转型时期人类对工业化造就的技术理性下的唯工具、技术观的发展观的一种反思与人类文化救赎。生态文化就是指人们对文化现状及其发展走向所持的一种态度或价值向往,又可以说是一种体系、一种具有生态价值与意义的文化体系。[1]人类文化在时代的变革下遵循了其内在的发展逻辑与自我建构,但其多维度的表现方式往往使人过分注重其外在的物质文化建设,而忽视文化的核心——精神文化的反思与建构。工业社会带给了人类充足的物质享受、信息化社会使人们在海量的信息洪流中能足不出户便可知千里之外的事件与动态,也可凭借网络的便利畅所欲言,但在物质极度丰富、信息极度发达的当代社会,人对物质的无节制的追求、网络及媒体宣扬的失衡的价值观使人类的意识形态以及价值关照产生变异,在这种畸形的发展观引领下,人类逐渐失去了对自身精神家园的关照与培育,最终会导致群体精神信仰的缺失。就一个社会而言,物质生活的富裕与精神文化的建设是保持社会健康、平衡发展的基础,二者缺一不可,生态文化建设便承担了社会特定历史时期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历史使命。
生态文化的核心价值强调和谐性、共生性与生命性。按照文化的发展机理,文化内部各部分的变迁并非是同步的,文化中的物质部分与制度部分先于精神部分。虽然在变革的次序上有非同步现象,但如果将文化视为一个生态系统来讲,系统的正常发展还是遵循了“平衡—失衡—新的平衡”的发展模式。因此,时代的变革会促使人类文化生态系统处于不断流变与整合状态,这种流变与整合状态成为人类文化发展的动力。也就是说,当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文化内部处于暂时的失衡状态时,必须有精神文化发展作为支撑,使蕴含生命意涵的精神文化成为文化发展的最终归宿。由此,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在相互的冲突、协调、适应的过程中最终形成平衡的生态关系模式,达到彼此的和谐共生。
2.学校文化的生态属性
学校文化是师生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建构起来的具有稳定性的、独立品质的一种文化传统,这种独立品质既体现了学校师生在精神层面的基本价值取向,也预示学校文化发展的基本走向。它以管理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课堂文化等方式映射出学校独特的教育与管理理念、学校主体间的关系模式与价值追求;它以丰富的教育资源为基础,以师生生命发展为动力,构成了一个独特的学校文化生态;它是由教育范式、教育理想、学校文化精神、组织规范、活动形态和物质支持系统组成的相互关联的具有层次性、整体性、结构性的网状文化生态系统,发挥着整体周流、互动共生、有机关联的文化生态功能。[2]和自然生态一样,学校文化生态也强调平衡,但这种平衡是一种整体的、发展的、开放的、动态的平衡。作为社会文化生态的组成部分,学校文化与周围的文化环境之间在不断地进行沟通与交流,它对周围社会文化环境有极其敏感的感知力,也以特有的标准对周围文化环境进行筛选与适应;作为自为的文化系统,学校文化内部的各个文化要素也处于不断地生成、发展与变化之中,通过各文化要素相互影响、相互适应、相互支撑,使学校文化在“平衡—失衡—新的平衡”的动态平衡结构中获得活力。
二、基于生态文化视域下的乡村学校文化检视与反思
1.传统乡村文化生态价值伦理失落
美国社会学家W·F·奥格本指出:文化各部分并非是同数率的变迁,有些部分的变迁较别的部分快,一般来说,文化中的物质部分首先变迁,其次是文化精神部分,最后是文化中的风俗、习惯。这种文化各部分变迁速度不一致的现象叫做“文化滞后”或者“文化堕距”[3],文化滞后的后果最突出的体现是人对物质享受的过度追逐与依赖、人的精神的空虚和人情的淡漠、文化生态价值(即人们对生态环境的文化体验与感受)和理想信念的缺乏。当乡村开始城镇化、社区化后,人们在经济生活逐步得到改善的同时,人与人间的关系由传统农村的家园认同、融洽的熟人关系渐渐走向半熟人关系,克己复礼、节用爱物的价值规范和道德修养逐渐被人们遗忘。传统道德规范的失守使人们的价值观和理想信念也变得相当混乱,难以捉摸。“利益驱动成为乡村社会的最主要行为方式,几乎颠覆了传统的文化价值,乡村文化价值体系在慢慢解体。”[4]乡村文化生态价值伦理在城市化的洪流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乡村文化在坚守与失守间徘徊:一方面,优美的自然环境吸引了大批向往回归自然的城市人,朴实的民风使久居城市的人希冀在这里找到暂时的精神慰藉,乡村文化对他们来讲是人类心灵深处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想化的描述,乡村文化以其特有的气质吸引着随着城市人的候鸟式的迁徙;另一方面,乡村文化在接触城市文化的过程中,城市文化的外在形式极大地吸引了乡村文化,乡村文化不再安守现状、蠢蠢欲动,企图模仿城市文化,但却在模仿中消解了自身文化因子中最质朴的、带有浓厚乡情色彩的一面。
