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青少年社交焦虑研究进展

2015-02-28喻冠娟姜金伟

关键词:团体疗法个体

喻冠娟,姜金伟

( 信阳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河南 信阳464000)

社交焦虑的主要特点是在社交情境中对他人评价有强烈的恐惧,当恐惧达到极点、影响到社交功能时即为社交焦虑障碍或社交恐惧症[1]。社交焦虑不仅影响个体的日常交往,也影响其心理健康,因此一直受到研究者的关注。但国内对于社交焦虑的研究起步较晚,在20 世纪80 年代,张亚林、杨德森[2]、钟友彬[3]等学者开始对社交焦虑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干预,但进展缓慢。进入21 世纪后,社交焦虑得到了更多研究者的重视。由于社交焦虑的发病时间多为青少年时期[3],近年来国内研究者对青少年社交焦虑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拟对青少年社交焦虑的特点、影响因素及干预研究进行系统梳理。

一、青少年社交焦虑的人口学特点

( 一) 社交焦虑的年龄特点

国内对不同年龄段青少年社交焦虑特点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有研究表明,在小学阶段,随年级升高,社交焦虑水平有升高趋势[4]; 对中学生的调查发现,社交焦虑在初中阶段呈下降趋势,而在高中阶段呈上升趋势[5]29。但是近期对中学生的研究却发现了不一致的结果,在初中七八年级学生的社交焦虑无显著差异[6]13;而在高中阶段,高一学生的社交焦虑最为严重[7]27。早期对大学生的调查发现,社交焦虑在年级间无显著差异[8],但近期有研究发现了显著的年级差异[9]31。不一致的结果表明,不同年龄段青少年的社交焦虑水平可能会因问卷、样本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并且社交焦虑的年龄特点可能还会受到所处时代等其他因素的影响。

( 二) 社交焦虑的性别特点

从研究结果看,女生的社交焦虑现状总体上比男生严重。对中小学生的调查发现,女生的社交焦虑检出率高于男生[10]15。在焦虑水平方面发现,女生的社交焦虑评分显著高于男生[11],这与国外对青少年的调查结果相一致[12]。但有研究在考虑了地区差异后,发现只有农村女生的社交焦虑高于男生,而城市男女生的差异不显著[13]。但对大学生的研究结果却存在矛盾[8],[9]29,男女生的社交焦虑是否有差异难以定论。这提示在将来的社交焦虑研究中需要综合考虑年龄、性别、地域等方面的因素。

二、社交焦虑的影响因素

对于社交焦虑的影响因素,本研究主要从家庭因素和个人因素两方面展开讨论。

( 一) 家庭因素的影响

1.消极的家庭教养方式

过度保护和过度干涉容易使孩子产生社交焦虑。对于小学生的调查发现,过度保护和过度干涉与社交焦虑关系密切[14]; 对高中生的研究发现,过度干涉对社交焦虑有显著预测作用[15]。很多过分保护孩子的父母本身也具有焦虑倾向,研究发现,父母的焦虑情绪在日常生活中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气质和情绪[16]。在过度保护孩子时,父母流露出来的过强的危险意识可能会导致儿童缺乏安全感,并且受到过度保护和干涉的孩子常常不能积极主动地与外界接触、掌握良好的社交技巧,因此在社交情境中易产生社交焦虑。

冷漠和拒绝也与孩子的社交焦虑关系密切。父母对孩子不闻不问,忽视和拒绝,会导致孩子体会不到亲情的温暖。调查发现,被父母冷漠对待的孩子有着较严重的心理问题,其中社交焦虑是典型的问题之一[17],父母的冷漠和拒绝与过度干涉一样都会引发社交焦虑[15]。

自我差异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消极家庭教养方式引发社交焦虑的原因。研究者认为,过度控制、溺爱、冷漠等消极的教养方式会让儿童的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产生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会导致否定性评价,个体在社交情境中会激活这些否定性评价,进而引发焦虑[18,19]。

2.父母养育的缺失

父母的养育与儿童的社交焦虑关系密切。研究表明,缺少父母养育的留守儿童社交焦虑问题较为严重,主要表现在社交焦虑检出率上,留守儿童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4],[20];在社交焦虑水平上,留守儿童的社交焦虑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21]。留守儿童的社交焦虑可能与其养育者不固定,没有与养育者建立起安全依恋有关。研究表明,不安全依恋是导致儿童社交焦虑的危险因素[22]。

