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中介语语料库的疑问句篇章衔接偏误分析

2015-02-28农小莹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5年29期
关键词:偏误连贯双重

农小莹

(百色学院 广西白色 533000)

基于中介语语料库的疑问句篇章衔接偏误分析

农小莹

(百色学院 广西白色 533000)

在对中介语语料库存疑问句偏误的调查中,发现篇章中的疑问句衔接偏误十分明显,学生在篇章中使用疑问句时会出现三类衔接偏误:疑问句与前后句子衔接偏误、问答衔接偏误和双重问句衔接偏误。

疑问句 篇章衔接 偏误分析

疑问句是汉语教学的一个重要语言知识点。为了解留学生在篇章中出现的疑问句偏误,本次考察从北京语言大学中介语语料库共提取了538个疑问偏误句,按照偏误类型分为结构形式偏误、语境偏误和篇章衔接偏误。通过数据统计得出,结构形式偏误170个,篇章衔接偏误125个,语境偏误104个。虽然疑问句在形式结构方面的偏误率最高,但是这三个层面上的偏误数量比较平均,而且篇章中的疑问句衔接偏误仅次于结构上的偏误,这给我们的疑问句偏误分析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疑问句偏误不仅仅发生在结构形式方面,学生在篇章中能否正确使用疑问句,学生使用疑问句还存在哪些衔接连贯偏误,应该引起重视。

语篇由句子构成,句子之间构成语篇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即运用衔接手段和保持语义连贯。关于连贯衔接的手段,吕叔湘说过:“句和句之间的联系,段和段之间的联系,往往也应用语法手段(主要是虚词);但是,除此之外还有其他手段,如偶句、排比、问答等等,还常常只依靠意义上的连贯,没有形式标注。”在留学生的作文训练中,疑问句在篇章中的衔接偏误十分明显。因此,本文对搜集的125个篇章衔接方面发生偏误的疑问句进行了分类和描述,总结得出学生在使用疑问句时会出现三类衔接偏误:疑问句与前后句子衔接偏误、问答衔接偏误和双重问句衔接偏误。

一、疑问句与前后句子衔接偏误

篇章中的疑问句不再是一个单独的句子,除了单句所表达的意义以外,它还与前后的句子联系紧密,通过一些衔接手段和其他句子组合表达意义。衔接手段运用不当,会影响句子之间的连贯性。例如:

(1)我学汉语有三个目的,第一个目的是了解中国。到底是中国的什么方面呢?就是历史文化方面、经济状况的状况。

(2)我第一次听到“安乐死”的时候,怎么可能这种非人道的事?到底怎么回事?不同意安乐死。

(3)如果没有空气的话,我们可以生存吗?土地呢?水呢?是非常重要的东西。

(4)为什么有的人能够过着富裕的生活,但有的人为什么甚至连吃的东西也没有呢?

以上例句中的疑问句单句都没有语法和语义错误,但是将其放置于前后句子间,显得不大通顺连贯。原因在于衔接成分缺少和多余都会导致句子之间衔接不当,产生偏误。如例句(1)和(2)缺少了词语衔接手段,例句1需要重复前句的谓语“了解”衔接后面的疑问句,改成:“到底了解中国的什么方面呢?”例句(2)的疑问问句和前句属于顺承衔接,但是疑问句缺少了和前面句子顺承的谓语,造成了衔接突兀,应该在疑问句前面添加谓语动词“心想”。例句3的疑问句“土地呢?水呢?”和前面的问句、后面的陈述句衔接不起来。和前面的句子在句式上没有衔接,应该用改成“如果没有土地和水呢”,后面的句子“是非常重要的东西”则缺少代词衔接,应该补充主语“它们”。例句4则属于衔接多余,前后两个句子可以共用疑问词“为什么”,重复疑问词“为什么”则破坏了句子的连贯表达,要把多余的“为什么”去掉。

二、问答句式偏误

自问自答常见于篇章中。自问自答即设问,由问句和答句组合而成,是一种修辞手法,有引起读者注意的效果。设问句中的问句和答句是一个整体,问句是陪衬,答句是中心,问句和答句要保持连贯。留学生在作文中常常用问答句式来阐述观点,但是在表达时常常会出现衔接和连贯上的偏误。

1.答句衔接偏误。例如:

(5)为什么我跟她谈一直谈了三个多小时,就是她是一个女人。

(6)人多了的时候,为什么没有人想去山下挑水?照顾自己的和照顾别人的感觉不一样。

例句(5)和(6)中,问句和答句的语义关系是因果关系。构成因果关系的问答句群常常需要借助表示原因的关联词衔接,构成“为什么……?因为/是因为/原因是”的问答句式。所以两个句子缺少对应的衔接手段“因为、是因为”。

2.答非所问。例如:

(7)“安乐死”究竟可不可取?我认为是真好的办法。

(8)可是他们现在能了解我们吗?尊重我们的意见吗? 可不是。

(9)那么全世界的人中挨饿的人现在也存在吗?就是。非洲东南亚的发展国家的人民中,还有饥饿的人。

在问答句式中,问句可以是各种类型的疑问句,答句则根据疑问句的疑问点有针对性地回答。答非所问会造成答句语义和问句的疑问点不连贯。例句(7)的疑问句是“X不X”疑问句,答句只需用谓语的肯定形式或否定形式回答即可,改成“我认为可取”。例句(8)和(9)是带“吗”的是非疑问句,回答这种类型的疑问句,答句只需结合问句,用问句中简单的词语对问句表示肯定或否定。例句(8)、(9)的答句都用了否定形式、肯定形式,但是没有针对问句的疑问点加以否定,它们的疑问点是谓语,所以例句(8)的答句改为“不能”,例句(9)答句改为“存在”。

3.问句和答句衔接不自然、不简洁。例如:

(10)人们不是要找一个谈得来的朋友吗?答案是父母、子女都可行。

(11)吃“绿色食品”和不挨饿哪个是第一位的? 我应该回答不挨饿是第一位。

(12)我非常喜欢我父亲,谁问我“世界上谁最爱你? 我直截了当地说“我的父亲最爱我,我也是跟他一样”。

提问是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回答是引出自己的观点。答句直接回答问句即可,不需要用“答案是、“我回答”、“开始解释”等词语衔接,例句(10)、(11)属于这种偏误。有时候作者会提出假设性的问句,如例句(12),这种假设性的自问自答通常用 “如果有人问我……,我会告诉他……”这样的格式衔接。

三、双重问句偏误

在作文中,留学生有时候会连用两个疑问句,构成双重疑问句。在篇章中前后连用的两个疑问句实际上形成了一个疑问句群,两个疑问句之间在会存在衔接和语义的联系。留学生使用双重问句出现的偏误主要有三种类型:句子成分缺漏、衔接成分多余、问句形式不一致。

1.主语缺漏。例如:

(13)在中国浩瀚的古藉中,而又在这二十世纪科学时代中,又有谁在中国已消沉的古书如《二易经》、《三命通会》、《神相全篇》、《紫微斗教》等上,真正地去探讨过?勇敢地把它带入企业、商业中呢?

(14)怎么对待“安乐死”才好?是一种杀人的行动,还是一种解脱死者和家人的痛苦?

双重问句的前后两个句子存在语义关系。例句(13)后一个问句却少了共同的主语即疑问词“谁”。例句(14)疑问句论述的话题是安乐死,第二个问句缺少了主语,造成语义不完整。

2.衔接成分多余。留学生在使用双重疑问句时会添加“要不、还有”等词语,例如:

(15)人类愈来愈退步吗?要不,人类的品德本来那么不良吗?我想两个都不是。

(16)那代沟产生的原因和解决的方法是什么? 还有为什么产生?

双重问句两个问句主要靠语义关系衔,句子之间不需要插入关联词或其他成分。多余的成分会使两个问句的结构松散,语义不连贯,减弱一气呵成的效果。

3.问句形式不一致。例如:

(17)那么,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是真的没道理?不能维持下去呢?

(18)可是,我们作为父母有没有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去改变自己?去适应现代年轻人的生活习惯,随着潮流走?

以上两个双重问句有共同的主语,问句的类型都是正反问句,但是第二个问句却是是非问句,前后句子形式不一致,不连贯。

疑问句在篇章中有引出话题、提出中心论点、表达观点、修辞等语用功能,如果疑问句与前后的句子衔接错误、自问自答句式和双重问句使用不当,势必会影响篇章的连贯和疑问句功能的运用。对于疑问句这一语言知识点,汉语学习者在篇章中的疑问句衔接偏误比较突出,他们知道怎么提问却不知道怎么回答疑问句,这反映了当前疑问句篇章衔接教学的不足。但是目前设问修辞方式、双重疑问句并没有列入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等级大纲,也没有作为一个语言知识点出现在教材里面。疑问句衔接教学关系到学习者连句成段、连贯表达的能力培养,不容小视。

教师在课堂学习活动的设计过程中,可以通过精心设计一些语段有意识地插入疑问句,让学生体会疑问句在语段、篇章中的功能。例如学生在回答课文上的问题时,教师可以用自问自答的方式将问题和答语衔接起来,引入衔接成分或固定的问答句群,提示学生在作文中可以运用自问自答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又如双重疑问句的表达,教师可以通过一个典型的语段引出双重疑问句的表达效果,疑问句的篇章功能的教学可以作为写作课的一个知识点来展开。

[1]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2]邵敬敏.现代汉语疑问句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3]吴为章,田小琳.汉语句群[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4]周小兵,朱其智,邓小宁.外国人学汉语语法偏误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偏误连贯双重
语意巧连贯,旧“貌”换新“颜”——从“八省联考”卷探析高考语意连贯题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人体隐喻与语篇连贯
化解“双重目标”之困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衔接连贯题的复习备考注意点
行政法上的双重尊重
偏误分析的意义与局限
关于《突厥语大词典》汉字译写偏误研究
“ü”偏误调查与“v”替代的拼音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