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大妈碰瓷老外”看新闻框架的应用
2015-02-28吴晓璇
吴晓璇
(华南师范大学,广东 广州 510631)
从“中国大妈碰瓷老外”看新闻框架的应用
吴晓璇
(华南师范大学,广东 广州 510631)
本文运用新闻框架理论对“中国大妈碰瓷外国小伙子”这一事件进行分析,分析媒体新闻报道失实的影响因素,提出媒体在生产新闻时要多方求证,不断地修正既有认知体系,突破旧的框架,重构客观现实,在浮躁的时代保持理性认识。
新闻框架;碰瓷;中国大妈;外国人
一、新闻框架理论
框架理论最早是由人类学家贝特森提出的。社会学家戈夫曼1974年出版的《框架分析》中对框架定义如下:“框架指的是人们用来认识和阐释外在客观世界的认知结构,人们对于现实生活经验的归纳、结构与阐释都依赖一定的框架,框架使得人们能够定位、感知、理解归纳众多具体信息。”[1]由此可知,框架来自我们对过往现实生活经验的总结,我们通过既有的框架来快速认识新事物。恩特曼则认为框架的两个作用是选择和凸显,框架把认为重要的部分挑选出来,在报道中特别处理,以体现意义解释、归因推论、道德评估及处理方式的建议。[2]
20世纪80年代开始,新闻传播研究领域开始引入框架理论。新闻框架是将框架应用于新闻的选择、加工、文本意义的建构过程。这种新闻框架的建构与新闻媒体的立场、编辑方针和新闻事件的利益等密切相关。
二、中国大妈碰瓷老外的新闻框架
2013年12月3日,《国际在线》报道的一则新闻“外国小伙街头扶摔倒大妈遭讹1800元”及一组图片在网上引起了轰动。消息称,12月2日上午10点半,在北京朝阳区,一名东北口音女子在经过骑车老外时突然摔倒称被撞伤,双方发生争执,急哭了外国小伙。经医生检查,这名女子并未受伤,但经调解,外国小伙不得不给付1800元医药费了事。
随后,新京报记者到现场采访目击者,却发现此前媒体的报道内容与事实有所出入。警方调查后公布真相,当事大妈并非碰瓷,这名外籍男子是无驾驶证,在人行横道内将中年大妈撞到。
新闻报道中,框架的存在是必然。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新闻记者往往会用过去积累的经验来快速判断当前发生的事实,选择报道立场。在这起事件中,《国际在线》在报道中用“女子突然摔倒,随即瘫软倒地不起”,“女子行走正常无恙,并死命撕扯外国小伙”等语句刻画女子的形象。其用词明显批判了中年女子的讹诈行为,表达了对外国小伙的同情,即是以“中国大妈故意碰瓷”的框架来解读事件。
笔者认为,媒体如此报道这起事件,很大程度上受到以往相关事件报道框架的影响,用旧的认识框架来建构新的事实。以下将结合新闻框架理论来分析媒体建构“中国大妈碰瓷老外”事件的影响因素。
第一,社会上发生的碰瓷事件很多。现在碰瓷诈骗现象屡见不鲜,手段层出不穷。尤其是经媒体曝光的“扶人”,特别是扶老人事件,往往与讹诈联系一起。例如,2013年6月四川儿童扶摔倒老太太被诬陷事件就被炒得沸沸扬扬,事件持续争论了5个多月才查明是老太太存在敲诈勒索嫌疑。见人摔倒,上前搀扶本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但讹诈事件时有发生,加上媒体报道经常是“摔倒者讹人,扶人者遭诬陷”,关注的是社会道德、良知的滑坡,给公众塑造的认识是“扶人有风险,做人需谨慎”。渐渐地,很多人开始指责现代的老人道德下降,表示“扶不起”亦“伤不起”。公众对相关的事件形成了“摔倒者趁机讹诈”的框架。媒体对此类事件的建构也源于对已有社会价值的认同,在对新事件的报道中再次确认了这种认同。
第二,媒体潜意识认为外国人人品高,中国人素质较差。媒体报道的外国人形象往往是守规则;而中国人,特别是中国游客的素质问题常引发人们热议。近些年,有些迈出国门的中国人在国外并不招人喜欢。因为文化差异悬殊,中国游客不了解他国风俗习惯和文明要求,有意无意表现出来的某些现象很容易引起他国人的反感。公共场合毫无顾忌地大声喧哗、喜欢插队、不讲卫生、旅游区刻字……中国游客的陋习早已“名声在外”,令中国人的形象大打折扣。中国游客的不文明行为确实值得我们深刻反思,但媒体的批判也应该秉承客观公正的原则,实事求是,而不该带着某种情绪,先入为主,妄下断言。往往媒体在处理外国人与中国人两者矛盾时,有种“外国人比中国人素质高”的惯性思维,认为中国人与外国人发生冲突,很大问题是出现在中国人身上。媒体对客观事实的报道产生了明显的倾向,在某种程度上又放大了外国人与中国人素质的差距。
