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新闻与文学关系的演变

2015-02-28刘晓璇

新闻研究导刊 2015年14期
关键词:新闻业文学

刘晓璇

(河南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浅析新闻与文学关系的演变

刘晓璇

(河南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新闻与文学的关系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由于它们之间紧密的联系,其概念往往被混为一谈。然而新闻与文学的关系,却并不是一开始就像现在这样相互融合,从新闻诞生之初完全依附于文学到后来界限划分明确,再到如今新闻文学化趋势逐渐增强,它们的关系经历了数次演变。研究新闻与文学的关系有助于二者相互借鉴,互利共生,同时避免由于界限模糊造成的不利影响。

新闻;文学;关系演变

一、前言

从本质上来看,新闻和文学都是将语言文字组织起来,传递信息,表达意思的文体形式。新闻从文学演化而来,在新闻中处处可见文学留下的印记。然而,它们在实际应用中有着截然不同的表现,其外延与内涵也有着明显的差异。它们以各自特有的方式写人叙事,写景抒情,传达着对社会的看法,共同见证时代的变迁。

新闻诞生之初,就深受文学的影响,从写作方法到修辞手法都继承了文学的特征。直到新闻体裁逐渐发展完善的今天,新闻仍然与文学密不可分,在新闻中融入文学创作的元素也是备受追捧的,因为这样的新闻能够使读者产生浓厚的兴趣,吸引他们继续往下读。但是,新闻如若跨越自身的界限,一味地使用文学创作的方式,只会令新闻失去真实性和可信度,将新闻引向万丈深渊。因此,新闻与文学的关系是辩证存在的,如何平衡其关系将直接影响二者的顺利发展。

二、追根溯源:一脉相承的新闻与文学

从人类开始有了信息交流的需求,新闻就随之产生。它被用来传递信息,把消息广而告之。“文学”最早出现在《论语》中,从属于“孔门四科”之一,专指文章和博学,其中文章是指有文采的语言作品,就是今天我们所定义的文学。新闻与文学的渊源十分深厚,正如著名学者艾丰所说:“新闻是从文学的体裁演化而来”。新闻业刚开始兴起之时,新闻还尚未形成特有的写作方式、语言特色,这时的新闻其实很多都是文学作品,而很多记者一开始都是由作家担任的。能够写出优秀的新闻作品,必然要拥有扎实的文学功底。例如,被誉为新闻全才的邵飘萍自幼就能背诵《史记》全文,十二岁中秀才,十六岁考进浙江高等学堂,打下了深厚的文学功底。除此之外,新闻与文学都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它们共同的创作源泉就是现实生活。记者和作家都从现实生活中寻找素材,选择写作所需要的材料,然后进行加工整理,形成新闻和文学作品。

三、分道扬镳:新闻与文学渐行渐远

随着新闻业日臻成熟,新闻也渐渐独立于文学,形成了自身的写作特点。无论是结构特点、写作体裁,还是基本要求,都与文学划清了界限。

在基本要求上,新闻与文学更是有着天壤之别。新闻写作要求具有真实性、时新性、简洁性。新闻报道取材于事实,不能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或是肆意夸大事实;“今天的新闻是明天的历史”,只有新鲜的事实报道才能成为新闻;新闻写作不同于文学创作,重在事实陈述,简洁的话语能够让读者迅速了解事件真相。文学创作可以允许存在想象、虚构的成分,它既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品鉴文学作品的优劣要根据它塑造形象是否鲜活,抒发感情是否到位,遣词造句是否得当。

四、重归于好:新闻的文学化趋势明显

当新闻拥有了规范的格式和简洁的语言特征,人们逐渐发现,由于缺少文学元素的装饰,这样的新闻显得单调乏味,不像文学作品那样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于是,新闻界开始寻求新闻与文学的契合点,对新闻进行改革。

在我国,穆青首先提出“新闻散文化”这一议题,他指出新闻可以一改以往死板的模式,使用散文自由活泼的形式,既保留新闻本身的特征,又加入文学的表现手法,是新闻充满文采。例如,在通讯《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中,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当时,兰考车站上,北风怒号,大雪纷飞。车站的屋檐下,挂着尺把长的冰柱。国家运送兰考灾民前往丰收地区的专车,正从这里飞驰而过。也还有一些灾民,穿着国家救济的棉衣,蜷曲在货车上,拥挤在候车室里……”。在新闻中加入细节描写和景物描写,使得新闻形象生动起来。

而在新闻业更为发达的美国,新闻与文学的结合更加透彻。作为新闻改革的典型代表“新新闻学”倡导冲破新闻写作的禁锢,使用小说的手法写作新闻,将新闻与文学完美结合,写出引人入胜的报道。J·安东尼·卢卡的长篇报道《琳达·菲茨帕里克的两个世界》中就充分体现了文学写作的特征:“一位正不安地等待牙医开钻的病人可以看鸽群在斯坦福·怀特设计的威严的华盛顿拱门上盘旋。孩子们在广场宽阔的走道上玩‘造房子’游戏,大学生们手拉手,在美洲榆树下漫步。”

从受众需求的角度来看,新闻文学化的趋势是必然而且必要的。受众在了解重要事实的同时,还会追求新闻的可读性,形式多样、文采飞扬的新闻报道在激烈的竞争中往往能出奇制胜。新闻媒体的竞争说到底是受众的竞争,赢得了受众就能获取与更多广告商合作的机会,从而让媒体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立足。

五、结语

新闻与文学本就一家,从分道扬镳到再度联手,它们都从对方身上汲取了壮大自身的力量,各自找到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新闻融入了文学的元素,由枯燥单调的事实报道变为充满文学色彩的艺术瑰宝;文学开始应用新闻写实的手法,贴近生活,引起读者共鸣。

但是应该注意的是,新闻与文学的结合要有一个限度,超越了合适的限度,则新闻不成新闻,文学不成文学矣。如今,很多新闻一味追求眼球经济,甚至虚构人物和事件,把严肃的新闻报道变成了无稽之谈。还有的新闻过度娱乐化,着力追求花边新闻、奇闻逸事,使得新闻业变得乌烟瘴气,也被人们诟病。文学过度向新闻靠拢也会衍生出一些缺乏人文精神的作品,失去文学的教育意义。因此,新闻与文学既要珠联璧合,互利共生,又要保持自身的属性,独立存在。

[1] 阮群,高华.新闻与文学的分野与融合[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06(09).

[2] 范松楠.牡丹江师范学院[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01).

[3] 冯帆.新闻与文学的关系及互动[D].山西大学,2010.

[4] 张举玺.新闻采访与写作新编[M].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

G206.2

A

1674-8883(2015)14-0270-01

猜你喜欢

新闻业文学
我们需要文学
新闻业的决定性角色:编辑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互联网为新闻业带来了什么?
大数据时代:新闻业面临的新震荡
论新闻业未来发展趋势和报业集团应对策略
从IPSO看英国新闻业的自律与他律
对“文学自觉”讨论的反思
文学病
互联网催生传统新闻业的三个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