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黯然失色的象牙塔”——基于“人本主义”教育观探析我国当代大学精神的失落与构建
2015-03-01任超
文/任超
“黯然失色的象牙塔”——基于“人本主义”教育观探析我国当代大学精神的失落与构建
文/任超
摘要: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的灵魂之所在,是大学在创建与发展过程中经过长期的积淀与凝结而成。纵观世界,每一所优秀的大学必然会有其独特的精神,这些独具特色精神文化会随着大学的不断发展与创新而广为传播。反观我国,长期以来,在现当代大学建设过程中往往忽视了对于大学精神文化的建设,此外,另有一些高校对于大学精神建设的理解存在较为严重的偏差。因此,本文从人本主义教育观入手,结合历史背景探析当代我国当代大学精神建设的失落与构建。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一、“人本主义”视角的缘起与对高等教育的作用。二、大学精神的涵义和作用。三、我国当代大学精神建设的失落与不足。四、基于“人本主义”教育观我国应如何构建当代大学精神。五、结语。
关键词:人本主义;大学精神;高等教育;时代发展;构建
一、“人本主义”视角的缘起与对高等教育的作用
(一)人本主义的渊源
“人本主义”(Humanism)是源于拉丁文的“humanitas”,其意思有“人的本性”、“人的本质”、“万物之灵长”等等。
说起人本主义这一哲学概念,首先起源于古希腊的哲学方向从自然转向“人”本身的便是以普洛塔格拉为代表的智者学派的兴起。正如其所言“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事物不存在的尺度。”“智者学派”的某些学说虽有失偏颇,但其出现和兴起却是人类哲学进步的重要标志——将“人的哲学”从“自然哲学”划分出来。后来,人本主义经过柏拉图、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等人的传习与发扬之后,逐渐形成了古典人本主义传统。
14—16世纪兴起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中出现“人文主义”由但丁、达·芬奇、拉斐尔等人继续深化和发扬,呈现出与宗教分离的态势。
人本主义传统经过从16世纪末到19世纪初期经过德国古典哲学时期,经过康德以及黑格尔等人的研究和阐述,“人本主义”这一提法在十九世纪中期彻底确立下来,并由此发端。理性人本主义从宗教中彻底分化出来,思辨性显著增强,但却呈现出脱离现实的特点。“人本主义,一般被认为是指抽去人的具体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而仅把人看作是一种生物学意义上存在的哲学学说。19世纪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首先把人本主义原理引入了哲学并对这一原理作了多方面的论证。”[1]现当代的人本主义则逐渐演化为一种理性和非理性的综合体。
(二)“人本主义”教育观的核心理念
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的目的与教育的目的是高度契合的,人本主义本质上是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是实现人性发展的形式。“根据罗杰斯的观点,人本主义教育观的特点主要包括:第一,教学追求结果主要是价值的实现”,教育有工具的作用,但教育不是工具,教育本身的真正目的在于育人,在于教人追求真理,注重的应是学生多个方面的发展,第二,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中心。第三,师生的关系应是“主体与主体”的关系。”[2]因此,人本主义教育观的核心理念便是对于教育对象本身的无条件关注,是对人的成长的重视,其重要方法在于对学生个性的关注。教育对象是主体,其所有方式与方法都是围绕着受教育对象展开的。
(三)人本主义教育观对高等教育具有重要作用
“人本主义”教育观的核心便是人的生存与发展,而依据高等教育的特点与功能方面“高等教育是在完成高级中等教育基础上实施的教育,具有多层次、多类别的特点。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成为时代不能回避的主题,高等教育机构在承担高等教育大众化任务的同时,也承担着为社会培养精英的任务,这些都使高等教育比基础教育及中等教育表现得更加复杂和难以把握。高等教育对社会与人的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教学、科研、服务的功能实现的。因此,高等教育是具有显著的社会性的,而从理念的角度来看,“它主要有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理念、学术自由理念、面向社会理念、国际化理念、可持续发展理念、为终生学习奠基理念等。这些理念具有宏观性、外向型、社会性、服务性、引导性等特征,是伴随着时代进步和社会需要应运而生的。”[3]由此可见,高等教育的最终归宿还是对于“人”的教育,这刚好与人本主义教育观的核心高度契合,因此,人本主义教育观对高等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大学精神的涵义和作用
