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经济繁荣对音乐文化的促进作用
2015-02-28霍嘉西李西林
霍嘉西,李西林
(1.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南京 210097;2.西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西安 710062)
雄健强盛的唐代先民精神生活之丰富、之气派在中国历史上是极其罕见的。这主要得益于唐代社会清明的政治、经济、文化礼乐政策。唐朝前期百年内,先后出现了“贞观之治”和“开元之治”两个太平盛世,经济发展,政治清明,生活富裕,呈现出一派国泰民安的歌舞升平景观。其繁荣盛景远远超过了汉代的“文景之治”。在我国古代屈指可数的几个封建社会治世中,唐代的“贞观之治”和“开元之治”特别具有代表性意义。在唐玄宗李隆基统治时期,唐代的鼎盛局面更是达到了高峰,造就了中华民族文明史上“盛唐气象”的横空出世。[1]鼎盛的时代是实现文化繁荣的重要条件,社会稳定,国家统一,政治开明,民生复苏,国力强大,经济发达,为唐代文化包括音乐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这是音乐文化繁荣的社会前提条件之一。
一、唐代经济究竟有多繁荣
音乐艺术的繁荣离不开经济基础。音乐文化发展无疑有赖于唐代各个时期农业经济的推动。经济发展和物质丰富使脑力劳动者人数增多,生活和劳动条件更好,使中小地主乃至寒素人士得以掌握文化,登上文坛,从而打破了世族的垄断格局。唐王朝统治者实行文治,重视发展经济事业。在唐朝前期百来年的时间内,经济生产蒸蒸日上,城市生活丰富多彩。中晚唐时期虽然政治混乱,北方经济难以恢复,但南方生产力上升,因而使得朝政能够得以延续近两百年的时间。在初唐时期,李世民十分注意安定社会和发展经济,他曾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贞观政要·君道》)。贞观年间,他采取了四个方面的具体措施:一是去奢省费;二是轻徭薄赋;三是选用廉吏;四是使民衣食有余。[2]45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均田制、租庸调法和府兵制度,奖励农耕,减轻了农民的赋役负担。所谓均田制,即实行“男丁计口”政策,其中“丁男给永业田二十亩,口分田八十亩”(唐代一亩相当于今0.787亩)。而且老弱病残、丧夫孤寡妻妾也各口分田“三四十亩”。[2]19永业田可以子孙继承,口分田则为每年的“收授田”。尽管未必能够完全落实这些政策,但却收到了显著效果,到贞观三年(629)以后,关中经济便已经恢复。贞观八年以后,全国大治。而八十年以后的“开元之治”更是把唐代的盛世推向了高潮。
关于唐代农业经济的发展繁荣程度,可以从兴修水利工程和粮食平均亩产量这两个指标上看出一些端倪。史书曾载,唐王朝共修建了264项大型水利工程,使农业生产环境大为改观,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贞观之治”“开元之治”就是在这种历史形势下出现的。史家称赞:“开元、天宝之际,耕者益力,高山绝壑,耒耜亦满。”根据文献资料推算,当时全国实际耕地面积约850万顷,折合今达6.6亿亩(目前的中国耕地面积为13亿亩),人均占有土地9亩多。大大超过我国今日的平均数(1.4亩)。[3]从粮食平均亩产量来说,当时唐代粮食亩产量一般为1石至2石,折合每亩100市斤多一点。盛唐农业劳动生产率平均每个劳动力年产粮食约2 400市斤(粟),比汉代有所提高(汉代平均2 000市斤),达到了中古时代的最高水平。但是,唐代人口约7千万,唐朝鼎盛时代,全国每年产粮可达6亿石,折合500亿市斤,平均每人拥有粮食近700市斤。唐代国家每年征收粮食2 500万石,约合今天20亿市斤,库存粮食总计1亿多石,合今100亿市斤。库存粮食全国每人140余斤,这够唐王朝全国7千万人口三个月的口粮。如果没有一个相当水平的农业生产技术,这是很难实现的。有唐史专家曾指出:“这国库存全国三个月口粮,曾是周恩来总理当政时的努力目标。”[4]在明清时期,我国最发达的江浙一带,亩产量达到了为米二石,折合480斤,比唐代提高了两倍半。国民党统治时期亩产量实际平均为130余斤。根据2000年的统计,我国现有耕地面积13亿亩,平均亩产492斤。每位劳力者仅有耕地5亩,年产粮食每劳力2 214斤,这一生产率低于盛唐时期的全国水平。我国传统小农经济生产力长期徘徊于汉唐时期的水平。“耕三余一”这一两千多年的理想在农业现代化水平发达的今天,也难以实现。由此亦可反映出唐代农业经济的繁荣发展程度。