( 二) 个体因素的影响

1.社交技能

良好的社交技能有助于降低社交焦虑。社交技能高的个体能在各种交流场合中使用社交技能进行交流,避免尴尬和恐惧。调查表明,社交技能越高的个体社交焦虑越低[8];对护理本科生的研究发现,其社交焦虑水平显著低于大学生常模,其原因可能与护理专业在教学中更强调人际沟通能力、关注社交技能关系密切[23]。研究也表明,如果通过训练提高个体的社交技能,个体的社交焦虑也会有所降低[24],因此社交技能的质量能够影响社交焦虑水平。

2.应对方式

当个体面临社交情境时,会采取一些应对方式以减少压力、平衡自身精神状态。个体的应对方式有积极和消极之分,积极应对以解决问题为核心,消极应对则通过自责、幻想、退避等方法回避问题。对流动儿童的研究发现,消极的应对方式是引起社交焦虑的重要因素之一[25]。因为个体在面对社交情境时,如果采用自责、幻想等消极应对方式,不但问题不能有效解决,而且会使个体陷入负性情绪,产生社交焦虑,而采取积极应对方式的个体社交焦虑相对较低[26]。

3.人格特征

儿童的人格特征对社交焦虑有重要影响。人格中的神经质、精神质、内向等是社交焦虑的重要影响因素[27]。对小学生的研究发现,个体神经质分数越高,社交焦虑水平越高[28];对大学生的调查也发现,个体神经质越明显,社交焦虑程度越高,这主要是由于神经质人格的人在生活中经常会感到不安、容易冲动,因此在特定的社交情境中会有更强的压力和焦虑,导致社交焦虑水平增高[26]。

4.自尊和自我效能感

个体的自尊水平与社交焦虑水平关系密切。低自尊者由于受其人格特征、较差的社会支持等因素的影响,习惯以消极的眼光看待自己[29,30],他们认为自己的很多方面都不如他人,因此在社交情境中会出现较高的焦虑。对中小学生的研究发现,自尊对社交焦虑有显著的预测作用[31];对大学生的调查也表明,低自尊个体往往有较高的社交焦虑[32]。

自我效能感反映了个体对自己能力的自我评价知觉,对社交焦虑也有重要影响。研究发现,自我效能感低的人在与环境相互作用时,会过多想到自己的不足,将困难看得比实际情况严重,从而体验更多的紧张和担忧,因此社交焦虑与自我效能感成负相关[26]。对青少年的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较高的个体社交焦虑水平较低[31,33],自我效能感会通过影响自尊进而影响到社交焦虑[32],这表明提高青少年的自我效能感有助于降低社交焦虑。

三、社交焦虑的干预研究

( 一) 基于认知行为疗法的干预

认知行为疗法是一套结构化的、着眼于症状的心理治疗方法,通过改变人们的不合理认知进而改变负面情绪和行为。干预的形式可以分为个体干预和团体干预。国内研究者对初中生进行个体干预时发现,在干预中启动期较短,学生能很快掌握必要的认知理论和社交技巧,初期干预效果比较明显,焦虑得分持续下降;在干预后期,学生能够基本掌握正确的认知技术和行为方法,社交焦虑得分基本稳定;后续的追踪发现,社交焦虑得分一直稳定在较低水平,研究者认为,当个体的内心深处认知偏差得到了较好的矫正、并掌握一定的社交技能时,社交焦虑不会有明显的反弹[34]20-32。

团体认知行为干预是运用团体动力学的组织形式,结合认知技术改变不合理的观念、情绪及态度。为检验团体认知行为干预的效果,研究者把高社交焦虑的高中生分为实验组、自学组和对照组三组,自学组自学认知行为疗法的内容,对照组不做处理,实验组每周一次、共12 次施以认知行为团体干预,干预的内容主要有暴露演习、认知重构、家庭作业等,结果发现实验组学生社交焦虑明显降低[35]14-26。对有社交焦虑问题的大学生的团体干预也发现,团体认知行为干预对于缓解社交焦虑效果良好[36]。

( 二) 基于箱庭疗法的干预

箱庭疗法又名沙盘游戏疗法,是来访者在治疗者的陪伴下,通过在沙箱中自由摆放玩具进行自我对话,以达到自我治愈的疗法。研究表明,箱庭疗法在治疗社交焦虑时不但能够回避言语交流焦虑、为来访者提供一个洞察和整合内心世界的机会,而且由于其强调非指导性和母子一体性的自由氛围,能够在箱庭制作中体验到自主性和操控感、改善自我评价,进而能够缓解社交焦虑[37]。

