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播音创作声音的个性展现
2015-02-28刘畅
刘 畅
(渤海大学,辽宁 锦州 121013)
论播音创作声音的个性展现
刘 畅
(渤海大学,辽宁 锦州 121013)
声音是语言表现力最好的体现,具有个性的声音形成了别具特色的有声语言。文章结合播音创作,对声音的个性展现进行探究。
播音创作;声音;个性展现
一、前言
声音是渗透着个人的情感的语言表达,将个性化的声音沿用到播音创作当中,会产生良好的化学反应,呈现出别具特色的播音效果。
二、个性声音的独特魅力
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工具和途径,而声音是带有个人天赋的语言表达形式。每个人的用声方式都有一定的区别,同时对思想情感的表达程度也不尽相同。这就是声音的“个性”。声音的表达是多种多样的,并掺杂着表达者的情感在里面,或是开心愉悦,或是伤心忧愁。人们可以通过对声音的判断,来分析感情。不同的环境下,不同的情景中,需要符合实际情境的声音。以朗读诗词为例,读李白的《将进酒》,一定是慷慨激昂,感情饱满,通过正确的表达方式将“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气势展现出来,读柳永的《雨霖铃》,一定是含蓄委婉,低吟浅唱,以表达凄婉的感情。有感情的语言表达,并不是声音上的抑扬顿挫,而是真正融入感情去表达,用个人独特的声音去展现,能够表达出不一样的情感。对于播音创作来讲,声音的表现力是非常重要的。具有表现力的声音有助于信息的传递,尤其对于新闻播音员来讲。独具特色的声音,能够增加表达的感染力,让听众接受信息的传达或是吸引听众,这就是声音的“个性”体现。在语言表达当中,个性的声音更有魅力。播音创作的目的就是为了将信息传达给更多的受众人群,独具魅力的个性声音则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形成播音创作更大的受众群。将个性声音完美的进行展现,充分散发其魅力。[1]
三、播音创作的要点
播音是通过声音来进行信息传播,是重要的传媒形式。当前主要的传播媒介主要有广播电台、电视台以及网络传媒,播音员和主持人的语言表达在其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播音是通过大众媒体进行信息传播的创作活动,将信息内容作为核心,加入正确的认知和情感,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的进行表达。能够将信息内容及时准确地传达给听众,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情感和声音都是播音创作过程中的重要元素,是有效实现播音的信息传播效果的有力保障,为播音创作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播音创作的核心在于声音,而感情的投入也围绕着声音的特质而做出相应的调整和转变。个性的声音与充沛感情的融合,是一种美的体验。因此,播音创作也是一种艺术创作,只是以声音作为语言的形式来表现出来。
(一)播音创作的情感融入
语言在进行对信息以及相关事物的描述时,会自然带有感情色彩。感情并不是强加于语言之上的,而是自然而然地融入进来。强加感情在语言之上,会使语言表达变得僵硬,过于强调抑扬顿挫,形成固定的腔调,使本来通过语言来表达的情感,失去了实际的意义。通过声音的判断,对语言所表达的情感进行有效地掌握和了解,是播音风格形成的关键所在。
情感的多变,影响着语言表达形式的变化。丰富的情感加上可塑性的声音,二者之间的完美融合,一定会产生特殊的效应。在播音创作当中,对情感进行良好的把握,结合声音的特点加以灵活运用。感情的融入程度,影响着播音员的创作表达,最主要的是个性表达,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播音风格。播音风格的形成离不开播音员、主持人的感情投入,还有自身个性的影响,并将个性放大,能够充分展现播音创作工作的意义,形成别具魅力的播音风格魅力。语言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加上感情的升华,能够使其适应于多种形式外部环境、不同的情景。用适当的感情来渲染语言,赋予其独特色彩,将其中包含的思想内容有效地传递出去。感情的融入,是个性体现的前提基础,这是播音创作当中需要关注的要点之一。[2]
(二)播音创作的声音表达
