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类电视节目和新媒体融合的探索——以辽宁电视台“《健康一身轻》官方微信号”为例

2015-02-28马艳清

西部广播电视 2015年17期
关键词:点击率电视节目传统媒体

摘 要:新媒体时代到来后,人们开始热衷于实践手机朋友圈、微信公众号传播的各种健康“箴言”、独家“秘方”,但是现有的健康微信“大号”乱象纷呈,各种不实信息充斥手机屏幕。这时不少传统媒体的健康专栏也纷纷开始开设官方新媒体账号,一套“人马”,两块“阵地”,转战于新老媒体之间的传统媒体人遇到了很多新问题,也收获了很多新经验。

新媒体时代到来后,人们的信息获得渠道悄悄在发生改变,以前人们的健康养生知识绝大多数从电视、报纸杂志获得。但是现在即使是老年人,也开始热衷于实践手机朋友圈、微信公众号传播的各种健康“箴言”、独家“秘方”,年轻人更是看见这类养生“秘笈”就顺手收藏转给父母。在这种情况下,传统媒体为了应对新媒体挑战,,也纷纷开疆扩土开设官方新媒体账号,一套“人马”,两块“阵地”,笔者以自己主管的辽宁广播电视台“《健康一身轻》官方微信号”为例,试分析健康服务类官方微信面临众多“自媒体私号”如何突出重围。

1 健康服务类微信“大号”取胜的“法宝”其实“胜之不武”

健康服务类电视节目在电视上广受中老年观众欢迎,而在新媒体传播中,这个受众范围大大拓展,很多中青年人也成了健康类微信号的忠实粉丝,这部分中坚粉丝再辐射到老年粉丝(亲友),所以健康类微信大号的特点就是粉丝群庞大,阅读点击量惊人。以“中国新媒体排行榜”2015年9月7日-14日的周榜为例,排名第一的微信号周点击量达到448万,平均每篇文章有8万多的点击率,考虑到微信的持续传播性,这个数据随着时间还会继续不断增长。但是这个排名第一的健康第一公众号认证身份只是一家化妆品有限公司,再看榜单上前10的健康类微信大号,竟然几乎都是没有任何身份认证的“自媒体”号,唯一沾边的是与国内某著名医疗论坛同名的微信号,身份认证是某医药公司。

为何榜单前列上看不到传统媒体和权威健康机构的官方微信号,看看这些“大号”们最热门文章的标题便能见其倪端。“不烟、不酒、不赌、不嫖的好男人能混成什么样”“女人要不要偷一个情人”“原来男人最不能忍受的竟然是……!”总结起来就是以两性关系为卖点的“心灵鸡汤”充斥着这些“大号”的版面,以低俗来博人眼球,获得点利率。而这些“大号”另一部分真正涉及健康内容的文章则是用哗众取宠、以偏概全、夸大功效的方法来吸引人。比如,某大号点击率过10万的头条《无花果,太恐怖了!难以置信!》一文,竟然宣称“无花果害得我们没有咽喉病了”并称“无花果让世界上癌症的发病率大大降低”。这种完全不负责任,违反科学常识,胡乱抄袭,仅以点击率为唯一目标的文章,几乎成为了这类健康“大号”的通病。

2 科学、精准、独家的健康信息是健康服务类“官号”的硬件

面临这些剑走偏锋的抢眼球手段,官方微信只有反其道而行之才能在夹缝中求生存。在微信内容选取上,官方微信要严把导向关,注重媒体责任,坚持原创。如笔者所在的“《健康一身轻》官方微信号”,一切微信内容都来源于同名电视节目,所有的内容出处都有严谨的科学依据,都是国家顶级权威健康专家的经验之谈,既贴近群众需求,通俗易懂,又有深厚的理论基础,无一字没出处。坚持品质虽然短时间内不一定会有收效,但是长时间的坚持之后,大量淘沙之后剩下的必然是坚持高品质,群众的眼睛还是雪亮的,。以优质严谨的内容取胜,精良制作,精心设计,一定会取得品质和影响的双丰收。笔者主持的微信号也在坚持了1年多之后迎来了粉丝和点击率的井喷(中国新媒体排行榜健康榜媒体类前十),这也从侧面佐证了科学精准的健康知识也有市场,急功近利不顾操守欺骗读者的行为不应为官方微信号效仿。

3 积极多样的实时互动是传统媒体健康服务类“官号”发展的关键

传统媒体依托传统传播平台来传播知识,没有手机方便灵活,但是当传统媒体登陆新媒体之后,它就具有了双重优势。以《健康一身轻》官方微信号为例,利用新媒体的互动优势,和观众真正实现了零距离对接,观众可以实时参与到节目互动中来,有问题马上可以得到解决,能得到专家的私人定制服务,还可以参与各种游戏、福利抽奖等活动,真正实现了电视节目和观众互动无缝对接和实时联动。

例如现场观众征集流程,以前都是以电话报名,机械繁琐,而且甄别率低,没法找到最适合节目内容的特殊观众。微信号开设后,征集观众采用微信报名,并开设了微社区互动平台,微信推送事先公布题目后,感兴趣的观众可以在微信后台和微社区参与讨论,提问题、晒经验、分享照片和视频,通过这种报名方式能精准地找到目标观众。这只是微信互动的一个小应用,但这种新老媒体的联动开发和应用,是未来健康服务类官方微信发展的最大增长点,既能促进节目发展,也能让微信公众号更加强大,是一种双赢的模式。

猜你喜欢

点击率电视节目传统媒体
基于特征工程的视频点击率预测算法
关于传统媒体能否打造“名公号”的思考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电视节目
电视节目的移植与创新
新形势下传统媒体的发展之路
喜报!萌宝大赛参赛者660名,投票321657人次,点击率超60万!
传统媒体记者该如何主动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