第三,媒体在报道外国人与中国人时并非一视同仁。媒体依据新闻价值估量获得的各种事实,选择是否报道以及报道的立场等。新闻价值包括时新性、重要性、接近性、显著性和趣味性,当事件与外国人相关时,其内容较为新鲜,新闻价值较大,更能引起读者的重视和兴趣。此外,外国人在中国毕竟算是“客人”,与外国人相关的事件如果不慎重处理可能会影响到中国的国际形象,也许正因为这样,社会对外国人的事情总是非常热心,将中国的“待客之道”展现得淋漓尽致。此前,一名日本人的自行车被盗,武汉警方连夜组织开展侦查,破案效率奇高。丢车的日本人在中国能受到警方“连夜侦查”的待遇,是中国普通老百姓不敢奢望的。类似这种“内外有别”的现象还很多,外国人和中国人受到的待遇差别如此之大,让人既揪心又无奈。媒体对外国人的过度关注和拔高,也是一种定式思维,这会使媒体忽视在大环境中重新审视事件的环节,习惯性地套用先前的新闻框架解读新事件。
三、应用新闻框架重构客观事实
框架是我们处理信息的认识结构,运用什么样的框架处理信息,会影响我们对信息的处理结果,对事物的价值判断、态度和行为反应,这种影响称为框架效果。[1]受众获取信息主要来自大众传媒,主流媒体的新闻框架会对受众认识现实产生重大影响,即影响受众框架。“中国大妈碰瓷老外”事件从讹人到被撞,峰回路转,宛如一场闹剧,而媒体无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正是媒体的扭曲报道,才使舆论矛头纷纷指向无辜的“被碰瓷”大妈。围观的网友不明真相却急着对大妈进行道德谴责,其口诛笔伐让大妈备受压力,甚至有网友嘲讽大妈是“第一个逼着外国人签下不平等条约的民族英雄”,这无疑是对大妈的二次伤害。媒体的报道明显受到以往新闻框架的影响,假定了预设事实,忽略对真相的进一步调查,这很容易让公众对此类事件产生偏见。公众会形成刻板印象,对整个老人群体产生误解,把摔倒的老人视为潜在的讹人者。扶人成了一种道德焦虑,社会信任缺失问题凸显。另外,在该事件的最初报道中,外国小伙的形象被拔高了,媒体预设外国小伙是无辜的,这会让公众习惯性把外国人想象为谦谦君子,而把中国人贴上“低素质”标签,非常不利于公众对中国人自身的身份认同。媒体作为社会公器,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对自己负责,更要对社会负责。
新闻框架不是为媒体的失实报道做辩护,而是提供了认识新闻生产的方式。借助新闻框架,媒体能够快速理解、整合和呈现新闻事实,方便受众及时感知、解读各式各样的新闻事件。不可否认,媒体记者、编辑等人也是具有主观意识的社会人,不可避免地对某些事情带有偏见,但身为新闻事实的“把关人”,专业素质的建设是不容忽视的。在新闻的生产过程中,媒体记者不该先入为主,把对预设事实的表达作为新闻报道的第一步。为了呈现客观事实,媒体应该站在公平中立的立场上,积极寻找可靠的信息源,多方求证,确保事件的真实性。在这起事件中,媒体要做到客观报道,首先就应该消除记者的刻板成见,平衡当事各方话语权,进行多元化采访,给摔倒者解释的机会,让目击者说出所见,也让公众聆听多方的声音以做出正确判断。
新闻生产是一个不断重构新闻框架的过程,要知道,世界是动态发展的,新闻框架也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新闻框架理论启示我们,新闻框架是媒体对新闻事实进行主观解释的一种框架,该框架会凸显某些事实,也会模糊部分事实。因此,构建正确的新闻框架是非常必要的。媒体在生产新闻时要积极承担起维护社会健康与稳定的责任,唯有不断地修正既有认知体系,突破旧的框架,重构客观现实,在浮躁的时代保持理性认识,才能走得更好更远。
[1]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208-209,212.
[2] 王玲宁.国内新闻框架研究现状述评[J].中州学刊,2009(06):253-255.
[3] 方博.新闻框架于社会图景建构[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
[4] 五岳散人.一波三折的“碰瓷”事件[N].中国经营报,2013-12-09(D05).
G210
A
1674-8883(2015)14-0271-02
吴晓璇(1990—),女,广东汕头人,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传播学2013级硕士,研究方向:媒介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