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小学教育改革的基本途径

2015-02-28卢宗东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5年29期
关键词: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模式

卢宗东

(延吉市三道湾镇支边小学 延吉三道湾镇 133006)

新时期小学教育改革的基本途径

卢宗东

(延吉市三道湾镇支边小学 延吉三道湾镇 133006)

小学教育是我国的基础教育,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基础阶段,对学生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地变化,传统的小学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代社会对人才的发展需求。因此,我国教育事业也要顺应时代的发展需求进行改革,在教育改革中,小学教育改革应该作为改革的基础,也是重点改革对象。本文结合实际,通过对新时期小学教育改革的必要性进行分析,探讨小学教育改革的基本途径,旨在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做出微薄的贡献。

新时期 小学教育 改革 途径

我国的人才教育的培养目标中提倡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使学生提高综合能力,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但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在教学中基本是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教师的教学目的是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学生的学习目的是为考试,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失去主动性,教学质量得不到提高,学生的全面发展受到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地不断更新,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过程中对人才的需求,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所谓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小学教育作为我国的基础教育,是学生学习的基础阶段,因此小学教育改革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

一、新时期小学教育改革的必要性

哲学基本理论中提出事物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新事物的发展必然代替旧事物。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在不断更新,旧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在不断推陈出新,逐渐代替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小学教育改革遵循了事物发展规律,已经成为当代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必然趋势[1]。

从长远来看,一个国家的人才培养关系着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创新能力,是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因素,影响着我国在国际中的地位。我国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出一批素质好、能力强、具有创新思维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小学教育是人才培养目标实施的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近几年我国小学教育在人才培养方法和观念上已经有所改变,但这仅停留在表面,教育机制和教育结构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在新时期下小学教育改革具有必要性。

二、新时期小学教育改革的基本途径

21世纪人才最重要,新时期下人才培养是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问题,小学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基础阶段,对我国的人才培养有直接影响。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我国小学教育中着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知识,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失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缺乏创新能力,教学质量得不到提高,而我国提倡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新时期下我国要实施小学教育改革,应以素质教育改革为基础,从转变教师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等方面着手,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2]。

(一)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教师的教学观念对学生的学习有着直接影响。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老师在课堂中占有主体地位,是整个课堂的核心,整个课堂由老师一人主导,学生只能被动地学习。新课改中提出要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新时期小学教育改革要符合新课改要求,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强调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注重对学生知识的教学,还应以自身为榜样,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提高其德育、政治思想水平,提高学生的个人素养[3]。

(二)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手段是在教学过程中对如信息技术等教学工具的有效运用,对教学质量有着重要影响。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技术等新的教学手段已经被广泛运用到学校的教学中,新时期小学教育改革也应适应社会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的特点,对新鲜的事物比较感兴趣,新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等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提高教学质量。

(三)改变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社会在不断发展变化,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新时期下小学教育要实施改革,必须改变教师的教学方法,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根据小学生的特点结合教学实际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如在体育教学中采用游戏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采用分组讨论法、在语文教学中采用情景教学法等,通过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去,给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寓教于乐,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能提高团队合作意识,形成正确的德育观,还能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四)健全学习评估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小学教育中,学校的评估体系不仅要针对教师,使老师提高自身素养,还要针对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全学习评估体系也是新时期小学教育改革中的一个重点内容。小学生天真活泼且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在学习过程中往往能提出一些新奇的想法,这时老师应尊重学生,对学生稀奇古怪的想法给予适当的评价和正确地引导,使学生的个性特征得以体现。另外,学校可以建立一个系统地学习评估体系,对小学生的学习成绩、创新能力、德育水平、体育锻炼等方面进行一个综合地评估,并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交流,使学校与家长在教育过程中相互协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过程中对人才的需求,小学教育作为教育的基础阶段,要顺应事物发展规律,对教育进行改革,注重素质教育和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健全学习评估体系,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出素质好、能力强、能适应社会发展的新时代人才。

[1]蔡丽凤.浅谈小学教育的改革[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5(6):11.

[2]王娟.小学改革必要性及其革新方向[J].中外企业家,2015(3):177.

[3]张著军.现阶段中国小学教育模式改革[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4(6):28.

卢宗东,男,吉林省延吉市,1969.1.29,本科,延吉市三道湾镇支边小学,小学高级教师,小学教育。

猜你喜欢

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改革之路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