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农业银行的转型发展
2015-02-26宿迁市农村金融学会课题组
宿迁市农村金融学会课题组
试论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农业银行的转型发展
宿迁市农村金融学会课题组
自2013年7月20日起,央行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预示着银行今后拥有了根据金融市场资金供求等情况,自主或在一定幅度内对金融产品的定价权。实行利率市场化对基层农业银行将产生哪些影响?基层农业银行如何适应变化的金融环境,扭转经营困境,更好地促进发展?本文就此谈点浅见。
一、利率市场化对基层农业银行的影响
在利率实行管制的情况下,利率主要是作为政策变量来运作的,中央银行直接控制利率体系,通过改变利率水平和利率结构而实现对宏观经济的调控。实现利率市场化以后,把利率的决定权交给了市场,使农业银行一改过去被动接受产品定价体制,主动向社会提供产品的定价,开展公平合理的竞争。作为基层农业银行,其自身提供的产品定价能否为社会所接受,是否具有竞争力并占领市场,这关系着农业银行能否走出经营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实行利率市场化将对基层农业银行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从有利的方面来看,一是有利于实行商业化经营。银行利润的高低由存贷利差决定,在严格的利率管制下,银行的盈利和亏损受制于利率管理部门,因此,银行利润主要是一种政策变量。在这种情况下,农业银行难以走向市场。实行利率市场化改革后,农业银行拥有了一定的利率协定权,利率以至利差水平通过市场形成,从而推动银行之间、企业之间形成公平竞争机制,并为新型银企关系的重塑创造良好的契机,有效地促进农业银行实现企业化经营。二是可以体现资金的真实价值,在一定程度上便利于农业银行根据自身的资金状况,确定存款价格,拓展市场份额。实行利率市场化,使农业银行在法定的范围内随行就市,自由上下浮动存贷款利率,使资金的真实价值得以体现,从而使资金供求在动态上趋于平衡。三是可以提高农业银行的经营水平。利率市场化以后,迫使农业银行千方百计降低负债成本,提高资产质量,增加盈利资产比重,使信贷资金真正“商品化”,从而促使农业银行本能地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营水平。四是可以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利率竞争是商业银行之间竞争的主要手段,刚性利率机制下利率监管难度大,违规现象禁而不止,实施利率市场化,由中央银行规定一个幅度,各商业银行可以根据自身的经营状况自由浮动利率,使利率竞争趋于规范,金融竞争的环境更加公平。五是可以进一步提高农业银行资金的使用效益。实行利率由市场决定,就能通过利率竞争,使利率水平接近或达到社会生产平均利润率。也只有这样,国有企业才有足够的积极性去寻找新项目、好项目,银行“惜贷”的状况才有可能得以根本改观。而只有接近、达到或超过平均利润率的产业才有能力使用资金,从而起到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企业结构,抑制盲目投资的作用。
从不利的方面来看,一是各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因为存款是商业银行生产经营的主要“原材料”,没有大量充足的资金原材料,银行就无法开展一系列的经营活动。参照发达国家的先例,在实行利率市场化的初期,银行要想尽可能多地吸收存款,只有靠提高存款利率,因此,必然导致一部分银行盲目抬高利率,在“公平”的幌子下形成新一轮存款大战,从而不仅带来了同业竞争的加剧,而且过高的存款利率也将使金融风险随之加大。同时,利率上调后资金成本提高,就意味着贷款收益的下降和经营难度的加大。二是将影响农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利率市场化意味着利率的刚性管理将被打破,由于商业银行竞争的加剧,放开利率在一段时间内将会增加筹资成本,按照目前基层农业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和经营管理水平,将很难在内部消化全部放开利率所大量增加的筹资成本。