箱庭疗法还可以针对多名社交焦虑患者进行团体治疗,提高治疗的效率。团体箱庭疗法强调“心理场”的存在,把箱庭疗法和团体辅导的优势结合起来,对于促进团体成员的交流、互动和成长有很好的疗效。针对大学生的研究表明,团体箱庭疗法对大学生社交焦虑有显著疗效[38,39],针对留守儿童的研究也发现,团体箱庭疗法对降低留守儿童社交焦虑水平有较好效果[40]。

( 三) 基于体育活动的干预

国内关于体育活动缓解社交焦虑的研究以团体干预为主,主要强调通过团体体育活动增加与他人接触的频率、学习社交技能、增强自信等,进而改善社交焦虑。刘春的研究发现,参加篮球、网球和健美操社团对社交焦虑起到很好的缓解作用[41]。张彦的研究表明,体育锻炼与人际交往能力关系密切,在一定范围内,锻炼的频次越高,人际交往的能力越强,而良好的交际能力能够缓解社交焦虑[42]。另外,体育活动有助于降低焦虑有其生物学的依据,研究发现体育活动可以使人释放儿茶酚胺和内啡肽,高水平的儿茶酚胺与积极愉快的心境相联系,内啡肽可使人愉快和减少疼痛,从而缓解焦虑情绪[43]。

( 四) 基于音乐疗法的干预

通过音乐不但可以表达自我,而且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有助于缓解社交焦虑。例如奥尔夫音乐治疗将语言、动作、音乐融为一体应用于心理治疗,对缓解大学生社交焦虑有显著效果[44]。也有研究者在音乐治疗的框架下,综合运用催眠等心理治疗技术治疗社交焦虑,取得了一定的效果[45]。对国内外有关音乐干预焦虑研究的元分析发现,不论是聆听音乐还是聆听结合其他干预方式,都能显著降低焦虑[46],但目前国内使用音乐疗法治疗社交焦虑的研究还不丰富,具体的治疗规范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 五) 综合性团体辅导干预

综合性团体辅导即在辅导过程中综合使用游戏、讨论、放松训练、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和方法,通过全方位的调节和训练,达到让团体成员降低社交焦虑的目的。蓝琼丽的研究表明,综合性团体辅导能显著降低社交焦虑水平[47],桑海云通过“身心灵团体辅导”,显著降低了大学生的社交焦虑水平[48]。

四、问题与展望

社交焦虑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在理论和干预方面做出了许多深入、系统的探讨,也取得了丰富成果。目前国内对社交焦虑的影响因素及干预实践方面也做了大量研究,但研究结果还存在一定的分歧,还有一些重要议题需要在将来继续探讨。

( 一) 国内社交焦虑研究存在的问题

1.在青少年社交焦虑的人口学特点上研究结果不一致

由于目前研究中的问卷不同,调查对象不同,现有的很多研究结论存在矛盾,难以对青少年社交焦虑的发展特点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在将来研究中需要注意根据研究对象的特点( 如中学生、大学生) ,选用更适合该年龄特点的问卷,或开发更具普适性的社交焦虑问卷,以便把握青少年社交焦虑的真实特点。

2.对社交焦虑影响因素的追踪研究重视不够

目前国内对社交焦虑特点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多为横断调查,追踪研究很少,难以通过应用多种研究方法获得的数据对研究结果进行比较和互证。追踪研究能够从时间层面上更好地解释社交焦虑的发展特点,并且在影响因素的因果推断上有更强的说服力,因此研究者需要在该领域重视追踪研究。

( 二) 社交焦虑研究展望

1.不同疗法在社交焦虑干预效果上的比较性研究有待开展

在认知行为疗法、箱庭疗法、体育疗法等诸多干预方法中,不同的干预措施对不同个体( 如性别、有人格障碍与否等) 的干预效果是否存在差异? 每种干预方法的优势在哪里? 国内在该方面还缺乏系统的比较研究,并且针对中小学生的干预研究更少。另外,心理动力学疗法( psychodynamic psychotherapy,或译为精神动力学疗法) 开始在社交焦虑治疗中受到国外研究者的重视,对比研究表明,心理动力学疗法与认知行为疗法一样对社交焦虑有良好的治疗效果[49],但目前国内鲜有使用心理动力学疗法对社交焦虑进行治疗的研究。对我国青少年来说,该疗法相对于认知行为等疗法有何优势或劣势还有待深入探索。为促进该类研究的开展,各级科研审批部门可以通过对此类研究提高立项数量、增强资助力度等措施进行推动。