农业经济生产的提高进一步激活了对商品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发展。在唐代,陆路交通继续开拓着汉以来的丝绸之路,与中西亚及阿拉伯国家联系密切。经常有大批商人、使节沿着丝绸之路来到中原地区进行贸易活动。众多的异国商人带着西方国家盛产的香料、药材、珠宝等换取内地的丝织品和瓷器,生意火爆,深受唐人欢迎。“安史之乱”后,陆上交通一度有所受阻,唐王朝便开始发展海上交通贸易。根据《新唐书·地理志》记载,当时广州已能通往印度洋,到达今天的波斯湾,全长超过了1万多公里。唐人和亚非各国的商船往返不绝。在手工业方面,不论是技术水平、产品种类还是生产规模都超过了以往历朝各代。纺织品生产技术更为突出,像唐代生产的精致的“长安罗”丝绸,诗人李商隐曾留下了“万里云罗一雁飞”的赞叹名句。闻名遐迩的造纸、茶叶、金银制品、造船业也达到了新的水平,有力地促进了商业的繁荣和交通的发达。
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唐代的商业经济也迅速发展了起来。长安、洛阳、扬州、益州和广州等大都市,商贾云集,宝货山积。城市的繁荣造成了市民阶层和文化阶层。以当时的长安城市商业经济发展来看,市场内部店、肆、铺、邸空前增多。其中西市和东市最为繁华,据考证有近八万多家商铺,而茶肆和酒肆最多。当时的崇仁坊内还有专门制作乐器的作坊。来长安经商的各地商人很多,唐代长安有100多万人口,其中国内商户、少数民族和外国商人有30万人。晚唐长安出现了夜市(唐文宗开成五年颁布过禁夜市的法令)。当然,唐代的商业经济繁荣程度还不能与后来的宋代相比,科技成就水平也逊于宋代。
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人口的普遍增长,这为专门从事音乐活动的非体力劳动人士提供了有利的社会保证条件。在盛唐时期,宫廷和政府机构中从事音乐的超过了三万人,这几乎与外侨少数民族人口相当。在当时的长安城人口中属于比较多的群体。总体上来讲,唐代乐人数量庞大。初唐时期的乐人数量与隋炀帝时期的三万余人相比,减少了近两万人,只有近一万人的规模。盛唐时代的开元年间,仅教坊乐人便超过了两千多人。在天宝年间,太常乐工人数曾高达两三万人。伴随着经济的高度发展,盛唐不仅产生了一个“唐诗的世界”,而且催生了一个“唐乐的世界”,即以歌舞为主的音乐文化艺术全面发展的黄金时代的降临。唐玄宗时期,音乐人才名家辈出,不论是歌唱家还是器乐演奏家,无论是作曲家还是乐律学家,群芳竞技登场,百花争艳齐放。造就了大放光彩的盛唐音乐文化,开创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唐乐气派。尽管这一时期的音乐文化繁荣存在着许多不正常的因素,也许是唐玄宗晚年穷奢极欲的一种非常态反映。但是,物质生活的富裕,也未必一定能够自然带来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物质丰富与精神空疏恰恰是许多时代人的真实反映。
二、唐代乐人的社会经济地位
唐代音乐艺人的社会地位比其他朝代稍高,许多乐工具有平民身份。不过,唐代的艺人总体上属于“半自由民”。“政治地位低而经济收入较高”是唐代乐人社会身份地位的真实而普遍的写照,[5]因此便能够吸引较多的人参与从事音乐艺术这一职业行列中来。
在唐高祖当政的武德四年(621),颁布赦免前代乐工的诏令,使乐人的身份地位发生了某种明显的变化,社会地位身份有了一定的提高。由于隋炀帝时期的乐户有数万人之多,因而便可以推测,在唐代被赦免的前代乐工数量可能是比较多的。拥有一大批平民身份的乐人从事职业音乐活动,这是唐代太常寺乐人不同于前代的一个重要特点。这可能是造成唐代太常寺乐工社会地位比较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唐律经常提到“有工、乐、杂户、音声人、官户”,各有本业。在宫廷中当值从事乐事活动的人员主要有四类:“诸工、乐、杂户及太常音声人”,他们都是隶属官府,不入州县籍的官贱民。工户是为朝廷制造手工艺品的人,由“少府监”管辖。隶属太常,称乐户。音声人可以入籍州县,而非太常寺乐户,但仍由太常寺管理。太常杂户子弟是前代犯罪没官的家属及子弟。还有太常乐童,“童子能执乐,隶籍太常”。
