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题教学法在运动生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2015-02-28李炜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5年29期
关键词:生理学教学法实验教学

李炜

(湖北文理学院体育学院 湖北襄阳 441053)

问题教学法在运动生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李炜

(湖北文理学院体育学院 湖北襄阳 441053)

为提高运动生理学实验教学效果,对比分析传统教学的不足,提出引入问题教学法的必要性;讨论了问题教学法在运动生理学实验教学中应用的三个步骤是:1.提出问题;2.探究问题;3.归纳总结,对每一步骤目的和教师与学生所担负任务进行分析,并提出在教学中应用的注意事项。

问题教学法 运动生理学 实验教学

实验法是运动生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实验教学是运动生理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综合分析能力以及创新应用能力等。以往由于各种原因,运动生理学的教学大都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情况,实验教学和实践能力的考查没有发挥出应有的重要作用。因为素质教育对知识型、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实验教学改革成为运动生理学教学改革的重要一环。

一、问题教学法在运动生理学实验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主导实验的讲解、分析,学生只是被动地验证、机械地照搬,很少问为什么。这种教学方法存在的许多不足:(1)学生缺少预习,不会对书上的关键内容进行学习。(2)教师对实验的讲解,学生多有听不明白、兴趣不高。(3)学生对实验为什么要这么做却不做思考,实验目的只是为了测得一些数据。(4)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会想办法去分析解决。(5)学生从实验中收获甚微,对做过的实验没有印象,更不会去理解应用[2]。传统教学方法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不利于学生实验思维能力的提高,缺少分析实验现象及结果的能力,更谈不上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

问题教学法主张学生在学习中处于主动地位,主动地去查阅文献资料,积极地与同学合作交流;不断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通过讨论而解决问题[2]。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善于捕捉、整合、判断各种信息价值的能力,发现知识、创造知识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等,因此相对于传统教学法,在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方面能更好的发挥作用。也能更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运动生理学实验教学效果。

二、问题教学法在运动生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实施步骤

运动生理学实验的具体实践以 “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 “三点一线”法为主要途径进行。在教学过程中,将中国式的“重演绎推理、按部就班、严谨认真”的教学方式与美国式的 “重归纳分析、渗透综合”的教学方式相互融合[3]。

1.提出问题

在运动生理学实验中教师以问题的方式讲解实验,激励学生对实验中可能发生的情况做出设想。教师在此阶段不再扮演传统教学的讲解者、主导者,而是肩负引导创设学习情境的重责[4]。教师精心设立问题,设立一个问题的情境。其目的不仅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对问题场景的引用和设计都带有深意和“预谋”,是为了引出学生对问题的关注和思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探究的意向,为学生的实践做个定向引导。比如对“不同的运动形式对血压的影响”的实验,提出问题:高血压患者想通过运动缓解、降低血压,如何选择运动形式或者作为一个健身指导者你如何为他们选择运动项目?学生很自然的就会意识到:研究不同的运动形式对血压的影响是首要的问题。这样的创设生活场景、提出问题,直接针对社会热点和应用背景,更能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明了实验意义和实际作用,为学生自主进入实验探究做好铺垫。

根据问题场景提出的问题。应该满足:(1)不能脱离本学科的教学内容;(2)课题要紧密联系实际,联系社会生活,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3)课题要有新意,有一定的前瞻性;(4)不要超出学生的研究能力;(5)选题不宜宽泛[5]。

2.探究问题

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分组分工收集资料,阅读实验方案及相关资料、观察演示实验后动手操作分组实验。试验中认真记录实验现象,遇到困难时小组讨论解决,在进行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自己得出结论。在此阶段教师的主要职责在于激励学生思考,提供思路方法帮助。学生对于疑惑有理不清时,由于知识面的限制,一时无法展开研究,教师应当给与思路方法的提示引导,但不是直接传授答案。相信学生、鼓励学生能够完成探究问题。研究“运动形式对血压的影响”时,为避免学生的无头绪研究,教师可引导学生主要从“动力性运动、静力性运动对血压影响”“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对血压影响”,“不同强度运动对血压影响”方向进行;然后交由学生根据以往对运动形式的认识设计具体方案、确立研究主题,提示学生重对比、找异同点;鼓励学生大胆设想与实践、组间合作、认真分析。

在这一阶段中,教师应当注重:一、强调学生明确解决什么问题,要观察什么现象,要进行哪些操作;二、强调实验观察中及时做好记录,组员间讨论后注意归纳总结。三、提示学生应当注重自己在整个活动过程做了什么,有什么贡献。总之,无论是阅读、实验还是讨论都要有明确的目的性,都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即培养学生自学、观察、实验、思维等多种能力,尤其是对学生对实验进行设计能力的培养。

3.归纳总结

通过实验观察、验证活动,学生收集到了相关的数据,获得了新的感受,有了新的认识。教师的职责是引导学生探讨实验过程中的事实及感受,并与自己过去经验进行比较,对实验结果进行归纳整理、分析总结,对学生在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纠正错误或不准确的认识。但完成预设课题并不是问题教学的最终目的,教师还需引导学生进一步做深入进行分析归纳、渗透综合。对各类具有共性问题进行逻辑性的归纳总结,得出规律性原理,力求学生能在其他实验中灵活运用。为了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应用能力的目的,还需组织学生思考未来怎么做,交流各自有哪些新的想法,如何将所学用到新情境,如何在社会现实环境中进行应用[1]。“运动形式对血压的影响”试验后,学生实验采用运动形式较多,不同的实验结果很多。教师引导组间讨论总结运动对血压的影响的规律,终得出运动时每搏输出量、心率、血管外周阻力、血管弹性分别对收缩压和舒张压起着不同明显影响。由此鼓励学生回答“高血压患者如何选择运动形式”的问题,对于其他不同体质人又该如何指导他们选择运动形式的问题留给学生去思考。

三、问题教学法在运动生理学实验教学中应用注意的问题

1.问题教学法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开放性,教学中很容易产生放任自流、各自为战的局面。教师应加强引导,使学生有方向地开放与自主,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教学组织。

2.问题教学法强调教师“教少”,但不等于教师少备课,而是需要教师对现行教材要充分了解,对教材、教学资料进行大量整合和改编,根据教学实际情况随机施用,课前对课堂的每一个步骤要有充分的构想和掌控。

3.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课前要深思学生的探究能力,课中要反思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课后要反思学生探究问题的实际效果。

4.建立和健全实验考核、评价机制,问题教学法的考核形式、内容及在综合考试中的分值比例,都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完善。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最大程度保证学生实践时间,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6]。

四、小结

问题教学法在运动生理学实验教学实践中进行应用是有助提高学生能力、改善教学效果的举措。对于学生的各种能力的提高,教师能否成功地开展和应用,应该是个不断深化提高的过程,既需要教师

猜你喜欢

生理学教学法实验教学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稿约
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高中数学实践教学法的创新策略探讨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稿约.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