(一)大学精神的含义
大学精神是一个大学的灵魂,是一个大学经过长期的发展、积累、凝结形成的,其形成过程与大学人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正如纽曼的观点“真理是很多头脑一起自由运作的结果。大学应成为使这些头脑聚集的地方,大学是国民追求真理的中心,是一个推动探索,使各种发现不断得到完善和证实的地方,是使轻率鲁莽也变得无伤大雅,使错误通过思想与思想之间、知识与知识之间的碰撞暴露于众的地方。”[4]其内容可以概括为“人文关怀精神、自由独立精神、科学理性精神、求真创新精神、公正批判精神和诚信道德精神。”[5]而且,从总体上来说,大学精神甚至可以影响到一所大学的各个方面,不同的大学往往会形成不同的大学精神。
(二)现代大学精神的形成主要因素
大学精神的形成是具有鲜明的“人本主义”色彩的,每所大学的大学精神是随着大学的不断发展和演化而不断丰富的,而且具有浓厚的时代性和历史性的特征。西方现代大学的精神的形成是伴随着现代大学形成而发展的。
现代西方大学的起源是中世纪的柏林大学和巴黎大学、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大学等,其学术自由、人文主义等思想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从宗教体系中脱离出来,后来形成其独特的大学精神,推动了大学自身的发展,为社会培育了大量的人才。
一位强有力的校长对于大学精神的形成也往往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如汉纳在密歇根州立大学所进行的改革以及其“世界就是校园”的坚定的信念“受汉纳世界就是校园这一信念的影响,密歇根州立大学现在每年有1500余人到国外短期学习,在人数上居全美之首。”[6]在我国,大学精神也随着历史的波澜以及社会的变迁经历了许多不同的发展阶段。如,蔡元培锐意改革北大,提出了“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教育思想。“蔡元培选择文科入手改革北大,除了曾广泛涉猎文科各门知识,对文科“如何改革,基本上胸有成竹,北大文科所秉承的学术传统也需考虑在内。”[7]。
因此,历史的发展与社会的变迁是现代大学精神形成的主要因素、当大学发展到一定时期时,某些校长强有力的改革往往也是大学形成自己独有精神的重要因素。
(三)大学精神的形成对大学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大学精神的形成对于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教育首先是“人”的教育,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教育“人”、培养“人”。大学中的教育更是如此。一种好的大学精神有利于营造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促进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学生就较为容易将这些积极的大学精神内化为自身的品格,对大学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如果他们能坚持剩下的专业学院和系科以真正的大学精神,也就是纯粹为了研究对象而研究的精神,去处理它们的专业论题,那么它们将在解决专业主义的困境方面走得更远。我相信这些学院将会发现,如果训练他们的学生学会思考专业的论题,会比用现成的方法教他们能更好地为他们将来的实际工作作准备。”[8]
第二,良好的大学精神有利于促进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大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场所,还是培养学生、鼓励学生努力实现自我价值之地。大学精神对于大学中受教育者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大学中绝不人云亦云、具有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大学中的自由、风雅等可贵的精神品质对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如徐志摩根据在英国剑桥大学留学期间经历及感悟写出了脍炙人口的《再别康桥》等,这与剑桥大学的精神的渲染不无关系。
三、我国当代大学精神建设的失落与不足
(一)大学校园文化与世俗文化混淆,缺乏统一的引导
高校作为一个整体,其功能的发挥当然也是离不开各个部分。要发挥其整体的最佳功效当然要注重部分功能的协调与发展。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与发展,好多大学只看到了市场化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而忽略了对于大学精神的建设和对人才的培养。有些学校对于大学精神的建设理解存在偏差,如将其单纯理解为校园文化活动等等,但在浮华背后折射出的却是一种浅表化的单薄,而且,国家也鲜有相关配套政策引导高校进行正确的大学精神文明建设,这就容易导致大学精神文明建设陷入混乱。