2.对留守儿童社交焦虑的干预研究需要重点关注

研究表明,留守经历对青少年社交焦虑有重要影响[4],留守儿童在童年期与父母沟通较少,也缺乏正常的家庭沟通氛围,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沟通技能的习得。另外,很多留守儿童在留守中没有与父母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缺乏安全感,在社交场合容易担忧、害怕、产生回避行为。要开发针对不同阶段留守儿童社交焦虑的有效干预方案,不但需要专业的心理咨询工作者参与,而且需要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如在提高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方面的政策引导、资金投入、专家配置等方面给予支持。

3.社交焦虑的生理基础研究有待深入

国外对于社交焦虑障碍的研究已经深入到神经生理层面,如有研究者对社交焦虑障碍患者进行干预,并通过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fMRI) 进行检测,发现干预对杏仁核的活跃性影响显著[50]。但国内目前在此方面的探索还很匮乏,鉴于心理活动的复杂性,与社交焦虑对应的神经生理基础除杏仁核之外,其他神经系统在其中起何作用,还需要研究者深入探索。

[1] MORRISON A S,HEIMBERG R G. Social anxiety and social anxiety disorder[J]. Annual Review of Clinical Psychology,2013,(9) : 249-274.

[2] 张亚林,杨德森. 系统脱敏与冲击疗法治疗社交恐怖症的疗效比较[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88,( 6) :250-252.

[3] 钟友彬. 对人恐怖症和社交恐怖症[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89,(2) : 59-61.

[4] 王良锋,张 顺,孙业桓,等. 安徽某农村地区小学生社交焦虑及其影响因素[J]. 中国学校卫生,2006,(10) : 853-855.

[5] 万 灵. 中学生社交焦虑现状、应对方式的特点及二者的关系研究[D].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

[6] 陈兆娜. 初中生班级环境、社会期望与社交焦虑的关系及教育对策研究[D]. 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2.

[7] 李 丽. 高中生社交焦虑发展特点及相关变量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2.

[8] 郭晓薇. 大学生社交焦虑成因的研究[J]. 心理学探新,2000,(1) : 55-58.

[9] 李荣刚. 大学生社交焦虑的现状及其心理干预研究[D]. 苏州:苏州大学,2009.

[10] 王锋生. 安徽省某农村地区留守儿童社交焦虑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合肥:安徽医科大学,2010.

[11] 叶绮华,曹绮怡,关泳媚,等. 中学生社交焦虑与自我意识的相关研究[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3) : 322-324.

[12] INDERBITZEN-NOLAN H M,WALTERS K S. Social Anxiety Scale for Adolescents: Normative data and further evidence of construct validity[J]. Journal of Clinical Child Psychology,2000,29(3) : 360-371.

[13] 刘 勇. 城乡儿童社交焦虑水平的比较[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9) : 18.

[14] 高 鹏,尚 进,何璐娜,等. 哈尔滨市3—5 年级学生社交焦虑影响因素的调查[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3,(1) : 90-92.

[15] 张奇勇,李庶泉. 家庭教养影响儿童同伴关系的路径分析[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 2) : 240-243.

[16] TURNER S M,BEIDEL D C,ROBERSON-NAY R,et al. Parenting behaviors in parents with anxiety disorders[J]. Behaviour Research and Therapy,2003,41( 5) :541-554.

[17] 张劲松,金星明,周雪典,等. 上海市中学生焦虑状况及其相关因素[J].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5,(5) :54-57.

[18] HARDIN E E,LEONG F T L. Optimism and Pessimism as Mediators of the Relations Between Self-Discrepancies and Distress Among Asian and European Americans.[J].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2005,52(1) :25-35.

[19] 陈晓惠,方 明,余益兵. 大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与社交焦虑:自我差异的中介作用[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12) : 955-956.

[20] 王晓丹,陈 旭. 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社交焦虑及认知偏差的比较研究[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0,(2) : 57-61.

[21] 王文伶,李 佳,陈大球. 城镇留守儿童社交焦虑与孤独感现状调查[J]. 中国热带医学,2009,( 9) :1943-1944.

[22] BRUMARIU L E,KERNS K A. Mother-child attachment and social anxiety symptoms in middle childhood[J]. Journal of Applied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2008,29(5) : 393-402.

