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教学情境,促幼小衔接
2015-02-28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东桥中心小学盛晓华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东桥中心小学 盛晓华
创教学情境,促幼小衔接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东桥中心小学盛晓华
【摘要】教师运用创设的情境巧妙、有效地组织和引导一年级学生主动而又愉快地学习,可以让他们学得更加简单、更加有趣、更加有活力。更为重要的是可以让一年级学生喜欢上学习,使学生顺利地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的学习,从而促进幼小的有效衔接。
【关键词】教学情境幼小衔接多媒体教学竞赛方式
一、创设教学情境的重要性
1.使学习更简单。一年级学生对教材很陌生,每个学生都差不多只是因为书上五颜六色的插图而感到好奇,翻来翻去。可是,当他们开始学习枯燥的知识,就开始对学习产生厌烦。而教学情境的创设,通过利用实物、多媒体、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小学生身临其境,让他们觉得书本知识就好比他们的日常生活,就自然而然拉近了学生和教材的距离,让学生觉得很熟悉、很简单。
2.使学习更有趣。教学情境的创设,改变了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局面,密切联系生活、社会、自然,增加了实物、角色扮演、竞赛等因素,满足了小学生爱说、爱唱、爱表演和好动的需要,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这种教学方式充分体现了对小学生个性的尊重和培养,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情绪,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出击,使得原本气氛沉闷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
3.使学习充满活力。教学情境的创设顺应了“以人为本”的新课程理念。注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同时也不忽视教师的引导作用,符合科学的“复合主体说”。教师在课堂上采用竞赛、角色扮演、听口令做动作等形式,让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让他们自己去摸索、体会,实现在“玩中学,学中玩”,使小学语文课堂变得更加有活力。
二、促进幼小衔接的有效方法
1.创设生活情境。有道是:“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正是语文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源泉,语文源自生活,也应该用于生活。如学习了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
《练习2》中的口语交际——借铅笔,就可以让学生进入到真实的学习生活中去,让他们来表演一下如何借铅笔、如何还铅笔。在这个情境表演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讲礼貌”的重要性,达到教学目的。
2.创设直观情境。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其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整个小学时期,由具体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小学生的思维仍然带有很大的具体性。因此,创设直观的情境可以将小学生的观察和思维有效地结合起来,更好地学习。
(1)利用实物。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者对提供的教学形象能迅速感知,提高教学效率。但识别同一内容用不同的方式具有不同的识别速度:用语言介绍,识别时间为2.8秒;用线条图表介绍,识别时间为1.5秒;用黑白照片介绍,识别时间为0.9秒;展示实物,识别时间为0.4秒。这几个数据充分说明:教学所展示的形象越是鲜明、具体,就越能缩短学生的感知时间,激发学生认知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2)利用多媒体。用多媒体手段可以把丰富多彩的图像、文字、声音、动画等形象、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的视觉感受和听觉感受有机地结合起来。
3.创设活动情境。德国儿童教育家福禄贝尔在《人的教育》一书中提出:“游戏是儿童内部存在的自我活动的表现。”这说明游戏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运用丰富多彩、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活动,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语言实践活动,强化学生的听、说能力。
(1)听口令,做动作。这个游戏,其实是根据TPR教学法来设计的。TPR(Total Physical Response)被译为“全身动作反应法”,是指学生运用手势或肢体语言来对教师的指令给予回应。小学生活泼好动,节奏和动作能刺激大脑皮层,激活记忆,使学生在对各指令的反应中自然习得语言。如学了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认一认4》中的“东、西、南、北、前、后、左、右”这8个生字,就可以让学生来开展游戏。老师说“东”,学生就用手指指向东边;老师说“向左转”,学生就向左转。小学生都很喜欢动起来,所以都会集中精神来配合老师完成这个游戏。
(2)竞赛。竞赛是学习和巩固知识的理想形式。小学生好胜心强,利用这点,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入竞赛形式,正好可以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还是拿上面的例子来说。在进行了“听口令,做动作”这个游戏后,我鼓励学生自愿参加比赛:“看谁反应快!”规则:每组10名学生,根据老师的口令做动作,做错了就被淘汰,最后剩下的一名为优胜者。这种竞赛的形式非常好,几次下来全班学生都能参与到游戏中,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了锻炼的机会,不冷落班里的任何一个学生。
(3)角色扮演。小学生天真可爱,善于模仿,很容易进入角色。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上采用角色扮演创设情境进行教学,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和表演能力。我把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角色扮演分为三种:分角色朗读、机械性角色扮演和创造性角色扮演。三者层层递进,能让小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幼小衔接,不是一个能够临时突击的短暂过程,而是需要从幼儿园阶段开始,一直持续到小学一年级全学年的长期过程。作为一位小学教师的我,会努力使一年级的教学具有直观性、趣味性和多样性的特点,从而促进幼小有效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