(二)大学中实用主义风行、功利化气息严重
就许多方面来讲,学生是带着已有的经验进入大学学习的。在进入大学之前,学生或多或少会受到社会风气的影响。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社会上某些功利化、拜金主义、及时享乐等不正之风甚至影响到了大学的精神建设。某些大学追求利益最大化,开设各种成人自学考试、函授班等等,这对学生已有的观念产生了强化,使得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扭曲,使其逐渐趋向实用主义和功利化,这就偏离了大学原本的精神特质,而且对于大学生个人的成长也是极为不利的。
(三)大学受到“亚文化”影响较深,人文主义精神流失严重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新思潮层出不穷,这也严重影响到了大学精神的构建。真正的人文主义精神在当今流失较为严重,其中处于灰色地带的网络文化、微信文化、段子文学等趁虚而入。某些大学生缺乏正义感、责任感、对周围环境冷漠、奉行投机主义等等都可归结为当代我国大学人文主义精神的流失与“亚文化”对传统大学精神的侵袭。
(四)追求真理精神缺失
大学是追求真理,研究学问的象牙塔。因此一定要有求真务实、刻骨钻研的精神。但受到上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高校学术腐败问题层出不穷。许多高校教师为了达到评定职称的目的而不择手段,剽窃之风横行。在这种风气的引导之下,学生也上行下效,只选择对自己工作有用的科目进行学习,其他理论性强的科目则能回避就尽量回避,实在回避不开就敷衍了事,只要能修够学分就“万事大吉”。在这种环境之下,大学精神的建设是无从谈起的。
四、基于“人本主义”教育观我国应如何构建当代大学精神
(一)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大学精神建设统一的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它不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以及中国共产党的行动指南和基本原则,其博大精深的哲学思想还能指导我们得以正确、科学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因此,应该鼓励在校大学生积极学习马克思主义思想,并且正确利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探索、研究和实践,这样能有力保障学生避免出现思想价值观缺乏统一引导的局面。
(二)根据大学自身特点,培育有利于大学人身心发展的大学精神
对于大学精神的培育应该“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因为每个大学的发展和形成的历史是具有明显的差异性的,因此对于大学精神的培育绝不能“千校一面”。高校应该根据自身的校史、培养模式、建校特色等因素发展自身特有的大学精神。
如享誉世界的英国剑桥大学。“剑桥大学奉行自由教育理念,强调对学生的理性训练和人格塑造,将获取知识和发展智慧作为教育的惟一和最高目的”[9]剑桥大学正是根据自身的自由教育理念和传统进行治校,而且很好地传承了英伦传统教育中贵族教育的特性,最终形成一种勤勉、谦虚、热爱智慧、勇于探索知识的大学精神,正如其校训所言:“Hinc lucem et pocula sacra (此地乃启蒙之所,智识之源)”。
(三)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到大学精神的建设中
“在构建当代中国大学过程中,方法论层面的问题主要是“观念决定论”和“外部反思”。“观念决定论”的表现在与:有些人着眼于“观念的革新”,一味强调西方大学的合理性,力图按照西方的模式来构建中国大学精神。”[10]
很显然,这种生搬硬套的方式是不可取的。“当代中国大学精神的构建必须基于中华民族自身的文化传统之上,由此而生成的大学精神才是属于我们本民族的。当然,这绝不意味着鼓励的文化上的民族主义。就语义学维度而言,在汉语系统中“文化”意指“以文化人”、“以文教化”,是对人的品性的陶冶和教养,其本身就意味着对话与商谈,而且这种对话显然已超过了一时一地民族的时空界限。”[11]我国应该将传统文化引入到大学精神的建设之中,当然,对于传统文化我们应该批判地进行继承,应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有机地融入到大学精神的建设中,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还要不断推陈出新,结合时代特色将大学精神不断地发展和创新,最终形成具有鲜明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精神。