[23] 雷晓玲,范秀珍. 本科护生场依存性—场独立性认知风格与社交焦虑的相关性[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17) : 2764-2765.

[24] 戴王磊. 集体社交技能训练治疗社交焦虑症疗效分析[J].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2,(4) : 210-211.

[25] 袁晓娇,方晓义,刘 杨,等. 流动儿童压力应对方式与抑郁感、社交焦虑的关系:一项追踪研究[J]. 心理发展与教育,2012,(3) : 283-291.

[26] 王 冰,才运江,王鑫龙,等. 医学生社交焦虑影响因素的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2011,( 19) : 2213-2215.

[27] 李 波,钟 杰,钱铭怡. 大学生社交焦虑易感性的回归分析[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2) : 109-112.

[28] 陈 莉,付春江,李文虎. 小学生家庭环境、个性与社交焦虑的相关研究[J]. 中国学校卫生,2005,(9) :730-731.

[29] 朱相华,乔 娟,李 娇,等. 儿童期虐待、大五人格对医学生自尊水平影响的路径分析[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1) : 84-86.

[30] 姜金伟,李苏醒. 教师和同学支持对初中生生活满意感的影响——自尊的中介作用[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33(5) : 46-49,87.

[31] 闫秀峰,冯淑丹,李艳霞,等. 青少年自我效能、自尊与社交焦虑的关系研究[J]. 教育测量与评价( 理论版) ,2012,(7) : 41-44.

[32] 李敬阳,刘 洋,万洪泉,等. 大学生社交焦虑情绪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公共卫生,2011,( 9) : 1073-1075.

[33] 付 梅,葛明贵,桑青松. 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社交焦虑[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 7) : 45-46.

[34] 丁姗姗. 初中生社交焦虑现状及其认知行为干预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3.

[35] 龙卿志. 认知行为团体疗法对高一社交焦虑学生的干预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7.

[36] 黄慧兰,刘新民. 团体人际心理干预与团体认知行为干预对社交焦虑的疗效[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1,(5) : 324-327.

[37] 张 雯,张日昇. 对一名社交恐怖症青少年的箱庭治疗个案研究[J]. 心理与行为研究,2013,(6) : 832-837.

[38] 刘 璇,陈晓美. 团体箱庭疗法对缓解大学新生社交焦虑的干预效果[J].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 医学版) ,2013,(4) : 579-580.

[39] 陈顺森,林 凌. 团体箱庭疗法缓解大学新生社交焦虑的效果[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2011,(3) : 81-85.

[40] 李薇薇,蔡 翥. 团体箱庭干预留守儿童社交焦虑及抑郁研究[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 3) :469-471.

[41] 刘 春. 高校体育社团对大学生社交焦虑干预作用的实验研究[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7,(4) : 72-74.

[42] 张 彦. 体育锻炼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影响的研究[J]. 高教探索,2014,(5) : 185-189.

[43] 肖丽琴,马俊成,严军锋,等. 高校体育教学对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影响[J].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1,27(4) : 71-75.

[44] 万 瑛. 奥尔夫团体音乐治疗对大学生社交焦虑干预的实验报告[J]. 黄钟( 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2013,(2) : 154-166.

[45] 王小露. 大学生社交焦虑症的音乐治疗过程初探[J]. 企业技术开发,2009,(3) : 162-163.

[46] 王 昕,叶 丹. 音乐对焦虑症状干预效果的元分析[J]. 中国音乐,2012,(4) : 201-208.

[47] 蓝琼丽,马梁红,罗秋华. 团体咨询对医专学生社交焦虑的干预研究[J]. 中国学校卫生,2005,( 2) :102-103.

[48] 桑海云. “身心灵团体辅导”对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干预研究[J]. 教育探索,2011,(4) : 150-151.

[49] GELS S M,WIJTS P,OORT F J,et al. Psychodynamic psychotherapy versus 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 for social anxiety disorder: An efficacy and partial effectiveness trial[J]. Depression and Anxiety,2014,31( 5) :363-373.

[50] NSSON K N,CARLBRING P,FRICK A,et al. Altered neural correlates of affective processing after internet-delivered 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 for social anxiety disorder[J]. Psychiatry Research: Neuroimaging,2013,214(3) : 229-237.

猜你喜欢

团体疗法个体
中国队获第63届IMO团体总分第一名
Rejection therapy 拒绝疗法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2)
中医毫火针疗法的研究进展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How Cats See the World
团体无偿献血难成主流
多联疗法治疗面神经炎39例
美团体打广告抗议“中国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