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编故事轻松识记整体认读音节

2015-02-28刘敏冯兆海朱红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5年29期
关键词:蛟河市读音节谐音

刘敏冯兆海朱红

(1.蛟河市胜利小学 吉林蛟河 132500;2.漂河九年制学校 吉林蛟河 132500)

编故事轻松识记整体认读音节

刘敏1冯兆海2朱红1

(1.蛟河市胜利小学 吉林蛟河 132500;2.漂河九年制学校 吉林蛟河 132500)

教学识记整体认读音节是个难点,尤其是ye、yue、yin、yun、yuan、ying这6个,最易混淆,最难识记。但是,我们利用谐音及学生的生活经验编成有幽默情趣故事,就能轻松识记而立竿见影。

整体认读 高效识记 愉悦轻松

孩子是在故事中成长的,他们喜欢故事是与生俱来的,故事能够伴随着他们快乐的学习也是毫无疑问的。那么,整体认读音节这样的各个独立、毫无意义的语音材料,又怎么能编故事帮助轻松识记呢?这要从一个有趣案例谈起。

有一位老师在教学整体认读音节的识记时,也遇到这一情况:还是前面的容易记,到ye、yue、yin,yun、yuan、ying时,就有一部分孩子无论怎么一遍遍地读也记不住,有的竟读了二十几遍还不行,惩戒的塑料尺都用上了,孩子更急得哭了。这时老师才急中生智,居然编出了故事:“只顾吃,就是zhi、chi、shi,今日(ri)字词要三思,z、c、s;一屋鱼,就是yi、wu、yu;吃饱了,爷爷约到树荫下,就是ye,yue,yin;爸爸以为你不学习,打晕(yun)你,你就哭,冤(yuan)啊,便说:‘不跟你玩了,玩老鹰(ying)捉小鸡去,'就是yun、yuan、ying。”于是,这样反复解读,领孩子读,竟能轻松识读而破涕为笑了。再推及全班也管用,真是既有趣,又高效,学生们轻松地记住了,有的说:“老师真会编故事。”正是谈笑中,识读与默写立竿见影。后来的读与写几乎百试不爽——就这么轻而易举。我们不禁引起思考,也收获了几点感悟。

一、运用谐音记忆

一些枯燥、抽象、相对孤立尤其是无意义的学习材料,借谐音记忆法识记就很灵验。如手机号的前几位1524328就想:“耀武扬威,而是扇了两巴掌”就记住了。上面的所谓故事就用了谐音记忆法:一屋鱼,就是yi、wu、yu;爷爷约到树荫下,就是ye,yue,yin之类。这就使得毫无趣味的音节,通过谐音与学生熟悉的事物与情境联系起来,如同一种标记印在了头脑里。

二、赋予形象意义

小学生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的学习总是喜欢与具体事物的直观形象,尤其是熟悉的生活与经验形象相联系,由此理解、记忆,才有兴趣。所以,引起联想,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使学习材料与某种情境形象相联系,形成联想记忆,建构赋予形象意义的学习,不但识记快,而且持久。上面的案例就是使各个语音材料在故事中形成活动形象,从而引起联想,使抽象的符号,附着于具体形象上,学生识记就轻而易举。

三、与生活相联系

杜威的“教育即生活”,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可谓尽人皆知。再现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将知识与生活经验相联系的回归生活世界的东西,就容易理解、感悟,形成牢固记忆,且学得愉悦轻松。上面就是把抽象的语音符号利用谐音构想幻化为某种熟悉的生活情境,又调动了学生的情感因素,学习可谓势如破竹。

四、较有幽默情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总是愿意做他感兴趣的事。富有幽默童真童趣的教学,又贴近学生生活,学得就轻松快乐。上面的“吃饱了,爷爷约到树荫下(ye,yue,yin);爸爸以为不学习,打晕(yun)你,你就哭,冤(yuan)啊,便说:‘不跟你玩了,玩老鹰捉小鸡去'。”就是生活化的跳跃式思维、最接近孩子生活的幽默。学生感到好玩、有趣,就学得积极主动而轻松。

五、虚构故事情节

童话总是受孩子欢迎,以至于有到了初中的学生,对童话还情有独钟,就是因为童话的故事性强,美妙而引人入胜。“学生是在学习和生活中成长的,也是在故事的滋养中成长的”,[1]喜欢故事是儿童的天性,伴随故事的教育教学就会其乐融融。上面十六个整体认读音节,本无联系,但利用谐音、联系孩子现实生活、编织了一个近乎荒诞——却是有趣的较为完整的故事,就使得相对零散、孤立的材料紧密联系,建立了某种意义的有趣学习,就能全部牢记,且刻骨铭心。

小学生要借助汉语拼音认读,但是到小学毕业对此仍还马马虎虎的学生也不是没有,汉语拼音教学实在不能小觑。新课标强调: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而汉语拼音教学要尽可能有趣味性。[2]我们也应该能注意到: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教科书中的拼音部分的内容,务求生活情境化,尽量贴近孩子生活的呈现就显而易见,同样,也是有谐音、有故事的。其颇重形象思维的编写意图是可以窥见的。我们应当领会这种意图,并应当自觉或创造性地拓展、发扬光大之。本文所举案例,或许会给老师们以有益启示。不只是这汉语拼音之类,当我们教学此类枯燥、抽象的知识时,倘用其他方法效果不佳时,用此方法,或能山重水复、柳暗花明。

[1]刘苡辛、冯兆海.留意文章背后的故事[J].读与写杂志.2014.12期:60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19-21

刘 敏(1972),女,一级教师,教育教学,大专,蛟河市胜利小学。

冯兆海(1957-),男,高级教师,教育教学。发表论文160余篇,有专著出版。

朱 红(1977),女,一级教师,教育教学,本科,蛟河市胜利小学。

猜你喜欢

蛟河市读音节谐音
蛟河市推进未来教育学习中心建设与应用
钉螺当成钉
勇闯长龙阵
《谐音词里的民俗》
谐音词的规则
蛟河市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现状、难题及破解对策
《一年级上册期中检测题》参考答案
蛟河市农广校开展2016年新型职业农民后续跟踪指导服务培训
吉林省蛟河市民营经济发展成效显著
绝妙的数字灯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