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报业媒体融合的发展思路

2015-02-28王金辉

新闻研究导刊 2015年14期
关键词:报业跨界融合

王金辉

(黑龙江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报业媒体融合的发展思路

王金辉

(黑龙江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如今媒体融合已成为传媒领域的主旋律。作为传统媒介的报业在互联网的强烈冲击下适应时代所需探索深层次的媒体融合发展道路已迫在眉睫,本文从用户思维、互联网思维、跨界思维三种报业媒体融合所需具备的思维模式出发,分析报业媒体融合的发展和盈利模式,使我国报业在全媒体时代继续发挥其功能并不断壮大发展。

媒体融合;报业;思维模式

一、我国报业融合现状

在建设“中国梦”伟大复兴的今天,构建现代传播体系十分必要,而将传统媒体的内容优势和新兴媒介的传播优势结合起来,融合发展是建设现代传播体系的必经之路。作为传统报业,融合发展已经势在必行,融合是信息化大时代赋予报业在内的所有媒体的新使命。目前我国报业融合还处在起步阶段,主要呈现以下三种模式:

(1)媒体结合。当下我国多数报业融合还处在简单的媒体结合状态,通过电子报、新闻网、客户端等形式重现纸媒的内容,好一点的报业开始在产业运作和传播方式上结合新媒体的优秀成果,如在市场营销、读者互动、客户交流方面结合新媒体创新服务。

(2)产品融合。我国的报业还处在简单的产品融合阶段并未实现真正的产业融合。当前,报业一方面要在主业下滑的巨大压力下加大对新媒体建设的投入,另一方面却还未能从新媒体产业发展中较快获益,新媒体产业在报业经济中普遍占比较小且提升速度慢,陷入主业不稳、新媒体不兴的尴尬局面。[1]

(3)单媒体运作。报业媒体通常以自己的办报资源和单一媒体为单位进行运作,在各自为政的运作模式下信息交流不畅通、重复报道、内讧竞争等现象明显。并由于自身理念、技术和人才的短缺造成创新能力不足、影响力、传播力不强,使得自身和网站新闻的竞争处于不利地位,成为转载内容报道的媒介。

二、报业媒体融合发展的思维模式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高速爆炸,在线化、数字化、读者需求小众化等特征明显,作为传统媒体的报业要想适应时代发展,提高自己的传播力、影响力需要具备用户思维、互联网思维和跨界思维。

(1)用户思维。用户思维要求服务提供商必须在价值链各个环节中以用户为中心,报纸的用户是广大报名,如何满足广大报名的阅读需求,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和服务满意度才是报业应该关心的重要问题。为此,报业要以读者为中心,在提供新闻外,深刻理解读者的需求,为读者提供各种生活便利和增值服务,走一条“新闻+服务”的道路。例如,2013年11月上线的“辽沈晚报惠生活”云服务平台是辽宁地区的一个典型。目前已着手建设产品溯源系统、食品安全监测系统、平台入驻筛选系统、生产基地诚信档案系统、冷链运输体系、终端查询系统、物流配送系统、实体店等,并以线下的辽沈晚报红马甲发行站为依托,涵衣、食、住、行、医、购、娱、游等各个领域,消费者只要通过电脑和手机随时随地就能享受现代服务业的快捷和便利。传统报刊也在这种无微不至的服务中,积极探索其新的盈利模式。

用户思维还要求和读者进行互动。传统办报模式是,报纸由新闻从业者独立采编完成之后读者被动地接受。然而在全媒体时代,读者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的“搜寻、咨询、浏览、反馈、对话和交谈”,报业必须做好与读者互动的工作才能贴近读者,进而赢得市场。例如,人民网APP中,读者可以随时发表文后评论,并通过“问民生”栏目联系办理部门网上互动解答读者的问题。反过来,人民网可以通过与读者互动分析获取读者信息,多出满足读者需求的栏目和文章。

(2)互联网思维。现今,多数报业纸媒思想根深蒂固,缺乏互联网思维,在互联网时代仍固守传统的办报方针与方法,就如同在高速公路上运行的大马车,惹人鄙夷,得不到读者的认可。因此,要想使报业不断发展,在实现报业媒体融合之前必须要使报业树立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思维的核心是市场,强调用户意识、传播意识和反馈意识,注重用户体验,始终以促进平等交流和互动传播、满足多元化和个性化的需求为己任。互联网思维重要的指标就是开放合作。[2]如今,一些大的互联网公司也积极谋求与媒体的合作。报业要抓住机会,敞开胸襟,利用自身优势在独立做数字出版的同时充分与互联网公司合作,一起开创数字出版的美好明天。例如,《华西都市报》与阿里巴巴合作,扎根本地,希望共同打造中国西南部的电商大基地。

(3)跨界思维。跨界思维主要指大世界、大眼光,用多角度、多视野看待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报纸的跨界思维主要体现在传播媒介和产业内容的跨界。因此,报纸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的优势,加快媒体融合,在提升自身的竞争力的同时满足读者的阅读新需求与新习惯。还要积极寻求经营融合、产业融合。例如,2009年青岛晚报与青岛日报报业集团与有关银行合作,共同开启国内第一家传媒银行,成为“媒体+金融”跨界思维的成功案例。在该案例下媒体提供银行广告业务和品牌形象的宣传,银行则提供相应资金服务,实现了双赢的同时有效地提升了报纸的品牌形象,增加了广告收入,探索了盈利模式。

以上只介绍了三种思维模式,互联网时代,实现媒体融合还需具备大数据思维、全媒体出版的极致思维、社会化思维等多种思维。报业人员要充分掌握各种互联网时代的思维模式,与时俱进,摒弃传统纸媒单一思维模式,才能使报业在高速信息化的今天不被淘汰。

三、结语

推动报业和新媒体的融合既是报业自身生产和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时代的要求更是当前社会竞争的必然选择。报业在媒体融合过程中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准确的思维,将用户思维、互联网思维和跨界思维等思维模式贯穿媒体融合过程的始终,并做好报道融合、经营融合和产业融合的相应工作,在做好舆论宣传和导向的同时从读者利益出发,敞开胸怀、积极容身互联网全媒体的大家庭中,取长补短,利用全媒体的优势,生产适应时代要求和读者喜爱的信息产品与服务。只有这样才能变挑战为机遇,才能巩固壮大自身宣传思想文化阵地的职能,提高自身的网络空间话语权,达到报业融合发展的理想境界——在“纸媒不老”的同时壮大发展新媒体,形成强大的媒 体集团,最终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贡献力量。

[1] 曾晓宁.报业媒体融合发展现状及方向的思考[J].品牌,2014(9下):38.

[2] 刘海军.辽宁省报刊媒体融合的现状与思考[J].传媒,2015(4上):24-27.

G216.2

A

1674-8883(2015)14-0245-01

王金辉,女,黑龙江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编辑出版学专业本科生。

猜你喜欢

报业跨界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陈黎贞 数次跨界唯有初心不变
《融合》
跨界设计
跨界通平台
跨界之道
报业转型路径——报业地产走势探析
报业数字化及媒体使命——中日学人、报人关于报业未来的思考与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