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功率发射电台的信息化建设研究

2015-02-28张梅霞

西部广播电视 2015年17期
关键词:弱电电台电缆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化建设应用于各行各业,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重点,在电台的建设过程中,信息化建设也是核心,但是,现在信息化建设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还没有很多经验可以接近。本文通过分析工程建设,通过对信息化建设的实际工作的分析,阐述在大功率发射电台施工中信息化建设的方法。

现在,科学技术实现了高速的发展,在无线局中的发射电台逐渐朝着智能化和数字化的方向发展,电台也进入了网络化的时代,信息化建设在发射电台建设中已经成为重点内容。在已经投入建设中的无线局发射电台,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如资金的不足、信息化能力不足等,而且电台在布局方面是存在缺陷的,建筑物的设计等都会影响到信息化建设的效果。在新建的发射电台中,要对信息化建设进行综合考虑,对信息化建设进行全盘分析,从而掌握其中要领,使信息化建设能满足实际的要求,而且还要具备良好的拓展性,能适应今后电台的发展。因此,现在发射电台工程施工中信息化建设的规划是比较重要的。

1 信息化工程建设的策划决策阶段

策划决策的阶段指的是的工程前期进行的建设规划,站在总体施工的角度进行战略分析,在对大功率中短波电台进行建设的过程中,要对项目建议书进行策划,然后分析各个项目实施的可行性,在分析后才能进行项目。

1.1 项目建议书的策划

在建设发射电台项目建议书的过程中,应该对电台建设的目的和效果进行分析,分析电台建设的资金和规模,提高电台建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完善信息化建设,完善电台播出的质量。按照无线局发展的目标和《无线局安全管理和自动发射控制平台的技术纲要》确定新建电台的信息化建设的规划。

1.2 设计可行性的研究报告

可行性的研究报告是在建议书通过之后进行的技术上的规范,分析经济上是否可行,以确保施工的质量。在可行性研究中,要对投资进行准确的预算,在设计勘查的过程中如果初始设计超过了投资预算的十分之一,那么,可行性报告就不合格,需要重新设计。所以,在对项目建议书中的信息化建设的初始内容进行分解,按照电台的设计和模型,按照相关的规范,分析电台在信息化建设中的规模,设定信息化建设的领域,对建设的内容分层,确定好建设的目标,分析建设的时间以及对建设的效果进行预测,从而确定好信息化建设的各个环节。

2 勘察设计阶段

2.1 工程勘察

在工程勘察的过程中,主要涉及的内容有初步勘查和详细勘查,能为工程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做好前期准备,为工程提供准确的数据。

2.2 工程设计

在发射电台的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工程设计可以分成初始化的设计和施工图纸的设计。在信息系统初始化的设计中,应该对批复成功后的科研究的项目进行分析,根据内容进行调整,信息化项目应该根据安全播出的要求,经过调整和细化,使信息系统能确定下来。例如,在对发射机自动化系统和电力运行的智能系统进行分析中,应该按照要求对节目进行调整,使信息系统的设计能确定下来,能运用整个系统的框架去处理,通过任务的建设、目标的制定、功能的拓展和个性化需求的建立,使每个系统都具有扩展性特点,使系统在不同的平台上都具有兼容性,确保信息系统在每个平台上都能准确地定位。在需要的时候应该通过设计列表的方式,将信息系统中的设备列举出来,然后设计不同的软件,分析软件需要的种类和数量等。

在对弱电系统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主要是完善对室外通信管道的设计,在供电系统中应该实现与其他工程的兼容性,能公用一条电缆,运用专业的通信管道,这样可以节省大笔的资金,使管道得到充分运用。在设计弱电系统的过程中,应该考虑到外界环境的干扰问题,为了减少外界电磁的干扰,可以采用光缆传输的方式。运用电缆传输的方式已经不能适应高速率传输的方式,而且信号传输的质量低下,容易产生外界的干扰,电缆中的金属也会发生腐蚀的问题,电缆的成本比光缆要高很多。但是,在很多限制的场合中,是必须使用电缆的,也应该选择那些具有抗干扰能力的电缆。在选择光缆的过程中,应该使用单模光缆。这种光缆与多模光缆的价格差不多,但是在使用中,单模光缆能简化流程,避免了光信号的转化,使后续工作变得简单易行。电台局域网的设计应该确保电台的数据能够保密,而且要尽量提高其吞吐量,运用质量高的网络交换设备,设计出安全的无线局域网,在设计中要符合相关的规范,也可以运用三网合一的技术,视频和音频的采集应该运用数字化的收集方式,防止电磁的干扰。而且,还要分析在信息化建设中很多辅助设备的应用,如控制桌、机柜等。

3 建设的准备阶段

3.1 熟悉各个环节,掌握资金规划的状况

在这个环节中,工程的建设人员应该对规范的内容了如指掌,而且能熟练运用规范上的内容,使软件的开发更加全面;施工人员要能准确分析说明书上的内容,分析批复的信息化建设的规模等,确保项目的建设能够符合要求。通过对信息化建设资金分配的了解,确保电台能建立安全的制播系统,确保站台安全运行,按照项目的规定,稳步推进,确保每个项目都能合理落实。

