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设计诱发个性解读
2015-02-26深圳市福田区新沙小学陈广
□深圳市福田区新沙小学陈广
问题设计诱发个性解读
□深圳市福田区新沙小学陈广
书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它不仅能把素不相识的人联系在一起,还能把一个人的内心锻造得十分强大,甚至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更有可能改变一个民族的命运。我想,正因为如此,莎士比亚才会说:“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对每个人而言,阅读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对于我们的学生更是如此。
然而,我们怎样才能激发起孩子们读书的热情?又该怎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解读文本呢?记得鲁迅先生曾说:读书得像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诚然,鲁迅先生倡导广泛阅读、大范围的浏览,的确是一种好方法。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先辈们力推多读,反复阅读,深度阅读,也不失为一种好的读书方法。但是我觉得,这些流传多年的阅读方式适应于普天大众。对于小学生而言,由于他们刚刚踏入阅读大门,识字不多,阅历极少,一般的阅读方式对他们来讲效果不得而知。在这种情形下,怎样引导孩子们阅读,自然而然就成了每个小学语文老师值得研究的问题。
对于刚刚被领进读书门槛的孩子来说,我个人觉得,不应太在乎孩子读多少,而是要更在乎孩子怎样读。无序的、盲目的、随意的读书方式,只会是一种消遣,注定读书的效果一定非常有限!正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道理就在于此。于是我在思考:是否可以变通、创新,通过一些问题设置、一些问题指引,诱发孩子阅读的潜在动能,帮助孩子们更好地解读文本呢?
就像我们的课堂,一堂好课,离不开老师的引导。课堂教学其实就是师生共同探究、互动、交流智慧与情感的舞台,课堂教学的过程,就是学生在老师的积极引导下主动探究的过程。一个好的老师必须是一个好的设计者、引导者。老师通过自己创造性的教学设计,通过问题的指引,创设出一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和谐有趣的课堂学习活动氛围,以便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
既然课堂教学如此,课外阅读又何尝不能尝试一下呢?阅读文本,也就是学生与文本、与作者的对话。由于学生年龄小,知识有限,他们对文本的理解当然也会受到限制。如果老师能先阅读文本,了解文本内容,清楚文本故事的来龙去脉,把握作者赋予文本的丰富情感,就能为引导孩子阅读做好前期“侦察”,为问题设计做充分准备。老师再通过抓住孩子好奇好胜的心理,根据孩子的需求,进行巧设问题。这必定能激发起孩子阅读探究的兴趣,提高阅读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这一定能帮助孩子更好地解读文本。
当然,问题的设计是要认真考量的。首先是要适应孩子年龄、心理特点的需求,其次是符合孩子理解文本的需要。最重要的是能起到激发孩子阅读兴趣的作用。这就要求问题设计既不能过于简单,也不要太深奥;要有层次感,适应不同读者的阅读需求。要做到:问题设计的难度要有浅有深,由浅入深,层层引入,环环相扣,最终达成孩子快乐阅读,读懂文本,解读文本的目标。
问题的设计不但要认真考量,而且要讲究方法。从阅读范围来说,有的是一个章节的问题,也有的是几个章节的问题,还有的是整本书的问题。从题型来说,或单选题,或多选题,或判断题,或分析问答题;从问题设计的目的来说,有认知力的问题,也有理解力的问题,有分析力的问题,还有应用力的问题。
例如《青铜葵花》一书,我的问题是这样设计的——
一、选择题
1.葵花被寄养到青铜家的原因是什么?()
A.家里贫穷B.青铜家条件好C.爸爸意外溺水D.为了读书
2.青铜为了让葵花能上学做了什么?()
A.打工挣钱B.放弃上学C.帮买书包D.帮找学位
3.奶奶把什么东西留给葵花?()
A.金戒指B.花鞋C.项链D.手镯
4.奶奶留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A.善良B.聪明C.好看D.凶狠
5.下列答案里哪一选项不是青铜和葵花经历的苦难?()
A.水灾B.火灾C.蝗灾D.地震
二、判断题:
1.《青铜葵花》讲的是一个城市女孩和一个乡下男孩的故事。(是否)
2.为了能让葵花看马戏表演青铜就让葵花骑在自己的脖子上。(是否)
3.葵花是10岁那年命运又将她招回城里的。(是否)
4.葵花走后青铜常常遥望芦花荡的尽头,遥望女孩葵花所在的地方。(是否)
5.《青铜葵花》告诉我们:我们要敢于正视痛苦,尊敬痛苦。(是否)
三、问答题:
1.书中,青铜和葵花的命运怎样?他们哪些举动或品格感动了你?
2.《青铜葵花》哪些美景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找出来多读一读。
3.你觉得葵花是一个怎样的女孩?
4.青铜给你留下怎样的深刻印象?
5.你喜欢《青铜葵花》吗?请你说说喜欢的理由。
我是这么设想的:选择题和判断题主要属于认知力和理解的问题,主要目的是让孩子了解故事的大致内容,认识人物,了解情节。这些问题大都是一个章节里的问题,浅显易懂,孩子们只要通过阅读文本,就基本能回答。问答题属于分
析力和运用力问题,相对有一点难,需要读懂文本,联系前后情节,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才能回答。
孩子们在阅读文本前,可以带着问题指引,有目的地读书。在阅读文本后,可以根据问题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生生互动,讨论交流,各抒己见。这既增加了孩子们读书的的乐趣,又能通过回答老师设计的问题,更好地了解了书里的内容,理解了文本,解读了文本。很显然,每个孩子的理解不同,答案有时候也不尽相同。特别是问答题和分析题,更是突出孩子的主观个性。
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让孩子读有所思,读有所获,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其乐融融。这正是我企望通过问题设计诱发个性解读所要的阅读效果!这也正是我们郑冬梅工作室所倡导的开放式大阅读里的个性解读啊!在此,希望广大同仁们也来共同探讨更好的读书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