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地方台实际还时政新闻一张生动的面孔
2015-02-27肖南
肖 南
(作者单位:营口广播电视台)
立足地方台实际还时政新闻一张生动的面孔
肖 南
(作者单位:营口广播电视台)
摘 要:本文基于时政新闻的真实性和客观性,重点分析了地方台的时政新闻“不接地气”的瑕疵,并对症提出了抓住重点选角度、追求新闻真实性以及用好用活群众语言的几点改进思路,从而还时政新闻一张生动的面孔。
关键词:时政新闻;真实性;群众语言
现在时政类新闻占据着新闻节目的半壁江山,不是政要会议就是领导活动,占比较小的典型报道往往轻轻点水流于表面。观众对前者已经产生疲劳感对后者还意犹未尽,不解渴。外加新媒体的冲击,让时政新闻面临着阵地还在群众却不见了的尴尬,如何才能让新闻节目真正成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节目,使新闻所要表达的意思入情入理,传达的精神深入人心,树立典型、宣传的经验真正成为社会的焦点,这就需要给时政新闻一张生动的面孔,让它鲜活起来。
1 抓住重点选角度——小角度可见大世界
目前,地方台的政务新闻大多被会议报道和领导活动占据大部分篇幅。这种报道不仅形式上给人感觉千篇一律,就连内容也比较刻板,根本不买账。如何把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政策信息解读成通俗易懂、易于接受的消息?做好党政和群众之间的传声筒?这是很多时政记者一直努力的方向。
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往往都是从具体到抽象,如果能找到一个很好的突破点或者从一个独特的视角考虑问题,效果想必会事半功倍。例如,记者在报道领导活动时,将重点放在“公仆”而不是领导上,对此进行一次必要的角色转换。尤其是在领导公务活动的报道中,更要体现他们“怎么做”,而不是“如何说”,也就是从他们为民服务或办实事的角度来组织材料、布局谋篇。在解读政策时,如果能开门见山地体现与老百姓利益相关的内容,以平民视角切入主题,就显得格外有亲和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时政新闻也在不断“软化”“走转改”“蹲点日记”等一系列感人又充实的新闻让观众眼前一亮,民生新闻的篇幅和分量越来越重。对于时政新闻里必不可少的政要活动,央视新闻联播和省级卫视新闻也都处理得大方得体,不见当初的冗余刻板之感。央视和省级卫视的时政新闻变革大刀阔斧且立竿见影,但地方台的时政新闻改革却步履缓慢。尽管各地方台也在照学照做,可效果总不尽如人意,摆脱不了旧框框。
市委常委会、市领导考察调研一类的新闻报道有时每条片子会达到4~5 min,整个新闻才10~15 min,通篇是领导活动,从书记到市长再到副市长,从市委到人大再到政府政协。这样的新闻节目,不仅观众不爱看连记者自己也觉得没意思。面对收视率低的窘境,地方新闻媒体始终在尝试改变,例如,领导活动报道在篇幅上有所控制,电视媒体则寻求视觉上的突破,改善受众的视觉疲劳。尽管如此,收效甚微。原因很多,一是地方媒体宣传大环境的因素;二是老记者求新求变的愿望不够强烈。新记者有想法,但又不敢擅自标新立异。
2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有生命的新闻才鲜活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有生命的新闻才鲜活,才有亲和力。仔细看不难发现,有些画面中人物的动作十分僵硬表情也不自然,这样的新闻观众能接受么?摆拍是电视新闻中的大忌。可能有些事情已经过去,又没有原始影像资料可寻,需要再现当时的场景,即便如此也不能摆拍。如果摆拍,总不免给人假现场的感觉。
遇到这种状况,可以拍摄现有的场景,用文字来说明过去,也不失为一种好效果。无庸质疑,再形象的摆拍效果总不如最真实的现场画面。一次,笔者顶雨去采访某地的防汛工作,在某桥边拍摄时正巧一个穿着雨衣领导模样的人闯入镜头,记者没有打扰他,只是在雨里拍了他指挥防汛的画面,后来才知道他是该地区防汛指挥部的一个负责人,顶着大雨在现场指挥防汛工作。画面构图和角度虽然不是很理想,但却很真实,很有感染力。
笔者下基层采访时,经常会听到这样一些抱怨“电视台又来造假了”,新闻的本质和内容必须完全真实,这是对新闻最起码的要求。这个造假又从何说起呢?一了解才知道,有些记者为了寻求理想中的镜头搞摆拍,把记者自编自导的场景再现荧屏,教群众说话,一遍不行两遍,两遍不行三遍,结果一遍不如一遍。事后,被采访者都不知道自己对着镜头说了些什么,只剩下文绉绉的味道了。
3 用好用活群众语言
鲜活,其实是对新闻更高一级的要求。如何能够把各种事实写得或生动活泼,或沉着平和,有韵致,有张力,有味道,摇曳生姿?这是记者一直追求的目标和矢志不渝的方向。正所谓“功夫在诗外”,用好用活群众语言是一剂良方。
穆青同志曾说:“我们的新闻报道里用了群众生动活泼的语言,文章就像菜里加了味精一样,立即透出美味来。”作家艾芜曾经举过这样的例子来说明群众语言的丰富多彩。他说,在一些书面语言里,往往爱用个“很”字,但在群众语言中很少这样说,如香得很叫“蛮香”;臭得很叫“恶臭”;黄得很叫“焦黄”;黑得很叫“墨黑”;很硬的叫“梆硬”;很苦的叫“刮苦”;很酸的叫“溜酸”;很甜的叫“蜜甜”……这些话来自群众,源于生活、灵活多变、富于风味,既通俗又新鲜生动。
的确,如果能灵活运用这些群众语言,在适当的地方以同期声的形式为新闻加点调味的“料”,新闻的鲜活和生动必定得到全面体现。
作者简介:肖南(1982-)女,辽宁营口人,营口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记者,本科,研究方向:新闻记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