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县级广播电视新闻:立足当地 服务至上

2015-02-28余黎霞

新闻研究导刊 2015年14期
关键词:茶农茶园广播电视

余黎霞

(华安县广播电视台,福建 漳州 363800)

县级广播电视新闻:立足当地 服务至上

余黎霞

(华安县广播电视台,福建 漳州 363800)

山区县广播电视新闻要立足当地,多做、做好事关“三农”的新闻,服务好当地百姓,让新闻真正接“地气”,充分体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价值。

电视新闻;立足;服务

作为我国地方性新闻的主要形式,县级广播电视新闻是联系地方党和政府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纽带。广播电视新闻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作为地方主流媒体的地方广播电视台的社会功能价值的实现。县级广播电视新闻所面对的广大受众主要是一定区域内的受众。作为山区县,县级广播电视新闻受众的主体是广大农村群众,作为与农村最为接近的县级台,在地理上和心理上与农民具有较强接近性。传播学认为,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接近性会使受众产生一种“同体观”倾向,把传播者看作是自己人,从而在传播中形成传播者与受众一致的情境,也就是俗称的“自己人”效应。[1]因此,县级广播电视新闻的采编就应该充分利用“自己人”效应,为“自己人”办节目,即把“本地特色”作为节目定位的依据,多做、做好事关“三农”的新闻,服务好当地百姓,只有新闻真正接“地气”,节目质量提高了,县级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价值才能得以充分体现。

一、打好政策、业务功底,发挥舆论引导功能

(1)打好理论基础,认清形势,以正确的舆论引导农村群众。江泽民同志曾经说过“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正如“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一样,正确的舆论导向,能够凝聚人心,振奋精神,激励斗志,促进团结。而错误的舆论导向却会混淆视听,涣散人心,瓦解斗志,造成政治、经济和社会的不稳定。县级台作为当地农民了解国家方针政策、县委决策部署和外界信息的一个重要渠道,应该牢牢把握住正确的舆论导向,对农民群众进行正确引导,维护农村稳定,服务县委县政府的工作。节目的采编人员,必须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平时要多阅读党报党刊,了解中央、省、市各级在各个时期的方针、政策、措施,特别是有关农业、农村方面的政策要读懂读透,对本县在一段时期内的农村工作重点、计划、目标以及政策、措施的实施情况更要了如指掌。当政策、措施在实施过程中遇到问题时,要及时地进行深入了解,找出症结所在,进行解释、疏通和引导,让农民群众理解政府制定政策、措施的初衷和目的,从而自觉地配合、支持政府工作。例如,前些年,我县茶产业正处于飞速发展时期,部分茶农为节约成本、提高收入,使用激素类和高毒高残留药物,致使成品茶农残超标,茶叶质量低劣,茶叶滞销,形成恶性循环,严重影响我县茶产业的健康发展。为此县里出台政策,严禁茶园使用激素类和高毒高残留药物,鼓励使用有机肥,对茶园进行精细管理以提高茶叶品质。我们台为此深入茶质好、茶产业效益高的地区进行采访,播出了“官畲村:精挑细选出好茶”、“现代生态茶园助推‘农家乐’发展”、“湖林乡:干群观念新 发展生态茶”等系列报道,这些活生生的成功例子都发生在周边村庄,节目接“地气”,群众爱看爱听,这简单的一看一听就让群众明白精细管理才能出好茶,才有好收成的道理。

(2)利用“自己人”效应,提高引导效果。我们在宣传、解释有关政策措施时,不要高高在上,用说教的形式大谈空洞的理论,应该讲究艺术性,要将自己摆在与农民群众同等的位置上,以“自己人”的身份、以朋友的身份与农民朋友一起来分析问题、讨论问题,用启发、参与的方式对群众进行循循善诱,一来群众爱看爱听,二来引导效果好。在前些年,我县因茶园过度开发,又遇上了前所未有的干旱,当年新种的茶苗由于缺水大片枯死,两三年的老茶株也因干旱减产,茶农损失惨重,我台深入茶区做了“茶园缺水,茶农减产减收”、“毁林种茶,致富不成反进班房”、“仙都农民:异地租地种茶走上致富路”等系列报道,报道了农民群众就夏季遇到茶园缺水难题引发的担忧,查找深层次原因:由于过度开发,毁林严重,树木少了,山上泉眼干涸,引发严重干旱。同时也宣传县委、县政府出台严禁烧山毁林开垦茶园和山地茶园恢复山尖戴帽措施。又列举几位农民因放火烧山,不仅茶没种成,自己反倒进了班房的事。列举一位到湖林租地种茶走上致富路的例子,并向群众介绍了本县几个适合发展茶叶种植的乡镇,鼓励茶农们到这些乡镇租地种茶。通过这一系列报道,毁林种茶的危害性就不言而喻。这些事例都是发生在本县的事,发生在他们身边的事,人物有名有姓,还有现场采访,极具说服力,潜移默化地对农民群众进行了教育,同时为他们解决了扩大种茶规模缺地的实际问题,又有利于带动全县茶产业的发展。

