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视访谈类节目人文关怀探析
2015-02-28胡晓汉张佳辉
胡晓汉 张佳辉
(河南大学,河南 开封 475001)
我国电视访谈类节目人文关怀探析
胡晓汉 张佳辉
(河南大学,河南 开封 475001)
电视媒体具有传播新闻、社会教育、文化娱乐、信息服务等作用,所以,我国电视媒体必须在坚持以人为本,人文关怀的精神的指导下,做出更多更好,更加贴近人民群众生活的节目。然而近几年很多节目不惜夸张媚俗来博取收视率,导致了人文关怀缺失的问题。电视访谈类节目作为最贴近人民群众生活的传播媒介,应该弘扬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继承和发展人文关怀的精神要领,才能真的为民所想,被民所爱。
电视访谈类节目;平民视角;人文关怀
近几年,我国电视访谈类节目以其平易近人,真实动人的节目内容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各大电视台都有着具有代表性的访谈类节目。然而,百花争鸣的现象也带来了节目内容重复、泛娱乐化、人文关怀缺失等问题。如何在访谈类节目中贯彻和发扬人文关怀精神,弘扬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传递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是目前电视访谈类节目生存和发展的重中之重。
一、电视访谈类节目人文关怀的表现
(一)电视访谈类节目选题视角的贴近服务性
访谈类节目选题视角要贴近服务,关注民生问题,注重人文关怀,才是顺应我国历时代发展潮流的大势所趋。观众需要故事、需要精彩、需要新奇的感觉、需要娱乐,同样也需要进一步发展的社会经验,作为传媒的电视节目在不自觉中已经承载了这一重任,也将更好的发挥这一功效。只有在选题上区别其他的节目,贴近群众生活,关注民生,“接地气”、“近人文”,视角独特,丰富多元,才能真的做出人们爱看的电视访谈类节目。
(二)电视访谈类节目谈话内容的深度剖析性
电视访谈类节目不仅要对我国的社会民生问题进行报道,还要对相关社会的民生问题进行深度的剖析,用最浅显易懂的报道方式让广大的受众获取信息,寻求解决途径。
以《杨澜访谈录》2014年3月5日专访民政部部长李立国为例,作为优秀的深度访谈类节目主持人,杨澜犀利地提出了锯腿自救、袁厉害收养儿童事件、流浪儿一氧化碳中毒的个案,相比于其他节目的官话套话,既阻止了官方的回答,也让百姓真正地了解了关于此类事件的发展始末。杨澜直面政府官员,平等对话,才能真的挖掘到百姓真正需要的信息。
(三)电视访谈类节目主持人语言的人文平等性
电视访谈类节目主持人秉持以人为本,平等对话的工作规范,发扬其现场对话的优势和主动权,尊重受众及嘉宾的话语权,这也是电视传播的基本要求。
二、电视访谈类节目人文关怀的缺失
(一)节目选题夸张,人文关怀流于形式
随手打开电视,随处可见为了制造噱头而违背人文关怀的电视访谈类节目,一些节目为了吸引受众眼球,前期选题时并没有想过这样的节目内容是否违背了传统价值观和正确的人生导向。通过严谨的选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才能避免人文关怀沦为形式,使其得到真正的弘扬和发展。
(二)盲目追求明星效应,平民视角有所欠缺
全民娱乐化的现象使得节目内容低俗、大胆露骨,而真正需要大家关注的先进人物成功的经验、社会新近发生的民生问题等却长久被忽视。访谈类节目必须要以正确的立场和社会责任作为前提,传递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从而达到更好的社会影响力和教育观众的传播效果。
(三)主持人过度煽情,忽视嘉宾内心感受
迫于收视率的压力,众多的访谈类节目不惜八卦本色,不忘煽情添油醋,纷纷搏出位祈求收视率破表,却忽视了嘉宾内心的感受,忽略人文关怀真正的内涵。成熟的访谈类节目主持人不仅要让嘉宾卸下心防、敞开心扉,还要营造良好的谈话环境,让嘉宾有感而发。不要为了追求节目效果过度渲染,忽视真情实感。
三、解决电视访谈类节目人文关怀缺失的对策
(一)节目选题要从人文精神出发,坚持以人为本
电视访谈类节目是受众接受信息的最便捷最快速的窗口之一。因此,电视访谈类节目应该始终坚持把以人为本作为所有事业发展的大前提,正如《鲁豫有约》主持人鲁豫的开场白一样,爱传万家,说出你的故事。从简单的故事打动人心,用动人的情节引人入胜,如果电视访谈类节目是开往你心底的列车,无疑优秀的选题就是带领节目整体的驾驶室。
(二)避免节目娱乐化、庸俗化,关注民生体察民情
在节目中,主持人面对的采访对象无所不及。主持人无论是采访享誉国际的知名影星,还是平凡岗位的老百姓,都应该避免全民娱乐化的泛滥,一视同仁、平等交流、以诚相待。无论是深度剖析的对话节目,还是平民参与的实话实说节目,主持人都要注重倾听,做到节目以社会人物和社会事件为中心,正确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
(三)主持人要避免过度煽情,注重人文内涵
我们喜爱访谈类节目,正是因为它内容真实、情感真挚的特点打动和感染大众。如果把情感变成一种工具,访谈类节目就丧失了节目真正的宗旨和内涵。情感是主持人和嘉宾沟通的关键,主持人要结合自己的人生阅历和经验,让嘉宾主动分享,而不是为了煽情而主动出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随着媒介理论的不断发展,人们更追求和谐的人际关系,强调电视访谈类节目的人文内涵,人文精神将是访谈类节目永远不变的追求。
四、结语
近几年的时间,随着我国电视事业的蓬勃发展,电视访谈类节目已经成为最受观众喜爱的节目。与此同时,以盈利为目的的节目也纷纷出现,访谈类节目也正面临着普遍雷同、陈腔滥调、形式单一的瓶颈期。而且我国的电视访谈类节目起步较晚,发展快速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问题。问题不可怕,关键是如何解决。从人文关怀的精神出发,返璞归真,脚踏实地,让我们一起期待访谈类节目突破局限,迎来新的春天。
[1] 杨澜.一问一世界[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
[2] 尼尔·波兹蔓.娱乐至死[M].章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 丁海宴.电视艺术的观念[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
[4] 夏辰.崔永元炮轰电视庸俗化[N].南方周末,2002-4-25.
[5] 范赢.电视文化中人文关怀缺失研究[D].吉林大学,2007.
G222.3
A
1674-8883(2015)14-0068-01
胡晓汉(1993—),男,河南南阳人,河南大学2014级广播电视专业硕士。张佳辉(1987—),男,河南驻马店人,河南大学2014级广播电视专业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