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
——教”融合下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设计思考——以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黄土高原》的教学为例
2015-02-26江苏省苏州市平江中学校孔庆梅
□江苏省苏州市平江中学校孔庆梅
“学
——教”融合下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设计思考——以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黄土高原》的教学为例
□江苏省苏州市平江中学校孔庆梅
尊重生命规律,注重教学方式的民主与平等,实现课堂教学与生命特点的和谐统一,培养有个性、有健康丰富情感、有创新意识的初中生是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追求的目标。“学——教”融合的地理课堂正是本着这样的原则而进行的有益探索。
“学——教”融合教学设计学习方式
一、合理取舍,突出“学——教”融合下的引导作用
“教”是指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实现有效学习的活动过程。所以在教学设计中教师首先要考虑如何做到合理取舍教材内容,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时间的合理分配,实现高效课堂的教学目标。
1.根据教学目标取舍教学内容。教材是最基本的教学资源,在教学设计之初,首先要根据“核心概念”原则,对所学章节内容进行取舍安排,从而向有效、高效的教学目标靠近。以《黄土高原》为例,教学目标的行动词要求如下:说出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举例说明“黄土风情”与黄土高原自然环境的关系;认识塬、梁、峁、川等多种多样的黄土地貌;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和危害;了解黄土高原环境综合治理的对策和水土保持的措施。根据教学要求可以对教材内容做如下安排。(1)黄土高原的范围及人文特征内容较简单,学生可以通过自学及交流完成,这部分内容可以确定为课堂上不作重要讲解的部分。(2)黄土高原的形成和治理则是核心内容,前者注重培养学生的理性辩证能力,是培养学生探究未知知识的科学素养精神,这是学生意识形态方面的内在要求;而后者是培养学生根据现象解决实际问题的核心技能及知识迁移的综合能力要求。这部分内容应该安排作为课堂教学中“精讲精练”的重点内容。
2.根据班级学情取舍教、学方法。根据前期对教材内容的取舍,在教学方法上首先指导学生通过自己阅读教材相关内容,观察图册所提供的相关补充资料进行思考,提出疑问。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当然这样的目的要求是建立在具体的情境设计中,给学生黄土高原的文字和视频影像资料,作为激发他们产生质疑的体验铺设。
【学情分析】A班学生基础知识较好,班级学习风气浓厚,学生有探究意识,主动学习能力较强,在教学中可以把教学内容分配给学生,引导他们完成学习任务。所以突出A班学生的主动性,以问题导入、启发质疑、解决问题为主要的引导教学方法。B班学生学习能力相对较弱,学习基础也相对较差,如果把教学内容完全分配给学生自主习得,因学生的学习能力限制,学习效果肯定打折扣,反而需要老师多提点、引导。针对学情将教学内容分别作两种学习方法上设计。要调动B班学生的学习热情,设计的学习方法要让学生感觉“稍微跳一跳,就能够得着”。所以教师将讲授、启发、谈话等方法贯穿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有效途径获取学习的能力。
3.根据知识点取舍教、学时间。“说出”、“认识”、“分析”等学习目标行为动词往往确定了知识点的难易程度,以及课标要求学生达到的学习程度,因此,可以成为确定课堂教学配比时间的依据。带有“说出”、“认识”动词的学习内容是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是比较容易学习的知识点,所以配比较少的时间就能完成教学要求。而“举例”、“分析”类行为动词代表的知识和技能的要求就提升了,也是知识点和技能中的重难点,需要通过多边交流才能完成。这部分知识点自然占据了课堂中的大部分时间。
二、多元交流,突出“学——教”融合下的学习方式
1.自我交流,完成基础教学内容的学习目标。在课堂教学中,一味由老师讲授的填鸭式教学浇灭了学生的自我学习热情,而生生交流、师生交流又会弱化部分学生的能力差异,使那些接受能力弱的学生失去学习机会。自我交流则是让学生通过自己和教材的交流,掌握基础知识、基础技能。在学生进行自学的过程中,教师一边巡视检查学生的完成情况,一边对部分能力有限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2.小组交流,注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小组交流可以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但在小组交流中把握有效性至关重要,否则无效的课堂教学流于形式,热闹中没有收获。首先,教师要制订学习目标要求;其次,小组内要有明确的分工;最后,教师要检查、参与小组交流,引导小组内成员有效完成预设任务。例如一位同学提出的“如何来记忆黄土地貌中的塬、梁、峁”,组内有同学就根据教材上的景观图片提出:“‘塬’、‘原’同音,就可以把‘塬’理解成一个开阔的大平原,想象成一大块正准备做馒头的面团。‘梁’就想象成柱子,是长条状的,就像把那一大块面切成了条状。‘峁’就是把切成条状的面团再横向切成一个一个小馒头。”比喻非常形象,加深了同学们的认知能力,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3.课堂讨论,知识与技能的有效提升。经过小组讨论,依然会有一些有难度、有深度,甚至是无厘头的问题没有得到合理的解答。这时,课堂讨论则体现出了独特的优势。一些真正有难度和深度的问题在这个环节是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等方面的一个有效促进。同时,师生间的交流突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可以更有效地引导唤起学生已有的旧知,对问题进行理解分析的过程中获得新知新技能,再利用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对教材核心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同时在老师的引导下剔除一些无厘头的问题,引导学生摒弃一些不良的学习风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