(四)以学生为本,回归大学精神本源
对于人才的培养是大学的主要职能之一,而从人本主义教育观的视角看来,大学对于人才的培养其首要目标应该培养一个具有完善人格的人。在教育大众化的大背景下,少数精英化的教育并不适合当作大多数大学精神塑造的理念。我国当代大学精神的构建其最终归宿应该是大学精神的本身,其建设的主要着眼点也必将是接受教育者与教育者。“所有学科都只有扎根完全的人,
扎根于人的完美的内心世界才有意义。人文精神倡导个性的解放,反对束缚,人文精神提倡人的和谐发展,鼓励人的情感、理智平衡发展。”[12]
目前国内许多大学的做法甚至与大学的初衷背道而驰,过分追求大学的量化指标,如就业率、毕业率等等。这些极端功利化的做法的直接后果便是大学忽略了大学本身的意义,使其沦为“职业养成所”,其培养的是一群“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这对形成真正的大学精神、实现真正的教育意义是极其有害的,因此,以学生为本,回归真正的大学精神的本源对于构建大学精神来讲,是具有关键性意义的措施。
五、结语
综上所述,一所成功的大学往往具有鲜明而独特的大学精神。大学精神作为大学的一种“软实力”,极大地增加了大学的影响力和影响范围。而这种精神的塑造与构建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这往往需要足够的历史文化积淀与厚重的人文主义背景,这些精神养料积累到一定程度方能厚积薄发、游刃有余,而且能随着时代潮流的发展而历久弥新、革故鼎新。而这些大学精神的基本载体当然是大学人,因此,从“人本主义”的角度研究大学精神等等问题是十分有必要的。一种优秀的大学精神往往会对大学中的人产生深远的影响,而这些人将大学精神内化之后反作用于大学的精神,这是一种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过程,是使大学精神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奥义之所在。诚然,我国现代大学模式是在学习和借鉴西方大学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目前还存在许多问题,但我们完全可以结合我国传统文化进行创新,形成我国大学所特有的大学精神。“路慢慢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国大学精神的建设是任重而道远的。但笔者相信在可预见的将来,我国大学也一定能形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大学精神,从而更好地为现代社会输送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胡敏中.论人本主义[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4: 62.
[2]商磊,刘析鹭.人本主义教育:中国高等教育的丢失与寻找[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1: 36.
[3]韩延明编.高等教育学新论[M].临沂:山东人民出版社.2012: 28.
[4]徐继宁.现代大学的传统理念——纽曼教育思想解析[J].高教探索.2008,6: 32.
[5]吴彩虹,全承相.大学精神汇总的诚信理念与教育价值.湖南社会科学[J].2015,4: 25.
[6]舸昕编.漫步美国大学——美国大学今夕纵横谈(续编) [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0: 84.
[7]娄岙菲.蔡元培“兼容并包”之再诠释.教育学报[J].第5期.2007,10 (5) : 3.
[8]罗伯特·M·赫钦斯著.汪利兵.译.美国高等教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57.
[9]别敦荣,隆芳敏.现代大学教育[J].剑桥大学的发展历程、教育理念及启示2011,(4) : 40.
[10][11]陈永杰.建构当代大学精神的方法论考察.国家行政学院学报[J].2015,2: 45.
[12]赵晓霞.大学精神与我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几个原则.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12,10 (5) : 18.
作者简介:任超(1991-),辽宁朝阳人,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在读,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主要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史、高等教育原理。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 (2015) 12-028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