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机媒体传播功能的演变

2015-02-28宋先鹏

新闻研究导刊 2015年14期
关键词:弹幕人际媒介

宋先鹏

(重庆工商大学,重庆 400067)

手机媒体传播功能的演变

宋先鹏

(重庆工商大学,重庆 400067)

近年来,出现了一种新的视频网站和视频形式,那就是弹幕视频。弹幕视频以其独特的形式和高互动性,受到了许多网民的欢迎。人们乐于在观看视频节目的时候,通过弹幕的形式来进行沟通和交流,获得乐趣。这一点使得弹幕视频比传统视频更有优势,弹幕这种形式在传播过程中也起到了与传统方式不同的作用。本文将从传播学的角度来对弹幕视频进行分析,了解弹幕视频在传播方面的优势和劣势,以及浅要分析弹幕视频在未来的发展趋势,目前我国的弹幕网还不多,弹幕视频属于一种新兴的视频形式,它还有许多不足的地方,其发展的空间还很大。

弹幕视频;传播学;特点;发展趋势

一、手机媒体简介

(一)手机媒体概念

手机媒体是以手机为视听终端、手机上网为平台的个性化信息传播载体,它是以分众为传播目标,以定向为传播效果,以互动为传播应用的大众传播媒介。

(二)手机媒体的特点

(1)便携性。手机媒体和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杂志四大媒体相比来说,具有更强的便携性,手机可以随身携带,受众可以随时随地通过身上携带的手机来获取信息。报纸、杂志虽然也可以随身携带,但相较手机来说体积会比较大,不易携带,所以在这一点上手机媒体更占优势。

(2)互动性。互动性是手机媒体所拥有的一个极大的优势。互动性是传统四大媒体所缺乏的,传统的四大媒体主要是一种单向的传播。如报纸、电视,它们都是将信息通过媒介传递给受众,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受众的反馈是很有限的,受众没有很好的渠道和方式来反馈自己的意见和观点,这就使得传统媒体的传播大多是一种传播者的单向传播。但手机媒体不同,受众可以通过评论、电话、短信等多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可以快速地对传播者发出的一个信息进行反馈,这样,信息一来一回就使得手机媒体具有很强的互动性。这是手机媒体的一个手势所在,信息只有在交流中才能得到发展,单纯的信息传递已经无法满足现在社会受众的需要。

(3)多媒体融合。通过手机媒体我们可以获取到多种媒体的信息,可以看报纸、看杂志、看电视、上网等等,手机媒体已经成为了多种集多种媒体于一身的一种媒体。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硬件方面的提升,手机媒体在多媒体融合方面将会变得越来越完善,功能越来越强大。

二、手机媒体传播功能的演变(从人际传播到大众传播到多媒体融合)

(一)手机媒体的人际传播功能

“人际传播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也是由两个个体系统互相连接组成的新的信息传播系统,是社会中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传播现象”。手机从诞生的开始就是为了方便人与人之间的这种信息传播活动,没有电话和手机之前我们只能通过信件或言语相传的方式来进行信息的传递,手机的出现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让人无论身处哪里都可以方便的与他人进行沟通。

手机人际传播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语音通话另一种是手机短信。这两种方式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每个人在与他人沟通交流时都免不了用到这两种方式。特别要提出的一点是在目前技术不断发展的情况下,手机人际传播出现了另一种基础网络的沟通方式,其代表也就是“微信”,关于这一点将在后面具体讲解。

(二)手机媒体的大众传播功能

其实,手机媒体在一直发展到智能手机之前的大众传播功能并不明显,因为旧式的手机的主要功能停留在语音通话和短信交流上,主要是为了方便人与人之间进行人际交流。但是,自从智能手机出现之后,手机媒体在大众传播方面可以算是有了一个质的突破,从最初的智能手机发送给用户的手机报开始,发展到现在人们可以通过手机看报纸、电视、电影、上网等等。手机媒体已经成了在四大传统媒体之后在大众传播方面做出巨大贡献和影响的一种新媒体。

手机媒体在大众传播方面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就是,它更加方便、快捷地实现了一种双向多对多的传播,传统媒体在大众传播方面最大的缺陷就在于没有办法快速、便捷的让受众进行反馈,这就影响了信息的传递以及受众与传播者之间的沟通。手机媒体的出现更方便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受众可以通过手机应用软件。例如,微博、微信来与传播者沟通,可以手机上网发送电子邮件来反馈,而且,手机媒体的体积比较小,便于人们携带,所以这进一步使人们摆脱了接受和发布信息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让人们在各种环境、各种情况下来获取和发布信息,这一系列的方式都使得手机媒体能更好地进行大众传播。

