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精品化建设研究
——以大学生微信公众平台为例

2015-02-28高丽倩王建虎张

新闻研究导刊 2015年14期
关键词:公众微信政治

高丽倩王建虎张 进

(1新疆师范大学 纪检委,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7;2新疆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7)

新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精品化建设研究
——以大学生微信公众平台为例

高丽倩1王建虎2张 进2

(1新疆师范大学 纪检委,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7;2新疆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7)

在“微时代”大潮的冲击下,微信已成为当前高校大学生乐于接受的媒介,其中微信公众平台的迅速普及,为各高校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场域。针对新疆高校独特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形态和存在的问题,可以从品牌定位、内容规划,双语设计及人才整合等方面创建精品化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微信公众平台。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精品化建设;微信公众平台

随着移动学习时代的来临,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逐渐成为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和创生信息的重要工具,以微信为代表的一系列APP已然成为大学生移动终端的必备“神器”。其中,微信公众平台的出现让微信走向自媒体和媒体公器的融合。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微信公众平台的出现必然为其提供新的育人平台和环境,而对于新疆而言,思想政治教育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新疆高校安全稳定和学生的健康成长。为此,创建和打造符合移动学习特征及新疆思想政治教育需求的微信公众平台,是回应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实问题,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的一种不错的选择。

一、微信公众平台对新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适切性

(一)微信公众平台对大学生网民具有目标适切性

微信是一种可以即时发布消息的系统,微信用户可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地记录与分享各种信息,因其内容的微型化与简明性,操作方式的多样化与便捷性等特点,符合青年学生群体的多元化和个性化需求,符合现代学生的消费理念、生活方式、接收信息的习惯和渠道,而深受大学生群体的追捧。随着微信技术的成熟和发展,它已成为一个蕴涵着文化传播、人际交往、社会心理、生活方式等多种复杂语义的时代命题,并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正在改变着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

微信公众平台2012年8月正式上线,现有的公众平台账号分为订阅账号和服务账号,根据账号属性实行不同的群发信息推送管理机制。微信公众平台具有支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文字以及支持多人群聊等优势,且内容条理清晰,不容易被覆盖,阅读起来也方便。微信公众平台更加简约、贴心和人性化,微信公众号相对于学校而言其服务的对象主要是广大大学生网民,且服务内容相对比较聚焦,其在信息推送方面受众更加精准、内容更加精致,使得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网民开始利用微信订制和关注微信公众号,以追求更加专业和深入的内容及信息服务。

(二)微信公众平台对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内容适切性

微信公众号与微信的朋友圈将一对多的官方式大传播与多对多的自主式自由传播借助于信息转发服务有机融合。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我们既可以改变传统以“灌输”为主的固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而灵活地采用微型化、可视化、数字化的技术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加以信息处理与呈现,同时还可以借助于微信互动实现对内容的个性化解读与传递。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网络上充斥的各种思潮、各种不良信息不可避免地对各民族大学生的思想产生冲击,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出现了许多不可预测的因素。特别在新疆,大学生们还会受到来自于疆内外“三股势力”的蓄意网络侵蚀与破坏,如果缺少权威及时的移动端信息源,微信所构筑的虚拟社区在特定时段也可能成为谣言始作俑者和流散地。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微信也是我们抢占青年大学生意识形态领域制高点的重要战场。如何运用移动网络技术,使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实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并在网络信息的传播与互动过程中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目的是我们高校工作者的重要使命。

意识到微信对于新疆高校大学生所具有的巨大教育价值,以微信公众平台为主要载体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精品化建设已陆续在新疆高校中广泛开展,并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良好成效,积累了一定经验,这是新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的一次创新。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于2013年9月通过学院党总支和分团委商讨决定正式申请账号建立,采用“订阅号”的账号类型,定期为学生群体发送群消息,服务内容包罗万象。学院微信公众平台逐渐成为学生的关注热点和辅导员工作的重要信息发布和管理平台之一。但在摸索其运作的过程中,因为缺乏强有力的理论指导和经验借鉴,以微信公众平台为重要创新途径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其主阵地作用发挥方面还存在一系列需要面对的问题。

二、微信公众平台管理及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定位模糊,缺乏清晰的发展目标

以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微信公众平台为例,学院微信公众平台的建立正是应时代之需,并在建设实践中不断探索其应有的作用和地位。而对于一个新的媒体形式,定位是一个建设和持续发展的核心。因为缺乏清晰的定位,目前还无法形成品牌效应来辐射广大学生受众。这主要表现在我们不清楚我们想要利用微信公众号做什么,不清楚我们可以做什么,更不清楚我们的特色和实力是什么。作为一个公众思想传播媒体,我们还没有彻底厘清自己的媒体定位和服务主题。目前公众号信息提供主要还是停留在传统的网站信息发布思维上,没能反映出公众号的建设目的和发展预期。

(二)形式呆板,缺少立体的内容呈现

学院微信公众平台不定期向学生发送一条群消息,内容往往围绕思想政治教育、校园安稳定、学校规章制度、学生日常管理等方面,但根据学生反馈情况来看,消息内容本身形式多以官方文字罗列为主,内容单一且形式常显呆板,不易引起学生广泛关注的兴趣。而微信之所以被大学生们喜欢,是因为微信公众平台是“集合了图、文、音、视频等几乎所有的受众接受信息方式,同时兼具互动特性,是媒体增强自身影响力,创建更具粘贴性的受众群体,实现消息覆盖面与效果最大化的重要媒介”。[1]如果不去充分利用多种感官素材的利用,将会大大降低微信的传播力,也无法引起学生们的关注和兴趣。

