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徽高考语文命题中的本土文化情结

2015-02-27柏广林

学语文 2015年2期
关键词:安徽安徽省命题

□柏广林

安徽高考语文命题中的本土文化情结

□柏广林

安徽省从高考自主命题以来,在高考试题中多方面的加入本土文化的元素,使安徽高考语文试卷既符合国家《考试大纲》的基本精神,又遵循了考试命题的基本原则,而且体现了浓郁的安徽特色。

安徽;本土文化;高考命题;语文

引言

安徽省高考语文从2006年起开始自主命题,命题在遵循《考试大纲》要求的基础上,积极融入了本省的一些个性特征,适当体现区域自主创新色彩。这8年来,安徽省高考语文试卷虽然在结构、形式上变化不大,但在内容考查上不断调整,带有地域色彩的本土文化开始凸现,这种变化带来了浓郁的“安徽特色”。

本土文化主要是指扎根本土、世代传承、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本土文化既有历史传统的沉淀,也有植根于现实生活的变化和发展。具体就是指我们出生、成长的地方的地域特色以及民俗风情、名人轶事、自然名胜、语言文化等。安徽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在长期的发展进程中,形成了独具地域特色的本土文化。它是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从古至今一切文化遗产,比如历史遗存、文化形态、社会习俗、生产生活方式等。安徽文化在其长期的发展中,由于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的不同,在安徽大地上形成了三个各具特点的区域文化,即淮河文化、皖江文化、徽州文化,它们共同构成了安徽文化。

教育部“统一高考,分省命题”的政策,使语文高考试题本土特色的出现成为一种必然。安徽省高考命题正是以“发挥地方资源优势,体现地方特色”为主旨,在这几年的高考试卷中打上了本土文化的印记。将本土文化与高考命题紧密结合起来的方法,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遵循了考试命题的基本原则

1.一致性原则

安徽省高考语文命题是严格按照全国《考试大纲》的要求进行的。全国《考试大纲》在学科思想的整体把握上体现一种基础的导向,其意义不仅在于对学科考试的一种注解和规定,更在于其与新课程标准要求的呼应,是基础教育实现全面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安徽省《考试说明》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本省在推行新课程改革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结合地方特色所提出的一些具体要求和实现途径。尽管安徽省的《考试说明》和近几年的高考试卷都带有浓郁的本土文化特色,但是依然符合全国《考试大纲》的基本要求和价值取向。地方的《考试说明》与中央的《考试大纲》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这说明安徽省在自主命题上的成功与成熟。

2.创新性原则

安徽省高考命题以《考试大纲》为蓝本,但绝不固步自封。近几年的《考试说明》每年都有变化,每年都有更新。不论是在试卷的结构上还是在命题的内容上,安徽省始终本着“稳中求变”“稳中求新”的原则,在积极地探索,不断地寻求创新。最典型的是安徽省的高考试题非常重视文化传承,显示出较强的地域色彩,蕴含着人文关怀的价值取向。一系列凝聚安徽特色的本土文化,使得安徽省的高考语文更具有厚重感。

3.导向性原则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试验)》在谈到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时说:“高中语文课程要满足多样化和选择性的需要,必须增强课程资源意识。各地区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方面的语文课程资源,应积极利用和开发。”“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是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各地区、各学校的课程资源是有差别的,各学校应该认真分析本地和本校的资源特点,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积极开发潜在的资源。”

在命题指向上突出地方性可以推动高中教材的地方化,引领教材改革和课程改革。安徽省高考试卷加入本土文化的内容,对教学和学习的方向、方法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这必然会促使学校和教师要注意校本教材研发和本土文化教育,这对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加强素质教育意义重大。同时也能激励学生

更好地努力学习,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关注家乡的本土文化建设。

4.公平性原则

由于地理位置、生活习俗、经济发展、文化知识等方面的差异,小范围内的本土文化考查会让某些学生产生误解,从而导致不公平的现象。例如1991年的全国高考漫画作文《妈妈爱吃鱼头,我从小就知道》。第一幅画的是年轻的母亲把肥美的鱼身夹给幼小的儿子,第二幅画的是长大了的儿子把鱼头夹给已衰老的母亲。此题一出,当时就有许多人觉得存在明显的地域偏见。因为,我国北方人的确不喜欢鱼头,而南方人则认为鱼头是美味,考生就很难理解漫画的真实寓意,这道题对于南方考生来说就有着显著的不公平。