因此,放开利率势必会影响其盈利能力。三是企业的大量资金需求,将给农业银行的资金运营增加压力。从目前情况来看,由于企业全方位市场为导向的经营机制还未根本形成,而且企业的自有资金占有率严重偏低,企业严重依赖于银行,造成了投资对利率呈刚性状态,利率提高并不能降低企业对信贷资金的需求,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各商业银行的资金供应压力。同时,由于企业经营效益低下,使得银行信贷资金沉淀严重,不利于不良贷款的盘活,从而给资金的安全运作增加了难度。四是资金的趋利性决定了利率市场化后基层农业银行业务经营在短期面临阵痛。利率市场化后,加大了基层农业银行组织资金的难度,甚至会导致负债业务的滑坡,实力削弱。同时,在贷款业务上,一级法人的管理机制将使上级行进一步提升信贷管理层次,加之基层农业银行规模小,资金成本高,不可避免地造成信贷业务萎缩,从而加剧业务经营的难度。
二、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基层农行转型发展策略
(一)抓好负债业务,调优存款结构。
1.积极拓展人民币公司类存款。一是围绕网点抓存款。增强网点营销拓展力量,全面提升营业网点对公存款营销能力。二是围绕客户价值抓存款。探索建立以客户贡献度为核心的客户价值评估体系,制定“法人客户星级管理办法”,依据综合业务收入和日均对公存款等价值贡献程度,实施差异化的营销和管理。对不同星级的对公存款客户,制订不同的服务和定价标准。加强管户对公客户经理营销存款的意识,探索建立“包维护、包效益、包风险”的“三包”责任管理机制。积极参与公司类无贷户存款招投标活动,重点突破一批资金实力雄厚、综合回报高的客户,扩大资金在农行的留存份额。三是围绕资金源头抓存款。研究社会资金的流向、流量和流速,对存款资源丰富的客户进行梳理,抢占对公存款资源丰富、发展潜力较大的细分子市场。以代理财政集中支付业务为突破,拓展各类财政专户,全面提升农行财政类存款的市场份额。
2.积极拓展人民币机构类存款。一是加大财政社保存款营销力度。以银财通系统为抓手,抢抓社保卡发行,积极拓宽财政代理区域。二是综合解决医院、教育类客户需求,加大民生行业营销力度。综合运用贷款、校园卡、银医通、健康卡等产品,通过自助机具、离行式自助区、网上银行等渠道建设,锁定医疗、教育类客户主办权。三是加大对部队交警营销。深化与各兵种的装备部、联勤部及其分部等资源单位的合作,实现部队建设资金在农行系统内循环周转。依托与公安部门的既有合作关系,扩展“苏通卡ETC”和“交罚分离”业务领域。四是强化同业合作,全面提升市场份额。在合作性同业存款方面:针对资金富裕、与农行互补性强、综合合作较为深入的战略性客户开展营销,按市场利率水平适当吸收合作性存款。在结算性存款方面:重点通过深化全面合作、扩大中间业务来增加结算性资金留存。
3.积极拓展人民币储蓄存款。一是围绕产品提升活期存款积聚规模。加强与证券公司合作,积极争取新增第三方存管业务,以吸纳更多的股市间歇资金。加大专业市场转账电话的布放力度并提高使用效率,增加捆绑存款。积极营销存金通、基金定投等投资型客户,增加投资型资金留存机会。加快个人资金归集产品的营销推广,不断吸纳个体工商户、私营业主各经营点的活期账户资金,以及企业客户中下游分销商的活期结算资金。全力做大借记卡规模,提高借记卡活期存款在个人存款中的占比。加大优质代发工资客户的营销力度,积极营销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世界500强、地区10强企业等优质客户代发工资业务。抓政策性批量市场,实施项目化管理,努力在社保资金、企业年金、市民卡、公务用卡等新兴市场取得领先地位。二是全面加强客户基础建设。有效推进个人“包户包效”工作,通过有效管户、精细管理和跟进服务,引导客户资金的及时回流和总量增长。三是优化营销服务体系。通过实施交叉营销、公私联动营销、方案营销和营销战略联盟,建立多元化的“大资金”维护营销机制,进一步扩大多渠道产品对单一客户的渗透,为储蓄存款快速发展寻找新的增长点。
