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欲会清秋悲凉意还须体察一生情

2015-02-27辛卫华

学语文 2015年2期
关键词:郁达夫生命学生

□辛卫华

欲会清秋悲凉意还须体察一生情

□辛卫华

在常见的教辅资料和公开课教学中,对《故都的秋》一般都是多谈“清”与“静”,却一直未能把文中的“悲凉”讲清楚。其实应引导学生从作者的个人遭际、文化积淀等方面知人论世,引导学生着力细读文本中那些韵味丰富的细微之处,读出其中的内涵,真正领略文中的悲凉之美,并且学会感悟现实生活,丰富内心情感,增强审美能力。

语文教学;悲凉;细读

在一次全国教学大赛的课堂上,教师正在点拨学生体味《故都的秋》中“清晨静观”那段文字,一位女同学举手发言:“读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我就自然而然地想起了刘禹锡《秋词》中的名句‘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此语一出,台下听课教师有的即窃窃私语。其实,这也难怪涉世未深的学生“自然而然”地将郁达夫的“悲凉”与刘禹锡的“激昂”混为一谈,众多的教辅资料和公开课不都是在大谈特谈“清”与“静”,又何曾将“悲凉”说得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呢?学生只知道“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是全文的文眼,是主旨;也能够理解文中景物“清”和“静”的特征。可是,要领会“悲凉”的意蕴,对于当今这些在蜜罐里泡大的、阅历很浅的中学生来说,还是颇有难度的。因为文中的审美趣味和中学生的经验有着很大的距离。对中学生的调查表明,虽然有一部分学生凭直觉就能感到这篇文章“挺好”,但是多数人却说不清楚好在何处,许多学生读后的感觉是“一般般”,还有的学生感到困惑,不明白为什么要把这样的文章选编到中学课本中来。因此,我们认为在教学中对“悲凉”这一问题不能语焉不详,一带而过,而是很有必要设法引导学生切实深入地去解读。

一、指导学生搜索作者的传记资料,了解其个人遭际

在自传中,郁达夫把自己的出生就干脆称为“一出结构并不很好而尚未完成的悲剧”,而出生之后,“一病年余,由衰弱而发热,由发热而痉挛;家中上下,竟被一条小生命而累得筋疲力尽,到了我出生后第三年的春夏之交,父亲也因此以病以死;在这里总算是悲剧的序幕结束了,此后便只是孤儿寡母的正剧的上场。”由于家境艰难而缺少亲情和关爱,才五六岁的他,就时常会有“一脸很悲凉很寂寞的苦笑”。可见,“悲凉”的生命意识是郁达夫与生俱来而又难以片刻摆脱的。

少年时代的郁达夫,辗转杭州、嘉兴等地求学,一个人不知流下了多少思家的泪水。东渡日本,十年异国他乡的留学生涯,“悲凉”和“孤独”就像巨蟒一般紧紧地缠绕着他那病弱的身体和脆弱的心灵,于是在痛苦的挣扎中,惊世骇俗的《沉沦》问世了。

自恃才华横溢,意欲热心报国,专程从日本回国参加外交官、高等文官选拔考试的郁达夫,却因官场黑暗腐败而连遭淘汰。遭此重创,郁达夫清醒了,也更加绝望了。在给回国友人的赠别诗中,他说:“相逢客馆只悲歌,太息神州事奈何!夜静星光摇北斗,楼空人语逼天河。问谁堪作中流柱,痛尔难清浊海波。此去若从燕赵过,为侬千万觅荆轲。”显然,这是一个有志青年满腔报国热情突遭兜头一盆冷水之后的痛苦呐喊。

由母亲包办的婚姻,可以说给双方带来的痛苦远远大于那短暂的欢乐。郁达夫内心的矛盾和痛苦是可想而知的:他留学海外,接受了民主思想,崇尚自由的爱情,却又无法违抗母命,又怕辜负孙荃女士的一片深情,他只好接受了这个他“不爱而不能不爱的女人”。

与王映霞女士自由恋爱,历经曲折和磨难,一直到结婚,可以说是郁达夫感情生活最为得意的一段美妙时光,被誉为“富春江上神仙侣”。只是时间太短了!在《还乡记》中,郁达夫说:“我平生感得幸福的时间,总不能长久。一时觉得非常满足之后,其后必有绝大的悲怀相继而起。”又一次为其不幸而言中:随后因为与左翼文艺界领导不融洽,郁达夫举家移往杭州,欲过隐居生活,却又“被—位党部的先生弄得家破人亡”(爱妻红杏出墙)。“内”“外”交困,左支右绌,到处碰壁,尝尽了坎坷人生的悲苦况味。夫妻龃