安徽省地处中部,横亘长江淮河,大致形成了淮河文化、皖江文化、徽州文化三大本土特色文化圈,在历史遗存、文化形态、社会习俗、生产生活方式等方面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近几年安徽省的高考试题充分注意到这种差异性,在试题的命制上尽量体现本土文化的精神,如多次提到“徽州文化”。但同时又尽量减少地域差异带给学生的困惑,命题者注意试题的公平性,让全省范围内不同地方、不同市县的考生能够在“大地域特色”的“同一起跑线”上答题,不设偏题怪题。这充分体现了试题命制的公平性原则。

5.人文性原则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本土文化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人文精神,语文教育理应承担本土文化教育的任务。考试的要义不在于难道学生,而是通过考试让他们有所发现,发现自己学识上的不足,素养上的欠缺。有教育专家说语文考试怎样做到“让学生在考试成绩不太理想的情况下,依然热爱语文!”唯有提高考试的人文关怀。安徽省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绝大部分都能兼顾到这种人文性,在试卷素料的选择上充满人文关怀。安徽省是农业大省,在社会的转型期,我们依然要固守优良的文化传统,保持心灵的自由和人格的独立。高考试卷中出现的《乡村的风》《董师傅游湖》《碑》等名作再次通过考试的形式涤荡了学生的心灵。

二、彰显了安徽的地域特色和本土文化

1.对本土名人名作的解读

安徽省人杰地灵,历史上出现了无数的文人墨客和封疆大吏,也有在某一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人物。如此丰富的的人文历史素材在近几年的命题中多有出现。2007年高考安徽定远籍作家许俊文先生的散文《乡村的风》成为发轫之作。这篇饱含深情、笔法细腻的散文有着浓郁的安徽乡土气息,让考生感到格外的亲切。这种亲切、兴奋是和本土文化的内在张力分不开的。本省作家作品的出现,也是本土文化题型设置的一种选择。随之而来的是2010年安徽省作协许辉先生的短篇小说《碑》。这篇小说从题材来看,叙述的是平常人的寻常事,但体现了作者深刻的人性思考和人文关怀。作者将目光投向基于安徽原型的普通人,显示了对底层人物命运的关注;用暖笔、亮笔来写人生的痛苦,蕴含着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引导人们直面生活的挫折和艰难,有一种深远的人生启迪意义。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以身殉职的小岗村官沈浩是安徽省在两个不同时代的代表人物,也分别以试题的形式出现在2007年和2010年的高考中,再次旗帜鲜明的唱响了安徽的本土文化之歌。2012年和2014年高考文言文阅读更是突出地域性,分别选用了安徽文化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桐城派散文——刘大櫆的《松江府通判许君传》和姚鼐的《朱竹君先生别传》。这让安徽高考语文自主命题中的本土文化特色更为浓郁。

2.对本土自然风物的欣赏

安徽地大物博,钟灵毓秀,有优美的山川,多彩的丘林,绵延的江河,丰富的物产,这一切都是安徽的特色。安徽人的“家珍”,当然毫无疑问的要在考试中历数。2008年高考宿松的“小孤山”走入了考生的视野,2009年誉满全球的旅游胜地“黄山”来了,2011年滁州狼牙山的“琅琊溪”也以“不知溪源来远近”的神秘悄悄地走入高考。我相信本土富有魅力的名山大川,自然名胜将成为安徽高考命题的不竭素材。美丽的山川是我们的至爱,丰富的物产同样不可小觑。2010年高考我省的传统名优农产品黄山毛峰、六安瓜片等绿茶,以“啜饮一口,齿颊留香”的茶香与高考试卷的书香墨香融为一体,香气四溢,沁人心脾。2013年高考又提出“湘、鄂、皖、赣四省地域相邻,山水相连,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等方面开展的深度合作,既可整合旅游资源,也有助于形成极具特色的区域文化生态圈。”的大区域概念,更明确了立足安徽,区域合作的协同发展理念。2014

