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情境中感知诗歌内涵——以初中语文解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为例

2015-02-26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平望第二中学顾吉萍

新教育 2015年16期
关键词:创设诗人诗歌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平望第二中学 顾吉萍

从情境中感知诗歌内涵——以初中语文解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为例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平望第二中学顾吉萍

【摘要】学生对于诗歌的学习和鉴赏往往流于表面,未领悟诗人的内心。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教学中,教师应基于诗歌的知识特点和人文思想的迁移,利用情境的引入,指导学生感知诗歌内涵,体悟作者本心;从而尽可能深入理解诗歌意义,走近作者内心。

【关键词】初中语文诗歌教学创设情境理解内涵

在诗歌鉴赏教学中,我们一般总是从诗歌语言上引导,分别从诗歌的修辞、炼字、意象三个方面传授方法,以此来逐步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但整体感觉学生的接受十分被动,许多内容都是死记硬背,不能灵活理解和把握。

经过不断的思考,我认为,要理解一首诗,必须要了解这首诗的作者生平、思想,以及创作这首诗歌的时代背景。如果以作者一生为经线,时代的变化为纬线,那么,这首诗歌的经度、纬度确认是能深度理解这首诗歌的最好出发点。运用多媒体教学,给学生创设一个诗歌创作的情境。选择具有内容、诗意的图片,细致介绍作者生平,让学生沉浸于诗歌创作的情境中,这样更利于学生的思考和理解。磨刀不误砍柴工,虽然讲解这些所费工夫较多,但价值很大。下面就以《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为例,来谈谈具体的操作方法。

一、教材知识内容及学习起点分析

1.知识内容及教学价值。《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无疑是极为优秀的中国古代诗歌,它蕴涵着丰富的感情,有着深邃的意境及不可名状的感染力,能使我们获得其中巨大的文化价值、审美价值。诗歌中传递出的舍己为人、心系苍生的思想情怀熏陶、纯净着读者的心灵。我们通过这首诗的学习不仅要让学生感悟语言的巧妙运用,更要引导学生理解并体会诗人杜甫的满腔忧国忧民之情,理解的深度要加深,不仅止于字面,更要力透纸背,融入内心。

2.学习基础与存在困难。诗中用词遣句本就通俗质朴,从字面意思不难理解,即使遇到有个别难懂的字词,查一下字典也可以解决。但如果深入分析,如在炼字炼句上,“布衾多年冷似铁”,学生仅能分析出句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布被子比作铁;再往下作常规引导,也仅能说出这写出了被子的硬和冷。而事实上在这句话中饱含着作者的几多心酸和苦闷,又冷又硬的事物还有很多,为什么要把被子比作“铁”呢?“铁”作为一种金属的存在,它坚硬的外表也是一种无情的象征,不管外面的世界如何,但连家里仅仅能在睡觉时提供一下温暖的被子也像铁一样,无法仰仗任何的暖意、柔意,那作者是处在一个如何无情的世界中啊!要从诗歌的词句中看出这些内容,那么常规的诗歌赏析方式就显得力有不逮。如果对诗歌的语言锤炼不够深入,那么对于诗歌的思想,就很难达到充分理解,当然也就更难感悟诗人的情怀,深入诗人的内心了。

二、促进知识系统化的教学思路与两大问题设计

1.促进知识系统化的教学整体思路。白居易说过:“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与诗歌有关的背景材料的引入,可以是文字材料,也可以是图片、视频,都有助于理解诗歌的产生背景,使知识系统化。这需要教师细细甄选,既要尽可能地还原当时背景,又要引起学生的兴趣,由着诗歌产生的情境走近诗歌,跟着你走近那个时代,走近作者的身边,解读诗歌内涵。

2.突破教学难点的两大问题设计。

(1)利用情境的代入,解决诗中的问题。诗中有这样的一句:“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群童”只是一群孩子,天真无邪的孩子为何会“欺”一个老且无力的“我”?只是茅草,他们要茅草来做什么?只是玩闹吗?反过来还是一样有问题,“我”又为何把群童称为“盗贼”,不就是抱走了茅草而已吗?杜甫这样一个忧国忧民的大诗人,怎会与这些小孩较真?

起初,在课堂上,学生对着我这些问题面面相觑,不知怎样回答。我只能讪讪地自问自答。后来经过反思,再上这篇诗歌时,我把安史之乱后社会大环境的凋敝、诗人举步维艰的生活作了详细的介绍。并引入史料,安史之乱长达七年,“夫以东周之地,久陷贼中,宫室焚烧,十不存一,百曹荒废,曾无尺椽”,而整个北方地区,农业经济一片残破,大片地区到了荒无人烟的地步。接下来,学生的反应比我预料的还好,一系列答案也被他们你一言我一语地道出了。“群童”早已失去了他们天真无邪的玩耍的资格,他们小小年纪也要天天为着自己和家里人的生计而奔波,本来无足轻重的茅草却成为人人要夺取的保证自己生计温饱的重要物什。这些分析正堪堪投射出这是一个怎样荒唐而又荒芜的世道!

