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做好电视新闻的主题性报道

2015-02-27胡育庆

西部广播电视 2015年11期
关键词:完善对策电视新闻

胡育庆

(作者单位:浙江省衢州广电传媒集团)

如何做好电视新闻的主题性报道

胡育庆

(作者单位:浙江省衢州广电传媒集团)

摘 要:电视新闻是电视行业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新闻方式,它主要包括主题性新闻和事件性新闻两种类型,其中主题性新闻是对具有明确报道信息内容的新闻进行的报道。但作为主题先行的新闻报道,主题性电视新闻在报道过程中往往也存在一些不足。相关新闻工作者一定要坚持改革创新,做好主题的选取,并科学利用新闻背景,提高新闻报道的主动性,更好地完善信息的传递,发挥电视新闻的优势作用。

关键词:电视新闻;主题性报道;完善对策

随着经济社会和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电视新闻报道的方式也是推陈出新。而在众多的报道形式中,主题性报道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它主要是指新闻媒介根据党委和政府设定的议程所进行的新闻事实和意见信息的传播,传播的是具有明确主题思想的内容,是媒体对客观事实的一种主观表达,集新闻性与宣传性于一体,承担着引导舆论的重要宣传功能。笔者就结合我国电视新闻主题性报道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的具体对策,从而报道具有鲜明思想、鲜活生动的主题性新闻。

1 电视新闻主题性报道存在的不足

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广博,各地区都有自身的新闻热点,电视新闻传播的多样性也愈加丰富。据调查,目前我国中央及省市电视频道,尤其是以时政新闻为主题的新闻栏目中,很大的一部分新闻传播方式都是主题性报道。从以往来看,这种主题性报道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第一,报道形式过于简单和单一化。主题性报道是对明确的主题内容进行的报道。我国电视新闻工作者对它的认识较为单一,很多区域的新闻播出形式雷同,甚至完全一致,给观众带来了呆板的印象。一些报道内容还没有切入主题,说明观点,就已经结束了。例如,主题性报道某政府财政收入一季度实现开门红的时候,记者在写稿过程中,只举了一个上市企业一至三月份效益,就得出了以上结论。稿件中事例过少,缺乏对全市经济情况的深入分析,让受众觉得可信度不高,严重影响了这条主题性报道的社会效果。

第二,报道语言过于生涩。在电视新闻中进行主题性新闻报道的目的是传播信息,让大家接受到各种资讯。但由于主题性报道中,往往夹杂着大量的数据以及过于生涩、难懂的专业词汇,让受众产生距离感,很难理解新闻表达的内涵,以至于无法保证资讯的有效传播。

第三,主题性报道没有核心思想。主题性报道最核心的内容就是能够传播主题思想,侧重信息核心内容的传播,让观众能够理解中心内容。但是,一些新闻人在进行主题性新闻报道的过程中,其内容仅限于表象特征的传达,报道过于理性,无法揭露主题观念,往往会有偏离,有的标题看似主题性报道,但内容与主题性报道的要求相去甚远。

2 做好电视新闻的主题性报道的有效对策

在上述内容中,我们已经清晰直观地看到了我国电视新闻在主题性报道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以及了解了主题性报道的含义。为了有效弥补这些不足,突出它的优势作用,电视新闻人一定要根据实际,找到科学的方法做好报道完善工作,从而做好新闻的传播工作。目前来看,中央电视台以及浙江卫视、湖南卫视、东方卫视等强势电视媒体,都已经在主题性报道“改头换面”方面实施了较大改进。那么作为基层的电视台,存在着采编队伍、设备支持等方面的先天不足,那么如何才能结合自身特点,做好主题性报道呢?