2.学校文化定位缺乏对教育价值的多重理解
教育是文化的生命机制,学校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方面有不可推卸的历史担当。学校文化的定位受制于社会文化系统的导向与校内教师对教育价值的解读,它或以物的形式或以制度建构的方式或以独特的主体间交流方式映衬人们对教育价值的解读。乡村学校是乡村文化的展示板,它在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冲突与认同中建构自身独特的文化景观。然而,在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背景下,乡村学校在教育价值取向方面却陷入了“离农”和“为农”的两难境地。在乡村教育是为城市发展服务还是为农村发展服务的问题上,出现两极化、非此即彼的对立状态。“离农”的价值取向将乡村学校视为农家子弟进入“城市”的跳板,以城市学校的教育理念与模式为样板,一味模仿与复制城市学校的外在文化表现方式,对自身学校文化失去文化自信,忽视乡村学校自身蕴含的极为浓厚的人文价值,最终造就了一批对生于此、长于此的乡村文化怀有漠视与自卑心理的“文化边缘人”;“为农”的价值取向强调乡村学校教育应立足于乡村经济建设,乡村学校要适应乡村文化环境,对文化资源的流动持保守的态度,固守田园的状态导致乡村学校沦为扫盲机构,学校的育人功能窄化为简单的识字与算术教育,无法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给予学生最基本的人类文化关照与发展意识养成。
3.学校文化资本重“资本形”的建构,缺乏对文化资本内在价值的挖掘
学校文化资本可以定义为教师、学生和校长等在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可以产生价值的价值,其资本意蕴表现为文化增值、价值内化和专业提升。[5]根据布迪厄文化资本理论,学校文化资本是一种资本形式,可以实现价值增值。文化资本是乡村学校发展的文化支点,文化资本以物质文化为依托,以制度文化为保障,以精神文化为载体,借助课程设置和文化活动凸显学校文化的整体价值取向,体现学校文化主体的价值观念与思维方式,实现学校文化的辐射功能,促成师生的共同成长。资本不是物,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6],主要特征是实现利润的最大化。文化资本是以客观化形式产生的隐性利润,作用于改造自然的人并带来价值[7],因此,以不同形式展现的学校文化资本追求的是将学校的育人功能最大化,乡村学校在文化资本价值的挖掘过程中依然传承了以“知识获得”为基本价值追求的理念,在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背景下,尤其注重文化“资本形”的建构——校舍的整修、现代媒体的引入、校长与教师参与各种培训等。外在的文化载体似乎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实然,这些文化资本的“形”并没有在实质上突破文化资本的内在价值的实现,他们只是被动迎合外界文化变迁的产物。校舍与现代媒体、图书馆的配置是学校物质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但使用效率低下不能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实质性的帮助,在金字塔式的管理方式下,校长只是制度的常规管理者,不是学校文化变革的领导者。在文化活动开发和实施中,教师在“知识就是权力”的暴力价值观影响下,一味迎合“模范学校”的教学模式,复制他人的经验,丧失了对自身文化环境的自觉意识,教师自身文化资本逐渐被玷污和弱化。
三、生态文化视域下的乡村学校文化建构
1.理性整合开发乡村文化,树立文化自觉意识
乡村文化是乡村学校文化发展的根基,乡村学校的文化定位与建设不能脱离其所处的地域范围,每一个乡村都有自己的乡村符号,每一所学校周围都蕴含着丰富的、独一无二的育人资源。尽管乡村文化在城乡一体化的大潮冲击下,文化因子中带有浓厚人文色彩的文化情感日益消磨,朴实的民风习俗受到代表现代潮流的城市文化的侵蚀,但学校作为乡村文化整合和建构的阵地,应该义无反顾地承担起乡村文化传承的历史责任。对生于此、长于此的乡村文化,学校文化不能完全摆脱它、不能漠视它,应该利用自身的文化优势,对乡村文化进行理性的整合与开发,利用自己的文化资源优势,以乡土文化为依托、以校本课程开发为契机,将乡村文化引入课堂、引入校园,引导青少年了解乡村文化中质朴的、有浓厚人文色彩的文化因子,坚守乡村文化中积极的文化精神。能理性地对涌入乡村的代表现代化潮流的城市文化进行选择,摒弃对城市文化的“形”的模仿,汲取城市文化中的积极因子,培植青少年对乡土文化的自觉意识,树立文化自信与发展意识。