(三)结构单一,缺少多元的文化浸润

目前,学院微信公众平台还没有关照新疆特殊的民族文化样态,其内容结构更多体现的是普适性特点的单一的文化呈现。但是新疆的教育是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教育,这种文化的多元性不仅反映在学生的生活中,还会反映在学生学习时的价值选择上,为此缺少多元文化关照的内容当与学生的原有经验和背景脱离时,那么内容的吸引力便大大降低了。

(四)管理松散,缺少专业的团队运营

学院微信公众平台自建立以来,具体操作多由辅导员和零散学生干部进行,还没有形成固定的运营团队。平台的维护统一交由具有信息技术专业背景的学生干部进行,整个运营群体不固定且缺少专业引导。因此,管理上的松散和团队培育的缺失,让微信公众号的发展责任和育人使命没有了管理机制的保障与支撑。

三、对微信公众平台进一步精品化建设的思考

(一)准确定位,创立品牌

把微信公众平台作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重要教育平台进行精品化打造与建设。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把大学生的思想引领和成长服务结合起来,积极适应90后大学生对于网络使用的偏好,改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方式方法,不断创新现实路径,在“展示亲和力和感召力中实现主流意识形态、核心价值观”[2]与微信公众号对接好,将学院微信公众号打造成学生们普遍关注,内容被持续转载,信息被高度认可,话题被深度参与,具有广泛影响力且教育与管理并重的品牌化公众平台。

(二)优化内容,精益规划

作为学生自由订制的一种选择,可供学生选择的公众号是海量的,如果想让学院的微信公众号脱颖而出,并成为学生们的热点关注,就必须让内容有足够吸引力。为此要优化微信内容,将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仅停留于新闻转载与或者文字说教,而是要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有一定的原创度,吸引微信大V及权威媒体平台的关注和转载。要使微信公众号内容与思想引领和成长服务主题相关,把握好相关度。与此同时,提高学生体验度,这就需要优化的内容一定要具有实用性,并构思能够使大学生产生共鸣的话题,能够让学生们受益。内容要精,提供的时机要准,积极回应社会热点和学生所需,做到内容规划的精益化。为此,可以“主流性与草根性并重,思想性与娱乐性并重,观念引导与行动实施并重,服务学校与服务学生并重,立足校园与放眼社会并重”[3]为原则,把学院微信公众平台打造成为一个学生追捧的主流媒体。

(三)双语设计,多维通达

新疆高校作为民族自治区域内的高等教育实践者,其必然要面临着来自民族自治区域内的多样民族文化的影响,就是说“民族性”特色不但是其区别于其他高校的优势所在也同时是新疆高校发展高等教育必然要考虑的因素之一。民族文化中最有辨识力也最突显的是语言,网络资源的“双语化”不仅在于语言使用上的双语化,也在于用民族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易接受的方式、手段来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更在于资料内容的选取上更多地从民族文化精华中汲取,对新疆各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进行引导,使思想政治教育更接地气,更加适合本地思想政治教育实际需要。与此同时,根据消息推送的要求,可以综合利用文字、图片、语音、视频多维度视听媒体形式表达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提升媒体的表现力和通达效果。

(四)专业管理,整合团队

良好的平台建设需要稳定专业的人力资源支撑。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建设应交由主要学生组织统一建设和管理,整合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媒体艺术、教育技术、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优势,并发挥学生社团、学生会等“自我引领”的作用。同时,学校党委宣传部、学生处、团委等相关部门应多提供新媒体运行的平台、环境及激励机制,通过聚合和吸引优质的人力资源(教师、学生及社会力量),更好地推动微信公众平台的品牌化建设。

最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为实现适应网络信息化、借力网络信息技术达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功效的目的,必然要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上寻求整合和创新,教育方法上寻求多样与丰富,教育过程上要寻求交互与生成。微信作为一个全新的媒体形态,当它被我们当作一种教育媒体出现的时候,我们继续考虑它的媒体特性,即载体,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传播规律和方式,还需要考虑它的教育属性,即要发掘其潜在的教育要素及价值。与此同时,考虑将基于微信的移动学习与现实思想政治教育有效结合,从“线上和线下同时探寻有效培育社会资本的行动框架”,[4]相信我们只要恰当地利用好微信公众号这一平台,使其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媒体公器,同时也必将会为学生带来不一样的发展服务和思想指引,更会带给学生不一样的精彩!

[1] 李阳.微信公众平台的角色定位与功能调适[J].社会科学辑刊,2014:57-61.

[2] 李华琼.微信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刍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63-65.

[3] 盛伟芳.校园微信公众平台运营策略研究[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3:318-319.

[4] 聂磊,傅翠晓,程丹.微信朋友圈:社会网络视角下的虚拟社区[J].新闻记者,2013:71-75.

[5] 杨敏.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12(11).

[6] 王辰.基于微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30).

[7] 赵昕.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D].武汉工程大学,2013.

G641

A

1674-8883(2015)14-0019-02

本论文为新疆师范大学管理服务工作科研项目基金资助(XJNUGF201437);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网络虚拟社区中的公民教育研究”(项目批准号:10XJJC880003)

高丽倩(1987—),女,新疆师范大学纪检委(监察室)纪检监察员,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王建虎(1980—),男,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技术系讲师,研究方向:网络教育和教育技术。张进,男,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党总支副书记。

猜你喜欢

公众微信政治
公众号3月热榜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微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