3.2 签订合同

在对每个具体的项目进行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对每个任务都进行详细的分析,分析每个项目的要求、运用的主要技术和流程等,在无线局建立的新的电台中,信息化建设主要是运用自动化的项目,但是,也要在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更新内容。在项目任务书和招标书涉及的基础上,应该具体地对信息化建设的项目设计、开发等要求分析,对于规范中的详细定义、说明等都应该进行分析。要运用全台管道拓扑图进行分析,将信息系统进行二次开发,运用准确的定义,使用规范的术语,防止在使用的过程产生歧义。

3.3 审图

审图是一项比较繁杂的工作,尽管在工程施工之前就进行了工程的勘查,但是,在设计施工图纸的时候也不一定全部都是符合要求的,在审核的过程中应该分析室外和室内的管线是否铺设合格,电缆是否按照要求铺设,电缆是否可以与环境适应,弱电设备安装的位置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存在电缆漏电的问题等。分析电台的局域网的设计是否符合要求,拓扑的结构是否按照设计的规划执行,信息中心的机房的空间是否足够大,如果这些在实际设计中存在问题,应该与设计单位协商。在安装室内通信管道的过程中,应该运用电缆的方式,根据施工的图纸进行,分析吊顶的空间是否够宽敞,能否隐藏桥架,如果吊顶的空间过小,不能隐藏桥架,那么,桥架在设计时就要遵循美观原则,防止桥架与消防管道接触,如果桥架和消防管道出现了交叉问题,应该及时与工作人员沟通,分析交叉的方式,防止出现施工的重复。如果室内安装了弱电机箱,那么,机箱是不能安装在窗户旁边的,以免机箱受到雨淋和风吹等,确保机箱安装的位置应该在电缆的最大距离处。确保每个弱电机箱都能接到电源线,如果机箱的位置需要发生变动,那么,要与设计人员联系,确保有充足的电源。确保室外的电缆设计中有大量的富余量,在室外的电缆设计完成后,如果要改动其位置,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因此,也可以在资金允许的条件下,多铺设几条电缆。

4 施工阶段

在信息化建设中,首先应该对管道进行安装,然后进行网络的建设,在信息化建设中,应该分析工程建设的不同阶段的要求,在工程完成后,再进行信息化建设的分析。要把握好建设的速度,不宜过快,不然会导致信息化建设效率低下。在施工的准备工作完成后,就要签订合同;在对图纸审核完成后,就可以对工程的进度进行分析,确保在信息化建设的材料和设备齐全;对材料的质量进行检测,确保材料的质量合格,才可以投入到施工中。在对管线处理时,要确保管线没有破裂才可以继续施工。在基础设施都齐全的情况下,对室内的通信管理进行安装,将电源和地线接入,然后设计网络设备,对服务器进行调试,然后搭建局域网。

在无线局域网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对框架进行规划,主要是对设备控制层、机房控制层和台站管理层进行控制,在不同的信息处理系统中,应该运用不同的设备,主要实现的是对天线自动化的设计。机房的运行监控系统能确保对机房运行的监控,确保机房能顺利运行。在站台运行的管理系统需要借助数据的支持,因此,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总,需要完善各个环节建设的顺序,确保各个环节能有条不紊地进行,把握好施工的结构和速度,在具体的施工中,应该注意电台业务具有特殊性的特点,所以,需要开发人员经常调节,使系统的开发能按照流程进行,防止信息系统太过繁琐,出现偏差。开发的时候应该将重点放在系统的开发环节中,应该注意对接口的测试,确保各个系统能连接在一起,尤其是当一端的系统还没有完成开发的时候,就容易出现信息的遗漏,造成通信出现故障。

5 竣工验收阶段

在对弱电系统和信息化系统进行验收的过程中,应该按照相关的标准和规范,按照电台播出的要求,分析周围的环境,以免产生强烈的电磁干扰的问题。对信号传输质量的测定是验收的重点内容,在对信息系统实验时,应该分析其实时性和稳定性。在工程建设中,一定要对验收的资料进行保存,应该严格按照合同和法律的内容进行设备的分析。

6 结语

信息化建设能促进电台的发展,在信息系统初始化的设计中,应该对批复成功后的科研究的项目进行分析,根据内容进行调整,信息化项目应该根据安全播出的要求,经过调整和细化,在对弱电系统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主要是完善对室外通信管道的设计,在供电系统中应该实现与其他工程的兼容性,提高信息化建设的效率,使其能更好地服务于电台的发展。

猜你喜欢

弱电电台电缆
住宅小区弱电智能化工程建设实现
海底电缆——将世界连接起来
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应用
智能建筑的弱电工程设计
弱电工程施工项目管理
鹿先生的年味电台
高温超导电缆
高温超导电缆
老年听众需要电台长篇连播
做好电台新闻的采访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