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谈比喻的拓展性教学

2015-02-27许红

学语文 2015年2期
关键词:喻体本体比喻

□许红

谈谈比喻的拓展性教学

□许红

比喻是最受关注的修辞方式,是中等语文教学中修辞教学的重点之一。以中专学生为对象的比喻的拓展性教学,主要落实在比喻的“相异点、类型、语言形式、特殊作用、文化制约、非比喻‘像’字句”等方面。

比喻;拓展性教学

我们所说的比喻的拓展性教学,是面对中专学生的拓展性教学,在重视比喻的定义、构成要素、基本类型、基本特征等常识性知识的同时,对于比喻的某些难点、关键点和分歧点予以适当的拓展,使学生对于比喻有更进一层的较为全面的认识和理解,我们的拓展性教学主要落实在如下诸方面。

(一)本体、喻体的相异点

众所周知,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具有相似点,另一方面,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之间还必须存在相异点。相似点和相异点同为比喻的基本要求,没有相似点,比喻无法构成;没有相异点,比喻毫无意义,“这个小伙子像个小伙子”,这不是比喻。不仅要求相异点,还追求相异点的突出、强烈,差异越大越突出,陌生感就越强烈,就越能出人意外,比喻就越新颖。如:

①(鲍小姐穿着很少)有人叫她“熟肉铺子”,……又有人叫她“真理”,因为据说“真理是赤裸裸的”。鲍小姐并非一丝不挂,所以他们修正为“局部的真理”。(钱钟书《围城》一)

②(在江南)秋并不是名花,也不是美酒,那是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郁达夫《《故都的秋》》

人与“真理”,秋季与“名花、美酒”,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异点突出,十分新颖,让人眼睛一亮。比喻的创新,就是在保证相似点的前提下,追求相异点的突出、强烈。谈比喻不能只谈相似点,还必须重视相异点。

(二)比喻类型

比喻有多少个类型?唐松波和黄建霖主编的《汉语修辞格大辞典》(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9)收集了24个类型,中等语文教学中常提到的一般有5种,即明喻、暗喻、借喻和博喻、引喻,前三个是比喻的基本类型,很常见,人们比较熟悉,下面就后两者各举一例:

博喻,用两个以上的喻体来说明或描写本体。如:

①歌声是开放的,如大风,如雄鹰,如马嘶,如季节河里奔腾而下的洪水。(王蒙《新疆的歌》)

引喻,由喻体或本体的一方引出另一方的比喻,或称为“没有喻词的比喻”。如:

②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③人君……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例②喻体在前,引出本体;例③本体居前,引出喻体。都不用喻词,本体和喻体采用结构相似的平行句式。

(三)喻体的语言形式

比喻喻体的语言形式,可以是一个词、一个短语,如:

①共产党像太阳。

②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朱自清《荷塘月色》)

例①喻体是词,例②是短语。但是,喻体的语言形式,决不局限于一个词、一个短语,还可以是一个句子或者一个语篇。如:

③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李乐薇《我的空中楼阁》)

④失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老舍《我的母亲》)

例③的本体是“山上有了小屋”而非“小屋”,喻体是个单句形式;例④的本体是“失了慈母”,喻体是个复句形式。

有时,喻体在一个名物的基础上继续延伸,可称为“延伸喻体”,延伸喻体一般为复句形式。这样的比喻,有人称之为“扩喻”,如:

⑤面对这奇景……积存在我记忆里的那些古人

的文字,竟如同临阵逃脱的怯弱者,都躲藏起来,无影无踪了。(刘征《过万重山漫想》)

⑥(小屋)形势上,却像鸟一样,蝶一样,憩于枝头,轻灵而自由!(李乐薇《我的空中楼阁》)

例⑤例⑥带点部分为延伸喻体,都是复句形式。

寓言故事往往采取比喻的模式构成,它所说的道理是本体,故事本身是喻体。如:

⑦饥饿的狐狸看见葡萄架上挂着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口水直流,想要摘下来吃,但又摘不到。看了一会儿,无可奈何地走了,他边走边自己安慰自己说:“这葡萄没有熟,肯定是酸的。”这就是说,有些人能力小,做不成事,就借口说时机未成熟。(《伊索寓言》)

例⑦这则寓言中,未加点的部分是本体,全部带点的部分是喻体,喻体就是一个语篇。

(四)比喻的特殊作用

谈到比喻的作用,人们都说,比喻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抽象的事物具体化、概括的东西形象化。这当然不错,绝大多数比喻的作用是这样的。但是,也有些比喻却并非如此,请看:

①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朱自清《荷塘月色》)

月光下的叶子和花,形象不够清晰明朗,看了比喻感觉却更加模糊,“笼着轻纱的梦”是怎样的状态?谁也未曾真实体验。

②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宋]秦观《浣溪沙》)

“飞花”和“细雨”本来还是有形的、可感的形象,如今比作了“梦”和“愁”,未能促进形象的明晰,却加强了印象的模糊。这样做艺术效果怎样?现代学者沈祖棼在分析此诗句时说:“一般的比喻,都是以具体的事物去形容抽象的事物,或者说,以容易捉摸的事物去比譬难以捉摸的事物。……但词人在这里却反其道而行之。他不说梦似飞花,愁如丝雨,而说飞花似梦,丝雨如愁,也同样很新奇。”

