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大课间的小学体育活动

2015-02-28林海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5年29期
关键词:课间身体素质体育锻炼

林海

(通化市二道江区五道江镇中心小学校 吉林通化 134007)

谈大课间的小学体育活动

林海

(通化市二道江区五道江镇中心小学校 吉林通化 134007)

随着我国社会文明的快速发展,社会大众对于身体素质的重视度有所提高,这也给小学教育中的体育活动实施提供了动力。大课间的小学体育活动,是促进小学生实施体育锻炼活动的绝佳时机。当代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整体下降,提高小学生的体育活动量,把握好每一分钟锻炼时间,是教育工作者的职责。明确大课间小学体育活动的方向与意义,开发有效的体育活动类型,有利于大课间时间利用价值的提高。

大课间 小学 身体素质 意义 体育活动

前言

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让学校的体育教育工作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让众多学校开始策划学生大课间的体育活动。利用大课间组织学生开展体育运动,促进学生建立正确的体育观念,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能够让小学生终身受益。大课间的体育活动设计是一门艺术,只有满足小学生体育锻炼需求的体育活动,才能发挥身体素质提高的作用。

一、大课间小学体育活动意义

第一,有利于小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小学生的生活中充满了电子产品,他们将更多的课余时间花费在电子产品上。竞争压力的加大,使得许多家长为了提高孩子的竞争优势,为其报了许多课外班与兴趣班,占据了孩子体育活动的时间,小学生的体育也因此整体下降。日常生活中,来自多位家长的溺爱,让小学生成为一切营养食物的接收器,没有体育锻炼的配合,小学生的肥胖率有所提升。要改变小学生的身体素质现状,需要学校给小学生提供更多体育活动的机会。而大课间体育活动,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第二,有利于小学生体育活动兴趣的培养。素质教育理念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感受,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对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进行培养,才能让学生成为自主锻炼者,提高其锻炼意识。兴趣,对于小学生体育锻炼自主性有直接影响。大课间体育活动具有灵活性,就能丰富小学生的体育锻炼视野,给小学生更多的体育活动选择,通常可以激发小学生的体育锻炼积极性。

第三,有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在近几年的教学改革中,教师已经成为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参与者。用大课间给师生提供一个共同参与体育活动的机会,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师生之间建立起深厚的友谊。在体育活动中,师生交流的氛围更加轻松,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也更加自然。

二、大课间小学体育活动方法

1.加强对大课间小学体育活动的重视

在以前的小学教育中,大课间是小学生的自由活动时间。因此,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对传统大课间的一种创新。开展大课间活动,能够巩固小学生的体育锻炼成效,促进小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但要将其落实到小学体育教育实践中,还需要相关人士重视大课间的体育活动。与传统的课间操相比,丰富的体育活动更能够满足小学生的成长需求,也能让小学生长期且积极地坚持下去。在自由活动时,一些小学生会利用大课间时间读书写作业,体育活动的开展打破了这样的传统。学校要重视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将体育教师与班主任组成大课间体育活动实施小组。利用学校行政会议与教学会议,探讨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形式,使教育工作者意识到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必然性。除此之外,学校要重视大课间体育活动政策的宣传,利用家长会的时机,让家长了解大课间体育活动。利用晨读时间向学生宣传大课间体育活动,突出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只有所有小学教育相关者认可与重视大课间体育活动,才能促进大课间体育活动功效的显著。

2.做好大课间小学体育活动的设计工作

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目标就培养小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让小学生感受到体育锻炼的乐趣。通过大课间体育活动,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具有强健的身体与健康的心理,快乐的情绪与坚定的斗志,有利于学生的生活幸福与学习进步。大课间体育活动可以被安排在每天下午的第三节课后,时间一般在20到30分钟。学校教师征集学生的意见,选择一些小学生喜欢的歌曲作为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提示曲。像TFboys的《青春修炼手册》就可以作为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场曲,利用一首歌的时间,让小学生从教室走到操场,排好队。课间活动的第一步是完成常规的广播体操,广播操做完后,让小学生以自己选择兴趣运动项目为小组集合,实施运动。小学校园要丰富体育设施,让学生能够接触长跑、短跑、跳高、跳远、足球、篮球等传统体育活动的同时,也能接触到健美操、跳皮筋、平衡木与呼拉圈等一些时尚性的运动项目。鼓励班主任也选择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与学生一起运动,从而促进大课间体育活动氛围的轻松化。全体参与,会让小学生逐渐认可大课间体育活动,并从大课间体育活动中体会到体育锻炼的乐趣。

3.针对班级需求合理安排体育活动

具有针对性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往往更具有吸引力。体育教师要考虑到学校体育器材的限制,针对学生的特点与兴趣,对体育场地进行最合理的安排。

首先,不同的运动项目具有不同的体育锻炼价值。每一个学期,体育教师要确保一个班级的学生参与过跑、跳、投等各类体育活动,从而能够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其次,体育教师要考虑到低、中、高年级小学生的身体特点与意志力,在学生体能允许的范围内设计体育活动,不能让体育活动影响学生的上课精力。低年级的小学生可以设计一些团队式的体育活动,如扔沙包与编花篮等。中高年级的学生有更强的自主意识,让他们自主选择体育活动项目,像中长跑与跳长绳等。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设计体育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更能提高其运动技巧。

三、结语

综上所述,认可大课间体育活动的重要性,达成体育活动规划与实施共识,让大课间成为小学生体育活动的第一选择,有利于小学生获得更多身体锻炼的机会。体育教师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与班级管理者一起开发有效的体育活动形式,让小学生在有效的管理中建立体育锻炼的兴趣,能够促进体育活动意义的实现。

[1]段旭鹤.浅谈小学体育大课间和阳光体育活动有机结合之我见[J].赤子(上中旬),2014,10:186.

[2]郑志军.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有效性研究[J].广东科技,2013,16:240-241.

[3]李全军.关于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几点思考[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15:146-147.

[4]黄福娇,闵贤舞.小学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实践研究[J].科技资讯,2008,36:133.

猜你喜欢

课间身体素质体育锻炼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锻炼
身体素质对篮球技战术发挥的影响
课间10分钟
课间10分钟
足球专项身体素质练习与足球技能学习成效的相关性研究
快乐课间
课间10分钟
体育锻炼也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