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思考

2015-02-28孔娟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5年29期
关键词:品德课外阅读德育

孔娟

(济宁孔子国际学校 山东济宁 272100)

关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思考

孔娟

(济宁孔子国际学校 山东济宁 272100)

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是一个系统的工程,要真正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搞好德育工作,只有深入学习新课程标准,认真研究教材编排体系,深挖文章中的思想教育点,捉摸透学生,着眼于把思想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活动中去,将品德培养与语文知识训练有机结合起来。本文对关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思考进行了探讨。

小学 语文教学 渗透德育 策略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还有利于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掌握小学语文德育教学的特点,很好地把语文基本教学与道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善于挖掘并利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因素,并将其贯穿于教学之中。

一、提高德育渗透意识,把德育渗透融入日常教学过程中

语文课堂教学以教材为本,而教材内容又极富德育因素,是进行德育的主要场所。要在语文教学中更好的渗透德育教育,教师就首先要提高德育渗透意识,只有意识提高了,教师才会把德育渗透纳入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当中,才会在课堂上把语文教学与德育工作进行有机整合。意识的提高,促使教师把德育教育自然而然的融入日常教学过程当中,对学生进行润物细无声的德育教育,使德育渗透更加凸显它的无痕性、长效性等特点,有利于德育效果的提高。

二、找准德育教育切入点,提高德育教育实效性

德育教育要收到更好的效果,找准德育渗透的切入点是关键。基于小学生认识上的特点,小学语文教材在内容设计上无处不蕴含着德育因素,非常适用于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然而,由于语文教材中的德育因素非常的丰富,这也许会使许多语文教师在找德育渗透切入点的时候有些困惑,觉得在这个内容上渗透这个品德也好,那个修养也不错,结果到头来总觉得选择的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们在进行教学备课和设计时认真研究教材,发掘课文中的德育内容,选准德育教育最合理切入点,进行合理设计,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更好地进行德育渗透。

三、丰富德育渗透方法、方式,让德育无痕渗透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深入讲析,把德育渗透到语言文字讲析中,引导学生在正确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在领会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以收到语文教学应有的效果,使智育与德育得到充分的融合;也可以通过对课文内容情感介绍,营造相应的情感范围、比如播放图片、影响、音乐等,使学生如身临其境,使情感扩散,达到预期的情感感染效果。而在课外活动设计中,教师可以结合课堂教学内容,组织开展各种课外活动,让他们在集体活动参与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提高他们分辨是非、真伪、善恶、美丑的能力,在自主探索活动中养成缜密的科学态度等,培养他们为实现一个目标而努力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克服困难的毅力,以及团结互助、爱科学、爱劳动、遵守纪律、爱护公物等品德。

四、从教材出发挖掘有关德育的内容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并不是杂乱无章的,相反的,它必须以教材为根本依据,要坚持从教材出发的原则。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对教材进行合理、科学的分析和把握,要能够在课前就将教材中所蕴含的德育教育内容寻找出来,此外,教师还要寻找与教材有关的知识,要不断的扩展与外延知识。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让学生展开交流与探讨,然后将自己形成的感悟表达出来,这有利于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形成明辨是、非、善、恶的能力。

五、在写作训练中拓展德育渗透空间

小学作文教学是语文学科进行德育渗透的拓展和延伸,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写作训练是拓展德育渗透的重要途径。写作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好学生写作训练的目的,比如说要求学生在作文中明确赞美什么精神,说明什么道理等,让学生明白自己在写什么。同时,教师要因势利导,教会学生从身边着手,写出自己所见的真人真事,以表达自己最真实的情感。通过自己的眼睛去发现身边的事,用自己的眼睛自己的心去记录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以让读者能够共同感受其中的美好,从而培养学生从小爱身边人、爱身边事,进而热爱自己的祖国,以实现德育的目的。

六、通过课外阅读中逐步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

课堂阅读和课外阅读都是德育渗透的重要途径,为培养学生贞洁的品德,高尚的情操,要引导学生多读书,爱读书,把读书当成一种爱好甚至是一种习惯。课堂阅读时间和内容都有所限制,只有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知道,渗透课外阅读的评价,才能有效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从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最终形成优秀的品德,铸就学生高尚的人格。所以教学中,应把课外阅读纳入小学语文教学,布置学生课外阅读的任务,让学生写出从阅读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体现出来的品德,并与其他同学共同分享,使大家共同进步。

七、通过榜样的设立来达到德育渗透的目标

常言说得好:“说一百个大道理都不如做一件实事”,德育渗透的过程也是如此,与其对学生进行长篇大论的说教,不如设立一个个榜样让学生“学”起来。首先,教师可以借助教材中的优秀人物,让学生产生膜拜、敬仰之情,然后再诱导学习教材中优秀人物的高尚品德与爱国情怀。其次,教师本身就是学生的榜样,其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有着直接且重要的影响,所以在德育渗透过程中,教师应做到“言传身教”,不仅让学生能听到教师说,也让学生能够看到教师做,从而“耳濡目染”,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达到德育的目的。

八、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激发道德情感

首先,教师应该对学生的情况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如家庭方面的情况或者同学之间的关系等,教师可以在授课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和德育渗透,这样能够有效地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其次,教师在进行授课的过程中,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更加信任自己的老师。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的交流。这样师生之间的互动能够有效地落实三维教学目标,也能够有效地纠正学生存在的一些思想偏差。在具体的教学环节,教师可以利用课前的几分钟,或者利用教学任务完成后的几分钟,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

总之,语文教师要善于捕捉和创造各种时机,将德育渗透在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中,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与熏陶,从而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1]高桂峰. 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2015(14)

[2]马虎元.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学周刊.2013(18)

[3]曹忠远.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J].大众科技.2014(03)

猜你喜欢

品德课外阅读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抓细微之处 促品德养成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品德微视频评价的思考
品德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