龉以至反目为仇,导致家毁,妻离,子散,最终葬身南洋岛国热带雨林。性格即命运,郁达夫一生的悲剧固然有其时代和社会的原因,但其鲜明而独特的悲剧性格无疑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他的许多作品活脱脱就是作者灵魂的一首首抒情诗,而诗人的本质是十分热爱生活的,因此在那多灾多难的动荡年代中,他注定有着更多的悲凉,他的一生便被这种如影随形的悲凉紧紧地缠绕着,郁郁寡欢,万般无柰。

二、引导学生研究作者成长的文化背景,认识其文化人格

郁达夫出生时,他的家庭虽然已经破落,但毕竟还算是书香世家。其家乡富阳,以及桐庐、嘉兴、绍兴、杭州等地,一向就以地杰人灵、文化名人荟萃而著称。生于斯,长于斯,郁达夫从小就饱受传统文化的浸染,虽然东渡日本留学十年,但他思想灵魂的深处自幼烙上的传统文化的印记是永远无法改变的,这就是文化基因的强大影响力,他的血液里激荡着流淌着的永远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因子。

由于家庭经济条件较差,郁达夫的性格也逐渐变得越来越孤僻,他说:“在学校里既然成了一个不入伙的孤独的游离分子,我的情感,我的精力与时间,当然只有钻向书本子去的一条出路。”精神上深深的孤独,迫使他收敛了少年的天真与热情,转向了内心,去固守自己精神的堡垒,“就一味的读书,一味的做诗”。

在从杭州教会学校退学到赴日本留学之前的近两年里,郁达夫在家乡闭门读书,每天“早餐吃过,直到中午为止,是读中国书的时间,一部《资治通鉴》和两部《唐宋诗文醇》,就是我当时的课本”。这一时期打下的坚实的国学功底,是郁达夫后来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并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和重要保障。而且郁达夫自己也认为,“实际上这将近两年的独居苦学,对我的一生,却是收获最多,影响最大的一个预备时代”。

深厚的传统文化积淀固然为郁达夫提供了创作的土壤,但其中的落寞、悲观的成分也不能不对他的性格产生消极的影响。正如刘禹锡《秋词》所说的那样,中国文人大都“自古逢秋悲寂寥”,中国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密切深厚。“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伫立洞庭湖边的屈原,最先感到了一丝丝的秋凉。“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宋玉通过秋景说出了对人生悲凉、生命衰颓的感受。“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饱尝离乱之苦的杜甫,其暮年深沉的悲痛也是和秋联系在一起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夜泊枫桥,失意的张继在秋景之下内心充满迷惘和凄凉。“其气凛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欧阳修则借秋声来赋咏慨叹人生之易老。“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则以秋景来烘托情人别离之痛。……这种“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正是中国传统文人所特有的文化心理积淀,秋景的清、静,秋意的悲凉,与壮志难酬的志士仁人内心的敏感与落寞最为契合。饱受传统文化熏陶浸润的郁达夫,自然也不能例外。

贯穿着日本传统文化灵魂深处的“物哀”精神,对留日十年的郁达夫的影响也不应忽视。所谓“物哀”,即把外在的“物”和感情之本的“哀”相契合而生成的谐调的情趣世界理念化,由自然景物、人生百态触发、引生的关于优美、纤细、哀愁的理念。于是人和景物的宿命也就透过这种既纤细又颓废的描述层层交叠,紧密相系。而物哀精神本身,又源自大和民族与生俱来的敏锐的“季节感”与纤细的洞察力。正是由于日本文学传统追求这种心物融合、物我两忘的精神境界,故而描景绘物无不带着一缕柔和而纤巧的主观感情色调。日本人擅长寻觅美感,哪怕是转瞬既逝的美也能为他们敏感的捕捉到,进而在他们的精神世界中被无限地放大。物哀是一种悲与美是相通的审美意识。

郁达夫的早期主要作品里写的都是一个个零余者、漂泊者的形象。他在《忏余独白》里讲,主人公“没有一点不是失望、没有一处不是忧伤,同初丧了夫主的少妇一般,毫无气力,毫无勇毅,哀哀切切”,潦倒呀,悲哀呀,而且是一种说不出的悲哀。这样的形象在郁达夫的小说中比比皆是,可以说,郁达夫小说中的自我形象最主要的特征就是感伤。读郁达夫的作品,给人的感觉总是那样的愁绪满怀、孤独、忧郁、性饥渴。

也许由于长期身体孱弱和境况不好,灰色、颓废的成分在他的思想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悲凉、愁苦、感伤甚至绝望的情绪会时不时地占上风。在《论郁达夫》中,郭沫若说:“他的缺点是身体太弱,似乎在二十几岁的时候便有了肺结核,这使他不能胜任艰巨工作。还有一个或许也是缺点,是他自谦的心理发展