2.1 主题的选择要具有导向性,能够吸引受众

在主题性报道中,要懂得“艺术”地、有策略地做新闻,特别是要选好导向性强的题材,抓住新闻的核心问题,懂得去粗取精,找准问题的关键。如笔者所在的衢州广电传媒集团电视新闻综合频道结合市委市政府“推进五水共治,共建生态家园”的中心工作,在2013年推出大型新闻公益行动《我们的家园我们的水》这一跨年度的大型主题性报道。这组报道改变了主题性报道正面报道为主的死板面孔,创新性地以建设性舆论监督的形式,按照“观水、治水、亲水、善水”等不同阶段,从寻找“垃圾河、黑臭河”入手,通过报道问题,促进“五水共治”工作的推进。这样的报道使主题性新闻的面孔截然不同,由于注重导向性,找准了角度,新闻自然上升了层次,吸引了更多的受众。

2.2 善于利用新闻的大背景作铺垫

新闻背景是新闻的发生、出现,是对新闻事件发生历史和缘由的阐述,对提升新闻的主题性,让受众更加理解新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新闻工作人员不仅要能够发掘有价值的新闻,还要注重新闻的大背景,挖掘更深层次的新闻内涵。今年是浙江省衢州市建市30周年,为了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衢州电视新闻综合频道推出了一组九篇《衢州三十年》系列报道。如何把经济社会三十年来发生的巨大变化浓缩在九篇五分钟左

右的报道中,成为采编组面临的最大困难。经过策划,编辑部要求编导从一个人、一户家庭,一个企业、一个乡村等小切点切入,用一个个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个体来盘点三十年来的成就和创新举措,同时为弥补面上的不足,用《图说衢州三十年》、《市民说变化》等小专栏进行新闻背景的补充,点面结合,为衢州建市三十年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这组报道正是有了大背景的铺垫,在保持了内容生动的同时,也完成了全面展示衢州三十年来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探索和工作成绩的宣传目标。

2.3 保证主题性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鲜活性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鲜活则是提高新闻魅力,吸引受众的关键。做一条好的主题性报道要掌握一个见人、见事、见细节的原则,许多报道是“过去时”,要把过去的事情“抓回来”,让观众在“动感”中了解到事情的真相。如结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重大主题,我们策划推出了《最美衢州人》这一常设的新闻专栏,通过对一个个身边平凡的“最美人物”的报道,来弘扬“诚信、仁爱、奉献、责任”的最美精神,传递正能量。由于在报道中,记者紧紧抓住了细节,让一个个感人的场景真实的呈现在荧屏上,使这些“最美人物”更接地气,更具真实性和鲜活性,而通过对这些“平凡身边人”的报道也顺势完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报道任务。初步统计,近两年来,《最美衢州人》栏目报道中的典型人物,有六个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栏目中播出。

2.4 提升新闻报道工作者的综合素质

从本质上而言,电视新闻的主题性报道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相关工作人员的素质能力,他们的专业化水准直接影响到报道的信息量,关乎受众的喜爱程度。由于新技术的冲击和观众欣赏能力的提高,使一些从事电视新闻事业的工作者在实际报道工作中还存在很多不足。因此,我国电视报道单位一定要做好对新闻工作者的教育工作,培养他们的专业素养,寻找新闻,分析新闻,评论新闻的能力,并且在业余时间多学习与主题新闻报道有关的知识,扎实自己的理论功底,使其更好地应用于实践,做好新闻的传播工作。

3 结语

电视新闻报道已经成为广大百姓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是资讯传播的核心手段。主题性报道是新闻报道的重要形式,电视上每天播放的新闻大多数都属于这一报道类型,稿件质量、播出收视实效往往也体现着新闻采编队伍的业务能力,所以,新闻工作者一定要找到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不足,革新主题性报道的水平,转变传统的思维定势,抓重点、抓细节,创新表现手法,实现报道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结合,提高新闻对观众的吸引力,更好地向人们传播资讯。

参考文献:

[1]杨道中,陈静波.怎样搞好电视新闻主题性报道[J].新闻传播,2004,(4):47.

[2]李剑.如何做好电视新闻的主题性报道[J].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2014,(4):57-58.

[3]林晓英.做生动的主题性报道——从央视《新闻联播》看主题性报道的突破与创新[J].新闻爱好者(理论版),2008,(6):31.

猜你喜欢

完善对策电视新闻
电视新闻中的图片应用
论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之路
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为何不理想
公共财政视域下政府采购制度的完善
完善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的对策初探
浅析大学生创业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个人所得税问题研究
电视新闻编排的艺术
电视新闻后期制作技术初探
浅谈电视新闻摄像技术与电视新闻编排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