二、有针对性地提供技术、信息,服务农村经济发展

县级台主要受众是当地农民群众,节目办得是否成功取决于是否得到农民的认可,是否真正为农民服务。因此,我们应该深入农村一线,了解农村、农民最需要的是什么。近几年,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广大农民最需要的是各种现代种养业信息和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由于中央台和省台的受众面较广,这方面的选材会比较宽泛,作为县级台,在选材上就要注重针对性,要重点选择适合在本县的具有实用意义的信息和技术来进行报道。

(1)种养业等致富信息要严把审查关。当前社会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多种多样,也有部分群众对一些感兴趣的致富项目进行有益的尝试。其实这些信息所提供的发展项目虽然是真实可行的,但在具体操作时有这样那样的限制,不能盲目跟从,所以我们报道这些种养业新品种信息时一定要慎重,要切实负起审查的职责,充分调查信息来源的可靠性、技术的成熟性和本县的可操作性,在报道中要介绍清楚该项目的要求,做适当的提醒,否则不但帮助不了农民增收,还会误导群众盲目跟风,引起一些不必要的损失,节目的可信度也会遭到质疑。这就要求节目的采编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对农业要有所研究,对当地的地理、气候、和生产生活习惯也要有所了解。

(2)农村实用技术要注重“快”和“新”。“快”是指农业管理技术方面的知识播出要快,要在农时来临之前或到来之时播出,农时过后再播出就比较没有意义。采编人员要深入基层、深入农村,深入群众,了解农民各个时期种养业遇到的热难点问题,急群众所急,协同农业等相关部门专家、技术人员一起,尽快找出有效的对策,减少农民的损失,服务农业生产。针对我县茶园老化现状,我县产茶重镇仙都镇的部分群众进行茶稻轮种试验,效果明显,我台进行及时报道,今年该镇共有千余亩的土地推行茶稻水旱轮作模式。

“新”是指提供的农业应用技术要新。

传统的农业技术,对多数农民而言因基本掌握而失去了吸引力,要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关键是推广和应用新技术、新品种。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问题的持续关注,绿色、有机产品受到众多消费者青睐,我县根据生态环境优越的特点,鼓励茶农发展绿色、有机茶叶,提升我县茶叶品质。我台先后深入多家发展得比较成功、技术比较成熟的茶厂、茶企,采访报道他们的管理、制作经验、心得,介绍绿色、有机茶种植管理特点及发展前景,让茶农们形成向管理要效益的共识。目前,全县绿色食品基地面积达5万多亩,哈龙峰、佳香源、雅之道等一批茶企都开辟了有机茶种植基地,全县有机茶园面积从380亩拓展到了4000多亩,被授予国家级铁观音茶叶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县。此外,我台还有针对性地对适合当地发展的花卉苗木、名贵中草药等“特色农业”进行报道宣传,目前已在高海拔地区形成规模,有力促进农民增产增收。与此同时,我台还结合当前农村电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深入挖掘一些农民率先使用淘宝、微信等互联网手段推销农产品的新做法,鼓励当地群众线上线下同时销售农产品,有力地拓展销售渠道,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上半年,全县农林渔牧业总产值15.3亿元,比增5.7%;农民人均纯收入5915元,比增12.2%。今年3月我县的一位农民还根据茶叶销售需求自制一款“茶泡泡”卖茶软件,一经推出就受到了茶农茶商的喜爱,至6月底注册量就达到了三万八千多。

三、宣扬本土文化,服务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自然风貌、人文景观、风土人情、风俗习惯、历史沿革和文化特征,当地群众都是在这种地域文化的浸染下成长的,对这种地域文化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在对农节目中增加一些对本土文化的宣传,使节目多一些乡土气息,农民朋友爱看爱听,不仅提高了节目收听收视率,又可让他们更多的了解家乡,激发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这几年,我们充分对本土的传统文化进行了挖掘,在对农节目中介绍了二宜楼及土楼文化、仙都茶歌、畲族跳火节、大鼓凉伞、坪水对歌等一些优秀的民间文化,农民朋友反响很好,一些农民朋友来电反映说没想到在我们华安县农村里还有这么多有意思的民间活动。除了对本地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挖掘外,我们还对当地新兴的先进文化进行宣扬。近两年,随着我县茶产业和华安玉产业的发展,茶文化和奇石文化也悄然兴起,各地群众经常开展一些评茶、品茶、赏石、玩石等活动,我们就在对农节目中请本地对茶文化较有研究、知名较高的人士介绍茶礼仪、各季茶的品评标准及品茶的一些心得,请奇石收藏者介绍自家收藏的各具特色的奇石和对奇石的鉴赏。

[1] 邵培仁.传播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82.

G210

A

1674-8883(2015)14-0187-01

猜你喜欢

茶农茶园广播电视
茶园飘香
茶农创业培训现状及创新发展对策分析
“早春茶”开采
红六军团威震茶园渡
湄潭茶园
茶园观色
快乐的小茶农
基于茶农需求的图书馆信息服务研究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