就当时乐人的法律身份及社会地位而言,其地位具有“两面性”特点,也就是所谓的“法律地位低而实际地位较高”。虽然唐代社会表面看起来社会氛围比较宽松、比较开放,但对乐户、乐人的管理和要求却同样是非常严格的。研究发现,唐代宫廷乐人主要有两类:另一类是贱民为之的乐户、乐人,一类是庶民中擅长音乐人士的“良家子弟”。两者社会地位相差悬殊,而以贱民为主。在隋代,乐工便有乐户、工乐、乐工、太乐杂户、鼓吹杂户等称谓。《通典》卷一四五曾载:“自汉至梁陈,乐工其大数不相逾越。及周并齐、隋并陈,各得其乐工、多为编户。至(大业)六年,帝大括魏齐周陈乐人子弟,悉配太常。”唐代音乐培训工作主要由太乐署管理。根据《唐律疏议》推测,太常乐人在州县设有户籍,他们在州县并无户籍。即名义上设籍于太常寺,实际则居住在州县。唐代数量庞大的乐人,如果全部住在长安城里是不可能的。这就牵涉到古代音乐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制度“轮值制”。[6]由于唐代乐人的社会地位有了一定提高,因此优秀乐人在太常寺的太乐署中,不但会有“进升助教、博士乃至乐官”的机会,还有可能进入士流,成为朝廷命官的可能。如《全唐文》卷一三三记载:唐高祖时太常乐人安吒奴被授予散骑常侍,位居五品,引起朝中大臣“乐工之杂士流,自兹始也。太常卿窦诞,又奏用音声博士,皆为大乐鼓吹官僚,于后筝簧琵琶人白明达,术逾等夷,积劳计考,并至大官。自是声伎入流品,盖以百数”。同时,一般乐工享有免除徭役的优惠政策。根据《唐会要》卷三三所载:“神龙三年八月,敕太常乐鼓吹散乐音声人并是诸色供奉,乃祭祀陈设,严警卤簿等用,须有矜恤,宜免征徭杂科。”同时,乐工的家人也有可能免除杂徭的记载,能够得以减免征徭杂科的待遇,这大概是唐代民间习乐成风的一个重要社会经济基础条件。
唐代乐人社会地位比较高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首先,许多乐人拥有平民身份。高祖武德四年(621),诏令赦免前代乐人,使他们拥有了平民身份,改变了北魏以来乐人属于贱民阶层的历史。
其次,一些乐人担任了较高的官职,这也是吸引乐人从事音乐活动的一个诱因条件。如高祖时曾授舞胡安吒奴为散骑侍郎,唐太宗时代乐工王长通、白明达得任高官,盛唐时玄宗曾拜太常乐工金藏节为右骁卫将军,晚唐时期唐文宗任命乐官尉迟璋为光州长史。少数乐人恩宠无比,如李龟年兄弟的住宅富比公侯。晚唐也有不少乐人升任较高的官职,特别是因帝王们对音乐的喜爱和重视,个别艺人还授予官职。
再次,普通的太常乐人可能拥有较高的经济地位。根据《唐会要》卷三四记述:“会昌二年四月二十三日敕节文,京畿诸院太常乐及金吾角手。今后只免正身一人差使,其家丁并不在影庇限。”
当然,对唐代乐人社会地位的评价也不能过高。唐律对乐人的管理、惩戒也是非常严格的。唐代法律严格禁止乐户和太常乐人骗取赋除和逃脱役使,太常音声人不能诈取音声人之名。太常音声人和乐户必须根据规定番上,不得逃亡。如果出现逃亡现象,则会受到鞭笞和徒行的惩罚。直到刑满为止。还规定太常音声人、乐户不得以下犯上,凡谋杀本部官长均判重罪。同时,唐律严格禁止养乐户男女为子孙的行为,甚至官奴碑、官户亦不能相养。也就是说,唐代仍然是一个读书人以“学而优则仕”为衡量人生价值追求、平民以农耕为正业的社会,音乐艺人始终是属于下层社会,充其量亦只不过是高于奴婢、仆役,等同于良人而已,其人生价值及生命并不会得到很好的保障。像著名宫廷歌唱家许和子(永新),在安史之乱后,先是为一士人所得,后竟殃于风尘,死前曾对其母(大约是老鸨之类)说:“阿母钱树倒矣”。其他著名艺人像李谟、胡二子、公孙大娘、骆供奉等都流落民间,悲惨度日。李龟年晚年流落江南,命运也十分坎坷。还有一部分艺人退入寺观,算是比较好的一种归宿。《乐府杂录》记载艺人杨志姑妈“本宣徽弟子,后放出宫,于永穆观中住”。许浑《赠萧炼师》诗中所指的萧炼,原是梨园艺人,善舞柘枝,晚年入观以女道士度过余生。白居易有《吹笙内人出家》一诗,记载了一位宫廷艺人出家为尼之事。诗人卢纶的《过玉真公主影殿》更是明确写道:“夕照纱窗起暗尘,青松绕殿不知春。君看白首诵经人,半是宫中歌舞人。”(《全唐诗》卷二七九)这说明宫中歌舞之人均不过是“具有特殊才能的奴隶而已”。[7].唐代乐人的不幸命运,实在令人叹息。
[1] 范文澜.中国通史: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139.
[2]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 汪篯.唐田令释要[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76.
[4] 孙昌武.隋唐五代文化史[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7:17.
[5] 项阳.山西乐户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117.
[6] 胡戟.胡戟文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16.
[7] 项阳.轮值轮训制——中国传统音乐主脉传承之所在[J].中国音乐学,2001,2:11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