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媒介融合背景下如何有效推动采编一体化

2015-02-28

新闻研究导刊 2015年14期
关键词:栏目媒介融合

陈 睿

(贵阳日报传媒集团,贵州 贵阳 550000)

基于媒介融合背景下如何有效推动采编一体化

陈 睿

(贵阳日报传媒集团,贵州 贵阳 550000)

媒介交融背景下,更加强调了采编工作的一体化。笔者在本篇文章中,分析了采编工作两种模式,并且针对采编一体化的具体实现途径,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媒介融合;采编一体化;采编分离

一、采编业务的两种模式

(一)采编分离

“采”与“编”的任务目标不同,据此为它们设定不同角色。采编分离是传统的采编模式,发展时间比较长。该种模式既有优势部分,也不乏劣势。优势方面在于采编分离模式分工明确,采集资料者与编辑人员按照各自的分工,做好各自分内工作,双方相互配合与协调,具有较高的逻辑性,编辑的内容也更为精准。该种方式需要依赖精确的流水线,对员工的任务进行明确分工,员工也需要严格执行流水线的要求。但是采编分离模式下为职工设立了过于精确的“角色”定位,因此很难长时间起到作用,容易使得采编双方发生断裂,同时不利于记者个人素质的提高。

(二)采编一体化

前者将采编进行了分离,而在采编一体化模式当中,记者的采集与编辑工作是紧密联系的,成了共同考核的目标,同为记者一人担任。在该种模式之下,能够使采集与编辑工作紧密结合,提高了沟通的效率;同时,因为省去了很多不必要的环节,能够极大程度的简化现有的工作流程,使得单位组织当中,领导成员能够直接与工作人员进行沟通与交流。该种模式最大的优势在于,在最后决策的过程之中,记者与编辑都可以参与其中,相互得到彼此的认可,在工作方面也更有信息与活力。同时,在应对突发性事件的时候,采编一体化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报道的工作。例如,在《鲁中晨报》当中,就有10个栏目版块,栏目组的主编负责版块与版面的设计;或者让其担当某一个专业性较强团队的领队人员,负责调查了解最重要的信息,并且编辑这一版块,而不再去承担一些管理的工作。

二、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采编面临的难题

(一)信息资源复杂多样

在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无论是信息的传播,还是信息的收集,其速度已经有了质的飞跃。每一个网络用户,在当下都可以通过网络,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但同时也正是因为网络信息种类多样,数量巨大,导致内容存在复杂性,用户很难在极短的时间内,获取自己想要了解的信息。同时,在网络当中充斥着大量的虚假信息,这也成为困扰用户的一个难题。随着新媒体的不断涌现,很多用户更加青睐于通过新媒介去搜集信息,专业机构操作的门槛已经被降低,媒介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二)对采编人员要求更高

在信息化的时代当中,每天都有不同的事件发生,依赖记者和编辑人员的编辑。在采编分离的模式之下,编辑人员整天闷在编辑部当中,对周边发生的事情浑然不知,思想观念无法跟上社会的发展。因此,编辑出的内容也缺乏新鲜感。所以,对于编辑人员来说,要能够及时走出编辑部,体验生活,发现身边的新闻,肩负起记者的职责。

三、实现采编一体化的途径

(一)编辑人员走出书斋

在传统的编辑工作当中,编辑人员仅仅是承担着文字编辑的职责,每天只需要埋在一堆稿纸当中,处在一种比较封闭的状态下。因此,很容易出现编辑的内容与时代发展存在差异,无法反映新时期的面貌。以学术期刊为例,该种类型的期刊对新闻时效性的观念比较淡薄,为了能够增加这一类型期刊当中的新闻时效性,更需要编辑成员具有担任“记者”的意识。在实践当中,记者与编辑并没有明确严格的界限,每个编辑都有能力,且有责任发现身边的新闻,担任起一名记者应做的工作。以《中国国家地理》这一本杂志为例,该杂志原本叫做《地理知识》,在杂志名称做了改变之后,办刊的理念也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其强调让编辑者走出办公室,按照每期杂志的总体规划,去为读者寻找中国各地优美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等等。例如,在该杂志当中,有个栏目名称叫做“我们在行动”,里面所反映的自然风光,都是通过编辑人员跋山涉水所采集到的,编辑人员付出了辛勤的汗水,自然也受到了读者的欢迎。

(二)采编环节的改革

新闻当中分为多种栏目,每个栏目的主编,又可以称为板块主编。通过借鉴电视台的优秀经验,可以将采编环节的改革应用到新闻方面。首先,为每一个板块设置特定的负责人,板块小组成员根据任务的不同,进行自由组合,以求发挥出最大效果。其次,每个栏目的主编要负责自己的栏目,或者成为专业团队的领队者,负责跟最重要的新闻,并且将搜集的资料进行整合和编辑,在该种情况下,主编则可以不再担任管理职能。最后,要取消记者与编辑之间明确的界限,栏目的主编或者编辑,可以直接指挥记者,让其参与到自己的编辑当中,负责新闻稿件。记者为版面供应素材,因此要向主编先预定自己的版面,在申请获得批准之后,根据主编的要求确定需要撰写的稿件,记者完成采集工作后,撰写自己的稿件,将稿件投递给主编,征求意见。

(三)记者编辑能力的提升

在采编一体化的模式下,更加强调记者的编辑能力。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之下,记者的素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要具有较强的专业素质,利用专业的眼光,去发现身边的新闻事件。第二,要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记者所采集的新闻,往往要是民众和国家最关心的新闻,所编辑的内容也要能够反映群众的呼声。第三,职业道德素养。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记者出现了昧着良心报道新闻的事情,丧失了职业道德。记者需要加强自己的文化水平,增加语言文字的表达技巧,多方位地提升自己的文化素质,以及思维能力,能够灵活运用文字来传递生动有趣的信息。

四、结束语

在媒介交融背景之下,传统的采编分离模式已经逐渐凸显出自己的弊端,而采编一体化也逐渐跃入了人们的视野。在该种模式下,灵活地处理编辑与记者之间的关系,使两者能够更好地融合与辅助,是推动采编工作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因素。

[1] 朱小阳,章丽,杨晨美.媒介融合背景下地方高校新闻传播类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能力探究[J].新闻界,2011(3).

[2] 郑晓华.媒介融合时代地方高校新闻教育的路向[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3(4):138-141.

[3] 李红玲.新闻记者职业倦怠的调查及其应对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09.

G214.1

A

1674-8883(2015)14-0182-01

陈睿(1981—),男,贵州贵阳人,就职于贵阳日报传媒集团。

猜你喜欢

栏目媒介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关于栏目的要求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书,最优雅的媒介
栏目主持人语
“大师问答Ask the Guru!”栏目问答精选(二)
栏目制,为什么这样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