作为语言表达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声音个性的展现,会更加直观地体现出表达者个人的风格。正是由于每个人的声音都有存在着差异,才体现出声音的“个性”。但声音的特点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一些声音特点明显,给人以清晰直观的感受,有些声音特征并不十分明显。而在播音创作当中,是要以有声语言的表达来提升表现力。无论是拥有怎样的特质的声音,都需要有情感的声音表达,或者说以声音来表达情感。播音创作当中的声音表达,讲究自然情感的流露。在播音过程中,对声音要保持自身原有的特征,不能盲目跟风,根据流行性需要,不考虑实际情况,而做出改变,包括语气、语调等,这样会失去声音本来的个性特色。
声音的个性表达,除了自身声音特点的体现之外,还要适当地加入感情,形成意境。在播音创作表现出自己个性和特点。如果说感情的投入是声音个性形成的基础,那么个性声音的表达则是感情的升华。在播音创作当中,二者是密不可分的。
(三)播音创作的受众人群
播音创作中的目的就是将信息传递给受众,只有得到更多受众人群接受的播音信息,才是播音创作具有的实际意义。播音创作服务于受众,让受众乐于接受播音所传播的信息。如果缺乏受众的支持,播音创作就失去了发展的空间,信息传播就没有了实际意义。播音通过多种媒体向受众传达信息,提供服务,满足受众的要求。而受众的接受程度,受主观意识的影响,是无法直接借助媒介进行调整和转变的,往往是根据受众的个人的需求和兴趣来决定的。由于受众人群存在着诸多差异,为了使播音创作更具实效性,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受众实际需要,进行适应性的调整。有效利用感情与声音的融合,应用于不同的环境和情景当中,针对不同的人群,采用不一样的方式方法,这时个性声音就体现出其价值。声音的适应性调整,是配合受众人群的一种个性的体现。受众人群是儿童时,声音的表达要加入浓烈的感情色彩,以更容易被儿童接受的发音方式、语气以及语调进行声音表达,来吸引儿童的注意力,激发其好奇心;而对于普通成年人,就需要以类似日常讲话的方式,自然地进行声音表达;而对于老年人,就需要用平缓柔和的语气语调来进行表达。适应性的声音表达,以满足更多的受众人群,才能达到播音创作的实际目标,才能真正实现声音的个性展现。
四、播音创作中用声问题
(一)盲目的模仿
播音创作离不开个人的发挥,由于每个人的声音条件同,其播音效果也有所不同,这是播音风格形成的重要因素。因此,独具特色的声音,会使播音创作具有鲜明的特征。个性化风格的播音创作,有助于提高受众对其的印象,有更清晰的认知和了解。将个人风格鲜明地展现在播音创作当中,是以更加真诚的风貌来面对受众,使受众接受和认可。但是当前的播音创作当中存在着盲目模仿的现象。当有一种播音风格受到大众欢迎时,众多的播音创作都纷纷开始效仿。按照别人的播音方式来进行,甚至模仿其发声方式。在播音创作当中,模仿是一种学习的手段,但不能盲目地进行模仿。可以从中借鉴一些经验,结合自身条件加以合理应用,不能拿来照搬。不考虑自身条件,硬要套用他人的播音风格,连发声方式、语气、语调都要模仿。建立在模仿基础之上的播音创作,所体现的也只是他人的特色,而失去了自身的个性特征。过度的模仿,会造成个性的缺失。
对于播音员还是节目主持人来说,鲜明的风格特征才能被大众所认知。但是不能因为罗京的播音风格受到欢迎,而都去盲目地去模仿,不仅会失去自身本来的特色,过于雷同的播音风格还会引起受众的反感。另外,有一些声音特征所适用的情境不同。例如,《动物世界》栏目当中赵忠祥老师的配音,正是声音的鲜明特征,而受到大众的喜爱,可是如果盲目地去模仿声音的特征,用于不适合的情境当中,其效果会适得其反。究其原因,是由于将模仿停留在了播音创作的表层内容,只是对发声方式与语调进行模仿,而忽视了声音本质的内涵,以及其中的情感表达。因此,大多数模仿都只是“形似”,而做不到“神似”。每个电视栏目都有自己的风格,即便是同类型节目也具有自身独有的特征与风格,播音创作的侧重点会根据自身的特点有所不同。因此,盲目的模仿,会影响播音创作的个性体现。[3]
(二)情感投入不到位
播音创作当中,感情的投入的至关重要的。情感能够弥补声音表达中存在的不足。缺乏感情的播音创作,所呈现的内容也是索然无味的。而许多人对于播音主持的印象停留在一板一眼的传达信息资讯的形象上,把播音创作当作是照本宣科的工作,包括一些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在内,对播音情感表达方面缺乏一定的认识,对于声音的感情融入技巧缺乏掌握,不能很好地利用环境和时机,往往会为了情感投入而刻意地进行“有感情”的播音创作,所呈现出的是十分僵硬的播音效果,不自然的播音创作,会让受众感觉播音员或主持人不真诚,容易产生抵触情绪。