到自我作践的地步。爱喝酒,爱吸香烟,生活没有秩序,愈不得志愈想伪装颓唐,到后来志气也就日见消磨,遇着什么棘手的事情,便萌退志。”无为、逃避、痛苦、绝望成了他的现实生活和艺术世界里的主旋律。一次在病中,他写给孙荃的诗中说:“生死中年两不堪,生非容易死非甘,剧怜病骨如秋鹤,犹吐青丝学晚蚕,一样伤心悲薄命,几人愤世作清谈,何当放棹江湖去,浅水芦花共结庵。”

三、引导学生真正走进文本,理解其中的悲凉之美

学生对文学类文本的阅读,很容易匆匆地走过文本,浮光掠影地走马观花,难以深入仔细地对语言文字进行品味鉴赏,习惯于粗疏地提取几个概念化的词语,就算完成了贴标签式所谓“鉴赏”。鉴于此,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细读文本,沉心静气地涵咏文字,花大气力去品读那些韵味丰富的细微之处,读出语言文字的内涵之意,领略文中的悲凉之美。

在皇城人海之中,作者偏偏选取了独特的视角,租住“一椽破屋”,在院子里坐观,静对“破壁腰中”的牵牛花。曾经煊赫华贵之极的帝都,而今何其衰也!连着用了两个“破”字,作者对“故都”如此衰败的满腔悲凉痛惜之情则氤氲满纸。对于牵牛花,作者“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这种对冷色调的明显偏爱,不仅可以理解为传统文人的高情逸致、不俗品位,还可视为作者内心寂寞、孤独、冷清的折射,流露出淡淡的哀伤。就连陪衬着的“秋草”,也是“疏疏落落的”,而且还是“尖细且长的”,只有寥寥的“几根”,这种带有明显畸形病态的疏落,呈现出生命的苍白无力和衰败凄凉。

“落蕊”像花而又不是花,“铺得满地”,令人读了很容易联想到“落花流水”的传统意象;“脚踏上去,声音也没用,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刚刚失去生命光泽的落蕊,静静地躺在那儿,无声无息,随着时间的慢慢推移和水分的渐渐丧失,就连那“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也行将逝去,怎能不令人感慨悲怀?扫帚过后,什么都没有了,灰土上只留下“一条条扫帚的丝纹”,“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试想,这与黛玉葬花时的悲悯、无奈、彷徨、哀怨和凄凉也不无二致吧?潜意识中的“落寞”在“一叶知秋”的“遥想”中,一定会有令人惊悚惶惕之感:大自然中生命的周期率是如此严苛,而人非草木,情何以堪?“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秋蝉,又叫寒蝉、暮蝉,在古诗文中向来就是让人产生愁绪、容易伤感的意象。“一闻愁意结,再听乡心起。”(白居易《早蝉》)“蝉声未发前,已自感流年。一入凄凉耳,如闻断续弦。”(刘禹锡《答白刑部闻新蝉》)接受过自然科学知识教育的作者也许知道,一只蝉至少需要7到15年的幼虫时间,才能从土壤中破土而出羽化成蝉,而能够鸣叫翱翔的日子也只有短短的2周左右。秋蝉的啼唱已不似在夏天那般高亢刺耳,在“衰弱的残声”中,秋蝉正拼命地挣扎着和这个世界依依惜别,听着难免让人感慨人生苦短而又命途多舛。

天是“灰沉沉的”,随着“一阵凉风”,秋雨飘然而降,在都市闲人的互答中,我们真真切切感受到了一层层的秋凉。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反复诵读闲人的互答,点拨学生注意用“缓慢悠闲的声调”和“微叹”语气,不仅“了”要按照作者提示的那样“念得很高,拖得很长”,而且“啦”也应该同样处理。“一层秋雨一层凉”,“层”字从意味上说则更妙,形象地表现出了秋凉天寒在一天天地渐渐累积。

即使是在“北国的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没有的GoldenDays”,作者还是不忘提醒读者:“等枣树叶落,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了,北方便是尘沙灰土的世界。”就在这全篇少有的相对较为轻松欢愉的片段之中,作者那深入骨髓的悲凉之气还是压制不住地汩汩地冒了出来,让人难免不寒而栗,心生颓然。