4.积极拓展外汇存款。一是围绕业务抓存款。通过信用证、托收、汇款等国际结算业务,保持低成本的结算现金流。根据进口企业不同的业务特点,努力提高进口保函、信用证业务保证金比例,形成稳定的资金沉淀。通过贸易融资实现产品与存款的良性互动,加快贸易链综合融资产品创新,延长上下游客户贸易资金在农行的循环流动,将单一环节的贸易融资营销转变为内外贸一体化的多环节、全过程贸易链融资营销,锁定客户现金流。二是围绕高价值优质客户抓存款。强化联动营销,通过本外币联动、境内外联动、表内外联动等营销策略,以贸易融资产品为抓手,扩大与重点优质客户的合作深度与广度。三是围绕源头抓存款。找准定位,抢抓新的外商投资项目,加强与政府招商引资部门的联系沟通,注重对招商信息的捕捉、分析和筛选,对于已在农行开立资本金账户的企业,要落实专人跟踪资本金按期到位情况,从源头上把控资本金存款。
(二)抓好资产业务,推进精细管理。
1.深化信贷组合管理。一是优化资源配置,优先发展低资本占用产品。对个人住房按揭、贴现、人民币贸易融资匹配专项规模,增量贷款全部用于低资本占用的个人贷款、贴现、贸易融资和A+级以上法人客户。二是加大潜在风险客户退出和存量收回再贷的再配置力度,推动低等级客户向高等级客户流转。加大个人助业贷款营销力度,择优推进其他个贷业务发展。大力发展票据贴现和真实规范的贸易融资业务,重点发展三个月以内进口押汇、出口押汇、出口信保融资等基础贸易融资业务。三是突出高信用等级客户发展战略。重点支持AA+级以上高信用等级客户,尤其是AAA级及以上信用等级客户和总行优势行业重点客户,加大A级以下客户信贷退出力度。
2.提升贷款定价水平。一是推进差别化定价管理。按照“风险匹配、盯住市场、差别定价、赶超同业”的总体要求,动态调整完善以业务品种、投向行业、信用等级、担保方式为区分维度的差别化定价策略,提高市场响应速度。二是推进精细化定价能力建设。建立涵盖资金成本、管理成本、风险成本、税务成本和资本成本的客户贷款定价量化模型,尽快实现贷款利率“逐户测算、一户一价”的定价模式。三是加强贷款重定价管理。及时调整定价策略,对新发放贷款尤其是短期贷款原则上采取固定利率计息方式,中长期贷款则可实行按年浮动定价。
3.提升信贷计划使用率。一是强化投放节奏管理。加大月度上、中旬投放力度,做大月中流量,控好月末计划,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有效增加资金收益。二是增强计划配置的预见性。对辖内存量贷款期限结构要做到“心中有数”,到期前要结合结构调整目标,提前安排和谋划,做好客户和期限上的对接,确保计划下达后能及时投放到位,避免到期闲置。三是加大贷款投放监测力度。定期监测信贷投放,及时掌握全行信贷投放计划、进度及投向变化,做好计划执行的指导,增强政策执行的严肃性。
4.做大同业融资及票据业务。一是做大票据转贴现业务。充分发挥票据业务“蓄水池”作用,实施有效的流量管理,加快票据周转速度,通过做大票据发生额,提高票据业务经营效益。二是做大同业融资业务。在传统的存放同业业务基础上,延伸产品链条,不断向市场有资源、客户有需求、效益有保证的同业借款、货币互存、国内代付等业务扩展,在监管合规的前提下开展产品创新,持续做大我行同业融资各品种交易量。三是优化业务流程、提高审批效率,增强我行市场化资金业务同业竞争力。
(三)抓好中间业务,提升发展品质。
一是要积极发展以零售为主的基础中间业务。加快渠道设备的投放,及时维护低效设备。市分行职能部门和各支行要经常性地分析设备效能。要坚持不懈地抓好代理基金、保险、贵金属及理财等业务。二是要保持卡电类中间业务快速发展。重点抓好房贷客户、公务卡、贵宾客户贷记卡营销,柜面、网点和客户经理联动营销。有效布放POS,巩固城乡收单市场优势地位。有计划地开展信用卡激活、消费促销活动,加强特惠商户拓展,提高增值服务水平。在做好汽车分期的基础上,稳步发展商铺、旅游、家装、贵金属、车位等新兴卡分期业务。扩大电子银行注册客户规模,着力提升有效性。三是要提升国际业务贡献度。市分行国际业务部要加强指导和督导推动,各经营行要提高认识,建好队伍,明确目标,制定措施,落实责任,加快国际业务发展。要细分市场,锁定目标客户,特别是他行的涉外大客户,要实施方案营销。
(四)优化资源配置,严控营运成本。