年高考又为考生上了一道文化大餐——徽菜。徽菜发端于南宋,兴盛于清代,如今更是享誉海内外,可谓地方色彩鲜明,文化底蕴深厚。所有这些都为安徽高考试卷增添了地域特色,使之精彩纷呈。

3.对本土礼俗文化的呈现

“本土礼俗文化”指长期以来在民间形成的风俗礼仪、习惯禁忌等。安徽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形成了风格各异的婚丧嫁娶习俗,节日文化风俗以及独具特色的民间曲艺。这些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值得世世代代珍惜的。端午节是安徽人的传统佳节,但它的文化底蕴却正在消失。2010年高考元明时徽州绩溪人舒頔的《小重山·端午》再次引发人们对传统节日文化的深思。“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空惆怅,谁复吊沅湘。”慨叹世人忙于节日的喜庆,而不理解或淡忘了端午节厚重的历史内涵;表达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怀念之情。借此要学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风格鲜明、体系完整、精细雅致的徽州文化”也在2007年的试题中亮相,与2009年高考中的“文化强省战略”相呼应,反映了地方政府对文化建设的重视。2011年高考,黄梅戏传统曲目《天仙配》、《女驸马》,现代佳作《徽州女人》、《雷雨》,让人耳目一新,表现出戏曲艺术旺盛的生命力。2012年高考语言表达题对“年画”下定义,反映的依然是我们对传统文化和本土文化的重视。

4.对本土语言文字的运用

学习语文离不开汉字的识记和词汇的积累,字音字形的考查,一直是高考的传统内容。“知识点的考查结合地方特点进行”是近几年安徽高考语言文字应用题的典型特征。如语音题的考核,就可考虑地方语言面貌,设题以起纠偏和引导教学的作用。如江淮方言区多数地方不分n、l;在韵母方面,一般都不将前鼻音in、en和后鼻音ing、eng分开等;安徽境内大部分地区的方言不区分舌尖前音z、c、s和舌尖后音zh,ch,sh等,考查这些内容对纠正该地人的语音缺陷能起到很好的指向作用。2008年高考对“整饬(chì)”“炽(chì)烈”的考查就考查学生对舌尖音的区别,“炽”字很多考生很多考生容易误读为“zhì”。2014年“包扎(zā)/扎(zhā)辫子”的辨别,既体现了对多音字的考查,又考查了前后鼻音的区别。2011年对“称(chèn)心如意”“拍手称(chēng)快”的考查,2014年高考对“毗邻(lín)/聆听(líng)”的考查,又进一步检测考生区分前后鼻音的能力。这种命题方式,通过对基础知识的考核,突出了“学以致用”“裨补缺漏”的教育理念。

5.对本土建设发展的宣传

安徽地处中东部,是劳动密集型农业大省。近几年安徽省政府响应中央“中部崛起”号召,积极行动,加快安徽崛起的步伐。目前安徽经济已处于加速崛起的重要阶段,合肥经济圈、合芜蚌试验区、皖江城市带的规划建设是一个大手笔,这在2010年的高考试卷中重点体现出来了。合肥新机场建设也是安徽的一件大事,有助于安徽在中部地区的新一轮竞争中夺得头酬,2009年高考也对此作了宣传。安徽奇瑞汽车是中国自主品牌轿车,彰显了“中国创造”的实力,更是安徽人的骄傲,2011年高考也恰到好处的进行了命题。2012年高考语病题“规划提出把合肥建设成为区域型特大中心城市为目标,打造以合肥为核心,包括马鞍山、芜湖、铜陵等城市的大合肥都市圈。”再次明确了安徽城市经济发展的中心。由此可见,安徽的高考命题也不放弃宣传安徽崛起的精神。