(2)利用情境来“穿越”,回答诗人的问题。充分了解诗歌产生的情境,在课堂上我们也可以“穿越”一下,穿越朝代,穿越身份,穿越思想,用心沉浸在历史的那一瞬,体悟诗人心灵的颤动。

诗歌中有这样一问:“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此句后面紧跟着的句子是“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我们往往在分析时会把它们合在一处,表现出诗人舍己为人的高尚情怀,

而问句后却也没有问号。然而,作者真是仅仅在表现自己的情怀吗?你觉得何时眼前会见此屋呢?详细介绍完诗人的个性和处境后,我向学生抛出了这个颇有深度的问题。学生皱眉思索,我用多媒体配上风雨交加的声音,让他们闭眼把自己当成杜甫。在充实的情境里,学生真的能面面俱到地分析起来:“这样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千万间广厦能由谁来提供,当然只能由当朝政府来提供。作者把这希望完全寄托在了当朝统治者的身上,他急切地希望政府平定叛乱,还给百姓一个安定的生活。”我欣喜万分,顺势把《春望》的悲、“三吏”“三别”的苦、《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喜引入,再加上本诗的愁,引导学生了解,不管作品中流露出来的情绪有何不同,作者本人一直是心牵社稷、魂系民生的,这一点从未变过,在诗歌中始终是一脉相通的。

三、课堂实施与教学反思

1.教学中的关键事件及分析。在情境充实的课堂中,诗歌分析的拓展和深入确实容易得多。但也出现了一种现象,有部分学生还沉浸于刚才的诗歌背景介绍中,在诗歌文本的讲解中反而神情恍惚,这样就脱离了创设情境为诗歌服务的初衷,所以怎样再把学生从情境中拉回到文本分析,也是值得深思的。

2.学生学习的课后调查与分析。在课后交流时,有的学生认为,这节课看似花了很多时间在分析诗歌以外的地方,但对于他们来说,在进入教师创设的情境中时也逐步对这首诗歌产生浓厚的兴趣。在课后的检测中,诗人的名字和朝代的正确率达到100%,再也没有出现张冠李戴的情况。诗歌的主题思想,100%的学生都能回答,而在一些字词句的分析上,学生在思考的主导方向上明确了很多,关于一些文学常识,由原来的空白或胡乱答题也变成了正确率较高的题目。对于课上没讲过的分析题,如:“作此诗时,作者只有49岁,但他却用‘老无力’形容自己,你怎么看?”学生的答题率明显比以往好很多,大部分学生都联系到作者身受安史之乱的影响,未老先衰,还谈到由于遭受各种磨难,诗人身体变老了,心境更老,有些答案甚至比标准答案更好、更深入。

然而,在课后的检测中还发现一个现象,学生答题的两极分化现象显得更明显。除了一些简单的题目正确率很高外,在诗歌分析题的回答上落差就很大。另外,这样的课堂分析时间紧凑,口头分析多,书面笔记比以往常规上课要少很多,主要靠专注的听讲来理解。一些靠着老师笔记学习的学生就答不出来了。

3.本课例研究的体会。以往的诗歌鉴赏课,都是对诗人简单的介绍,把重点放在诗歌的语言文字上,没有过多引入诗歌相关的其他信息。我在不断摸索和反思中逐渐感到,孤立理解一首古诗往往事倍功半,要为学生创设诗歌产生的情境,为诗歌的学习前延后拓,才能帮助学生理解。

创设诗歌鉴赏情境也要注意各种方法的运用,如初步介绍时创设宏大情境、引入时代背景;分析句子时可随时为学生创设具体情境;细节处理时亦可引入真实情境,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在诗歌鉴赏中,利用各种情境点滴渗透到教学中去。这样学习诗歌,能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使他们的诗歌学习之路越走越宽。当然,在实施中也要注意,过多课外知识的涌入让有的学生一时无法吸收消化,而为诗歌讲解所创设的情境内容要精挑细选,必须与历史课的讲解区分清楚。对于学生注重故事而无意文本的天性也需重视。

总之,创设情境鉴赏诗歌,有利于知识的系统化,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值得我们不断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创设诗人诗歌
诗歌不除外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我理解的好诗人
诗人猫
诗歌岛·八面来风
诗人与花
想当诗人的小老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