(三)手机媒体多种传播功能的融合

我们经常会提到媒介融合一词,“媒介融合是指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所依赖的技术越来越趋同,以信息技术为中介,以卫星、电缆、计算机技术等为传输手段,数字技术改变了获得数据、现象和语言三种基本信息的时间、空间及成本,各种信息在同一个平台上得到了整合,不通过形式的媒介彼此之间的互换性与互联性得到了加强,媒介一体化的趋势日趋明显。”这里媒介融合提到的是一种技术的趋同,目前,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机已经成为了一种多媒体融合的终端,拿我们目前所使用的智能手机来举例,不论是报刊、电视还是互联网,都可以一齐存在于手机媒体上,可以说现在只要有一部智能手机几乎可以满足我们所有对信息的需求,而且还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受众可以在任何想获取信息的时候获取信息。并且这种信息的获取是可以跨媒体获取的。过去通过传统媒体我只能单一的接受到一种平台上所传递的信息,这样的信息获取就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在信息时代,每天产生的信息量都是十分巨大的,那么在单一的媒介平台上所获取的信息是有限的,想要获得更多的信息就需要将各个媒介进行联通,这样不同媒介上的信息能够得到传递,受众也就可以从多种媒体上获取信息。

手机媒体已经成为了这样一种媒体,并且在另一方面手机媒体的传播功能也产生了改变,由于技术打破了多种传播的界限,使得多种传播功能可以同时存在。在手机媒体中,我们可以看到有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等传播类型。也就是说手机媒体集合了这所有传播类型的传播功能。这其中最典型的应该就是微信,一个人在朋友圈看自己发的消息产生反思,这是人内传播,信息传给朋友,这是人际传播,公众号可以是组织传播也可是大众传播。也就是说,手机已经成为了一种集多种传播功能于一身的信息传递工具。

三、手机媒体存在的问题

(一)内容缺乏创新

手机媒体目前主要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平台,它作为一种工具来帮助我们了解和获取信息,手机媒体上的信息大部分都是其他媒体上信息内容的移植。例如,手机报、通过手机上网、看视频等都是提供给受众一种接触的渠道,它只是起到了一种帮助传递信息的作用,手机媒体自身缺少自己独有信息、内容。

(二)硬件成本高

对于手机媒体来说,受众要通过手机媒体获取信息的基本条件就是要拥有一部手机,所以受众必须投入一定的金钱在上面。而且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越是功能多的手机其价格要更高,这也就意味着接触手机媒体的门槛会比较高,不像传统的纸媒那样只需要花费很少的成本就可以获取信息。

(三)“低头族”的产生

对于现在的人来说,手机成了日常生活中必备的一样东西,几乎人手一部,随时随地都带在身上,所以我们现在经常会看到所谓的“低头族”,注意力全在低头使用手机上面。这也是手机媒体所带来的一种负面的影响,它在方便了人际传播的同时在另一种程度上来说,手机弱化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人际交流,大部分人都依赖于通过手机来与别人交流,忽视了面对面的直接交流,这在一方面会影响人的沟通能力;另一方面,对于青少年来说,如果长期依赖这种间接的沟通方式,可能会影响到他们的身心健康,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四、手机媒体的发展建议

(一)依靠科技手段,提高自身性能

就像前文所说的那样,手机媒体之所以能够发展到现在这一阶段,对信息传递以及社会生活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科技的发展。如果科技水平不够,智能手机没有出现的话,那么手机媒体也不会有如此巨大的影响。所以对于未来手机媒体的发展来说,首先应该着眼于技术方面,技术的不断进步可以降低硬件上的成本,这样一来,就可以使更多的人接触到手机媒体。

(二)借平台优势,多媒体联合发展

通过手机媒体我们可以了解到其他媒体的上的内容,手机媒体所拥有的功能是多媒体的功能,这是它的一个优势,所以手机媒体在发展中应该继续加强这一优势,联合传统媒体来进行发展。

(三)增加内容的独创性

在问题中说到手机媒体上大部分内容都是转载自其它媒体,手机媒体独创的内容很少,如果手机媒体只是作为一个中介性的平台,那么它将无法与其它媒体竞争,所以手机媒体一定要增加内容的独创性。

五、结语

手机媒体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有其优势也有存在的不足,根据过去媒体的发展来看,不同的时代都产生了突出发展的媒体,所以只有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满足受众的需求,这样的媒体才是合格的媒体。手机媒体作为新兴的媒体,还有许多的发展空间,应该随着社会的发展完善自身的功能,发挥自身的优势,这样才能在竞争激烈的信息时代取得更大的成就。

[1] 彭健.手机媒体大众传播功能探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5.

[2] 孙珉.论手机媒体的大众传播特征[J].新闻界,2007(6).

[3] 薛可,余明阳.人际传播学[M].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

G206.2

A

1674-8883(2015)14-0322-02

宋先鹏(1990—),男,山东青岛人,重庆工商大学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影视传媒与影视文化。

猜你喜欢

弹幕人际媒介
HOLLOW COMFORT
“弹幕”防御大师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搞好人际『弱』关系
一大拨弹幕正在向你袭来……
书,最优雅的媒介
从《战国策》看人际传播中的说服艺术
民生新闻采访中的人际互动心理
弹幕小能手养成攻略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