综上,在五幅秋景图中,实际是投射了郁达夫丰富的人生感受,体现了作者独特的审美趣味和境界——对幽静、凄清、萧索、衰颓之美青眼有加,情有独钟。作者在表现故都的秋“清”“静”的审美特征的同时,也让我们从他的笔端领略到故都之秋本质上的“悲凉”之美,引发对生命衰亡的体验和思考。美国的生命教育起初就是以死亡教育的形式出现的,死亡教育名为谈死,实则通过死亡教育让孩子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念,以正确的态度更好地保持生命、追求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现实世界不可能是完美的,不仅有阳光和鲜花,还会有痛苦和灾难;生活不可能一帆风顺,处于低谷的时候,我们也应该学会微笑着与现实讲和。

作者并不讳言包括自己在内的中国文人学士“都带有浓厚的颓废色彩”,且自豪地引以同样对秋

心有戚戚焉的外国诗人为伍,以证明悲秋伤秋乃人之常情:“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而牢狱里的那些囚犯之悲秋则更是与秋士有所不同:秋风乍起,秋凉日重,“秋决”之期也就不远了,在生命倒计时的漫长等待中,与生命告别的痛苦与煎熬比死亡本身更为可怕。

四、引导学生感悟生活,丰富自我内心情感

课文只是个例子,学了之后,学生还要能够联系现实生活,有所借鉴,受到启发,从而丰富自己的内心情感,提升审美品位,增强审美能力。

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关注外部的世界,关注大自然。现今的青少年,特别是生长在城市的独生子女,几乎是在电视、网络、电子游戏包围中度过童年的,不知户外游戏为何物,男孩不会爬树,女孩不会踢毽子,对四季变换、日出日落均无暇注意,就连看星星都得奢侈地乘车跑到远郊才行,因为城市夜空的光污染很严重。文中作者那些对平凡景物纤细的感觉描写,无疑会给学生的心灵些许善感的启蒙:学会观察周围的事物,注重体验日常生活,就会感受到自然世界和日常生活的美妙与神奇。

语文教学应着力引导学生丰富内心情感,陶冶审美趣味。网络时代,人们在密集的信息流中,往往无暇进而也不愿意独立地思考,就被海量的信息淹没、吞噬、同化了,形成可怕的集体无意识的局面。流行的“速食”文化威力十分巨大,风行草偃,人们的思维模式、处事方法,甚至情感思想都会有着惊人的趋同化。扫描一下时下热播的快男快女电视娱乐节目、流传甚广的各种微信软文和段子,你就不能不震惊于物质力量强大与精神追求式微的强烈反差。当下,语文教学更应该有所担当,引导学生去独立地思考,自主地感受生活,而不是跟着网络舆情或围观,或人肉,或咆哮,随波逐流,人云亦云。从经典阅读中,领略作者对自然景物和社会生活独具个性化的认识和审美情趣,我们从中汲取的智慧、情感和力量,庶几可以对抗流行文化中的娱乐化、低俗化、自我矮化趋势。

语文教学还应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现实生活中,对跌倒老人扶还是不扶的争论、上海外滩跨年夜踩踏伤亡事件、青少年沉迷网络在现实生活中却脆弱得不堪一击等问题,让人心痛,发人深思。《故都的秋》中的“奇景”亲切可人,生活气息浓郁。文中的都市闲人洒脱达观、闲逸悠然,坦然面对季节的更迭和时节的转换。作者的感触“深沉,幽远”,但笔下的秋却不那么“严厉,萧索”,而是洒脱、闲逸的,有着无所牵挂、无所羁绊的闲适与悠然,清而不冷,静而不闷,悲凉哀婉却又充满了对生命生机的深深眷恋。在收笔之际,作者“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要把秋“留”住,如此直接地抒情,强烈地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热爱。正是这种对现实生活的热爱和对国家民族的忠诚,促使他竭心尽力地为抗日奔忙,直至以身殉国。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文中的“悲凉”并不是一味地悲观、伤感,而是有着一颗慈悲之心,悲天悯人,是关爱生命,民胞物与,并且推己之爱及秋草、落蕊、秋蝉……作者对秋的热爱,其实是对生活、对生命的热爱。虽然生活中充满艰难,生命中充满磨难,有时难免令人心生悲凉,但在咀嚼体味悲凉的同时,还是更要加倍地热爱生活,珍爱生命。从对《故都的秋》的品读中,我们可以丰富对生活的感悟,获得生命的养分,提升生命的质量。

[1]郁达夫:《郁达夫作品精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2年。

[2]曾华鹏、范伯群:《郁达夫评传》,百花文艺出版社1983年。

(作者单位:安徽省芜湖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责编奇佳]

猜你喜欢

郁达夫生命学生
贵人
赶不走的学生
郁达夫:热烈的爱倩,却不能相守一生
学生写话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抗战中的爱情:李小瑛与郁达夫
浮世露恋:李小瑛与郁达夫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