6.对本土社会时代问题的反思

经济社会的发展不可避免的要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这也不能掉以轻心。2008年考题涉及“淮河、巢湖水污染防治”问题,2011年考题又进一步强调了“加大环境监督的执法力度,强化环境保护的参与意识”。对于一直是社会焦点的“农民工工资支付问题”“农民工保险问题”“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2009年高考可谓重磅出击,反响强烈。2013年高考对“留守儿童身心成长、学习生活”的关注又再次呈现,表明了政府对社会问题的担当精神。城镇化攸关到亿万人民的生活质量,它不是简单的城镇人口增加和城市面积扩张,而是在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在2013年的高考中,对城镇化的正确阐述,澄清了人们认识上的误区,很好的为时代把脉,为社会正畸。

2014年高考关于“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的材料再次把准时代的病脉。在第19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发表的“2013年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了国人的阅读状况,数量之少,确实堪忧。不读书已经成为社会的通病。人心浮躁,素养缺失,幸福感下降,精神空虚,灵魂堕落皆因没有精神食粮所致。

安徽省命题者通过考试的形式再次提醒我们,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一定要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犹良药,善读可以医愚。

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难免会发生一系列问题,需要我们去思考。作为安徽的考生,这也是责无旁贷的。安徽高考作文一直是人们思考社会时代问题的主阵地。2009年高考作文材料是“弯道超越”。“弯道”被引申赋予了新的意义,“充满困难却又蕴含机遇和挑战的时刻”在金融海啸席卷全球各国时,安徽乃至中国能超越弯道,有足够智慧领跑世界经济吗?让考生去思索。2010年的“吴兴杂诗”又揭示了“因地制宜”的规律,可以联想经济社会的发展要做到因人制宜、因事制宜、因国制宜等,不能形而上学地搞“一刀切”和绝对化。2011年的命题作文“时间在流逝”,考生不仅可以从自身的时间价值观角度写,还可以从经济社会的发展“时不我待”角度写,提升作文的立意空间。2012年高考作文“梯子不用时请横放”是对不安全隐患提出了具体防范方法和措施。平时我们总是习惯讲大道理——“注意安全”,但在日常生活中具体的细节上讲得很少,如“梯子不用时请横放”。真正把“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变成所有管理者和每个人的自觉行动。“没发生梯子倒下伤人事件”不等于没有事,要防患于未然,凡事要从预防开始。2013年高考作文萧伯纳的话“有的人看到已经发生的事情,问:‘为什么会这样?’我却梦想一些从未发生的事情,然后追问:‘为什么不能这样?’”我们不但对现实的世界要具备探索精神,更应该有梦想和希望,并为之而奋斗。在当下社会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年轻人比较容易迷茫和困惑,这个作文题目“鼓励年轻人要有梦想,并为梦想而奋斗”,毫无疑问,它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2014年作文“一位表演艺术家和一位剧作家就演员改动剧本台词一事”的讨论,引发了“守正与创新”思索,这既是哲学问题,又是社会问题,武断解决就会贻害无穷。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劳动的独特之处是为未来而工作。今天的孩子身上所培养起来的,要在几年之后,甚至几十年之后才会成为一个成熟人的公民性、道德性和精神面貌的因素。”我们今天在教育中,考试中加入本土文化内容,凸显安徽地方特色,就是想让新一代安徽人爱安徽,想安徽,思安徽,发展安徽;让他们拥有担当精神,创造精神,发展精神。这既是考试的目的,又是教育的本衷。

总之,语文需要注入本土活力,本土需要吸引各方关注。把学生从应试教育的泥潭引导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从而实现培养新型创新人才,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发展以及本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目标,这才是高考试卷地方特色的要旨。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我们有理由在高考试题命制上,投入比以往更多的精力,为本土文化建设尽一份绵薄之力,为今天已被现代文明所浸染的孩子们,增一份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1]《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语文)》。

[2]2006-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考试说明》,黄山书社。

[3]2006-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语文》。

[4]《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5]沈葵:《安徽文化精要丛书》,安徽文艺出版社2011年。

(作者单位: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中学)

[责编曲辰]

猜你喜欢

安徽安徽省命题
成长相册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医改自我完善主动纠错
安徽药采如何“三步走”
安徽 诸多方面走在前列
安徽为什么选择带量采购
2012年“春季擂台”命题
2011年“冬季擂台”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