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开展太极拳特色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2015-02-28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黄埭中心小学陶丽娟张爱琴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黄埭中心小学 陶丽娟 张爱琴
农村小学开展太极拳特色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黄埭中心小学陶丽娟张爱琴
【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普及、推进,以及“健康第一”、“终身体育”思想的进一步渗透,学校体育课程的开发不再受到教材的限制,开发校本课程有了广阔的空间。在此背景下,依托学校的“太极拳”特色建设,逐步形成和积累了一些有关教学方法。
【关键词】农村小学太极拳特色教学
近几年来,我校“太极特色建设”取得了颇丰的成果,太极拳教学正以可喜的态势稳步发展。在近6年的教学实践中,学生在省内外太极拳大赛中多次获个人、团体金奖。我校也成为苏州市首个“少儿太极拳教学基地”,被授予“苏州市武术(太极拳)特色学校”。作为一线的体育教师,笔者一直参与这项活动的教学与训练,经过多年来对太极拳课堂教学的摸索与实践,逐步形成和积累了一些有关教学方法,现介绍如下——
一、解决好太极拳课堂教学时数的安排
在实践教学中,我们先后采用了两种办法开展太极拳课
堂教学。先是在每节体育课和活动课中利用一部分时间(大约15分钟)渗透有关太极拳的教学,学生的反响很好,老师也乐于教授;后来在每周的体育课或活动课中专门安排一节课进行系统的太极拳课堂教学。在整个小学阶段六个年级分学段开展教学,大致分为:一、二年级学习武术基本功,打好基础;三、四年级分四段学完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并能较连贯地演练全套动作;五、六年级巩固提高、不断完善,能连贯演练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要求具有一定的表演能力,同时拓展太极拳教学内容。
二、处理好培养学生对学习太极拳兴趣的问题
1.创设条件、氛围,让学生知道太极、认识太极、了解太极。从多角度、多方位创设条件、氛围,加大对太极拳有关知识的宣传力度,并渗透在学校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如建立起练习阵地——太极学堂;在教学楼的走廊一侧,设有“太极文化长廊”;学校的橱窗贴满了师生演练太极拳、开展活动的照片和介绍,让学生时时与太极来个“亲密接触”;开展各类太极活动,如太极文化周、出一期“太极专刊”、“太极周启动仪式”等。这些活动基本上每学期都要举行一次,在我校已形成了惯例。
2.借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太极拳的兴趣。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选择一些比赛视频播放给学生看,引领他们去欣赏、去体会,让他们感悟太极的魅力。对于一些比较难学的太极拳动作,通过FLASH等形式展示内容,直观、生动又形象,把难学化为易学,使学生乐意学,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太极拳的兴趣。
3.利用游戏、竞赛,结合奖惩措施等方法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纯粹的基本功练习、重复机械的套路演练会让学生感觉枯燥乏味,失去学习的积极性。小学生对游戏都是比较感兴趣的,那么我们就应该把平时的练习与游戏相结合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适当穿插一些太极拳动作的攻防含义,通过一些竞技性的游戏,把太极拳教学变成丰富、有趣的学习过程,并结合一些奖惩措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中找准重点、有效突破难点
1.注重武术基本功的培养。从我校学生学习太极拳的情况来看,三年级以上的学生基本上都能完整地演练一套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但就动作规范而言还有很大的差距,尤其是一些难度较大的动作学生很难做得出来。基本动作不规范是学生存在的普遍现象,如弓步动作后腿弯曲、虚步动作虚实不清、仆步动作蹲不下去,等等。从身体素质上来讲是因为学生的力量、耐力、柔韧性、协调性等素质较弱,而归根结底是学生的武术基本功太差,对基本动作的要领不清楚。所以在太极拳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注重武术基本功的培养,特别是在低年级段就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基本功的训练。如基本手型(拳、掌、勾)、基本步型(弓、马、仆、虚、歇步)、基本腿法(踢、蹬腿)及柔韧、平衡性的训练等。
2.抓住规律性的东西。太极拳中也具有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如行步、身法等是贯穿始终的规范,既是技术,又浸润着文化内涵。加强行步训练,对提高太极拳的基本技术、掌握太极拳的要领、培养下肢力量有着重要的意义,如上步、进步、退步、跟步等。运臂练习:太极拳运劲如抽丝,连贯圆活,绵绵不断,刚柔相济等运动特点,更要依靠上肢动作体现,如分靠势、捋挤势、云手势等。
3.抓住动作的几个重点。太极拳的动作可用五个字来概括:一是慢,上肢和下肢的动作以慢为好;二是稳,在各种动作中都要保持肢体的平稳沉着;三是柔,动作要柔软而不要刚硬;四是圆,手的前伸或后缩,腿的上步或后退,不走直线,走弧线;五是匀,动作的速度要均匀。五种动作是使意识上动和静得到统一的最重要的方法。
四、所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
1.完整——分解——再完整+口诀教学法。如在教授“左右穿梭”动作时,先分解动作再配合口诀:(1)落步坐盘;(2)丁步左抱;(3)迈步转球;(4)弓步右架左推;(5)后坐撇脚;(6)丁步右抱;(7)迈步转球;(8)弓步左架右推。这样易于学生理解掌握。
2.形象讲解+重复练习法。太极拳的动作与名称是有寓意的。如“云手”,手的运行如浮云飘动,和缓而宁静;“搬拦捶”,搬拦是防守动作,捶是还击动作,合在一起就是防守还击法。这样讲解,学生就易于理解其内容,又便于记忆。而重复练习是建立在正确动作定型基础之上的重要方法,不仅可以加强记忆,也可促进学练的乐趣,还可能变为学练的自觉性。所以,整个教学中都要强调重复练习,可以是集体的、个人的,也可以是分段的或单个的。
3.发展骨干+学生互教法。在太极拳课堂教学中可挑选几个太极拳学得较好的学生做骨干,协助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如在教师带领学生集体演练时,教师本人站在队列的前方,可安排学生骨干站在其他不同的位置,这样无论太极拳打到哪个方向,队列里的学生都可以看到示范,让同学们互教互学,教学相长。
五、教学时应遵循的几条原则
1.遵循先易后难、先快后慢的原则。太极拳动作均匀缓慢,动作过程比较长,而我们的小学生却是活泼好动的,不能长时间集中精神,练习时会感觉很不适应。因此,教学时可以适当加快动作速度,适当提高节奏感。对于一些复杂的动作可降低难度,待学生对整个动作有了一定的框架认识后,再逐渐细化动作要领。
2.传授技术与培养能力相结合的原则。在太极拳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太极拳运动的特点向学生传授基本的技术、动作要领,同时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利用有代表性的动作进行技术与教法的分析。
六、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在经过了六年左右时间的实践教学研究并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果的同时,我们也碰到了一些新的问题,带来了许多困惑,也值得我们去思考。
1.体育教师自身的素质和能力需不断提高。
2.进一步规范太极拳教材。
3.完善太极拳评价制度。
4.多年的太极拳特色教学,学生的学习存在一定的疲劳期,如何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与练习兴趣,更是我们体育教师亟需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