不能在播音创作当中很好地利用感情,就难以形成有个性的播音风格,具有个性的声音特征就无法完全展现出来,所呈现的只有单调乏味的声音,不能为受众所接受。播音员或是节目主任的感情投入,是播音创作个性风格形成的基础。而投入到播音创作当中的感情是真实的、自然的,才能将声音的个性魅力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形成鲜明的播音风格,受到大众的欢迎和喜爱。
五、个性声音在播音创作中的体现
(一)语言的感悟
语言是信息传递最直接的方式,而语言的表现力直接影响着信息传递的效果。在播音创作当中,具有表现力的语言才能打动人心。播音创作的核心内容就在于通过媒体进行信息的传播,语言的表现力对播音创作的效果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更好地在播音创作当中展现声音的个性魅力,对语言的理解和感悟是重要的前提条件。只有对信息文字有更加深入的理解,才能形成语言,根据感悟,投入情感,形成有声语言,最终应用个性的声音将信息内容传播出去,达到最佳的效果。不同的人对文字有着不同的理解能力,所诱发的感情也根据每个人的性格差异而相应的存在差异,最终形成各自的风格,这就是“个性”的形成。[4]
(二)声音的塑造
在播音创作当中,声音是语言的重要表达方式。每个人都有着独具特色的声音,从声音的辨识度可以对其传达的内容以及其中包含的感情予以判断和分析。加强声音的个性展现,需要提高声音的塑造,以适应播音创作的多种环境,具有一定的调节能力。除了个人的天赋之外,声音还具有很高的可塑性。由于播音创作要应对环境的变化,满足不同的受众人群,就需要做出适应性调整,具有可塑性的声音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提高声音的可塑性,可以进行一定的用声训练。通过对气息的控制,控制呼吸与发声部位引起共鸣等方式,来进行声音的可塑性训练。但在声音的训练过程当中,一定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合自身条件的训练。设定不同的情景,针对不同的要求,进行适应性的调整训练。当播音创作环境变化或是面对不同的受众需要时,能够及时地做出调节,呈现满足受众要求的声音形式。通过针对性的训练,以塑造具有应变能力的“个性化声音”。
(三)情感的投入
情感是形成播音风格的重要因素,也是声音个性化展现的重要条件,情感是语言感染力的来源。因此,加强感情的投入,对于“个性”声音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播音创作中,情感的投入,影响着播音风格的形成。情感会受到个人的性格以及对于事物的理解能力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而对于播音创作的个性化发展而言,需要将情感的“个性化”特征进行放大,在播音创作当中发挥显著的作用。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要对自身的职业足够的热爱,能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当中,在播音创作当中融入自身真实的情感,才能真正形成自身独特的播音风格。
另外,对于情感的控制力也会影响情感投入的效果,过于淡薄的情感投入会让人难以感知所传播信息的思想感情;而过盛的情感投入,会影响表达的效果,甚至会引起受众的反感。情感的投入,需要加强语言感悟能力和声音的可塑性作为基础条件,对相关信息内容进行理解之后,自然形成具象的情景。这样就能很好地驾驭情感,在播音创作当中展现出声音的个性。[5]
六、结论
在播音创作当中,声音是最具代表性的表达形式。针对相应的环境和受众人群,加强语言的感悟、声音的投入以及情感的投入,对播音创作声音的个性展现有着重要的意义。
[1] 孔庆潮.论播音主持创作中的个性特征[J].科技咨询导报,2007(16):180.
[2] 赵俐.有声语言的声音是什么——论播音创作声音个性展现的理论基础[J].现代传播,2003(03):80-82.
[3] 赵梓名.浅论播音创作中的个性展现[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08):73-74.
[4] 曲海红.播音语言的用声研究[D].吉林大学,2013.
[5] 郭淑良. 播音创作中的个性美[J].邵阳学院学报,2006(02):83-84.
G222.2
A
1674-8883(2015)14-0047-02
刘畅(1994—),女,辽宁铁岭人,就读于渤海大学播音与主持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