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梗死患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预后相关危险因素初步研究*
2015-02-28江思德唐明山
肖 静, 江思德, 唐明山
(重庆市巴南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重庆 巴南区 401320)
阿替普酶为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采用rt-PA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可靠疗效和较高的安全性,成为世界范围内得到推广的治疗方式[1,2],而我国目前也将 rt-PA 应用在脑梗死患者治疗中,但是由于起步晚、临床经验少等原因,目前对于rt-PA在脑梗死治疗中可能受到的影响因素还未完全掌握[3,4]。本文选取我院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对比预后良好和预后不良之间的危险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取的80例患者均在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男性36例,女性44例,年龄44-78岁,平均62.8±10.8岁,均满足急性脑梗死诊断标准,排除溶栓禁忌症患者。观察组36例,其中男20例,女16例,高血压史32例,冠心病史8例,糖尿病史4例,风湿性心脏病史8例,抽烟史20例,喝酒史9例;对照组44例,其中男16例,女28例,高血压史36例,冠心病史12例,糖尿病史16例,风湿性心脏病史4例,吸烟史16例,喝酒史32例;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性别、高血压等既往史、吸烟、喝酒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常规留置导尿管,防止患者因为尿潴留使患者在脑梗死急性期出现血压升高。阿替普酶剂量0.9mg/kg,最大值不高于90mg,先将10%在2min内注入,剩余90%依靠微量注射泵调控在1h内泵入,所有患者在治疗期间均禁止服用降压药等影响血压药物[5]。
1.3 血压监测:完成溶栓治疗后利用心电监护仪对24h内各个时间点进行监测,溶栓开始后2h内每15min监测一次血压,超过2h每隔20min监测一次,超过9h每隔1h监测一次,主要监测内容包括:收缩压基础值、收缩压平均值、24h收缩压基础值。另外利用ECASSⅡ对血压变异性的指标收缩压连续变异性来表示血压变异性,主要反映收缩压随时间变化反映出来的变化趋势,以90d时的mRS评分为最终点,0-1分为预后良好,即观察组,2-6分为预后不良,即对照组。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性别和既往病史对比:根据结果显示,观察组共36例,对照组44例,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性别、高血压等既往史、抽烟、喝酒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性别和既往病史对比 (n)
2.2 两组血压情况对比:根据研究显示,对照组的年龄、NIHSS评分、发病至治疗时间均明显高于观察组,同时血压变异性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压情况对比±s)
表2 两组血压情况对比±s)
组别 年龄 收缩压基础值收缩压平均值24h收缩压基础值NIHSS评分 收缩压连续变异性(mmHg)发病至治疗时间(min)观察组 56.32 ±9.24 156.72 ±20.21 146.87 ±24.99 13.04±10.21 11.34 ±5.12 12.98 ±5.02 175.87 ±58.67对照组 63.87 ±10.54 164.23 ±30.12 152.64 ±19.87 18.14 ±4.02 16.68 ±8.36 16.94 ±4.01 375.45 ±314.16 t值 3.367 1.278 1.151 3.041 3.351 2.496 3.754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经过研究显示卒中的严重程度、高血压、高龄、高血糖、脑肿胀以及CT检测显示低密度区对溶栓后预后有消极影响,而在早期神经功能恢复、梗死面积下降、早期血管再通对其有积极影响[6,7]。当前对急性脑梗死采取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判断指标仅有发病至治疗时间是能够明确的,如果这个时间越短,3个月后的预后效果就越好,本研究发现对照组观察指标中年龄大、NIHSS评分高、发病至治疗时间长等是导致其预后不良的主要原因,与以往研究结果相近[8,9]。
有研究表明,收缩压的高水平是溶栓后出现颅内出血的关键因素。本次研究对溶栓后24h内患者的血压进行连续监测,结果显示对照组的收缩压基础值、收缩压平均值、24h收缩压基础值以及收缩压连续变异性均高于观察组,但仅收缩压连续变异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收缩压基础值略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可能是因为样本数量不足或者溶栓前收缩压基础值过高或者高于185/110mmHg的患者未被选中,存在选择偏差。
本次研究的样本数量有限,因此相关结果必须进一步提高样本量进行验证,以获得可靠答案。
[1] 罗伟良,李梅,王立志,等.80岁及以上急性脑梗死患者小剂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分析[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2,(6):522 -524.
[2] 王爱明,王佼佼,张凤佳,等.急性脑梗死早期征象与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疗效相关性分析[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0):1054 -1056.
[3] 代志彬,林达绮.动脉和静脉应用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比较[J].中华全科医学,2013,(8):4625-4626.
[4] 宋叶平,李焰生.影响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早期疗效的因素分析[J].中华内科杂志,2012,(10):781-783.
[5] 张德明,陈永文,桑文涛,等.阿替普酶溶栓后抗凝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834 -836.
[6] Fan Jiping.2003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clinical data analysis[J].Journ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2010,22(1):61 -63.
[7] The king by,Ren Zhan Li,Du Menghua,et al.Early stroke syndromes affecting factors research[J].Journ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2012,19(4):43 -46
[8] Thie A,Fuhlendorf A,Spitzer K,et al.Transcranial doppler evalution of common and classic migraine.PartⅡ.Ultrasonic features during attacks[J].Headache,2011,30(3):209 -215.
[9] Wu Baoren,Wang Hongdian,Ren chiffon,et al.Of flunarizine in migraine prophyla Xis,double blind observation[J].Journal of Stroke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2010,8: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