2.准确定位乡村学校文化目标,培养合格公民
乡村学校的教育内容城市化的现象已成常态,这种远离乡村文化的教育影响对有机会升入大学接受教育的学生来讲是一种可资利用的资源,但又将许多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升学的学生培养成了“文化边缘人”。他们远离乡土文化,失去了对乡村文化的认同与亲切感,在城市文化的导向下,他们只感受到现代城市文化的外在的表现方式——物质文化的形,他们向往现代城市的物质享受,但无法体会现代城市的精神文化实质,他们因各种原因无法融入城市生活,回归乡土又不甘于现状,无望地徘徊于城市与乡村之间,甚至因为无法融入城市而采取极端手段获取暂时利益,对自身发展造成不可弥补的错误。乡村学校具有基础性的特点,与城市学校一样,乡村学校首先培养的是社会公民,它的教育使命在于让青少年儿童在学校里习得作为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道德素质和文化素养。这种公民素养的形成需要学校教育通过浓厚的文化氛围去引导,引导他们了解自己所处的环境。一个人,如果对生于此、长于此的地方没有一种眷恋与热爱,何谈对社会的贡献,何以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乡村学校的教育就是要引导青少年以乡村文化为根基,让青少年未来能独立地生存下去,有尊严地生活和工作,充分实现自己的发展,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并能终生学习。[8]
3.深度挖掘学校文化资本的内在价值,建构健康的文化生态
首先,课堂是学校文化资本化的主要场所,师生互动是资本实现增值的主要途径。教师文化与学生文化的共生共享构成了基本课堂文化景观,如果教师文化与学生文化在课堂中处于无法调和的对立与冲突过程,课堂文化生态的平衡性与共生性就会受到破坏。因此,课堂文化生态是教师文化和学生文化两个系统的有机结合,只有教师在课堂文化的建构中以学生文化为基础,以自我专业提升为动力,构建和谐对话的师生关系,以积极的教师文化引导学生文化,才能提升学校文化资本的内聚力。其次,校本课程的多元开发为学校的文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在校本课程开发中,以乡土文化、校本文化和学生特征为资本积累源泉,考虑学生文化和当地文化的多元价值,使学校文化与学校所处地域的文化达到相融共生,提升学校文化的精神价值。再次,学校文化资本内在价值的挖掘需借助制度的保障与协调,学校的管理者需结合本校的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政策,调动校内外文化资源,为学生的成长和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平台,保证文化资本内在价值得到充分挖掘。最后,在物质文化资本的挖掘上,通过物质设施的充分利用、环境的充分改善,以愉悦的环境和先进的物质设施提升物质文化资本的内在价值,为乡村文化建设及学校的文化建设提供实质性的物质支持。
[1] 孙杰远.以精神文化为核心,以生态文化为取向——对当代基础教育学校文化偏误与应然取向的思考[J].基础教育参考,2013(6):3-6.
[2] 徐书业.学校文化的生态本性[J].基础教育研究,2010(9):19-21.
[3]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419.
[4] 吴志强,梁茜.人类的起源于生物进化[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3:48.
[5] 银锋.从经典到现代:马克思主义金融资本理论及其当代价值[J].理论探讨,2010(2):71-74.
[6] [法]布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189.
[7] 喻玮,罗生全.论学校文化的资本化逻辑[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4(2):5-9.
[8] 王勇.城乡文化一体化与乡村学校的文化选择[J].中国教育学刊,2012(2):46-48.
[责任编辑:江桂珍]
10.16165/j.cnki.22-1096/g4.2015.09.001
2015-05-06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4YJA880088);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5BSH063)。
李晓红(1975-),女,甘肃庆阳人,硕士,副教授。
G40-055
A
1002-1477(2015)09-0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