一是摆布好总量和结构。人员费用除正常的“五险一金”随基数调整增加外,全行应通过效益提升,积极“挣”取新增工资及福利费用。二是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业务发展。在业务费用总量目标基本确定的前提下,一次亮底,让各行在预算额度范围内,早作安排,力争年度内序时、合规、足量地使用。费用资源与价值创造、重点业务发展紧密挂钩,落实全行经营战略导向,用于重点行、重点业务的发展。三是优化费用支出结构,进一步提高营销费用比例。降低行政接待支出占比,加强对机关费用尤其是会议费的预算管控。
(五)加强信贷管理,严控风险成本。
1.化解潜在风险。一是加大关注类贷款风险化解和处置力度,促进关注类贷款向正常类转化,防止形态进一步劣变。对大额关注类贷款,逐户制定风险化解和处置预案,明确措施,落实责任。二是持续加大无覆盖、半覆盖、基本覆盖的平台贷款及关注类贷款的信贷退出力度;加快退出短贷长用不对应项目贷款及项目不合规的贷款,对出现风险信号的贷款,及时通过追加担保、资产置换、落实还款计划等方式进行前瞻性处置。三是全面落实行业限额管理,继续推进大额授信客户监管和停复牌管理。四是把到期贷款风险排查作为重点工作,防止出现逾期欠息。加强到期贷款的跟踪管理,逐户分析到期贷款的风险状况,及早部署风险防控措施,重点加强对客户销售回笼资金的监管,控制好企业现金流,确保贷款到期收回。
2.加强不良资产清收处置。一是加大诉讼清收力度。原则上逾期1年以上未达成有效还款计划或有意逃废银行债务的不良贷款,都必须及时启动诉讼清收程序,力争诉讼一个,见效一个。二是突出重点客户清收。明确大户清收的重点和目标,采取切实可行的清收措施,确保清收任务按计划序时完成。三是加大可疑损失类贷款的清收力度。四是加大新增贷款形成不良的清收力度,把新增不良作为清收的重中之重,实行名单制管理,制订清收预案,逐户落实清收责任人。
3.降低分类偏离度。一是切实做好客户信用评级工作,提升评级工作质量。正确、及时采集和录入客户的行业信息、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及时勾选各类风险信号,正确选择模型敞口,严格按程序和权限认定客户信用等级。二是坚持审慎分类,及时、准确反映资产质量。坚持独立分类、分层分类、审慎分类的原则,认真执行贷款风险分类的各项制度和政策,强化分类管理工作,确保贷款风险分类偏离度为零。三是审慎开展信贷资产减值测试。四是定期进行分类抽检,通过后台监测提取分类检查线索,对风险疑点较大的信贷客户进行重点监测。
(六)强化价值管理,严控资本成本。
1.优化表内外资产结构。一是加强贷款期限管理,保持合理的中长期贷款比例。存量到期收回确需发放的,必须与客户生产经营周期和现金流相匹配,且符合经济资本节约和价值创造的要求。对存量中长期固定资产贷款,除土地储备贷款外,原则上均应采取分笔发放、分笔到期形式,尽可能缩短单笔贷款期限。二是着力提高抵、质押占比,提高风险缓释程度。对贸易融资业务、表外业务,要着力提高保证金金额,降低业务风险敞口。三是加快表外业务发展,提高价值回报。积极发展信用证、保函、银行承兑汇票等低资本占用表外业务,尤其是全额保证金、全额存单质押项下的低风险表外业务。
2.压降经济资本占用。一是加强评级管理,杜绝客户无评级未评级现象,确保应评级客户在任何时点均为有效评级。督促管户客户经理要提前做好评级到期前的调查申报工作,落实责任,确保月末无评级贷款均保持零余额。二是加大闲置固定资产清理力度。从严控制办公用房和其他非经营性的固定资产投入,加大闲置固定资产处置力度。三是加强合同未使用额度和卡透支未使用额度管理。加强卡用信监测和排查,适时调整低用信率客户的额度,对长期额度使用率不高和额度占用比较低的客户,及时降低授信额度。
3.强化操作风险管理。一是以杜绝重大风险事件为重点,加强操作风险管理。切实加强员工教育和管理,定期开展员工行为的排查,重点关注网点负责人和运营主管是否存在违规行为,明确违规违纪案件、民间融资、贷记卡套现等十大类操作风险防控重点,并采取针对性措施,从源头上堵塞漏洞,防控风险事件和案件的发生。二是全面开展操作风险控制和自我评估。切实按照风险管理部制定的评估办法,按“统一流程、统一标准、统一结果、统一运用”开展风险控制和自我评估,保证风险评估质量。三是完善操作风险水平评价考核。对操作风险水平评价要突出阶段性特点,针对当前操作风险薄弱环节,不断完善评价指标体系。四是严格操作风险主动报告流程。对操作风险事件未实现自下而上主动报告的,要按总行操作风险经济资本计量方案,实行双重扣分。
(课题组长:许乃晶成员:王成、贾卫东)