比喻不只是为了晓事明理,在文学作品中,更致力于激发联想,强化主观体验,所以比喻容许将具象的、可感的喻成抽象的、模糊的,且能给人新奇感,增强表达效果。

(五)比喻的文化制约

比喻归根结底是一种文化现象。“事实上,猪和猴都是有肥有瘦的,但是在中国文化中,只有肥的猪和瘦的猴才同人之间具有比喻关系,而在瘦的猪和肥的猴之间的比喻关系则不被人所承认。这就是说,在物理世界方面具有可能性的比喻,还必须经过民族文化的批准才能够得以实现。”(王希杰,2000)再如:科学研究表明,鬣狗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勇猛的动物,而白头鹰倒常常是偷食和食腐肉的动物,但是,美国人却把鬣狗比作贪婪卑鄙的懦夫,把白头鹰比作无畏崇高的勇士,(王希杰、曹德和,1996)可见,文化观念上的信仰往往比科学事实更为重要。比喻受文化的制约,喻体可表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性特征。

民族性。如:老鼠:在汉族,喻作令人厌恶的偷食者或胆小鬼;在古希腊,喻作英勇的战士。狗:在汉族,喻作下贱、卑鄙、谄媚、嫌穷爱富的可耻小人;在俄罗斯,喻作可爱可亲的亲人、忠实可信的朋友;在英国,喻作忠实的朋友。豺狼:在汉族,喻作凶残狡猾之徒;在南非,喻作胆小鬼。(如[南非]格拉瓦短篇小说《不速之客》:“‘你们象胆小的豺狼一样,在拂晓的时候来了。’劳伦斯摇了摇头。”)

时代性。如:乌龟:在中国唐代以前是为吉祥之物,为“四灵”(龙、凤、麟、龟)之一,常用于人名,如唐代有陆龟蒙、李龟年等;宋元以后,乌龟却喻作“妻有外遇者”,是很令人厌恶的喻体。大肥肉:在过去,一直喻作最好的令人向往的东西,那时中国人生活贫苦,能吃上大肥肉,就是最惬意最美满的生活。今天,人人畏惧肥胖,减肥成了必修课,大肥肉能催人肥胖,人们避之唯恐不及,不再视之为最好的令人向往的东西了。虽然语言具有保守性,“大肥肉”的喻体以肯定赞美的面目出现仍然在用,但从趋势上看,这种用法会逐渐退出语言生活。

喻体呈现时代特征在比喻实践中大量存在。如,时间飞快逝去,今人称“时光如动车,岁月如高铁”,这样的比喻,即使几十年前,人们也不能说出。谈歌在小说《天下书生》中有个比喻:“(老秦)那种色鬼鬼的,就好像明天要来吴为家取密电码。”“取密电码”是京剧样板戏《红灯记》中的故事,如今的年轻人不免陌生。可见,“取密电码”是个时代性(其实只是“时期性”)很强的喻体。

(六)非比喻的“像”字句

构成明喻的喻词或标记有“像、好像、仿佛、似、如、犹如、如同”以及“像……一样(似的)”等等,我们以“像”作为这些喻词的代表,出现喻词的句子称作“像”字句。“像”字句一般就是比喻句,如“敌人像狐

狸一样狡猾”;但是,有的却不是比喻句,如“这个人我像在哪儿见过,很眼熟”,这不是比喻句。

非比喻的“像”字句,主要有如下几种:

1.表示估计、测度或不确定判断

①这道题老师好像讲过。

②北三环马甸桥那儿,前几个月开了一家大型家居超市,名叫宜家(IKEA),好像是瑞典的企业。(口头作文示例:《“宜家”见闻》)

③行者的歌声坚毅而又温情,我好像看到了歌者的被南疆的太阳烤成紫酱色的脸庞。(王蒙《新疆的歌》)

例①、②的“好像”可用“估计”替换,例③表示不确定判断,可用“似乎”替换。

2.表示举例

④那个时候,北京的家居超市还不很多,像这种特大型专业超市,当时大家都觉得挺新鲜。(口头作文示例:《“宜家”见闻》)

⑤像我这样,刚从外地毕业来北京的年轻人,也希望能更多了解一下这个现代化都市。(口头作文示例:《“宜家”见闻》)

此两例中的“像”可用“例如”替换。

3.表示相似

⑥如果他们像我这样的话,也决不能成为伟人。/世界上像我这样没有出息的人,大概是不多的。(季羡林《幽径悲剧》)

⑦我们也都像古人一样,永久满足于“古已有之”的时代么?(鲁迅《灯下漫笔》)

⑧弯弯的杨柳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朱自清《荷塘月色》)

比喻以相似性为基础,是用相似的乙事物(喻体)去描写说明甲事物(本体),例如,“战士们像下山的猛虎,扑向敌人”,其中“下山的猛虎”是用来描写说明“战士”的;这里的“相似”也以相似性为基础,只是强调甲乙两事物具有相似特征,并不是要用乙事物去描写说明甲事物,如例⑦,并不是要用“古人”来描写说明“我们”,只是强调“我们”同“古人”有相似的一面。⑶

4.表示比较

⑨没有任何东西像礼貌那么便宜,也没有任何东西能像礼貌那么尊贵。(《说话文明有礼貌》)

⑩况且(她)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竟是个嫡系的孙女……((曹雪芹《林黛玉进贾府》)

比较是把具有相似性的不同的事物放到一起对照,目的是要比照出它们的异同高下,也不是要用乙事物来描写说明甲事物。

[1]沈祖棼:《宋词赏析》,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2]王希杰:《修辞学导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年。

[3]王希杰、曹德和:《试论比喻跟比较、相似、测断的异同》,《绍兴师专学报》1996(1)。

(作者单位:安徽省肥西县卫生职业技术学校)

[责编达送]

猜你喜欢

喻体本体比喻
十个比喻 说透人生
眼睛是“本体”
比喻
买椟dú还珠
基于本体的机械产品工艺知识表示
《红楼梦》比喻的喻体类型研究
从喻体选择对比哈萨克语和汉语比喻的民族差异
喜马拉雅
专题
Care about the virtue moral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