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出版社在项目管理层面的角色变革

2015-02-28孟庆春

新闻研究导刊 2015年14期
关键词:项目管理出版社图书

路 森 孟庆春

(北京印刷学院,北京 102600)

出版社在项目管理层面的角色变革

路 森 孟庆春

(北京印刷学院,北京 102600)

随着出版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现代出版市场体系的建设,传统的图书出版管理模式已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的要求,迫切需要在出版社内部建立起能适应外界环境变化的、精细的管理模式以提高出版效能。图书出版项目管理恰恰迎合了这一需求,它是以目标为导向的现代化企业管理模式,完全适应市场的需求。

出版;项目管理;变革

一、出版项目管理的依据

(一)出版项目管理的概念

图书出版项目管理,就是运用系统的项目管理理论和方法,对图书出版项目的全过程进行科学的计划、组织、实施和控制,通过对项目的全过程动态管理和项目内各项工作的综合协调,实现图书出版项目进度、质量、成本目标的综合平衡。

出版社在同一个时期内可能会有很多个图书出版项目需要完成,其中,每一本书的出版都可作为一个单独的项目,实施单个图书出版项目管理。但出版社关心的是企业所有图书出版项目目标的实现,故企业层次的项目管理既需要适应进行单个项目管理的要求,同时也要从出版社整体目标出发,协调多个图书出版项目之间的利益关系,以确保所有项目目标的实现。

(二)出版项目管理的意义

(1)提升出版工作效率。图书出版活动是个系统工程,编辑、出版、营销、发行各环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其中任何一个链条的缺失,都会影响到整个项目目标。运用图书出版项目管理与传统图书出版管理方式的区别就在于,项目负责人经过出版社领导层的授权,拥有相对独立的自主权,可以对各个职能部门的资源进行统一调配,从而加强了各个部门之间横向的整体合作。

(2)培养复合型出版人才。出版业需要专业人才,更需要精通出版业务各个环节、善于进行整体运作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图书出版的项目团队在共同运作一个项目的过程中,通过对不同专业问题的及时沟通,互相汲取本专业和其他专业的营养,打破了以前编辑负责制的部门壁垒,消除了本位主义观念,成员逐步在合作中从出版专才成长为精通各个不同专业的出版通才。

(3)增强我国出版社的竞争力。出版项目管理在国外已经有了成熟成功的实施方案,我国出版社通过引入出版项目管理机制,可以使传统经营机制下各部门的职能界限被打破,加强了企业内部的横向沟通,有利于提升企业的整体活力。同时,由于在出版社内部可能同时存在多个图书出版项目,每个项目都有类似的出版目标和大致相似的项目过程,会在各个项目小组之间形成竞争的氛围,项目小组成员的工作责任心将大大提高,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也将显著增强。这样一来,就在出版社内部形成了一种自我成长、自我发展的动力机制,可以有效提升我国出版社的竞争力。

二、出版社实施项目管理的可行性方案

(一)出版社体制改革的需要

进入新时期以来,出版业面临的市场形势越发严峻,图书出版活动运用项目管理方法是图书出版业改革发展的要求,也是出版社内部改革发展的要求。

参与市场竞争的出版社应该按照市场竞争的要求去建立新的运行机制,这种机制能最有效地调动出版社人员的积极性,最优化地配置出版资源,并通过加强科学管理提高工作效率。而项目管理在明细预算和精细管理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正是出版社在体制改革之后的迫切选择。

(二)提高图书出版质量的需要

图书质量是出版社面向市场,求生存、求发展的生命线。出版社投入市场的图书产品质量的优劣决定了出版社的声誉和实力。出版社通过建立出版项目管理机制,可以很好地对图书选题质量、编校装帧质量进行全程监督,是出版社面向市场、提高图书质量,对图书出版全流程包括进度、成本和风险等进行监督、控制的有效方法。

(三)应对出版产业的国际形势变革的需要

随着我国加入WTO后出版社对外交流的进一步深入,国外出版公司运用项目管理的成功经验,也为国内出版社树立了很好的榜样。项目管理作为一门应用性学科的日益成熟,也为其在出版行业中的应用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基础。近几年来,随着业界对图书出版项目管理研究的深入,项目管理的概念正在受到越来越多出版工作者的关注。

三、出版社项目管理的变革策略

(一)编辑工作角色的再定位

对编辑而言,传统的工作角色是“责任编辑”,随着出版社转企改制的完成,一些出版社根据业务范围成立了若干分社,对分社实行目标责任考核。项目编辑对所管理的项目全面负责。他管理的项目可能是自己策划的,也可能是其他编辑策划或组稿的,起着“牵头人”的作用。从责任编辑到项目管理者编辑角色的转化,对编辑提出的要求不仅是专业化的,更重要的是项目管理者的专业化管理水平,对项目编辑从项目整体进度、成本控制、经营、宣传、品牌建设等角度考虑问题也提出了更深层次的要求。

(二)建立与项目管理相配套的设施,并完善项目管理的机制

项目管理不同于传统的职能型管理模式,它要有相应的配套设施与完善的管理机制才能更好地运行,获得良好的效益。例如,建立多渠道的沟通交流机制,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等。只有从设施与制度上加以保障,项目管理才能充分发挥精细管理的优势。

(三)积极培养出版项目管理人才

人才,是图书出版成功的关键因素,项目管理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项目经理人的能力。传统的管理模式下,出版社的编辑、出版、发行人员比较精通本专业的领域,完全熟悉整个出版专业的人才非常少,决定了上游不懂读者、不懂市场,下游不懂专业、不懂卖点的断层局面。项目管理是以组织目标和顾客的需求优化满足为出发点和归宿点,这就需要既懂专业、又懂管理,既具备良好的关系协调能力、又具备良好沟通能力的人来担任项目管理的负责人。

在人才培养方面,要树立培养“全才”意识。通过组织员工之间的业务交流、学习、培训,营造利于员工成长的开放的信息共享环境,让员工了解掌握图书出版中各关键要素,培养造就精通各个出版环节的通才、全才。

[1] 窦昊.策划编辑项目管理能力培养[J].科技与出版,2008(7).

[2] 音坤.项目管理在出版行业中的运用[J].科技与出版,2012(4).

[3] 倪明.从选题策划人到项目管理者[J].中国出版,2012(5).

G231

A

1674-8883(2015)14-0347-01

猜你喜欢

项目管理出版社图书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集合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软件技术的应用
项目管理在科研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我等待……
图书推荐
未来如何更高效地进行工程项目管理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班里有个图书角
今日華人出版社有限公司
石油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